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風雲變幻

bookmark

武烈侯率軍渡過沅水,由無假關進入長沙,沿着湘水急速南下。

這一帶河流湖泊衆多,爲加快災民的南下速度,武烈侯命令蓋聶與墨家弟子配合,馬上在大小河流上架設浮橋。

就在這時,曝布急報,大軍攻擊長沙受阻,急需大型攻城器械和援軍。

幾乎在同一時間,宗越急報,駐紮於夏(武漢)的楚國西線水師主力溯江而上,直撲洞庭而來。另有一支由楚國水師和步軍組成的軍隊則沿漢水北上,正從雲夢澤方向直殺南郡腹地。(雲夢澤位於江陵和武漢之間的長江北岸一帶,也就是江漢平原的南部,先秦時代這裡是古湖泊羣。)

行轅裡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魏起和甘羅等官員急忙懇求武烈侯,不要再顧及災民的性命,趕快把災民放進長沙郡,先把江南的局勢徹底搞亂再說。這是生死攸關的時刻,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從容佈置,更無法同時兼顧河北災民和長沙楚人的死活,只能亂中取勝了。

寶鼎當即予以否決。江南局勢一亂,長沙楚人必定爲生存而死戰,如此一來災民也就亂了,災民的安置也就難以實現,西南策略必定以失敗而告終。此策從轉徙到攻佔江南,從安置災民到遠征西南,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半途而廢,所以江南局勢不能亂,亂了就代表失敗,沒有勝利的可能。

寶鼎命令曝布和熊庸以主力包圍長沙,圍而不攻,等待後援。同時把虎烈騎軍化整爲零,以屯爲單位,掃蕩湘水東西兩岸,大量擄掠糧草和其他各種物資。這種事虎烈軍早在年初攻打楚國的時候就幹過一次,將士們有經驗,熟門熟路。

“你馬上返回南陽。”寶鼎對甘羅說道,“你的主要任務是轉徙災民,這個任務你已經完成了,也應該返回南陽坐鎮了。”

甘羅沒有猶豫,一口答應。雖然他現在非常擔心武烈侯,對西南策略的前景非常悲觀,但正因爲如此,他更應該急速返回南陽坐鎮,調集東南地區的全部力量,給武烈侯以有力支持。

“楚軍攻打南郡,其意圖很明顯,要逼着我們撤出江南。”寶鼎手指地圖說道,“你返回南陽後,調集地方軍予以阻擊,確保秋收的安全。”

秋收意義重大,直接關係到西南策略的實施,無論如何不能出意外。甘羅鄭重做出承諾,“災民已經渡江南下進入長沙郡,因此楚軍的主要目標是長沙,而不是東南。武烈侯,東南局勢你不要操心,我會把它處理好。”

“凡事多與昌文君商量。”寶鼎囑咐道,“公子扶蘇出鎮中原是楚系在王統一事上的重大進步,但距離公子扶蘇登上儲君的目標還很遙遠。公子扶蘇要想成爲儲君,前提必須是拿到滅趙的功勳,而滅趙的前提是穩固中原局勢。中原局勢如何穩固?當然是聯合楚國遏制齊國。如何才能迫使楚國與我大秦緊密結盟?當然是讓楚國的局勢持續混亂。”

甘羅對武烈侯有關楚國的謀劃非常清楚,但謀劃歸謀劃,楚國的局勢是否如武烈侯所預料的那樣發展,誰也不知道。

“我已經給公子扶蘇和昌平君寫了一封信,請他們把中原主力全部調到東南一線,給淮南以重壓,迫使楚軍主力無法支援江南。”寶鼎繼續說道,“但中原五大軍的統率除了楊端和,其他人未必遵從公子扶蘇和昌平君的命令。”

甘羅苦笑搖頭,“武烈侯已經離開中原,不宜插手中原事務,更不宜與中原五大軍統率保持密切聯繫,以免給咸陽抓到把柄。”

“所以我想請你跑一趟中原,與司馬鋅、桓齮、王賁見個面,請他們在未來一段時間與昌平君保持合作,持續威脅楚國,把楚軍主力牽制在淮水一線。”寶鼎嘆道,“你自己要注意一點,找個合適的藉口,務必小心。”

甘羅答應了,小心翼翼地勸道,“武烈侯,人難勝天,如果事不可爲,還是及早返回南陽爲好。”

“希望還是很大。”寶鼎輕輕搖手,笑着說道,“我最擔心的不是楚國的援軍,而是西南的百越。我們對百越一無所知,面對這樣一個陌生的對手,我頗爲忐忑。”

甘羅暗自嘆息,知道寶鼎心意已決,再勸也是枉然。

蓋聶和荊軻稟報武烈侯,所有渡江災民整編爲十八方鎮,各鎮災民情緒穩定,對生存抱着極大的信心。

寶鼎當即下令,十八方鎮依次越過無假關,趕赴長沙城。

僅僅數天之後,長沙城外便連營數十里,將長沙城圍得水泄不通。寶鼎射書城內,給城內守軍三天時間,三天內若不投降,勢必血洗長沙城。

當天晚上,長沙城就派出使者匆忙趕到秦軍大營。使者是長沙郡守的長史,而陪同使者前來的正是南山子。

魏起與那位戰戰兢兢的長史進行談判,寶鼎與南山子卻在偏帳敘話。

南山子和黃依返回楚國後,南山子隨即以最快速度召集了一批春申君的舊部,在公開了黃依真實身份的同時,商議如何爲春申君翻案。爲春申君翻案的目的就是爲了他們自己的未來。黃依給了他們兩條路,要麼遙遙無期地等待下去,要麼與秦人合作,依靠秦人的力量更換楚國王統,把公子負芻推上大王之位,然後以此功勳贏得權勢和財富。

春申君的舊部們總算盼到了出頭之日,當然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公子負芻。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利用河北災民轉徙江南的機會,混亂江南局勢,一旦楚國丟掉了長沙郡,和秦國再次反目成仇,壽春就亂了,而公子負芻的機會也就來了。

南山子和黃依帶着一批春申君的舊部火速趕到長沙郡,一方面利用各種關係與長沙郡大小官員建立聯繫,一方面大肆造謠,混亂長沙局勢。

“你南下的速度並不快,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慢。”南山子搖頭道,“以我的預料,你應該在半個月前就包圍長沙,怎麼拖延到現在?難道中途出了什麼變故?”

“一切都很正常。”寶鼎笑道,“我的速度雖然慢,但我把南下的災民整合起來了,並且形成了一定的實力,這可以讓接下來的事情變得簡單而高效。”

“這的確不可思議。”南山子目露敬佩之色,“我原以爲災民們會一擁而入,像蝗蟲一樣四處吞噬,但令人吃驚的是,你竟然把他們變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的百萬大軍,這實在是匪夷所思的事。”

“長沙守軍是不是非常恐懼?”寶鼎問道,“他們打算何時投降?”

“長沙城內不過數千守軍,投降是唯一的選擇。”南山子手撫長鬚,不屑地說道,“你知道壽春如何處置江南危機的嗎?沒有對策,至今沒有任何對策。聽說李太后和楚王打算放棄長沙,任由江南楚人自生自滅,而景纓、昭公等人極力反對,要求出兵救援。令尹屈無諸雖然並不反對出兵救援長沙,但考慮到淮南的緊張局勢,他也無意傾盡全力。壽春的朝堂之爭導致長沙無所適從,官員們更是人人自危,紛紛逃亡。”

寶鼎笑了起來,“這種情況下肯定守不住長沙,守不住長沙官員們就逃脫不了罪責,爲了保命他們也只有逃亡。長沙太守莊翼沒有逃?”

“莊翼是一郡之守,他往哪逃?”南山子冷笑道,“莊氏一向與陽文君走得近,兩家還有姻親關係。現在陽文君在壽春的日子難過,莊氏也受到打壓,這時候莊翼如果棄長沙而逃,必死無疑。”

“你認識他?”寶鼎問道。

“認識二十多年了,他的一位側室就是出自南墨,當年是我的弟子。”

“他可參與殺害春申君?”

“他沒有參與,他也沒有資格參與。”南山子說道,“他在莊氏是旁支,因爲才智高絕,李氏外戚有心拉攏他,這纔有幸坐上了一郡之守的位置。”

“這麼說,他和李氏外戚的關係很親近?”寶鼎驚訝地問道。

“李園一死,李氏外戚遭受重創,像他這種牆頭草,當然要見風使舵。”南山子鄙夷地說道,“現在李太后不願意救援長沙,而莊氏又受到壓制,他也算走投無路,只有投降。此次他請我出面談判,無非是想保住性命,保住財富,當然,他也想保住長沙的子民,畢竟沒有人願意看到生靈塗炭。”

“只要他投降就行,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寶鼎說道,“他在江南待了多少年?是否對長沙郡瞭如指掌?”

“莊翼做了五年的長沙太守,對這塊地方當然熟悉,不過想讓他真心誠意地幫助你,恐怕要付出一點代價。”南山子笑道,“武烈侯若想讓西南策略順利實施,必須得到楚人的幫助。我向你舉薦兩個人,一個是當年春申君的客卿朱英,一個就是這位長沙太守莊翼。”

朱英?寶鼎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人,急忙問道,“朱英現在在哪?”

“就在少師的身邊。”南山子說道,“當年我雖然救出了她,但並沒有撫養她,我也沒有那個精力和時間。把她撫養成人,並教授她一身本事的就是朱英。”

“春申君做了二十五年的令尹,一直待在他身邊,給他出謀劃策的也是這個朱英。春申君非常信任他,但最後……”南山子說到這裡嘆了一口氣,“朱英曾數次勸說春申君及早殺了李園,以絕後患,但春申君沒有采納朱英的意見。考烈王駕崩,春申君要去奔喪,朱英拼命阻止,但春申君執意不從,結果他真的死在了李園的手上。”

“這個人值得信任嗎?”寶鼎問道。

“長沙有今日局面,都是出自他的謀劃。”南山子鄭重說道,“他知道很多秘密,包括黃依嫁進蓼園的事。”

寶鼎微微皺眉,“你能給我一個準確答覆嗎?”

南山子沉吟半晌,緩緩說道,“他始終是楚人,就像我始終是趙人一樣,很多時候肯定要爲自己的王國着想,所以,我認爲武烈侯對他的態度就像對我一樣,可以信任,但一旦牽扯到王國的存亡,那就不可信任。”

寶鼎輕輕頷首,表示理解,“此地事了,你打算去哪?回趙國?”

南山子黯然長嘆,“暫時不回去了,還是先把這裡的人救活吧。我能幹些什麼?”

“你認識蓋聶嗎?”寶鼎忽然問道。

南山子臉色微變,“他要殺你?”

寶鼎笑了起來,連連搖手,“他就在我這裡,現爲河北軍的統率。”

河北軍?南山子愈發驚訝,哪來的河北軍?蓋聶怎麼又成了河北軍的統率?

“他在哪?我要立即見到他。”南山子急不可耐地站了起來。

寶鼎衝着東方無畏招招手,示意他給南山子帶路,“等下你和蓋聶一起來,我們繼續談。”

南山子答應一聲,跟着東方無畏匆忙而去。

魏起與長沙城的使者基本談妥之後,武烈侯這纔出面與對方仔細交談了一番。

第三天,長沙太守莊翼獻城投降。

寶鼎對莊翼倒是非常重視,把他請到行轅,把西南策略詳細告之。拿下長沙依舊沒有解決百萬災民的生存問題,江南危機只能說是暫時緩解,若想徹底解決危機,拯救河北災民和江南楚人,最終的出路還是遠征西南。

“武烈侯難道不考慮一下壽春方面的反撲?”莊翼對寶鼎的整體謀劃非常敬佩,但對其無視壽春卻大爲不解。

“壽春不會派出大軍。”寶鼎的語氣非常肯定。他把中原複雜的局勢,把壽春複雜的權力博弈做了一番解說,“假如你是李太后,你知道現在秦軍帶着百萬災民攻佔了長沙郡,但此刻秦齊兩國重新締結了盟約,中原秦軍正對淮南虎視眈眈,尤其嚴重的是,一大幫楚國貴族暗中聯手,正打算更換王統,你還會考慮去解決江南危機嗎?”

更換王統?弒君篡位?莊翼的臉色當即就變了。這是秦人的陰謀?壽春方面的危機當真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聯想到年初秦軍攻楚,兵臨京都,接着李園被刺,楚國以土地換取秦國的撤軍,而令尹陽文君被迫下臺,這一連串事件的背後確實有可能隱藏着不爲人知的陰謀。

“我不相信。”莊翼搖頭道。

“你馬上就會看到事實。”寶鼎笑道。

“但楚國水師正在逼近長沙,這也是事實。”

“你馬上就會看到這支水師調頭而去。”

面對武烈侯的自信,莊翼只能拭目以待。

現在不管楚軍是否反撲,江南局勢必須從混亂中迅速扭轉,而莊翼成了關鍵人物,他繼續擔任長沙太守,負責以最快速度招降所有負隅頑抗的城池,安撫那些陷於恐懼中的官員和庶民,同時幫助武烈侯確定河北災民的安置地點,並組織人力物力把十八方鎮的災民迅速轉移到安置地點。

秦軍挾帶百萬災民席捲江南的消息傳到了壽春。

這個消息等於把李太后和楚王悍的僥倖心理徹底擊碎。現在秦軍攻擊江南已經變成了事實,是放棄江南之地還是救援長沙?壽春的爭論愈發激烈。

就在這個時候,陽文君從中原返回,帶回一個讓壽春陷入更大混亂的消息。

陽文君和秦人的談判隨着秦軍殺進長沙而破裂,但陽文君不能放棄,他必須阻止秦人的攻擊。

公子扶蘇和昌平君給了他三個議和條件,其一,割讓長沙郡;其二,長沙郡有百萬災民要救濟,所以未來一年,楚國要無償援助秦國一定數量的糧食和其他各種物資;其三,武烈侯要迎娶春申君的後人,而春申君的這位後人就是楚國的少師殘月,所以現在壽春必須給少師殘月正名,正式承認她的身份。

第一個條件壽春只有接受,江南之地已經給秦國搶走了,而且秦國還把百萬災民帶了進去,因此楚國不論從軍事上還是從財賦上,都無力奪回江南,即便奪回來了也無力救濟災民,最終還是一無所有,所以倒不如現在把這個大包袱扔給秦國。

第二個條件不接受也得接受。秦國蠻不講理,他把災民轉到了江南,卻要楚國承擔一部分救濟之責,但不答應的後果很嚴重,秦國一旦把災民趕進江東,那形勢對楚國來說就更加惡劣了。

第三個條件事實上就是逼着李太后和楚王悍給春申君平反。少師殘月是不是春申君的後人,其實無關緊要,秦國說她是春申君的後人,那她就是春申君的後人,誰敢說不是?秦國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利用這件事進一步激化楚國內部的矛盾,打擊李太后和李氏外戚的威信,幫助公子負芻贏得篡位的機會。

李太后和楚王悍要想扭轉危機就必須與秦國議和,但朝堂上的部分大臣堅決反對。

李太后有心議和,派使者飛赴中原,先承認少師殘月是春申君的後人,並承諾只待雙方重新締結盟約,就儘快給春申君平反。

誰知大禍突然從天而降。

壽春突傳謠言,春申君陰謀篡國,先令李園之妹懷孕,然後把李園之妹送於考烈王。楚王悍就是春申君與李太后的兒子。李園誅殺春申君,正是要隱瞞這個秘密。現在李園死了,知道這個秘密的人都不在了,於是李太后就要給春申君平反了。

壽春政局驟然間風雲變幻,山雨欲來。

第406章 沒有妥協第442章 互不相讓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69章 囂張就要捱打第87章 立威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350章 威懾第178章 牢籠?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379章 給面子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1章 李牧?荊軻?第246章 天災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257章 施壓第160章 公孫老爹有秘密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26章 老夫恨他們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90章 恐怖一擊第71章 三方會談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79章 斬首第347章 被動防禦第96章 攻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207章 兩位老將軍第369章 決戰之前第14章 再殺一人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228章 牛刀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417章 西南遠征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74章 昂昂虎烈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344章 再至代北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269章 改變歷史的代價第48章 大秦噩夢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16章 紫銅鑰匙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9章 被你害了第221章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446章 這是叛國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393章 謀劃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237章 攻魏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5章 田光來了第287章 過江龍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64章 紈袴小少主
第406章 沒有妥協第442章 互不相讓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69章 囂張就要捱打第87章 立威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350章 威懾第178章 牢籠?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379章 給面子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1章 李牧?荊軻?第246章 天災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257章 施壓第160章 公孫老爹有秘密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26章 老夫恨他們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308章 勢如破竹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90章 恐怖一擊第71章 三方會談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79章 斬首第347章 被動防禦第96章 攻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207章 兩位老將軍第369章 決戰之前第14章 再殺一人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228章 牛刀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417章 西南遠征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74章 昂昂虎烈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344章 再至代北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269章 改變歷史的代價第48章 大秦噩夢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16章 紫銅鑰匙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9章 被你害了第221章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446章 這是叛國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398章 舉賢不避親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393章 謀劃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237章 攻魏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451章 這就是陷阱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5章 田光來了第287章 過江龍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64章 紈袴小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