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政(中)

甘羅不答所問,小手向秦王一伸,道:“王上,給我一個錢,一個銅錢。”

一向精明的秦王給甘羅的舉動弄糊塗了,愕然問道:“你要銅錢做什麼?你要買好玩的玩具,一個銅錢可不夠。”

不要說秦王糊塗,在座之人哪一個不糊塗,就是難得糊塗的尉繚都有些迷糊了,好奇地看着甘羅。

甘羅小嘴一噘,嗔道:“王上,你老把人家當童子,就不能當大人看嘛。人家向你要一個銅錢,是爲了給你打個比方,你就明白你錯在哪裡了。”

這話太讓人驚奇了,連一向持重的尉繚都驚奇得哦了一聲。

秦王笑道:“好啊,你打比方,打什麼樣的比方?”在身上一摸,有點不好意思,道:“寡人身上沒錢,用其他的代替,行不?”秦王英明果決,殺伐決斷一念之間就有結果,如此與人打商量,還是生平第一遭。

“就要錢,才最形象,最直接,因爲我是在談利!”甘羅不同意秦王的提議。

秦王正要叫趙高拿銅錢,李斯從懷裡取出銅錢,遞在甘羅的小手中,甘羅從秦王的桌上拿起文房四寶,把筆交給秦王,把紙遞給李斯,把墨放在王敖手裡,最後把硯臺放在尉繚手裡。他們都不知道甘羅搗什麼鬼,見了甘羅一本正經的樣子,又不好拒絕,只好拿着。

甘羅歪着脖子看着四人,道:“你們拿得倒是蠻穩,就是不象做買賣的人。”

李斯輕斥道:“甘羅,不得胡說。王上是大秦的君上,怎麼會是做買賣的。”

甘羅衝李斯扮個鬼臉,吐吐小舌頭,才道:“王上,假設你們都是做買賣的,王上是賣筆的……”李斯忙打斷甘羅,道:“甘羅,你膽子太大了。”秦王搖手道:“讓他說下去。”

甘羅接着道:“李大人是賣紙的,王大人是賣墨的,繚子先生是賣石君的。爲了方便,假設都賣一個銅錢。我,是來買筆的。王上,我給你錢,你給我筆。”把銅錢給了秦王,把筆拿過來。

“王上有了錢,就要買東西,假設買紙吧。”甘羅指着李斯,道:“王上,你向李大人買紙啊,別愣着了。”

秦王雖是不明白甘羅的用意,還是依言道:“李掌櫃的,可有紙賣?”

李斯卟嗵一下跪下,道:“王上,你可是折煞臣了。”

秦王臉一肅,道:“你現在是李掌櫃,有沒有紙賣?”

“有有有。”李斯手忙腳亂地把紙遞給秦王,錢也不要了。

秦王接過紙,道:“李掌櫃,你的錢。”

李斯忙道:“王上,你這是折煞臣,臣哪敢要你的錢。”

“你不要,寡人不是成了欺行霸市的奸商了。拿着。”秦王不由分說,把銅錢塞在李斯手裡。

“李大人,你愣着幹啥呢,向王大人買墨去。”甘羅催促起來:“別磨磨蹭蹭的,不就一個比方嘛,嚇得快沒魂了。”

李斯應一聲,從王敖那裡買回墨。甘羅再要王敖向尉繚買硯,最後甘羅問秦王道:“請問王上,現在有幾個銅錢?”

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對於精明的秦王來說,不會有問題,然而正是這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卻把秦王給弄糊塗了,嘴巴張開又合上,想了一下,道:“李斯,你精於計算,你認爲是幾個銅錢?”

李斯根本就不想回答這種小兒鬧的樂事,可是給秦王逼着,又不能不答,道:“回王上,應該是一個銅錢,不不不,應該是四個銅錢。不不不,應該是……王上,臣愚昧,不知道該算是一個銅錢,還是該算四個銅錢。”

說是一個銅錢,根本不可能買下文房四寶,要說四個銅錢,尉繚手裡只有一個銅錢,李斯儘管精於計算,也給弄糊塗了。

“這問題看似簡單,有大道理,其實很難讓人說出是多少錢。”秦王點頭,很是理解李斯的糊塗,道:“王先生對利錢之事別有心思,王先生以爲是幾個銅錢?”

王敖並沒有馬上回答,想了一下,道:“王上,要是光說看得見的錢,應該只有一個銅錢,要是算上看不見的錢,應該是很多錢。”

“繚子先生以爲是幾個銅錢?”三個人都糊塗了,秦王對尉繚寄予厚望。

然而,尉繚也有些弄不明白,道:“看得見的只有一個銅錢,可一個銅錢不可能買全文房四寶,至少是四個銅錢。”

秦王,尉繚,李斯,王敖哪一個不是聰明絕頂的人,沒想到居然給小兒之事弄糊塗了,秦王告誡李斯道:“李斯,不要以爲小兒之事就沒用,小兒之事也有大道理!”

李斯連聲請罪。

“甘羅,你說,究竟是多少錢?”秦王問道。

甘羅眨巴着眼睛道:“王上,我也不知道是多少錢,我只知道是很多錢。王上,周先生給王上的策議,不僅僅是修一條路的問題,而是給王上獻上了一條錢生錢的奇妙之策。”

“錢生錢?”秦王眼裡放光,問道:“這話怎麼說?”

甘羅挺挺小胸脯,道:“王上,你也看到了,就這麼一個銅錢就可以買全文房四寶。我的比方太簡單了,要是不是買文房四寶,而是真正的市井之中進行買賣,是不是就會有吃的、穿的、用的,日常生活必須的各種物品都在其中。只要有一個人用一個銅錢買了一樣物品,後面人再買東西,一直買賣下去,這買賣就會越來越多,錢也就越來越多,這不是錢生錢,還能是什麼?”

他的話已經接觸到經濟學上的一個放大係數,即投入一筆錢,通過一系列的交易,這一筆錢產生的效應會越來越多,比如投入十億,最終後產出幾十億甚至上百億,亦或更多的價值,前些年提到的通過內需拉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刺激經濟增長,其原理正是基於此。

甘羅的話已經是樸素的經濟學思想,只不過受限於時代,他不可能象現代的經濟學家一樣提出一系列的理論,進行全方位的闡述。儘管如此,他能意識到這點,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可以說是天才了。

周衝得知這事之後,在桌子上重重一拍,一向文明的周衝興奮得說起了髒話:“他孃的,要不是該死的神仙把甘羅召回天宮,說不定經濟學在秦朝就出現了,亞當•斯密就不可能創下經濟學這門課。該死的神仙,把甘羅召回天宮,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這是犯罪,神仙犯的罪!”

第2章 歷史罪人(上)第6章 廢分封(一)第37章 平定百越(四)第1章 高人(上)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3章 美人芳心(三)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五)第13章 遇刺(中)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17章 攻佔邯鄲(四)第12章 如此收穫(下)第10章 絕世神醫(中)第3章 驚世之技(上)第16章 伐趙(十四)第30章 一箭雙鵰(六)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七)第2章 攻韓之戰(下)第6章 美人如玉第10章 破擊匈奴(二)第2章 滅韓之戰(中)第8章 歸隱第4章 尋訪張良(一)第24章 滅三國(七)第10章 國士之禮(下)第4章 尋訪張良(六)第11章 初識秦王(二)第17章 攻佔邯鄲(十三)第13章 絕世美人(九)第7章 不富不行(中)第2章 君臣歡聚(上)第12章 迷惑敵人(一)第11章 另類遊學(下)第31章 英雄歸來(一)第7章 不戰而獲(七)第7章 折辯荊軻(二)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10章 國士之禮(上)第16章 伐趙(七)第7章 不戰而獲(九)第7章 人生喜事(四)第10章 破擊匈奴(三)第8章 疲趙之計(六)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16章 伐趙(六)第14章 御駕親征(下)第6章 治理韓地(一)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12章 胯下將軍(一)第18章 西線決戰(七)第3章 活捉韓王(下)第2章 絕處逢生(上)第1章 周衝議政(八)第5章 狼煙四起(一)第5章 一語點醒(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五)第18章 西線決戰(四)第3章 驚世之技(下)第3章 活捉韓王(下)第31章 英雄歸來(一)第16章 伐趙(八)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七)第5章 周衝請客(下)第10章 絕世神醫(上)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5章 奇書問世(下)第10章 破擊匈奴(六)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4章 尋訪張良(四)第29章 張良間楚(三)第17章 攻佔邯鄲(十一)第17章 攻佔邯鄲(八)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27章 伐楚之議(三)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二)第16章 伐趙(十一)第6章 官袍加身(三)第2章 君臣歡聚(下)第15章 大戰前夕(下)第7章 不戰而獲(一)第13章 絕世美人(十)第9章 大漠巨患(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31章 英雄歸來(六)第6章 財運亨通(中)第6章 官袍加身(五)第13章 遇刺(下)第11章 伐趙之謀(二)第17章 攻佔邯鄲(三)第13章 沛裡英豪(三)第12章 如此收穫(中)第1章 羣英聚會(五)第13章 沛裡英豪(七)第17章 攻佔邯鄲(五)第4章 尋訪張良(七)第17章 攻佔邯鄲(五)第32章 滅楚之戰(三)第31章 英雄歸來(四)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七)第11章 初識秦王(三)
第2章 歷史罪人(上)第6章 廢分封(一)第37章 平定百越(四)第1章 高人(上)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3章 美人芳心(三)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五)第13章 遇刺(中)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17章 攻佔邯鄲(四)第12章 如此收穫(下)第10章 絕世神醫(中)第3章 驚世之技(上)第16章 伐趙(十四)第30章 一箭雙鵰(六)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七)第2章 攻韓之戰(下)第6章 美人如玉第10章 破擊匈奴(二)第2章 滅韓之戰(中)第8章 歸隱第4章 尋訪張良(一)第24章 滅三國(七)第10章 國士之禮(下)第4章 尋訪張良(六)第11章 初識秦王(二)第17章 攻佔邯鄲(十三)第13章 絕世美人(九)第7章 不富不行(中)第2章 君臣歡聚(上)第12章 迷惑敵人(一)第11章 另類遊學(下)第31章 英雄歸來(一)第7章 不戰而獲(七)第7章 折辯荊軻(二)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10章 國士之禮(上)第16章 伐趙(七)第7章 不戰而獲(九)第7章 人生喜事(四)第10章 破擊匈奴(三)第8章 疲趙之計(六)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16章 伐趙(六)第14章 御駕親征(下)第6章 治理韓地(一)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12章 胯下將軍(一)第18章 西線決戰(七)第3章 活捉韓王(下)第2章 絕處逢生(上)第1章 周衝議政(八)第5章 狼煙四起(一)第5章 一語點醒(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五)第18章 西線決戰(四)第3章 驚世之技(下)第3章 活捉韓王(下)第31章 英雄歸來(一)第16章 伐趙(八)第13章 沛裡英豪(十七)第5章 周衝請客(下)第10章 絕世神醫(上)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5章 奇書問世(下)第10章 破擊匈奴(六)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4章 尋訪張良(四)第29章 張良間楚(三)第17章 攻佔邯鄲(十一)第17章 攻佔邯鄲(八)第27章 伐楚之議(一)第27章 伐楚之議(三)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二)第16章 伐趙(十一)第6章 官袍加身(三)第2章 君臣歡聚(下)第15章 大戰前夕(下)第7章 不戰而獲(一)第13章 絕世美人(十)第9章 大漠巨患(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31章 英雄歸來(六)第6章 財運亨通(中)第6章 官袍加身(五)第13章 遇刺(下)第11章 伐趙之謀(二)第17章 攻佔邯鄲(三)第13章 沛裡英豪(三)第12章 如此收穫(中)第1章 羣英聚會(五)第13章 沛裡英豪(七)第17章 攻佔邯鄲(五)第4章 尋訪張良(七)第17章 攻佔邯鄲(五)第32章 滅楚之戰(三)第31章 英雄歸來(四)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七)第11章 初識秦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