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早產的英布戰爭

南非金伯利城聯軍司令部裡,此刻南非英軍總司令布勒爾將軍正在發着脾氣。只聽他罵道:“這些野蠻人,自從來到南非就沒有見他們消停過。到處刮地皮,今天搶劫韋爾科姆,明天又到沃倫頓串門。擅自行動不通報聯軍司令部也就算了,畢竟都是同盟軍。可是收刮的鑽石和黃金好歹也分給咱麼一點,不給我也不說什麼,就當他們都是鄉巴佬,沒見過世面,沒見過鑽石黃金。我最痛恨的就是他們吃獨食的行爲,打劫也不叫上盟軍一聲。每次布爾人來告狀,他們可倒好,拍拍屁股走人了,讓我給他們擦屁股。”

旁邊的參謀見司令越說越離譜,急忙上前打斷道:“將軍,奧蘭治共和國的外交官還在外面等着您給他一個交代呢!”

“交代什麼?有什麼好交代的?老規矩辦,等待我們進一步調查以作覈實。”布勒爾將軍不滿的說道。

參謀也是無奈的說:“將軍,這都是第九次了,每次布爾人都是抗議,可是就是不採取行動,估計是已經看出了我們給他們設的圈套了吧!”

“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布勒爾將軍問道。

“我覺得既然戰爭已經不可避免,那麼不如我們直接出兵掠奪不就完了,何必非得讓這些黃種人去幹,看着他們在到處發財,我軍的士兵都在抱怨呢?”參謀抱怨地說道。

布勒爾將軍當然知道只要他們英軍一動手的話,立刻就會給布爾人藉口宣戰。但是那樣一來,英國在政治和外交上將陷入更大的被動,如今的歐洲已經給英國外交大臣金伯雷很大的壓力了。

最爲南非英軍的最高指揮官以及聯軍司令部司令的布勒爾將軍必須的考慮到方方面面。面對檀香山政府的南非派遣軍的四處掠奪的來的好處,他當然十分的眼紅,不過作爲英軍的最高指揮官,他必須的爲政治服務。

說白了,軍人是政治的打手,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已。

布勒爾將軍無需給參謀解釋,於是說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在沒有得到政府的新命令之前,我們不可以讓這些該死的布爾人找到任何藉口和把柄。讓那些黃種人繼續折騰去吧!不過總是這麼耗下去也不行,得讓他們折騰出大動作來,這樣吧,你去通知盟軍,讓他們即刻移師至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的大後方的馬菲肯城去。這樣他們離我們遠點,眼不見心不煩,同時還能夠對布爾人形成夾擊之勢,對我們會更有利。”

“是!將軍。”參謀回答道。

金伯利城西檀香山南非派遣軍司令部。

南非派遣軍陸軍第一師師長羅海川少將(書羣:風liu客串),華夏軍團第56名士兵,在夏威夷訓練成績優異,曾赴德柏林帝國軍校進修一年。

此刻,羅海川正拿着剛剛一名英國軍官送來的調防令,說道:“兄弟們,看來咱麼要挪窩了啊!英國佬調我們到布爾人的背後去搗亂了。”

“好啊,反正這周圍的布爾人已經不敢開工挖礦,我們正好換個地方繼續收保護費去。”二團團長李信中校(Q羣友天外飛仙客串)立刻高興的喊道。

參謀長陸海東上校(書羣:東子客串)一臉嚴肅的說道:“高興個什麼勁,有什麼號高興的。”

作爲教導大隊出身的陸海東來說,對於這段時間一師對布爾人的採礦區以各種藉口上去收刮的作風,他本來是很反感的並要求加以阻止的。

可是師長羅海川卻並不認爲違反了軍規和法律,因爲檀香山的制定時只是針對國內和華人的,在對外戰爭上並沒有相關規定不讓掠奪洋人。

參謀長陸海東上校知道羅海川是在狡辯和鑽法律的空子,不過好在這裡針對的洋人,他對這些洋人沒有一個印象好的,包括在檀香山的那些洋人在內。

何況一師是在執行元首挑撥離間英布雙方矛盾的任務,陸海東只能用這個理由來勸說自己容忍他們的行爲。

但是,這種事情不能讓他們一直下去,適可而止。否者這支部隊的紀律將會渙散,那他就是罪人了。所以對於二團長李信中校的話,陸海東是堅決要打壓的。

“這還得了,搶上隱了啊!這以後部隊是要回國的,難道還要搶國人的不成?”參謀長陸海東訓斥道。

見參謀長發火,二團長李信急忙說道:“冤枉啊!參謀長,我只是隨便說說而已,給我幾個膽子我也不敢啊!”

見參謀長把氣撒到了李信身上,師長羅海川也只有在心裡偷笑着。‘有參謀長在這裡,你還敢胡說八道,不修理你纔怪!’

於是插嘴給李信解圍道:“對了,參謀長。元首交給我們的任務,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完成。這都是第九次了,這個荷蘭人的後裔還真能忍,我們這麼折騰他們還不動手!”

見羅海川提到正事,參謀長立刻說道:“羅師長,以我的感覺,布爾人一直沒有動靜,不不忍讓。從表面上看,他們是懼怕英國的軍事入侵,可是我通過分析情報得出的結論卻截然相反。”

參謀長環視了一週後接着說道:“根據情報,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兩國已經集結了10.5萬人,德國前任陸軍總參謀長,德國王牌第九軍軍長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伯爵親自帶教官隊爲布爾軍人訓練,此人是德國著名軍人世家出身,家族一共出過7位大將、4位總參謀長,其他的軍官更是不計其數。此人蔘加過普魯士-奧地利戰爭(1860)、普法戰爭(1870),更是參加了著名的克尼格雷茨之戰,一向以勇猛著稱。根據情報,他陸續秘密帶來了第九軍第853團共計2000名德軍,目前已經混入了布爾人的軍隊裡。”

聽到這裡,所有人都冒了一身涼氣,這來個德國牛人還說的過去,怎麼德軍都混進來了。對於德軍,目前全世界的軍隊都感冒,尤其是檀香山的部隊,清一色德國陸軍出品,除了獵人學校外,所有的訓練情況德國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過還是有人不服道:“不就是2000德軍嗎!怕個毛!那句話叫啥來着,黃河的浪推長江的浪……”一停聲音就知道是二團長李信。

“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參謀長直翻白眼說道。

“啊對,參謀長就是有文化,佩服死俺了。”李信接着說道:“那個啥……啊……那啥……就是那個意思啊!”

李信不好意思的摸摸腦袋,因爲他幹麼就把參謀長的話給忘了。只見所有人的鄙視的眼神都能殺人了。見到不好,李信趕緊接着說道:“德國人雖然是咱們的先生,可是咱們肯定會超過先生的是吧!要不這個社會豈不是要回到原始社會了。”

總人見李信雖然說的驢脣不對馬嘴,但是他表達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

只有參謀長還是一副玩味的眼神看着李信,那意思就是‘我對你是相當的無語!’

於是參謀長說道:“李團長的話雖然說的有些不倫不類的,但是意思我想大家也清楚了。目前全世界只有我軍和德軍裝備了更爲先進的彈夾式先進步槍,也只有我們兩國採用了新式的小組戰術。大家都知道我軍的火力有多猛,向目前其他國家那樣的集中隊形,根本就是我們的活靶子,架上8個馬克沁重機槍就足夠突突他們的了。也正是如此,元首同意我們帶着一師的新兵們到這裡打仗。可是現在情況變化的太快,時間拖得越久,布爾人的訓練越充分,對我們的威脅就越大。當然這也是我們所期望的,讓他們同英國人狗咬狗去。”

這時師長羅海川也說道:“不錯,參謀長的話我給大家補充一下。布爾人已經比我們預想中更加強大了,當然他們會讓英國佬們吃個大虧的。不過,我們也是這場戰爭的參與者,所以我們不可以對敵人掉以輕心,碰不上這羣德國兵是我們走運,萬一碰上了的話,就是你死我活的結局。”

這時,參謀長突然問道:“侯團長,你有什麼想法沒有。”

一團團長侯漢新中校(Q羣友黃金火族客串),德國慕尼黑步兵學院畢業,荷屬東印度羣島華裔,一年前畢業後來到夏威夷投軍,成爲華夏軍團第50012名士兵。訓練期間表現優秀被升爲中校團長,是唯一一位沒有任何背景就升遷到中校的人。因爲高、中級軍官全部被南洋嫡系和夏威夷本土勢力所把持。

參謀長看過侯漢新的檔案,非常簡單,白的讓人無法懷疑,可就是因爲太白了,才引起了參謀長的注意。他已經向總參謀部詢問了意見,總參的回覆只是尚待確認。

這時,侯漢新說道:“我認爲布爾人即使得到充分的訓練,也只能對付英國人而已。從我軍在馬尼拉的實戰效果來看,英國人如果不轉變戰術的話必將被布爾人打敗。我們最大的潛在威脅只有那兩千名德國士兵,同樣的裝備、同樣的戰術下,我們沒有德軍在戰場上的實戰經驗。因此我們一旦遇上德軍的話,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最好是防守,因爲德軍很擅長攻擊。”

“防守?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你怕的話可以躲在後面,我帶着我的二團足夠了,我就不信了,德國兵除了長得白點之外,不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嗎?誰怕誰啊!”二團長李信不滿道。

“好了,你們的想法都不錯,如今我們調防到馬菲肯城,那裡的布爾人兵力不多,不是正面戰場。估計也碰不上德軍,現在我們先研究一下移師馬菲肯城的部署吧!”參謀長見二人又有要爭吵的架勢,急忙轉移話題。

李信是老南洋的人,是張雲飛嫡系中的嫡系。對於侯漢新這個新人搶了他的一團長的位置一直耿耿於懷。因此一爭論就不知不覺的轉移到侯漢新的身上去。

回到團部後,侯漢新中校將師部準備換防到馬菲肯城的部署方案告訴了他的參謀長。待團參謀長離開後,侯漢新將他的警衛排長雷靖叫來輕聲問道:“怎麼樣了?”

雷靖搖頭回答道:“少將軍,我們的人很難滲透進來。張雲飛在軍隊上的統治十分牢靠,士兵的忠誠度很高。而且我發現他們都對張雲飛能夠給他們帶來富貴充滿了信心。”

“那是信仰!”侯漢新說道。

“對,就是這個。咱們團的這些教導大隊出來的各級參謀每週週三下午都會對軍官和士兵進行這種信仰的宣揚和教育。”雷靖說道。

“有沒有試着拉攏一些軍官!”侯漢新問道。

雷靖想想後回答道:“倒是跟幾個少尉和士官提過,不過他們只是看在錢的份上跟我們套套近乎。軍隊系統裡幾乎都被南洋幫和夏威夷本土幫把持着,別說拉人了,就是我們想要投靠他們跟他們混都難。”

接着又說道:“少將軍,您爲啥要委屈自己跑這裡來當個勞什子團長,纔是個2000人的頭頭,還受參謀長處處監督。不如我們也回島上收攏舊部,拉個幾萬人馬,從張雲飛這裡再買上先進武器,我就不信幹不過那些荷蘭豬和漢奸們。”

“我當然想過,可惜你還沒有吸取教訓。我們國家是怎麼滅亡的?除了大唐總長賣國以外,我們的軍隊早都被荷蘭人收買了。如今若是張雲飛的手下那麼輕易的就跟了我們的話,我就更信不過了。”侯漢新雙眼流露出悲傷和憤怒眼神。

蘭芳共和國(1777年—1884年),全稱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是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改爲“共和國”,成爲“蘭芳共和國”。蘭芳大統制建立時,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第二任總長是羅芳伯,蘭芳大統制名稱,取之於此。

由於清朝在外交上多次失利,西洋人開始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破壞,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趁著中法戰爭的爆發,荷蘭開始重新部署佔領行動。1884年,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終因寡不敵衆而失敗,其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不過,由於仍害怕清政府作出反應,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佔領蘭芳地區,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以便進行統治。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後,荷蘭才正式宣佈對蘭芳地區的佔領。蘭芳共和國自立國至滅亡,共經歷一百多年。

作爲蘭芳共和國護國將軍唯一的血脈,侯漢新是從屍體堆裡爬出來的。蘭芳共和國的滅亡,以及父母親人的慘遭屠戮,國仇家恨讓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

他永遠都忘不掉國破家亡的那一刻,經歷了一百多年的蘭芳共和國在荷蘭殖民軍和蘭芳反叛軍以及該死的土著人的聯合下,坤甸城破後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無數的華人遭到屠殺,四散逃亡,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華人共和國就這樣滅亡了。

原本逃到蘇門答臘的殘餘勢力還想請求滿清政府幫忙復國,可惜那時正值中法戰爭,滿清一敗塗地,讓這些試圖復國的人們最終放棄,只有少數蘭芳共和國軍人後代依然堅持不懈,這其中最大的蘭芳復國軍頭領就是侯漢新。

直到甲午戰爭爆發後,滿清的再度失敗,令侯漢新最後的希望破滅。然而就在他彷徨的時候,張雲飛在夏威夷的強勢崛起使得侯漢新再度燃起希望。

щшш◆тTk ān◆¢O

於是侯漢新便帶着幾個心腹一起到夏威夷從軍,原本是想直接通張雲飛談判,讓張雲飛出兵幫他復國的。可是侯漢新知道張雲飛的野心很大之後,便打消了念頭。因爲像張雲飛借兵無疑是前門驅狼,後門進虎而已。

不過若是先在張雲飛的軍隊裡混上一段時間,到時拉攏張雲飛的手下爲自己辦事就水到渠成了。然而張雲飛對軍隊的控制比任何人都嚴,讓侯漢新的人無法下手。

現在侯漢新只能先在軍中建立威信,走一步算一步了,等到時機成熟再同張雲飛談判。

1897年7月18日,布爾人向英國發出最後通牒。7月19日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裡命令南非最高專員米爾納拒絕接受德蘭士瓦提出的條件。7月20日上午,布爾人發動了對東部納塔爾殖民地的進攻。

布爾總司令約伯特率領18000人裝備德國先進彈夾式毛瑟槍的部隊攻入納塔爾。面對優勢火力的布爾軍隊,英軍的紳士戰鬥方式和線形佈陣很快被布爾軍隊摧毀,不到一個小時,25000名英軍士兵被擊潰,一萬多人被俘。布爾人一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攻佔了邊疆城市埃蘭茲納格特。8月1日,3000多人的潰逃英軍在尼科遜山峽被蜂擁而來的布爾軍隊包圍,最後戰敗投降。

這一天被英國人稱爲‘悲哀日’。

布爾人取得了開門紅‘納塔爾戰役’的勝利。英國納塔爾殖民軍被迫退守要塞城市萊迪史密斯,由於布爾人沒有時間訓練攻城戰,因此在付出2000人的代價後,依然未能攻陷萊迪史密斯,只好包圍了英國人在東部的最後一座堡壘萊迪史密斯城。東線戰役轉入了相持階段。

在東線的納塔爾戰役進行的同時,西線也沒有閒着。布爾將軍科羅義率領5000布爾騎兵和1萬步兵進入貝專納蘭殖民地,英軍粹不及防被布爾騎兵趕鴨子似的攆回了馬菲肯,若不是張雲飛的南非派遣軍緊急搬出了馬克沁重機槍連擋住了布爾騎兵,馬菲肯就被布爾人的騎兵乘勢衝進來了。

布爾將軍科羅義見無法突破一師的馬克沁重機槍連的火力封鎖線,於是命令10000步兵將馬菲肯包圍,騎兵迅速南下切斷了開普敦與金伯利的聯繫,同時配合德-拉-雷伊指揮的布爾軍隊又把另一支英軍包圍在鑽石之都金伯利。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經德國訓練的布爾軍隊就獲得了輝煌的戰果。10萬布爾軍隊輕易的就擊潰了15萬英軍,佔領了大半個南非。可是,由於時間倉促,沒有訓練攻城戰術,使得布爾人的突襲的效果大打折扣。一直過着半遊牧生活的布爾軍隊更不善於攻堅戰,英國的3個重要殖民據點--萊迪史密斯、馬菲肯和金伯利,始終未被攻下。因此,布爾軍隊雖然重創了英軍,卻沒有取得戰略上的決定性勝利。

第十章第177章 寒凍危機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四)第254章 京師大學堂第425章 瘋狂的訓練第333章 試探進攻第334章 攻略中原第543章 德國閃電戰第475章 尼古拉的抉擇第229章 失之交臂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224章 北風之神第448章 錘子買賣第549章 德國潛艇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三)第403章 海軍戰術革新(下)第353章 浦南登陸第558章 黃金戰略第121章 戰爭與聊天(三)第396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九)第172章 堅壁清野第557章 金融擴張第142章 黃海海戰(九)第160章 奔襲海參崴第585章 上海和平會議第362章 後果很嚴重第290章 “陳”與“沉”第223章 文官集團(下)第205章 攻城第三十六章第464章 所羅門海戰(十三)第330章 合衆之國第291章 東北軍第290章 “陳”與“沉”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144章 黃海海戰(十一)第556章 鱈魚行動第173章 環球考察第262章 果然是你這個壞蛋兒!第327章 紫禁之巔第502章 中國大西洋艦隊第514章 歐洲的牆頭草第64章 兩個牛人第398章 攻克青島第47章 忽悠英國公使第53章 鳩佔鵲巢第612章 帝國海軍的驕傲第584章 羅曼若夫王朝的寶藏第609章 軸心國擴大第52章 夏威夷女王第153章 打劫第574章 南巡第421章 美國海軍抉擇第231章 返京第607章 美國法西斯第36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303章 第六帝國第440章 空中絞肉機第152章 英國也很囧!第358章 抗議無效第587章 奴隸交易第522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51章 潛艇的誘惑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327章 紫禁之巔第108章 開往地獄的富士號第43章 夏威夷陳家第599章 彩虹行動第145章 黃海海戰(十二)第420章 永樂大典第182章 枕頭第228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下)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559章 中華帝國建元第245章 舉步維艱第101章 A計劃第574章 南巡第162章 輿論的力量第204章 兵臨城下第273章 魅魎PK忍者第201章 轉機第3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467章 輝煌戰績第586章 高等義務教育第373章 日本求和第465章 所羅門海戰(十四)第598章 中國對德宣戰第489章 中國超級戰列艦第446章 驚悉內幕第561章 變數第62章 珍珠港要塞第99章 西班牙求和第510章 糧食戰略第473章 真相大白第330章 合衆之國第167章 北洋悍將第615章 死光武器和人造衛星第466章 所羅門海戰(十五)
第十章第177章 寒凍危機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四)第254章 京師大學堂第425章 瘋狂的訓練第333章 試探進攻第334章 攻略中原第543章 德國閃電戰第475章 尼古拉的抉擇第229章 失之交臂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224章 北風之神第448章 錘子買賣第549章 德國潛艇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三)第403章 海軍戰術革新(下)第353章 浦南登陸第558章 黃金戰略第121章 戰爭與聊天(三)第396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九)第172章 堅壁清野第557章 金融擴張第142章 黃海海戰(九)第160章 奔襲海參崴第585章 上海和平會議第362章 後果很嚴重第290章 “陳”與“沉”第223章 文官集團(下)第205章 攻城第三十六章第464章 所羅門海戰(十三)第330章 合衆之國第291章 東北軍第290章 “陳”與“沉”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144章 黃海海戰(十一)第556章 鱈魚行動第173章 環球考察第262章 果然是你這個壞蛋兒!第327章 紫禁之巔第502章 中國大西洋艦隊第514章 歐洲的牆頭草第64章 兩個牛人第398章 攻克青島第47章 忽悠英國公使第53章 鳩佔鵲巢第612章 帝國海軍的驕傲第584章 羅曼若夫王朝的寶藏第609章 軸心國擴大第52章 夏威夷女王第153章 打劫第574章 南巡第421章 美國海軍抉擇第231章 返京第607章 美國法西斯第36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303章 第六帝國第440章 空中絞肉機第152章 英國也很囧!第358章 抗議無效第587章 奴隸交易第522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51章 潛艇的誘惑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327章 紫禁之巔第108章 開往地獄的富士號第43章 夏威夷陳家第599章 彩虹行動第145章 黃海海戰(十二)第420章 永樂大典第182章 枕頭第228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下)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559章 中華帝國建元第245章 舉步維艱第101章 A計劃第574章 南巡第162章 輿論的力量第204章 兵臨城下第273章 魅魎PK忍者第201章 轉機第3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467章 輝煌戰績第586章 高等義務教育第373章 日本求和第465章 所羅門海戰(十四)第598章 中國對德宣戰第489章 中國超級戰列艦第446章 驚悉內幕第561章 變數第62章 珍珠港要塞第99章 西班牙求和第510章 糧食戰略第473章 真相大白第330章 合衆之國第167章 北洋悍將第615章 死光武器和人造衛星第466章 所羅門海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