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眼見冬天到來,立冬這天是週三,食堂裡準備了餃子,不過林曉光他們沒有去食堂,而是回到《青年文摘》編委會,在小教室裡自己做。
自打有錢之後,吃飯這方面,他是變着花樣吃,學校裡食堂吃膩了,就去外面下館子,外面吃膩,就自己做。
前不久,他買了個蜂窩煤爐子。
這不,最近又買了鍋碗瓢盆,就爲立冬這天自己包餃子吃。
嚷嚷着要來的人還是蠻多的,不過都是附近的,稍遠一點就沒辦法了。
六點多下課,人齊刷刷來到編委會教室,將地方騰寬敞,便忙活開了,有的人剁豬肉餡,有的人擀餃子皮,有的人切大白菜,有的人在油潑辣椒,剩下的人圍着爐子烤火,幹一下再換別人來。
冬天到了,宿舍裡有暖氣,但也就那麼幾個人,冷冷清清的,還不如在這,人多熱鬧。
烤火的時候,就開始閒聊,說起他們上山下鄉的事。
林曉光在這方面沒有發言權,只是安靜地聽。
“那一年,偉人發表‘知青下鄉’的最高指示之後,北平各校的學生紛紛走上街頭,高舉標語,敲鑼打鼓,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宣傳上山下鄉的偉大意義,我在這次紅旗飄揚、鑼鼓喧天的遊行中,受到巨大的震撼。”
蔣學文感慨不已:“然後我就去了東北,在龍江省愛輝縣愛輝公社三道溝大隊,插隊落戶。”
“你們北平是那樣啊,我們尚海也差不多,我就是那次去的北大荒,北大荒真的是太大了,荒無人煙,一個人都不敢外出隨地走動,萬一遇到沼澤,陷下去都沒人知道。”尚雪梅想起沼澤地,至今心有餘悸。
錢勝利噓唏不已,也跟着聊。
“我們汝南不是離郟縣很近嘛?55年偉人說,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這個鄉,就是南河省郟縣大李莊鄉,我下鄉那會兒,動不動學習大李莊。”
丁抗美聞言笑了:“我們沒學過大李莊,不過我們南雲邊疆,很多知青翻越國境線,奔赴緬甸戰場,投入光榮的國際主義戰鬥行列,支援世界革命。”
在坐的十多個人,半數都是老三屆。
比如北平知青蔣學文、尚海知青尚雪梅,還有涼山知青樑振道和他老婆黨紅霞,汝南知青錢勝利,北平知青丁抗美和江漢知青方亞男。
真是天南海北,如今齊聚一堂。
樑振道和黨紅霞是老高三,前者47年的,後者48年的,兩人老家是鄰居,學校又是高中學長學妹關係,下鄉後都回農村老家。
後來瞅對眼直接結婚了,現在孩子上小學了。
樑振道是66年應屆高中畢業生,也就是老高三,當時面臨高考,相對於其他屆學生,高中三年是實打實上過的,恢復高考時最有實力。
不過,就因樑振道那一屆學得紮實,高考錄取時卻對他們有加分,同樣的分數,其他屆被錄取,他們要高二三十分,說不上究竟是佔便宜還是吃了虧。
黨紅霞是老高二,他倆夫唱婦隨的,恢復高考後一起復習。
最終,老公清華,老婆北大,也是一時佳話。
尚雪梅是老高一,49年的,與共和國同齡,高中讀了一年,去的是北大荒。
丁抗美是老初三,50年的,出生那年正趕上抗美援朝,名字直接取這個,還有個52年的弟弟叫丁援朝,姐弟倆都去了南雲生產建設兵團。
方亞男是老初二,51年的,江漢人,初中讀了兩年,去的北湖生產建設兵團。
蔣學文是老初一,52年的,趕上老三屆的尾巴,初中只讀了一年。
錢勝利和他一樣。
剩下的,都不是老三屆,是新五屆和後五界,不過都是知青。
知青也分兩種,插隊的和插場的,插隊就是去農村,插場就是去兵團去農場,裡面差別可大了。
前者,是響應偉人的號召,上山下鄉的地點也是邊遠地區,或經濟落後條件差的縣,不論出身,只要是知識青年都必須參加。
後者,雖然也是務農,但是準軍事化管理,具備“屯墾”的功能,同時,兼具城市青年再就業和全民皆兵的備戰目的,政治審查比較嚴格,家庭出身好的人才能被批准加入。
而相比於插隊知青,插場知青的生活不要好太多。
首先是伙食上,插隊知青兩三人一個地方,白天和農民一樣起早貪黑幹活,晚上回來自己做飯,吃的東西營養根本拿談不上,實際上過得比農民還辛苦。
而插場知青呢,因爲準軍事化管理,除營以上幹部是現役軍人外,其他的知青都是農工,過的都是集體生活,當然也就吃食堂。
其次是住宿,插隊知青住農房,只有煤油燈,插場知青住宿舍,磚瓦房,有電燈。
再次是假期,插場知青每年有二十天左右探親假,春節可以回家,此外平時農閒時十天休一,農忙時二十天休一,至於插隊青年,也有探親假,不過這要看地裡的活允不允許,平時也是一樣,一切以地裡的活爲準。
還有就是勞動,插場知青是集體勞動,又拿“工資”,像是吃“大鍋飯”,不想幹可以混,但時間上不能偷懶,插隊知青就不一樣,要是不實心實意勞動的話,糧食減產,扣除上繳的公糧,沒有剩下的,當然就沒吃的,餓的也會是自己。
尚雪梅、丁抗美、方亞男、蔣學文、徐亦微、陳一鳴、趙子瑜、白楊就是插場知青。
樑振道、黨紅霞、錢勝利、顧敏、江橋、吳倩就是插隊知青。
大體上,插場知青的家庭條件,要比插隊知青好一點,不是公務員家庭,就是出身清白。
林曉光聽他們聊天就覺得很有意思。
這羣人,可都是金77中的清北人,是大學生中的精英,還有距離比較遠,沒有來的北理林衛東、農大王爲民、民大李婷、北航趙子琦、師大鄭瑩。
在未來,這可都是他的關係網。
他們說着說着,就爭起來了,爭最早的上山下鄉運動,是去北大荒組建青年志願墾荒隊的北平青年,還是南河郟縣大李莊鄉中學畢業生的早期知青。
有的人不爭,就說你們兵團和農場知青真好,吃大鍋飯也就算了,還有業餘活動,真是享受。
有的人卻很羨慕丁抗美口中的那些人,可以出國支援緬甸革命,想起來都熱血沸騰。
大家興致勃勃,氣氛極爲火熱。
眼見白菜豬肉餡的餃子煮熟,這一鍋下去,煮了三四十個餃子,平均每個人才分三個,卻沒人嫌棄。
吃餃子前,林曉光提議:“感謝黨和國家,感謝鄧公和查全性教授,讓我們有上大學的機會。”
“我們唱首歌吧,就唱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