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圍攻大梁

bookmark

司馬鋅是老當益壯,氣勢如虎,根本沒把魏國放在眼裡。

他就是一頭老虎,被禁錮了將近三十年,突然“下山”,好不容易碰到一隻獵物,還沒等張開血盆大口,獵物就被後生小輩一把火燒死了,這心裡的憋屈可想而知。好在後生小輩也是瘋狂之徒,吃了合縱軍吃韓國,吃了韓國又迫不及待要吃魏國,一老一少眼高於頂,視大梁爲囊中之物,此刻豈肯因爲咸陽的臨陣換帥而收起犀利的爪牙?

桓齮卻是不贊成。咸陽政局已經發生變化,攻打魏國的難度越來越大,一旦戰敗,不是功虧一簣,而是前功盡棄。

“沒有條件打,我們就創造條件打。”

公子寶鼎是個瘋狂的人,年少輕狂,容易衝動,他的決策當然招來一片反對之聲。

“你說你有辦法攻克大梁。”王賁問道,“你說給我們聽聽,如果計策可行,即便只有五成勝算,我們也堅決殺進魏國,反之,如果你僅僅是一句用來鼓動士氣的欺騙之辭,那此仗我們堅決不打。”

寶鼎猶豫了一下,轉身叫東方無畏帶着黑鷹銳士緊守軍帳四周,嚴禁任何人接近軍帳。

等到東方無畏出了大帳,寶鼎馬上鋪開案几上的地圖,把水淹大梁之策詳細告之,“北方雨季即將來臨,大河汛期距今不足兩個月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估計三個月內肯定能拿下大梁城。”

桓齮、司馬鋅、王賁和曝布事先都沒有想到武烈侯竟然有此等妙策,一個個激動不已,司馬鋅更是興奮地連拍案几,“小子,中!好計啊。”

“公子騰此刻回京,其實對我們攻克大梁有百利而無一害。”寶鼎說道,“咸陽政局變了,大王、關東人和楚系又湊到一起,合謀對付我們。攻魏一戰時間很長,還有齊國這個變數,這導致我們非常被動,而主動權則給咸陽掌控在手。咸陽說不打了,撤退,那我們勢必半途而廢。所以公子騰此刻回京,正好可以聯合我們的人,想方設法阻擾中樞的決策,竭盡全力延長攻擊時間。只待我們拿下大梁城,主動權就被我們所控,局勢就徹底變了,咸陽即便有心打擊我們,也只能另找機會。”

桓齮等人連連點頭,因爲咸陽臨陣換帥而帶來的憤怒和憂慮轉眼就煙消雲散了。拿下大梁城,一切都將改變。

“老夫不甘心。”司馬鋅再度拍拍案几,“如此大的功勞,竟然讓蒙武搶去了,豈有此理。”說着他手指寶鼎,又指指王賁和曝布,“武烈侯,還有你們兩個小子,趕快想想辦法。這個功勞絕不能給蒙武搶去了,我們要獨佔此功,憑藉此仗徹底翻身。”停了一下,他又說道,“武安君死不瞑目,我那兄弟司馬靳更是在九泉下等着我們給他洗雪冤屈。還有你們,你們也要憑藉此功升官加爵。我們幾個老傢伙還有多少年可活?如果你們的功勳不夠,我們死一個,關東人和楚人就會進來補一個,你們會被咸陽一直壓制着,所以此仗是你們崛起的關鍵,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此等功勳怎能給蒙武?楊端和也休想沾邊。”王賁冷笑道,“此仗就我們老秦人去打,藍田十萬主力,我手上有三萬軍隊,再加上護軍府和南陽的軍隊,十五萬人馬打一座大梁城綽綽有餘。”

“計將何出?”曝布問道。

“決裂,乘着咸陽換帥的機會,馬上和蒙武翻臉。這一仗我們不打了。”王賁說道,“咸陽肯定有書信給蒙武,這一仗也肯定要打,但此仗的結果無疑是半途而廢,否則咸陽拿什麼壓制武烈侯?武烈侯力主攻魏,結果一無所獲,咸陽憑此一點就可以把武烈侯禁錮於南陽。我們突然不打了,堅決反對,咸陽肯定頭痛,這時候武烈侯建議,把中原軍隊一分爲二,藍田主力自成一軍,地方軍隊由蒙武統率,南部軍由楊端和統率,三支軍隊由武烈侯協調作戰。”

王賁尚未說完,桓齮等人都笑了起來。

中原大軍一分爲二,老秦人的藍田主力自成一軍,當然對咸陽非常有利了。藍田大軍打大梁,楊端和的南部軍打魏國東部郡縣,而蒙武則率軍鎮戍潁川,策應前方兩軍,同時防禦楚國,這樣蒙武首先立於不敗之地,楊端和也可以根據戰局發展隨時後撤,他也沒有戰敗之憂,唯有老秦人的藍田大軍在強行攻城的情況下必定損失慘重,一旦形勢不利於攻擊,咸陽下令後撤,那武烈侯決策錯誤的責任是跑不掉了,而藍田大軍損失慘重,其統率總要承擔一點責任,於是咸陽大獲全勝。

“楚國方面是不是要施加重壓?”桓齮撫須問道。

寶鼎想了一下,點點頭,“這件事你我兩人來辦。藍田主力自成一軍之事由你們三個人去辦。”

公子騰返京,蒙武繼任中原大軍統率,咸陽給出的暗示非常明顯,中樞並沒有攻打魏國的決心。

武烈侯馬上上奏,強烈要求乘勝攻魏,拿下中原。

蒙武出任中原大軍統率後,在軍議上卻說出了與咸陽暗示完全不同的話,蒙武要求各軍做好準備,隨時攻打魏國。

桓齮、司馬鋅、王賁、章邯等人將計就計,突然改弦易轍,堅決不同意攻擊。

司馬鋅更是跋扈,在軍議上把蒙武罵得狗血淋頭,翻臉了。

軍議不歡而散。

蒙武馬上約請武烈侯,請他出面協調。老秦將領突然翻臉,不願意攻打魏國,當然是識破了咸陽的意圖。蒙武無力說服,只好聽聽老秦人到底要什麼,武烈侯又拿出了什麼對策。

“咸陽目的何在,你我心裡都清楚。”寶鼎也不避諱,直言相告,“我要打魏國,志在必得,但你有難處,我也不願讓你爲難,所以我的意思是,乾脆讓藍田主力自成一軍,請王賁出任統率,你看如何?”

蒙武明白了。武烈侯擔心自己在背後捅刀子。此仗本來就沒有勝算,假如自己在背後捅他一刀,那對他而言就是一場災難,所以武烈侯的瘋狂再次體現,他和老秦人獨自去打魏國。

攻魏其實就是攻打大梁,是攻堅戰。秦軍兵力上的優勢本來就不明顯,現在武烈侯僅僅帶着老秦人去打,那兵力更少了,就算武烈侯有通天徹地的本事,也拿不下來大梁城。

蒙武暗自冷笑,年少輕狂啊,打了一場勝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好,既然你一心求死,那我也不攔你。

“武烈侯,你何必如此固執?”蒙武嘆道,“你可要考慮清楚,你我聯合上奏,大王令書一下,這事就沒有挽回餘地了。”

寶鼎感謝蒙武的提醒,“事已至此,我也只有放手一搏。”

蒙武搖頭再嘆,“如你所願。”

武烈侯緊急約請楚國特使,督促楚國方面加快運送糧草武器。他也不隱瞞楚國人,明確告訴這位特使,秦軍馬上要攻打魏國,如果你們能在短期內送來更多的糧草武器,我可以考慮在贖買價格上更優惠一點,或者歸還更多的青壯士伍,即便是李園和項疾等楚國將率,也可以提前送還。

這位特使馬上把這一消息火速傳回。上柱國臨武君景纓就在陳,得到消息後馬上與項燕商量,果斷決定再一次親赴新鄭談判。

武烈侯與臨武君很快達成了新的約定。楚國提前交付全部的糧草武器,只要完成這一承諾,秦國再歸還一萬名青壯俘虜,項疾等將率現在就可以回國,而李園則隨最後一批俘虜返回楚國。

臨武君景纓高興之餘也是大爲疑惑,不知道武烈侯怎麼突然變得慷慨了。

桓齮奉命與景纓商量具體細節。桓齮是楚人,桓氏家族在楚國還是有些份量,與景氏也有聯姻關係。正是因爲這層關係的存在,桓齮和景纓私下處得不錯。

這天景纓宴請桓齮,酒酣耳熱之際,桓齮藉着酒興,透漏了一些咸陽的機密。

景纓知道桓齮在咸陽失勢,與咸陽楚人也是反目成仇。這次桓齮能夠復出,手下得力將率再一次隨其趕赴戰場,都是因爲他投奔了老秦人,找到了武烈侯這位新貴做靠山。桓齮說咸陽要打擊武烈侯,而武烈侯太過瘋狂,竟然不顧勸阻,一門心思打魏國,試圖拿下大梁,藉此機會穩固權勢。桓齮爲此憂心忡忡,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景纓這才知道武烈侯突然“慷慨”的原因,他馬上決定推波助瀾,以便“幫助”咸陽把武烈侯打倒在地。這個人的存在,對楚國的威脅太大了。

景纓回到陳,馬上奏請壽春,說秦軍陳兵邊境,蠢蠢欲動,他有足夠理由懷疑秦國名爲攻魏,實則是乘機攻打楚國,爲此他請求太后和大王同意其統軍二十萬,佈防於汾陘塞和安陵一線,以作防備。

壽春同意景纓的奏請,馬上下達了命令。

項君項燕率大萬大軍進駐汾陘塞,而景晦率八萬大軍進駐安陵,景纓率兩萬大軍在陳,策應項燕和景晦。

咸陽下達命令,把中原大軍一分爲二,分前後兩軍。

桓齮、司馬鋅的藍田主力,王賁的三萬南部軍組建爲前軍。少上造王賁爲前將軍,出任前軍統率。

蒙武的河西軍、馮毋擇的漢中軍、魏起的南郡軍隊,還有隗藏的潁川軍(也就是投降秦國的三萬韓軍)組建爲後軍。少上造蒙武爲後將軍,出任後軍統率。

咸陽下達了攻打魏國的命令,王賁率前軍攻打大梁,楊端和率軍渡河攻擊魏國東部,蒙武率後軍攻打大梁四周城池,然後與前軍會合,聯手攻打大梁。

中原戰場上出現了三支大軍,三位統率,如此一來,武烈侯這位護軍的職責就得以延伸,事實上他成了三軍統率。咸陽雖然沒有明確這一點,但再一次重申武烈侯執掌中原軍政,允許他根據中原戰局的發展便宜行事,特殊情況下可以拿出鎮秦王劍鎮制各軍將率。

就在此刻,楚軍開始大規模調整部署,兵鋒直指潁川,對秦軍形成了巨大威脅。

楚軍的動靜非常大,蒙武、楊端和因此建議武烈侯暫緩攻魏,但武烈侯認爲楚國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楚國現在既沒有能力發動攻擊,也沒有能力救援魏國。

蒙武、楊端和急忙上奏,詳細呈述暫時停止攻魏的諸般理由。

武烈侯也上奏,堅決要求按預定計策攻魏,並願意承擔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

不待咸陽回覆,王賁已經指揮大軍從滎陽方向率先發動了攻擊,與魏軍在長城激戰。與此同時,司馬鋅指揮三萬藍田主力從華陽方向發動了攻擊,與王賁夾擊長城魏軍。

曝布率領一萬騎軍離開新鄭,從林中方向越山涉水,悄然逼近大梁。

咸陽的回覆非常快。中樞警告武烈侯,如果攻魏遭遇重大損失或者遭遇敗績,武烈侯必須承擔所有責任。

公子寶鼎毫不猶豫,一口答應,當即回奏咸陽,如果未能攻克大梁,願意削爵爲民,回北疆牧馬放羊,從此再不回咸陽,但中樞至少要給他三個月時間,這是他唯一的要求。

武烈侯瘋狂到如此地步,蒙武、楊端和與魏起等人也無話可說,只有捨命相陪。

楊端和馬上率軍向朝歌一線發動猛烈攻擊,三日後,其前鋒軍抵達宿胥口、白馬口,開始渡河南下。

蒙武、馮毋擇和魏起則率軍佈防於秦楚邊境,與楚軍對峙,以防備楚軍攻打潁川。

魏國在遭到攻擊後,魏王斷然下令,全線後撤,屯重兵於大梁四周,確保京都安全。

使者紛紛出國,向趙楚求援,向齊國求援,向秦國求和。

魏王書告齊王,願意以濮、陶等十座城池做爲救援報酬。又書告秦王,願意獻地稱臣,獻十五座城池以求和。

魏國使者尚在大道上驅車飛馳,秦軍已經殺進了魏境。

王賁率先突破長城,直殺中牟。司馬鋅隨後跟進。兩軍會合,直殺大梁。

曝布、烏重、熊庸和王離率騎軍一夜之間殺到大梁城下,在大溝、樑溝外圍燒殺擄掠。大梁震動,四周戍軍緊急收縮,據城堅守。

三日後,武烈侯、桓齮和章邯率八萬大軍抵達大梁城下。

此刻楊端和率主力已經渡河,正向平陽、濮陽一線發動攻擊。

軍議上,王賁詳細述說了攻城之策。

將率們本來對攻克大梁毫無信心,現在有了水淹大梁之策,個個激動萬分,對謀劃此策的武烈侯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距離大河汛期還有四十天左右。”寶鼎揮手示意歡呼的將率們安靜下來,“在這四十天裡,我們要做的事非常多,諸位要齊心協力,確保在最短時間內拿下大梁城。”

將率們轟然應諾,各回本部準備攻城。

秦軍首先封鎖了大梁城,控制了所有水陸兩路,保證此策不會泄露。接着徵調大量的隨軍工匠和民夫,並投入五萬兵力,在大溝和樑溝日夜修築攔河大壩。然後他們在當地徵調所有庶民,一部分用來加固加高溝渠堤壩,一部分則在工匠們的指導下,日夜挖掘地道。

地道只要挖到城牆底下就行,能挖多少挖多少,多多益善。按照寶鼎的想法,一個月的時間挖幾百條地道不成問題。等到大水咆哮而來,洪水灌入地道,城牆地基必然鬆軟,城牆倒塌的速度會更快。

將率們集思廣益,最後決定把突破地點放在東城。這個地方地勢最低,淹沒的高度應該最高,城牆倒塌的可能性也最大,爲此地道全部集中在這段城牆下面,而攻擊地點也就選擇在此處。

從圍城的第四天開始,秦軍發動了攻擊。

秦軍的攻擊方式非常單調,一隊隊攻擊士卒推着簡易的木製棚屋跑到城牆下,然後就是做石匠活兒,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砌在城牆上的石塊撬下來。

魏軍原以爲有一場血戰,但事實出乎他們的預料。秦軍的確攻城了,號鼓震天,但一箭不發,也沒有強行攻城,一隊隊的士卒頂着木屋跑到城牆下撬牆角,這讓他們愈發恐懼,不知道秦軍目的何在。

魏王聽說之後,親自帶着文武大臣跑到城牆上察看。一番議論,猜測,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秦軍日夜挖地道,這個攻城辦法很普通,效果不好,那麼挖牆角呢?難道秦軍想從城牆上掏個大洞殺進來?這個辦法未免太可笑了吧?

二十多天後,下雨了,連綿不斷。

從各個地方集中來的消息看,整個北方都在下雨,大河水位每天都在上漲。

武烈侯命令將士和民夫們冒雨奮戰,儘快完成所有準備工作。

楊端和停止了攻擊,他還沒有拿下陶,大軍屯駐於濟水河北岸。武烈侯沒有督促他趕往大梁,他也就藉口下雨,故意不去大梁了。

蒙武對大梁戰場非常關注,但傳回的消息都不好,他估計武烈侯和老秦人這次要栽在大梁了,爲此他暗自慶幸,假如沒有楚國的“配合”,此刻他也在大梁城下苦戰,而結果顯然對自己不利。

今年的雨水太大了,一下就是十幾天,好不容易停下來,還沒有看到太陽,又開始下,又是連綿不斷。

北方大雨成災,大河水位暴漲,第一個洪峰呼嘯而至。

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212章 古老的陳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236章 贖買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209章 有人搶我的錢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36章 無恥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195章 甘羅的死路第93章 再無退路第96章 攻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290章 開鑿一條大渠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5章 這重要嗎?第96章 攻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422章 剪羊毛第392章 你會修路嗎第363章 又是新年第60章 三個茶盞第23章 刺殺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445章 決裂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36章 恫嚇第260章 攻楚?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175章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第10章 你只要殺死一個人第55章 琴氏大匠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350章 威懾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367章 又是深秋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333章 縱虎第6章 白衣張良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4章 最大內奸第95章 殺敵去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240章 換帥第238章 叔侄第214章 我要和項燕交手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363章 又是新年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126章 百里母親第399章 進攻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69章 囂張就要捱打第307章 趙國長城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79章 斬首第5章 這重要嗎?第33章 大秦相國是誰?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251章 趙高要來了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137章 鼓風機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397章 陳祿的選擇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380章 否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120章 強龍過江
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212章 古老的陳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236章 贖買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209章 有人搶我的錢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36章 無恥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195章 甘羅的死路第93章 再無退路第96章 攻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290章 開鑿一條大渠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5章 這重要嗎?第96章 攻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450章 獨斷專行第422章 剪羊毛第392章 你會修路嗎第363章 又是新年第60章 三個茶盞第23章 刺殺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445章 決裂第372章 必須拯救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36章 恫嚇第260章 攻楚?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175章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第10章 你只要殺死一個人第55章 琴氏大匠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350章 威懾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367章 又是深秋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333章 縱虎第6章 白衣張良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4章 最大內奸第95章 殺敵去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311章 大王東巡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240章 換帥第238章 叔侄第214章 我要和項燕交手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363章 又是新年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126章 百里母親第399章 進攻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69章 囂張就要捱打第307章 趙國長城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79章 斬首第5章 這重要嗎?第33章 大秦相國是誰?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251章 趙高要來了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137章 鼓風機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397章 陳祿的選擇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380章 否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120章 強龍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