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救生索計劃(上)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大時代之金融之子》更多支持!

2007年無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爲次級房屋抵押貸款過度昌盛帶來的市場風險在八月份集中爆發,並且迅速蔓延而使得全球金融體系面臨巨大挑戰。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耳熟能詳的機構名稱出現在因爲次級房屋抵押貸款債券而出現虧損的名單當中,這其中包括了匯豐、瑞銀、花旗、美林以及斯坦利。

儘管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美聯儲陸陸續續地向市場注入鉅額流動資金,並且以減低利率的形式來釋放流動性,但局勢仍然不是很樂觀。華爾街投行巨頭美林(merrilllynch)在第三季度出現了史上最大的季度虧損,金額達到了22.4億美元。而現在儘管四季度財務報表還沒有披露,但已經有分析師悲觀地分析,美林四季度還會出現虧損,額度最高可能達到32.4億美元。

就在平安夜,美林宣佈了三個出售方案,準備將美林的所有權拱手讓出,以緩解目前面臨的資金困局。

這不是因爲次級房屋抵押貸款債券而出現危機的第一個企業,卻是華爾街巨頭當中第一個撐不住的。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對美林的前景表示了謹慎的樂觀,畢竟擁有數千億資產的這樣一家巨頭,只要注入了足夠的資金還是能夠起死回生的。

雖然對前景表示樂觀,但問題依然存在,終歸需要解決。希望事態往着好的方向發展,作爲中央銀行的美聯儲是不可能坐視不理的。儘管之前他們已經通過減息和注入流動資金來盡力地挽救市場。

12月下旬,美聯儲委員會向美國財政部提交了一份關於次級貸款風暴的改革方案,這一次他們要和財政部聯手,共同解決市場上的問題。他們已經意識到,只是靠貨幣政策的改變,恐怕不太容易扭轉目前不利的局面。

華盛頓特區。白宮東側的財政部大樓。

新年前夜,原本應該是放假的日子,但這棟三層建築裡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南側入口處豎立着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雕像,在燈光當中眺望前方。這位美國國父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任財政部長靜靜地站立在那裡,似乎在爲美國經濟保駕護航,又似乎是在監督着後輩們的工作。

三樓的一間高級別會議室裡,亨利.保爾森靜靜地看着樓下漢密爾頓的雕像。沉默了半晌,突然拉上了窗簾,回過頭來對早就等候在會議桌旁的衆人說道:“先生們,都到齊了嗎?讓我們開始吧!”

保爾森在窗口向外眺望的時候,整個會議室裡一直沒有人說話,甚至連喘粗氣的聲音也聽不到。所有人都知道,從那裡能夠看到什麼。所有人也很清楚,目前的局勢意味着什麼。

深紅色的橢圓會議桌四周已經坐滿了人。能夠在這個時候和亨利.保爾森一起共商國是的人無一不是金融系統鼎鼎大名的人物。美聯儲的伯南克主席、蓋特納副主席,美國銀行協會主席本.森南。美國銀行ceo肯尼斯.劉易斯,斯坦利董事長兼ceo約翰.馬克,房利美ceo丹尼爾.穆德,房地美ceo大衛.墨菲特……

這裡集合了包括財政部、美聯儲、商業銀行、大型房企、投資銀行等在內的衆多精英人士,所要商討的內容自然是如何救助房地產市場。發生在八月份的次級房屋抵押貸款危機已經連累到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現在金融巨頭們迫切地希望財政部能夠站出來幫助他們渡過目前的難關。

“本。幾天後的消費者信貸違約情況怎麼樣?”

儘管局面已經是泰山壓頂,但是亨利.保爾森依然不慌不忙。坐上這個位置之後,他才深刻地意識到這裡的工作和他在古德曼公司ceo位置上的工作有着多大的區別。在古德曼公司,他只需要對全球數萬名僱員和股東負責,而現在他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需要對全美人民負責。並且時刻接受來自市場的刁難,所以原本脾氣火爆的他也漸漸地收心養性起來。而且他也知道,儘管壓力巨大,但是亂髮脾氣、舉止異常根本不會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效果,反而會影響身邊工作人員的情緒。

“雖然還沒有統計完成,但是從已有的數據來看,違約率大幅上升,逾期還款率可能達到六年來的最高點!”美國銀行協會的主席本.森南輕嘆一口氣,面無表情地回答道,“或許情況還會更糟,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他話音剛落,所有人的臉色就是一變,就連亨利.保爾森也不例外。

衆所周知的是,這場金融危機的根源就是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破滅,繼而影響到以房產爲抵押物的貸款償還,而華爾街又將這些貸款進行了證券化,打包製作成評級不等的債券和信用衍生品,這樣又把以債券投資爲手段的大型機構和保險公司拉了進來。所以,如果房地產市場不能夠回暖的話,整個金融系統的危機就談不上消除。

而現在的事實是,房屋貸款償還的逾期率可能會上升到一個歷史高點,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業主選擇了停止供房,房屋貸款市場的情況進一步惡化,而其他相應的衍生品市場自然就不會好到哪裡去。

本.森南說完之後,會場裡一片沉默。儘管在座的都是美國政界和商界的精英,但單憑他們的個人或者數家的聯合,根本就撬不動全美房地產市場。所以很快,他們的目光就全部投向了亨利.保爾森和伯南克兩人的身上。

“聯儲會在合適的時候降息,並且再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伯南克同樣的面無表情,“另外,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向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提供流動性支持,但數額方面不會太大。還有就是,我們正在商量一項如何預防高風險抵押貸款的新規定,雖然屬於補救措施,但我們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挽救市場。”

說完之後,伯南克的眉頭高高聳動,朝着衆人攤開雙手,做了個無可奈何的表情。

平心而論,到目前爲止,美聯儲所做的決策是行之有效的。在九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他們接連降息,並且不斷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來緩解危機。但是相對於龐大的全美地產市場和更爲龐大的cdo、cds市場來說,美聯儲注入的這點資金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第533章 善後(二)第289章 歐洲財團(二)第372章 華爾街之王(十一)第214章 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第65章 救生索計劃(下)第8章 重新上市第105章 談判破裂第439章 緊急救援(一)第49章 史上第一虧損(三)第501章 綁架行動(一)第124章 國會激辯(下)第395章 囂張的土豪(二)第311章 首爾峰會(五)第265章 賭場風波(三)第168章 禿鷲大聚集第150章 遊輪酒會(三)第414章 新書記第104章 虛僞的談判第465章 大雪崩(二)第14章 進攻泰銖(二)第74章 巨人倒下(三)第24章 坐山觀虎鬥?第253章 “官”基大戰(十三)第2章 不凋花傳奇第116章 美國財神第214章 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第265章 賭場風波(三)第397章 土地拍賣(一)第126章 自亂陣腳第59章 政協委員第9章 信號來了第119章 自毀長城第263章 賭場風波(一)第551章 英國脫歐(上)第169章 投行的“覆滅”第43章 聖誕戰役(四)第42章 聖誕戰役(三)第221章 約翰內斯堡第247章 黃金之戰(一)第294章 歐洲財團(七)第27章 深林驚魂第343章 總理官邸的陰謀(二)第55章 倉位曝光第265章 兔死狗烹(四)第112章 第二根陽線(一)第442章 緊急救援(四)第205章 參議國是(二)第110章 大混戰(一)第66章 首長接見第321章 馬姓太子(二)第20章 識破騙局第120章 岔路口第12章 曼谷陰雲(四)第101章 曲終人未散第82章 試探(一)第389章 監管風暴第222章 陰謀初現第205章 佔領獨立廣場第12章 曼谷陰雲(四)第176章 元氏三兄弟(上)第98章 引君入甕(下)第31章 借位炒作第252章 恐慌蔓延第249章 黃金之戰(三)第118章 示威抗議第52章 索羅斯的演講第364章 華爾街之王(三)第74章 巨人倒下(三)第16章 離岸公司第35章 鐘意推上前臺第207章 全球盡知第25章 皆大歡喜第37章 黑色星期一第102章 韓國產業銀行第554章 隱退第276章 連環重擊第510章 離奇失蹤(二)第525章 生死時刻(中)第71章 質押股權(下)第37章 黑色星期一第10章 挑戰英鎊第45章 巔峰論劍(上)第186章 禍水東引第40章 費薩爾王子第332章 目標是美國第338章 兔死第34章 收購計劃第539章 當頭一棒(四)第234章 只吞不吐第27章 如何立足港島第126章 一小時狂賺6.5億刀第39章 談判破裂第215章 後恭第38章 芝加哥第207章 算無遺策第176章 元氏三兄弟(上)第353章 戛納G20會議(六)第99章 期權策略第46章 泰銖崩盤(四)第81章 築底期銅
第533章 善後(二)第289章 歐洲財團(二)第372章 華爾街之王(十一)第214章 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第65章 救生索計劃(下)第8章 重新上市第105章 談判破裂第439章 緊急救援(一)第49章 史上第一虧損(三)第501章 綁架行動(一)第124章 國會激辯(下)第395章 囂張的土豪(二)第311章 首爾峰會(五)第265章 賭場風波(三)第168章 禿鷲大聚集第150章 遊輪酒會(三)第414章 新書記第104章 虛僞的談判第465章 大雪崩(二)第14章 進攻泰銖(二)第74章 巨人倒下(三)第24章 坐山觀虎鬥?第253章 “官”基大戰(十三)第2章 不凋花傳奇第116章 美國財神第214章 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第265章 賭場風波(三)第397章 土地拍賣(一)第126章 自亂陣腳第59章 政協委員第9章 信號來了第119章 自毀長城第263章 賭場風波(一)第551章 英國脫歐(上)第169章 投行的“覆滅”第43章 聖誕戰役(四)第42章 聖誕戰役(三)第221章 約翰內斯堡第247章 黃金之戰(一)第294章 歐洲財團(七)第27章 深林驚魂第343章 總理官邸的陰謀(二)第55章 倉位曝光第265章 兔死狗烹(四)第112章 第二根陽線(一)第442章 緊急救援(四)第205章 參議國是(二)第110章 大混戰(一)第66章 首長接見第321章 馬姓太子(二)第20章 識破騙局第120章 岔路口第12章 曼谷陰雲(四)第101章 曲終人未散第82章 試探(一)第389章 監管風暴第222章 陰謀初現第205章 佔領獨立廣場第12章 曼谷陰雲(四)第176章 元氏三兄弟(上)第98章 引君入甕(下)第31章 借位炒作第252章 恐慌蔓延第249章 黃金之戰(三)第118章 示威抗議第52章 索羅斯的演講第364章 華爾街之王(三)第74章 巨人倒下(三)第16章 離岸公司第35章 鐘意推上前臺第207章 全球盡知第25章 皆大歡喜第37章 黑色星期一第102章 韓國產業銀行第554章 隱退第276章 連環重擊第510章 離奇失蹤(二)第525章 生死時刻(中)第71章 質押股權(下)第37章 黑色星期一第10章 挑戰英鎊第45章 巔峰論劍(上)第186章 禍水東引第40章 費薩爾王子第332章 目標是美國第338章 兔死第34章 收購計劃第539章 當頭一棒(四)第234章 只吞不吐第27章 如何立足港島第126章 一小時狂賺6.5億刀第39章 談判破裂第215章 後恭第38章 芝加哥第207章 算無遺策第176章 元氏三兄弟(上)第353章 戛納G20會議(六)第99章 期權策略第46章 泰銖崩盤(四)第81章 築底期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