第191章 超級謀劃

bookmark

”平豹和竄鼎聊了很久。直到晚宴結束,叔侄二人懷刀貼飢爪盡。

坐在輥車上,寶鼎回想着與公子豹談話的細節,心情難以平靜。從公子豹的字裡行間,清晰地透漏出一個訊息,宗室貴族對目前的處境極度不滿。

大秦從商鞍變法開始,直到現在,宗室貴族的利益一直受到限制和打擊。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宗室貴族聯合本土舊貴族爲了維護和奪回自己的權益,一次次地反撲。他們殺了商鞍,趕走了張儀,驅逐了甘茂,在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前期,以槽裡疾爲代表的宗室貴族一度成功維護了宗室的權益。

到了昭襄王中期,隨着以宣太后爲首的楚系外戚的崛起,隨着以司馬氏和白氏爲首的軍功貴族的崛起,宗室貴族的權益再一次受到了致命的打擊,而受到打擊的原因就是宗室貴族的分裂。

昭襄王、涇陽君、高陵君兄弟三人都是宣太后的兒子,身體裡都留着楚人的血液,當宣太后把持朝政的時候,當這些身體裡流淌着楚人血液的宗室貴族和楚人外戚貴族牢牢控制着大秦國政的時候,老秦人血統的宗室貴族們理所當然地受到了打擊,而打擊他們的手段就是“法治”就是大秦律法,結果這些人都被毫不留情地禁錮在了雍和棟陽舊都,他們除了宗室屬籍外,除了聊以養家餬口的財富外,一無所有。

楚系外戚勢力就是由一部分宗室貴族和外戚貴族組成,也可以說是宗室貴族和士卿外戚貴族聯手操控朝政,這時候,朝堂上只有楚系一個聲音,宣太后、昭襄王和攘侯魏冉、華陽君熊戎等人齊心協力,使得大秦飛速發展,國力急驟增強,對外戰爭更是取得了一場又一場驚人的勝利,而以白起爲首的軍功貴族的崛起自然也就成了必然,誰也不可能阻止他們的崛起。

楚系外戚的勢力太強大了。強大到以至於威脅到了大秦國稍的安危。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都是血淋淋的教。昭襄王做爲大秦的君王,老贏家的族長,當然要考慮王國的安危。軍功貴族事實上大部分都是大秦本土的舊貴族,這些舊貴族主動適應時代的變遷,以謀取軍功繼續維持本階層的權益,他們忠誠於大秦,以守護大秦爲己任,他們當然也不願意看到大秦被一幫楚人所控制。

於是,隨着大秦在中土的強勢崛起,隨着大秦國力的增強,隨着大秦國土、人口和財富的增加,咸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發了,而這直接就摧毀了咸陽穩定的政治局面,風暴呼嘯而至。

範睢出現了。範睢是魏國人,先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當門客。遭到須賈誣陷,被魏國相國魏齊酷刑拷打,並棄於茅廁。範睢裝死。逃到秦國,受到昭襄王的賞識。做了十年承相。

範睢主要有兩個謀略。對外實施“遠交近攻”對內推行“固幹削枝”。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曾高度評價範睢,“昭王得範睢,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小

事實上,“遠交近攻”不過是張儀“連橫”之策的精華版,在這之前,秦國就是這麼幹的,範睢不過做了個總結而已。昭襄王之所以需要範睢。是因爲他的“固幹削枝”之策,也就是李斯說的“強公室。杜私門說白了就是打擊楚系外戚,打擊軍功貴族。

範睢做承相的十年,是大秦最輝煌的一刻,也是大秦距離統一最近的一刻。長平之戰是中土從分裂走向大一統的轉折點。同時,這也是大秦政局最爲動盪不安的十年,宣太后死了,楚系外戚被趕走了,武安君被殺了。大秦最輝煌的一刻還沒有結束,便迎來了大秦最黑暗的一刻,而大秦最輝煌的一刻是軍功貴族和以楚係爲代表的士卿貴族聯手合作幾十年的成果,但這個成果在瞬間便被範睢摧毀了。

大秦人之所以切齒痛恨範睢,切齒痛恨關東人,原因就在如此。

從大秦人的角度來說,無法接受李斯對範睢的評價。從歷史角度來說,範睢有很好的聲譽,上承孝公、商鞋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皇、李斯統一之帝業,是秦國曆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也是一位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極有建樹的謀略家。這個評價太“高”了。實事求是的說,他在秦國都幹了什麼?戴着放大鏡在歷史裡尋找,所能找到的範睢的功績就是及時阻止了大秦統一中土的步?? 拋開楚系外戚對大秦國稍的威脅不說,當時鑲侯魏冉、武安君白起絕對是一對最佳組合,如果宣太后的壽命能延長几年,魏冉和白起能夠繼續合作幾年,趙國肯定滅亡。趙國滅了。大秦可以迅速統一中土。因爲當時的大秦上上下下士氣如虹,兵鋒所指,擋者披靡,中土其他六國根本抵擋不住。

範睢不應該是大秦的功臣。而應該是關東六國的功臣,正是因爲範睢設計驅逐了楚系外戚,殺了武安君白起,沉重打擊了大秦軍功貴族和外戚士卿貴族,還有身體裡流滿着楚人血液的宗室貴族,導致大秦的統一大業驟然停止。範睢挽救了關東六國,延續了關東六國的國作。

範睢在離開秦國的時候,有人說他是“蘇秦第二”是魏國派到秦國的大間諜,但昭襄王心裡最清楚,真正想殺人的是他自己,範睢不過是他的替罪羊而已,所以他放走了範睢。

昭襄王爲了自己的君王利益。毅然置王國利益於不顧,大開殺戒,結果快三十年過去了,大秦的統一進程沒有任何進展,朝堂上至今還是血雨腥風不斷,歸究其原因,公子豹和公子寶鼎的意見完全一致,今日的秦王政就像當年的昭襄王一樣,爲了君王的利益,置王國利益於不顧。他不遺餘力地壓制宗室貴族,他要趕走楚系外戚,他要打擊本土軍功貴族,依靠自己可以控制的、對自己言聽計從的關東人來實現統一中土的宏圖偉業。這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關東人能幫助秦王政開一代帝業?的確。關東人幫助秦王政開創了帝業。

歷史上,秦王政在開創帝業的過程中,始終把宗室貴族牢牢踩在腳底下。利用軍功貴族統一了中土後,他又把軍功貴族牢牢踩在腳底下,最後朝堂上就剩下一幫士卿貴族,以關東人爲主的士卿貴族,這些人對他言聽計從,他君王的權力達到了顛覆,然後,他死了,帝口友二廁覆,原因矛他,帝國泣棵大樹在誕生!初就是中公”從有宗室貴族。也沒有軍功貴族,一陣狂風暴雨龔來,大樹轟然倒塌。

這是什麼樣的帝業?十五年的帝業也值得炫耀?這正是範睢等一批堅持“法治”的公卿大賢們種下的惡果,正是這些人在昭襄王、秦王政的心裡種下了君王至上,中央絕對集權,在君王駕駐下的由士卿貴族控制國政的理念,這導致大秦帝國只有十五年的短短國運。帝國的十五年是君王至上、中央集權和以法治國這三大國策被極度扭曲的十五年,帝國的結束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標誌着中土人矢志追求了幾百年強國富民理想的最終破滅。

公子寶鼎認爲他看到了帝國滅亡的深層次原因。

當然,帝國敗亡的原因很多,但公子寶鼎現在是宗室貴族,他的身體裡流淌着老贏家的血液,他要爲自己的利益集團謀利,他理所當然要在帝國誕生之際,在帝國權力和財富再分配之際,拿到本屬於宗室貴族的那一大塊權益,所以他理所當然認爲帝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宗室貴族和軍功貴族遭到了致命打擊,他要爲此而鬥爭,而廝殺。

公子豹不知道未來,但他和所有的宗室貴族一樣,不甘心本利益集團的整體衰落,不甘心宗室貴族在權力和利益上的損失。這是老贏家的江山,這是老贏家的王國,這個王國的權力和利益本來就屬於宗室貴族,但因爲王國長治久安的需要,宗室貴族必須與士卿貴族、軍功貴族共享王國的權力和利益,然而,現在的事實是,宗室貴族的既得權益給最大程度得錄奪了,他們變成了“一無所有”的權貴,這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要反抗。要鬥爭,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毫不猶豫地展開瘋狂的反撲。

時代在發展,制度在改變。人的貪婪更是慾壑難填,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士卿貴族的貪慾永遠沒有止境。大秦在發展過程中也是一樣,士卿貴族不斷奪取權柄,不斷樓取利益,他們的理念是,大秦是大秦人的王國。不是老贏家一家的王國。所以,宗室權貴是腐化的,墮落的,保守的。反動的,是應該被打倒的,軍功貴族是野蠻的,無知的,危險的。是應該被駕駐的,唯有士卿貴族是先進的,文明的,智慧的 理所當然是王國的統治者。理所當然是權力和財富的享有者。

士卿貴族的這種理念一直延續,世世代代,被各種各樣的社會制度所包裝。直到永遠。

寶鼎總算想明白了。在他穿越而來的文明社會裡,君王和宗室貴族已經成爲歷史,軍功貴族消失得更早,士卿貴族最終成了勝利者。士卿貴族前赴後繼百折不撓地堅持着自己的理念,君王宗室武人和百姓都是他們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所以王國滅亡了沒有關係,君王宗室武人和百姓死了也沒有關係,他們永遠活着就行,他們高唱着禮儀忠信,但孰不知,他們就是人類歷史上最無恥最沒有道德良知的僞君子。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士卿貴族是勝利者,歷史由他們書寫,所以君王宗室武人和百姓永遠都是受到詛咒和譴責的對象,而他們永遠都是人類的救世主。

“操,老子要殺了你們,殺光你們

寶鼎心裡的怒火熊熊燃燒。這一刻,他徹底融入了這個時代,他身體裡的宗室貴族血液終於融化了他的靈魂,他變成了一個戰國貴族。一個爲了維護和樓取本利益集團的宗室大權貴。

歷史上。像寶鼎這樣的宗室權貴,從古至今,都是被詛咒被譴責的對象,腐敗保守反動就是刻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標籤。寶鼎在他前世的時代,同樣詛咒譴責這些王室權貴,然而,重生後的寶鼎成了王室權貴。他成了腐敗的保守的反動的阻礙社會發展和人類前進的“反動派”中的一員,他曾試圖掙扎,做一個先進的與時俱進的引導社會發展的全新的王室權貴,然而,他的想法太幼稚了,當敵人要奪你的權勢搶你的財富甚至要凌辱你的尊嚴砍下你的腦袋的時候,你還會堅持自己的理想?去他孃的狗屁理想,老子和你們不死不休。

於是,寶鼎就這樣成了“反動派”他放棄了前世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堅定不移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反動”事業中,做了一名由一代代士卿貴族所寫歷史中的遭到一代代人所唾棄的“反動派”。

趙儀緊緊抓着寶鼎的手,擔心的望着他。她不知道寶鼎要殺死誰,因爲寶鼎的敵人太多了。今夜在公子豹的家宴上。這對叔侄坐在一起說着一些她根本聽不懂的話,但這些話裡透漏出一股濃濃的殺氣,她清晰地感受到了,未來寶鼎所面臨的局勢太險惡,寶鼎不知道還要殺死多少人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我是一咋。反動派。”寶鼎親暱地拍拍趙儀,大聲笑道。“一咋,在歷史上可能要遺臭萬年的反動派。”

反動派?趙儀聽不懂,但顯然這個反動派就是大惡人的意思。

“你怎麼知道自己要遺臭萬年?”趙儀不解地問道。

“因爲歷史不是由我們這些人書寫寶鼎笑道,“歷史由我們的敵人書寫。”

“歷史由史官書寫。”趙儀問道,“大秦的史官是你的敵人?。

寶鼎愣了一下,隨即伸手把趙儀抱進懷裡,哈哈大笑,“我給你講個故事。然後你就明白“我們。是誰,“我們的敵人,又是誰。”

寶鼎回到幕園後,與趙儀直奔天香苑。

烏氏、琴氏和墨家今天中午同時接到寶鼎的書信,共聚蔡園。

烏氏保、烏重父子,琴唐和琴佳叔侄。墨者姜平和馬騙,蔡園的唐仰和司馬昌,四家坐在一起共議合作事宜。還有一家也被邀請而來。那就是趙國的卓氏。卓氏正式加入到幕園一系。老卓文開始籌哉卓氏產業的大遷移。

四家的合作早在年初就開始了,成效還是比較顯著。墨家迅速擺脫了財政危機;烏氏的錢全部投到了蔡園、墨家和琴家的一系列產業上。雖然這大半年來烏氏一直陷入危機,但收穫依舊豐厚;琴氏得到了墨家的技術支持。得到了烏氏的財力支持,再加上魄氏進入咸陽權力中樞得到了更大的照撫,今年的受益非常驚人,這也是琴氏家主魄清在接到寶鼎扭轉局勢後即刻返回咸陽的重要原因,這時,二氏定要擺出堅決追隨簌園的態

幕園的產業本身就很龐大。公子襄又全力經營多年,其財富之多實際上不亞於琴氏和烏氏,但宗室權貴要低調。不能太張揚,畢竟他們位於權力頂層。財富太多容易成爲政敵的攻擊目標。公子襄就是太張揚。結果給秦王政毫不猶豫地拿下了。

寶鼎有前世豐富的歷史經驗。又有現代文明的營商理論,在這方面當然小心謹慎,所以他在離開咸陽之前,交給烏重和趙信的任務就是儘可能把蔡園的產業置換到烏氏、琴氏和墨家名下,利用與三家合作的機會,把財富的所有權放出去,但牢牢抓住財富的控制權,如此就把蔡園的財富悄然隱藏了起來。所謂大道無形,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大家都明白寶鼎的意圖。說白了就是預留後路。

幕園的產業都在別人名下。財富的所有權都給了別人,財富是不是就沒了?當然不是,寶鼎實力擺在哪裡,別人想送錢都送不上門。碰到這個送錢的機會誰肯錯過?不就是代爲經營嘛,就算經營虧了,也一樣送錢給蔡園。

公子寶鼎一旦倒了,蔡園的財富自然就給沒收充官了。等到他再起來的時候,財富已經損失慘重。用這種辦法就能有效規避風險,但前提是,財富的所有權要給絕對忠誠的人,否則肯定給別人吞了。

寶鼎的想法則與衆不同。我有實力,我就不愁沒有錢;我要想更多的錢。就需要更大的實力,如此周而復始,實力越來越大,財富就越來越多,那麼代其經營的人就更加忠誠,因爲忠誠一個有實力的權貴,經營者可以從中獲得難以估量的財富,然後大家就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爲了維護和發展,會不遺餘力,長此以往巾那麼這個利益集團的核心人物就會更加有實力,利益集團的財富就更多。反之,你沒有實力了,這時候富可敵國就是災難。最終不但財富沒了,連九族都沒了。這樣的倒子太多,孟嘗君、春申君、呂不韋,等等,活生生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實這是一咋小死道理,但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除了大智慧者。很少有人能做到。寶鼎的智慧比別人高嗎?不是。他本來就一無所有,他根本不在乎失去,他來到這咋。時代的抱負是拯救帝國,爲此他需要權力。需要改變歷史軌跡的實力。那麼實力從何而來?靠自己一個人行嗎?當然不行,他需要一咋小強大的利益集團。

如何組建一咋。利益集團?這就是寶鼎的第一步,他利用工商業的聯合。把烏氏、琴氏、墨家和幕園四家的利益緊緊捆到了一起。這四家都有自己的利益鏈,都有自己的勢力,那麼這個利益集團一旦出現了危機。大家都要自救,都要儘可能利用自己手上的力量,如此一來,這個利益集團的實力就會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無處在不的滲透到大秦每一個角落的超級利益集團。

當然,目前這共,利益集團纔剛剛具備雛形,距離寶鼎的目標還有十萬八千里,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但可惜的是,留給寶鼎的時間太短了。中土的統一就在眼前,而統,一後的帝國在財經政策上肯定是重農抑商,鹽鐵官營。嚴厲打擊商賈的“投機倒把”行爲。(這個時代普通商賈的主要經營方式就是計然之策,就是魏國巨賈白圭的致富理論,也就是囤積居奇。抓住時機低買高賣,典型的投機倒把,所以帝國誕生之後大力打擊商賈的政策也沒有錯,只是矯枉過正了。)假如寶鼎未能在帝國統一之初掌控朝政,改變國策,那麼他所要建立的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必將半途天折,以宗室權貴、軍功貴族和巨賈富商所組成的這介。利益集團將成爲帝國瘋狂打擊的對象,大家一起玩完。

寶鼎爲此憂心如焚,但人的禍福總是相依相伴,寶鼎被趕回封邑,失去了權勢,卻在無意間獲得了快速發展利益集團的絕好良機。

烏氏保、琴唐和卓文等人與寶鼎、趙儀簡單問候之後,就由琴佳向寶鼎詳細解說這一年來四家合作的成果,以及所商定的未來幾年的合作意向。

寶鼎出塞,隨行衆多,留在咸陽主事的就是烏重和琴佳這一對少主。烏重中途被抓,琴佳獨自挑起大粱。直到離開咸陽爲止。所以這四家合作的事情最清楚的就是他了。

寶鼎非常耐心地聽完了。

琴琺說完之後,大家都看着公子寶鼎。等待他說話。既然公子寶鼎破天荒地把四家公開召集到一起議事,當然有很重要的事情宣佈。

寶鼎從案几上鋪開一張做工很粗糙的黃紙。紙已經造出來了,但工藝不成熟,質量不高,目前正在進一步研製。不過韓非對這種新東西非常感興趣,現在寫稿都用這種做工粗糙的黃紙。寶鼎拿起硃筆。在黃紙上迅速畫了一張中土地形簡圖,然後標註出了咸陽、洛陽和宛三座大城。

“這是未來大秦帝國的中心位置”小

衆人已經習慣寶鼎用帝國來代替統一後的大秦,見怪不怪,神情都很專注地望着案几上的草圖。

“這也是未來帝國商貿最發達的三座大城。”

這一點衆人認可。南陽地理位置特殊,雖然將來不能和咸陽、洛陽相比。但肯定能超過陶邑、臨淄、邯鄲、大梁和陳等商業發達城市,畢竟統一後的政治中心在咸陽,商業中心也要西移。

寶鼎的意思很明顯,南陽是他的封邑,他在封邑里有經濟特權,大家都要去南陽經營,以便把南陽打造成未來的中土著名工商業大城。一起發大財,但寶鼎接下來的一句話把衆人的這種想法瞬即擊碎。

“我曾經說過,帝國重農抑商,鹽鐵要官營,要嚴厲打擊商賈,所以我請你們聯合起來,竭盡全力在統一之前擄掠中土財富。”寶鼎說道。“事實上。未來的帝國沒有商貿。鉅商富賈都將被遷徙到咸陽、南陽和巴蜀三地,你們的財富將被帝國席捲一淨,你們的命運可想而知

寶鼎其實一直在重複這個話題,從政治、經濟、國策、法家學術等各個方面進行闡述,大家基本上都能接受他的觀點,就連老卓文從側面瞭解後。也同意寶鼎的說法,畢竟這是有先例的,當初齊國的管仲就是以強國富民爲藉口推行官營之策小甚至連娼故都由官府經營。

“在法家看來,強國富民就要重農抑商我同意。??宏鼎繼續說道,“但呂不韋以商富國圳肅叭是不是完全錯誤?當前中土諸國鼓勵營商,原因無他,互通有無。鹽鐵也是私營,這咋,原因更簡單,因爲官營鹽鐵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當前各國國力不足,無節制地徵調猛役必將引起民憤,所以只有讓鉅商富賈去經營,王室從中抽取十分之三的稅。帝國統一後,百廢待興,中土數百年的戰爭更是讓黎民痛苦不堪,窮困潦倒,這時候王國首要之務是與民休息,所以重農是肯定的,輔之以商更是必要的,有什麼理由非要重農抑商,甚至直接斷絕商貿?”

衆人沉思。這個問題問得好,問到要害了,衆人一時間找不到答案。

“我要自請就國了。”寶鼎說道。

衆人神色平靜,沒有絲毫的驚訝之色。

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整個咸陽的權貴都知道寶鼎要滾蛋了。

“我爲什麼要走?我危害到了王國?我威脅到了大王?”寶鼎笑着搖搖頭,“或許你們認爲這是權力鬥爭的結果,不,你們想錯了,這是大秦“法治,國策的必然。從昭襄王到今日大王。從程侯魏冉到武安君。到今天的我,都是這個國策的犧牲品。”

“法家“法治。的核心是什麼?一句話。君王至上,中央集權。君王如何至上?中央如何集權?很簡單,權力和財富是有限的,只要減少參加權力和財富再分配的權貴。那麼君王就可以至上,中央就可以集權。”

“我問你們,有資格經營鹽鐵的鉅商富賈的背後都是什麼人?當然是有資格參加權力和財富再分配的權貴。那麼,當國策以強國富民的大義將鹽鐵收歸官營,把鉅商富賈打入地獄,這些鉅商富賈背後的權貴們的利益將受到多大的損失?這些權貴們連既得利益都保不住了,還能保住他們的既得權勢?”

寶鼎看看衆人,笑道,“現在你們明白了?鹽鐵官營的政策,重農抑商的政策,都是因爲“法治。的需要,而目的就是一個,不遺餘力地打擊權貴,將更多的權貴趕出權力和財富再分配的盛宴,這樣盛宴上最後就剩下君王和堅持“法治。的公卿大臣,於是權力更集中了 財富更集中了。”

衆人豁然頓悟。公子寶鼎是個天才,他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和高度總是超乎尋常,從他這裡總是能聽到驚世駭俗之言,但往往一語中的。

“我再問你們,在你們看來小我的封邑不可能世襲,但能不能維持到我離開這個人世的一天?”

寶鼎自己回答了,“絕對不可能。帝國誕生後,國策調整,重農抑商,那麼封君在商貿一塊的收益徹底喪失,而這一塊的收益是最大的。最後封君只剩下田租。中土統一了。田地要重新覈查,封君自置的私田沒有了,收益又少了一大塊。封君的財富被最大程度地錄奪了,你們這些追隨我的鉅商富賈也被王國擄掠一淨了,那麼我這位封君還剩下什麼?是不是還有宗室權貴幫我一把?我這樣的宗室權貴都只能溫飽度日。其它宗室還能幫我什麼?是不是還有老秦人?我都不行了,被徹底困在封邑里,老秦人還能堅持多久?中土統一了,大秦的敵人都死,了。老秦將軍們還能繼續控制軍隊?範蠢離開越國前,曾對大夫文種說過一句話,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就是老秦人的結局。”

屋內一片死寂。衆人面面相覷。神色異常凝重。

過往的歷史歷歷在目,寶鼎說出來的話雖然驚心動魄,但的確是事實。大秦人祈盼着一統四海,但一統四海之後,帶給他們的是福還是禍?以寶鼎的看法,大秦統一,對大秦的部分權貴來說,對天下的鉅商富賈來說,卻意味着死亡的來臨。

寶鼎既然對未來的預測極其黯淡,那麼他必然要拿出對策。衆人等待着寶鼎的對策。

“一年前,我叫你們聯合起來,竭盡全力賺取財富,等到統一了,國策變了,再幹其它的事。現在想起來。我這種想法很幼稚,很天真。”寶鼎連連搖頭,目露歉疚之色,“封君之後,我想了很多,我突然發現我沒有路了。我雖然才十七歲,但壽命最多也只有二十七歲。我不想死,我也不想看着你們死在至高無上的君權之下,所以我打算與命運做殊死搏鬥。”

屋內依舊沉寂。

“一切都是因爲國策。”寶鼎嘆道。“以法治國的國策讓大秦崛起於中土,讓大秦最終統一了中土,但也讓大秦”寶鼎本想說“滅亡”但還是忍住了,“也讓我們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我所能拿出的對策只有一個,改變現行國策,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現在要做的不僅僅是聯合,不僅僅是最大程度地擄掠中土財富。還要做更多。”

“更多”是什麼?衆人心知肚明,寶鼎要更強大的實力,要樓取更多的權力,以幕園爲核心的利益集團要做到影響甚至控制朝政,否則,以寶鼎一個人的力量,即使做了大秦的相國,也無力改變現行國策。

衆人都在沉思。寶鼎這番話是不是危言聳聽?當然不是,以熊啓爲首的楚系已經拿出了官營之策小大王和他身邊的關東人也接受了這嚇。策議,只不過因爲寶鼎的反戈一擊加上老秦人的全面復出,這個針對烏氏、琴氏和墨家的計策就此無疾而終了,但這足以說明大秦的國策正在向這個方向改變,以財經制度的改革來打擊鉅商富賈,以打擊鉅商富賈來壓制部分權貴,以壓制部分權貴來集中權力和財富。

寶鼎的對策顯然是正確的。但改變現行國策就要掌控朝政,而掌控朝政不是幾個權貴就能做到的事。它需要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去籌發 和實施。這個利益集團如何籌建?它包括哪些勢力?公子寶鼎和支持他的宗室權貴是一個,老秦人是一個,追隨公子寶鼎的鉅商富賈算一個,還有呢?當今朝堂上,掌控朝政的是楚系外戚,還有關東人,而巴蜀人和老秦人勢單力薄,即使魂狀做了左承相,也無法影響到國策的制定,因爲巴蜀人實力在朝堂上更沒有形成勢力,這也是楚系外戚最終願意與秦王政妥協,而魄狀至今不敢公開與楚系分裂的重耍原因。他就是一個人,他能在朝堂上幹什麼?

寶鼎也在想這咋。問題。他忽然發現自己過去的思路出現了錯誤。根據他的推衝,二之上的魄狀在大秦應該做了將近二十年的承相。這是。講烈,個人做了這麼長時間的承相公。要麼是才智非常出衆,要麼是大王的絕對心腹,大王的愧儡,但歷史上沒有記載魄狀這個人,帝國政治上的大部分功績都記在了秦王政和李斯頭上。漢帝國是楚人劉邦和一幫楚國小吏任俠貧賤打下來的,他們修史的時侯故意粉飾李斯,這個可以理解。但爲何獨獨湮滅了魄狀?魂狀即使是始皇帝的愧儡,他做了將近二十年的承相公,沒有功勞也還有苦勞,總該在歷史上留下點什麼吧?

寶鼎始終看不透這咋。人,也沒有把握拉攏這個人,只能通過巨賈琴氏與其保持若即若離的聯繫。琴氏家主魄清是個非常有主見的女人。從這一段時間的觀察來看,琴氏與魄氏也保持着適當的距離,不知道這是阻氏有意爲之做出來的假相以迷惑咸陽,還是事實就是如此,但琴氏這次在蔡園危機面前的選擇還是讓寶鼎很高興,就算這是巴蜀人故意放出來的迷霧,寶鼎也一樣高興。最起碼這可以表明巴蜀人沒有背叛當初的盟約,還是可以繼續做朋友。

自己實力不夠,強行逼迫巴蜀人堅定不移地支持自己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吧蜀人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有他們的底線,總不至於爲了一個實力明顯不足的宗室公子犧牲整個派系的利益。這次巴蜀人能和老秦人一樣,在關鍵時刻做出一個曖昧的姿態就非常不錯了。

如果能把魂氏拉過來,把巴蜀人整體拉過來,那利益集團就基本上有了雛形,畢竟隴狀是承相公,有他在朝堂上與王綰等老秦人聯手,再與軍中的老秦將軍們遙相呼應,那起碼可以對朝政施加有限度的影響。

“公子,你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寶鼎正在低頭想着魄狀的事,聽到這句話頓時大喜,因爲這句話是琴氏少主琴佳說的,這意義就不一樣了,最起碼錶明魄氏不會成爲整咋小利益集團的敵人。

琴琺說話了,烏氏、墨家和卓氏自然也表了態。老卓文很激動,他幾十年沒有這麼激動過了,因爲即使在平原君活着的時侯,平原君也僅僅把他當作一個可以相信的朋友,而不是把他當作並肩作戰的兄弟。公子寶鼎卻是一個非常人,投桃報李,把他從西浦大牢接出來,馬上正式接納他爲幕園系的一員。大胸襟大氣魄的人自然能做大事業。老卓文認爲自己在有生之年還能看到一個像平原君一樣能夠創造歷史的傳奇人物,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寶鼎把案几上的黃紙翻了過來,在紙上詳細畫出咸陽各大勢力之間的分佈圖,然後開始講解自己構建龐大利益集團,繼而控制朝政 改變國策的整體思路。

這番話要是傳出去,足以構成謀反大罪。衆人暗自驚駭,但同時也非常敬佩寶鼎,在他們看來。組成一個幕園勢力就非常不錯了,誰知寶鼎的構思和他們的想法有天壤之別,寶鼎竟然要打造一個控制大秦朝政、控制大秦軍政財三大權力的龐大利益集團,那將來如果成功了,大王豈不是傀儡?大秦真正的大王豈不是公子寶鼎?即便是昔年的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權傾一時之際,朝堂上也還有對手。但寶鼎的思路是,朝堂上就是整個利益集團的成員。非利益集團之人,斬盡殺絕。

“這個利益集團的核心是蔡園。”寶鼎看看圍在周圍的衆人,鄭重說道。“包括你們。你們記住,鉅商富賈終究是王國要擄掠的目標,你們這一輩或許可以避過被王國洗劫的災難。但你們的下一代呢?所以保住財富最好的辦法就是進入朝堂,成爲統治王國和制定國策的一員。大道無形,在這咋,時代,真正有財富的不是你們這些鉅商富賈,而是像我這樣的大權貴,所以你們的下一代應該是權貴中的一員,應該影響或者控制朝政,如果繼續做鉅商富賈,那說明我們的這個策略徹底失敗了。”

衆人恭敬點頭。誰不想成爲權貴中的一員?誰不想世世代代保住財富?寶鼎正在幫助他們實現這個夢想,他們當然感激,更沒有理由背叛他們的夢想。

“在幕園周圍是老友人、巴蜀人和楚人。”

楚人?衆人目瞪口呆,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楚人,這個利益集團還包括楚人?楚人不是暴園的生死仇敵嗎?

“誰說敵人不能成爲利益集團的一員?”寶鼎笑道,“在明,我們和楚系是敵人;在暗,我們同屬於一個利益集團。這叫反間,無往而不利。”

衆人心神震顫,暗感窒息。公子寶鼎這一招太厲害了,同一個利益集團實際上控制了朝政,但在不知內情的人看來,卻是各方勢力間鬥得熱火朝天。鬥給誰看?鬥給秦王政看的,鬥給政敵看的,等到把所有的政敵都剷除了,就剩最後一個對手秦王政了,到了那時,或許有一天。高高在上的秦王政會突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了,就剩下一個大王的寶座。

“楚系會加入幕園?”烏氏保覺得不可思議。

“拭目以待。”寶鼎笑道,“再過幾年。熊啓就不得不低下他那顆高貴的頭顱。”

“當務之急是幹什麼?”琴窪問道。

“積累財富,沒有財富,我今天這番話就是夢想,永遠都不會實現。”寶鼎說道。“卓氏即刻從代北撤出,把能夠撤出來的財富統統撤到南陽。烏氏、琴氏和墨家即刻趕往南陽,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內,把南陽打造成中土第一工商大城。”

“三年?”琴佳吃驚地問道,“三年超過陶邑?”

“南陽是塊寶地,墨家要竭盡全力撥尋山川礦脈。很快你們就會發現南陽是座取之不竭的金山。”寶鼎笑道。“南陽四通八達,周圍商貿大城多,一旦我們在商稅等各個方面給予足夠優惠,各國商賈馬上就會雲集而至。

具體的事情等我到了南陽再說,我保證給你們創造一個奇蹟。”

“公子舟時去南陽?”老卓文問道。

“去南陽之前,我要和老秦人、巴蜀人秘密聚會一次,與他們共議此策,達成一致意見。”寶鼎略略想了一下,說道,“半個月吧,半咋。月內。我肯定會離開咸陽。”

:(

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59章 悍將王賁第235章 坑殺?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9章 被你害了第240章 換帥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387章 回家第71章 三方會談第325章 退一步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42章 我沒有家第310章 不打了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394章 江南事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95章 殺敵去第176章 相信我第240章 換帥第41章 大秦相國昌平君第412章 大敗而走第337章 太大了第246章 天災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175章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22章 出事了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98章 晉陽要出大事了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227章 三個貴胄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1章 李牧?荊軻?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391章 到江南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231章 定計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16章 紫銅鑰匙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324章 斡旋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137章 鼓風機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162章 謀劃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57章 再現傳說第38章 武安君白起引發驚天風暴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24章 身陷重圍第448章 與狼共舞第4章 最大內奸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183章 初見章邯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436章 爲何恐懼?第324章 斡旋第280章 公子扶蘇第3章 自作聰明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43章 魏人張耳第7章 小小爆發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354章 何時打燕國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32章 野蠻公子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373章 反擊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400章 選擇蒙氏
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59章 悍將王賁第235章 坑殺?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9章 被你害了第240章 換帥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387章 回家第71章 三方會談第325章 退一步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42章 我沒有家第310章 不打了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394章 江南事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95章 殺敵去第176章 相信我第240章 換帥第41章 大秦相國昌平君第412章 大敗而走第337章 太大了第246章 天災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175章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22章 出事了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98章 晉陽要出大事了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227章 三個貴胄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1章 李牧?荊軻?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391章 到江南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231章 定計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16章 紫銅鑰匙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324章 斡旋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137章 鼓風機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162章 謀劃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57章 再現傳說第38章 武安君白起引發驚天風暴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24章 身陷重圍第448章 與狼共舞第4章 最大內奸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183章 初見章邯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436章 爲何恐懼?第324章 斡旋第280章 公子扶蘇第3章 自作聰明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444章 大家都是“寇”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43章 魏人張耳第7章 小小爆發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354章 何時打燕國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32章 野蠻公子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373章 反擊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400章 選擇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