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信號來了

“斯坦利,是時候了!”當索羅斯第一時間趕出會場後,撥通了越洋的衛星電話,對着早就等在另一端的德魯肯米勒肯定地說道。

他終於等到想要的信息,這下可以放心大膽地做空英鎊了。

話筒那端的德魯肯米勒心領神會,默默地放下電話,對着一衆早已經等在外面的交易員們喊道:“所有的事情都OK了!”

所有人先是沉默了幾秒鐘,然後幾乎在同一時間瘋狂地叫喊起來,臉上全是狂熱的表情。在短暫的興奮過後,他們每個人就立刻奔向自己的工作崗位,開始執行早已經制定好的策略。

這些策略,就是在股市、匯市、債市等市場上做相關性的交易,儘可能從英鎊下跌帶來的連鎖效應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一時間交易室內亂作一團。

和索羅斯一樣,在一步出會場後,鍾石就給匯豐那邊下達了相關的指令。

他的資金已經通過匯豐的渠道,來到英國的市場。之所以在現在開始操作,是因爲他只知道英鎊會在未來的某個時段下跌,而不知道爲什麼、什麼事情是誘因。

二十億美元的資金量看上去很多,但是在外匯市場上,基本上連每天結算的零頭都夠不上。到了這種級別的交易,他不能夠不慎重。

在電話裡交代了幾句後,鍾石就和安德魯找了個精緻典雅的餐廳,兩個人美美地吃了一頓大餐,商量起下一步到哪裡去。

鍾石之所以有這麼長的空閒,是因爲他已經通過美國在港的SAT考試,在準備了一大堆的複雜的申請材料後,他現在只需要靜靜地等待來自美國那邊的消息。

如果OFFER下來的話,依照現在的時間,他也只能夠入春季學期,也就是要到九三年的一月份,因此他現在有大把的時間。

在學校方面,鍾石申請的是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之所以沒有選擇前世的加州理工,是因爲他自認爲已經在那裡度過了好幾年,沒有必要再繼續去了。

而東海岸例如哈佛、MIT等學校,雖然名氣很大,但是鍾石有自己的考慮,例如普林斯頓和伯克利在數學方面基本上是全美最強,芝大的經濟學和賓大的沃特商學院全世界第一,哥大則是處於紐約州,離華爾街非常近。

……

三天後,華爾街日報登出了施萊辛格的專訪,在訪問中,德國央行行長這麼形容歐洲貨幣當前的形勢:“歐洲貨幣體系不穩定的問題只能通過部分國家貨幣的貶值來解決……德國不會減低利率……”

話雖然說得很含糊,而且也沒有說清楚“某些國家”是誰,但是對於早就盯上里拉、英鎊的金融投機者來說,暗示的對象簡直是呼之欲出。

早在八月份,英鎊的幣值就出現了不尋常的波動,財政大臣拉蒙特甚至在八月底在財政部大樓前發表了措辭最爲嚴厲的演講,普遍被外界當作是對金融投機者的最後通牒:“爲了明確英國的立場,我認爲英鎊不可能貶值,英國也不會退出匯率機制,我們對匯率機制負有絕對義務,這就是我們的政策的核心。”

除了拉蒙特,首相梅傑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宣揚過類似的觀點。除去這些鼓舞人心的講話外,英國也的確在市場上做出了相應的措施,例如買入30億英鎊來干預市場,又像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這樣的機構借入鉅額的資金來繼續幹預外匯市場。

這些舉動都和施萊辛格今天的觀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所有參與的人都知道了,德國不會救英國。

現在只剩下英格蘭銀行自己了。

不,或者說剩下英格蘭銀行和同樣處於國際金融投機客火力之下的意大利中央銀行。

事實上,在九月八日,也就是施萊辛格召開記者會的那天,芬蘭的馬克宣佈和德國馬克脫離掛鉤,容許其自由浮動,這個就已經給英國、法國、意大利這樣的國家一個深刻的警醒。雖然芬蘭不是歐共體的國家,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樣一個國家在芬蘭馬克被拋售的狂潮中基本上毫無還手之力,這讓英、法、意等幾個國家領導人都倍感心寒。

英鎊還好,里拉的跌勢已經刻不容緩了!

早在九月七號,意大利政府就宣佈提高銀行的貼現率,結果市場的反應並不盡如人意,結果在一天之後的九號,意大利被迫再次宣佈提高銀行的貼現率,從12%提高到15%。同時在外匯市場上買入里拉,賣出法郎和馬克等貨幣,結果堪堪將里拉停留在歐洲匯率體系之內。

貼現這個東西,是當個人、企業或者機構需要短期流動資金的時候,向銀行抵押有價證券、地產、資本等有價值的東西,然後以一定的利率向銀行借取金錢,其性質相當於短期的貸款。

國際金融投機客想要攻擊里拉,他們手中是不可能持有里拉的,因爲這在他們看來,是種即將貶值的貨幣,不值得持有。所以他們就將手中的美元、馬克資產向意大利的銀行做抵押,在短期內以貼現率的代價換爲相應數額的里拉,然後在外匯市場上拋售,等到里拉貶值到了一定階段的時候,再在市場買回來還給意大利的銀行。

例如說,某人有一萬美元的資產,可以換取里拉六百萬,那麼等到里拉貶值的時候,六百萬里拉可能只需要九千美元,那麼這個人在里拉貶值的過程中就賺了一千美元。

意大利中央銀行能做的事,第一是不能讓里拉有這麼大幅度的貶值,這就需要在外匯市場上買入里拉,維持在一個特定的位置;第二就是擡高投機者的成本,使得他們很難借入到大量的里拉,具體的操作就是提高貼現率。

這就產生了兩個問題,第一是中央銀行是否有足夠的外匯儲備穩住貨幣的幣值,第二個問題就是貼現率不可能無限地上升。

如果能夠穩住貨幣的幣值,然後提高貼現率,那麼國際投機者的成本將大於收益,他們將不戰自潰,但是不能夠維持幣值的話,收益大於成本,那麼他們就會窮追猛打,直到有一方徹底戰敗。

現在看來,這一方極有可能是意大利中央銀行。

九月十二日,當施萊辛格的話見諸報端後,里拉便一路急轉直下,外匯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拋盤,價格一個比一個低。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中央銀行緊急調動資金,在市場上買入里拉,可依然頂不住來勢洶洶的賣盤,到了這一天收盤的時候,已經逼近了歐洲貨幣體系規定的下限。

需要說明的是,外匯市場是一個全天候的市場,二十四小時都有波動。相對於其他幣種,意大利里拉的最大市場是其本身,最大的買家也只能是意大利中央銀行。

羅馬和意大利中央銀行進行了緊急磋商後,在取得歐共體其他國家的財長和央行行長的同意後,在十三號,意大利政府宣佈,里拉貶值。

這一次貶值的宣佈是將里拉的比價下調了3.5%,同時將歐洲貨幣體系中的其他幾種貨幣升值3.5%,這樣一來里拉勉強地留在了歐洲貨幣體系之內,而國際投機客的目標也算是初步地完成了。

這是歐洲貨幣體系比價自從1987年來的第一次調整。這個看似龐然大物的東西,第一次在國際投機者面前露出了它脆弱的一面。

意大利里拉通過自動貶值暫時性地逃過了一劫。

很快,投機者們帶着不菲的盈利轉到英鎊市場,開始了新一輪的攻擊。

鍾石存在意大利的資金在一天之內升值了超過5%,也就是說在這一天之內,他什麼也不需要做,就憑空多了五個點的財富,當然這些財富是要按照里拉來計算。

既然有人多了財富,就必然有人少了財富,那麼財富的損失自然是由以里拉爲主要交易貨幣的意大利人來承擔。就像是和鍾石做生意的遊艇公司和汽車公司,這些企業就是里拉貶值的受害者。

當然,貶值並不能算是一件壞事,至少本國商品的價格下降了,更有利於出口。

此時的英鎊和馬克的比率在2.7964,距離歐洲匯率體系中規定的下限2.7780還有不到一個百分點,看上去也是一個岌岌可危的局勢,離規定的下限基本上只有一步之遙。

這個匯率已經從八月份在國際投機者逐步打擊下,慢慢地靠近了下限這個關口,在這個過程中,英格蘭銀行動用了超過三十億英鎊的外匯儲備,纔將這個價格維持住。

在施萊辛格公開表態後,只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里拉就被攻擊到差點離開歐洲貨幣體系,這讓各國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感到此次危機的嚴重性。意大利雖然不算是傳統的工業強國,但是也是發達國家之一,居然在國際資金面前如此不堪一擊,這讓他們的心頭都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覺。

他們再次緊急召開電話磋商,督促德國央行下調利率。(感謝大家這幾天的推薦票,作者對此很滿意,希望能再加把油,再多投幾張三江票,謝謝了~)

第428章 前浪後浪第35章 鐘意推上前臺第125章 農民暴亂第64章 救生索計劃(上)第30章 不歡而散第294章 歐洲財團(七)第60章 龍困於野(三)第15章 泰國人的反擊第111章 第一根陽線(二)第74章 做空債指第65章 燕京之行(四)第388章 遊艇密謀(二)第526章 生死時刻(下)第91章 瘋狂拉昇(四)第371章 華爾街之王(十)第515章 一定要找到他(上)第3章 執行期權第109章 囚徒模型第27章 如何立足港島第60章 冤家路窄第263章 賭場風波(一)第176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七)第263章 賭場風波(一)第92章 第四發:暴漲的拆借利率(上)第123章 兌換5億美元第71章 質押股權(下)第165章 宋凌求援第221章 毛遂自薦第535章 善後(四)第154章 索羅斯訪韓(二)第69章 萬塔計劃第71章 量子基金這一年第464章 大雪崩(一)第89章 瘋狂拉昇(二)第18章 財經紅人安德魯第11章 英鎊垮了(一)第142章 明爭暗鬥第239章 各顯神通(下)第260章 歐洲第一階段反擊(一)第315章 緊急轉向第493章 頂級較量(五)第194章 第一對衝基金(五)第146章 德魯肯米勒第119章 身家50億美元第84章 “老虎”的算計第222章 陰謀初現第174章 只有特首指揮得動第48章 三則消息第52章 推高油價(二)第3章 母岩基金第153章 三菱日聯金融第85章 生財之道第235章 “港府”救市第84章 抄底第297章 歐洲財團(十)第363章 華爾街之王(二)第155章 最後的衝擊第387章 遊艇密會第123章 國會激辯(上)第96章 空頭妥協第119章 “時日無多”第122章 “狗”咬“狗”第334章 第一殺招第416章 恐嚇萬克(二)第69章 招兵買馬(二)第115章 第三根陽線(二)第268章 針鋒相對第1章 氣功大師第259章 暗流洶涌第497章 頂級較量(九)第29章 黃雀行動第235章 “港府”救市第18章 財經紅人安德魯第101章 艾倫.索恩大會第333章 發力金指第218章 慈善晚會(二)第128章 韓國亂局(上)第18章 陳年往事第154章 索羅斯訪韓(二)第104章 虛僞的談判第115章 第三根陽線(二)第348章 戛納G20會議(一)第178章 安德魯鉅虧第488章 戰前動員第229章 買買買第473章 大雪崩(十)第45章 巔峰論劍(上)第35章 三方合力(二)第424章 大肆造勢(上)第287章 禁止裸做空第207章 算無遺策第45章 聖誕戰役(六)第29章 半山俱樂部第479章 先期救市(三)第100章 撕破臉皮第173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四)第193章 第一對衝基金(四)第261章 最昂貴的要挾(二)第109章 將水攪渾第203章 第一對衝基金(十四)
第428章 前浪後浪第35章 鐘意推上前臺第125章 農民暴亂第64章 救生索計劃(上)第30章 不歡而散第294章 歐洲財團(七)第60章 龍困於野(三)第15章 泰國人的反擊第111章 第一根陽線(二)第74章 做空債指第65章 燕京之行(四)第388章 遊艇密謀(二)第526章 生死時刻(下)第91章 瘋狂拉昇(四)第371章 華爾街之王(十)第515章 一定要找到他(上)第3章 執行期權第109章 囚徒模型第27章 如何立足港島第60章 冤家路窄第263章 賭場風波(一)第176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七)第263章 賭場風波(一)第92章 第四發:暴漲的拆借利率(上)第123章 兌換5億美元第71章 質押股權(下)第165章 宋凌求援第221章 毛遂自薦第535章 善後(四)第154章 索羅斯訪韓(二)第69章 萬塔計劃第71章 量子基金這一年第464章 大雪崩(一)第89章 瘋狂拉昇(二)第18章 財經紅人安德魯第11章 英鎊垮了(一)第142章 明爭暗鬥第239章 各顯神通(下)第260章 歐洲第一階段反擊(一)第315章 緊急轉向第493章 頂級較量(五)第194章 第一對衝基金(五)第146章 德魯肯米勒第119章 身家50億美元第84章 “老虎”的算計第222章 陰謀初現第174章 只有特首指揮得動第48章 三則消息第52章 推高油價(二)第3章 母岩基金第153章 三菱日聯金融第85章 生財之道第235章 “港府”救市第84章 抄底第297章 歐洲財團(十)第363章 華爾街之王(二)第155章 最後的衝擊第387章 遊艇密會第123章 國會激辯(上)第96章 空頭妥協第119章 “時日無多”第122章 “狗”咬“狗”第334章 第一殺招第416章 恐嚇萬克(二)第69章 招兵買馬(二)第115章 第三根陽線(二)第268章 針鋒相對第1章 氣功大師第259章 暗流洶涌第497章 頂級較量(九)第29章 黃雀行動第235章 “港府”救市第18章 財經紅人安德魯第101章 艾倫.索恩大會第333章 發力金指第218章 慈善晚會(二)第128章 韓國亂局(上)第18章 陳年往事第154章 索羅斯訪韓(二)第104章 虛僞的談判第115章 第三根陽線(二)第348章 戛納G20會議(一)第178章 安德魯鉅虧第488章 戰前動員第229章 買買買第473章 大雪崩(十)第45章 巔峰論劍(上)第35章 三方合力(二)第424章 大肆造勢(上)第287章 禁止裸做空第207章 算無遺策第45章 聖誕戰役(六)第29章 半山俱樂部第479章 先期救市(三)第100章 撕破臉皮第173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四)第193章 第一對衝基金(四)第261章 最昂貴的要挾(二)第109章 將水攪渾第203章 第一對衝基金(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