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投資新基金

“鍾先生,你好,歡迎你來到紐約。|..能得到你的青睞是我莫大的榮幸,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

說話的人五十歲左右,中等身材,長相稀鬆平常,稍微有點亮點的恐怕就是那高高的髮際線,幾乎延伸到了頭頂,這也將他寬大錚亮的額頭盡數展現了出來。不過鍾石注意的並不是這些,眼前的這位還不怎麼出名的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正處於水深火熱當中,眉頭微蹙、雙脣緊閉是他最常見的表情,但鍾石所注意到的是,從那副厚厚的眼鏡片背後,流露出的是一種堅定的決心和毅力。

這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當他認定自己對市場的看法是正確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會堅持下去,即便自己的基金日積月累地在虧損。鍾石在心中暗暗感嘆道。

約翰.保爾森,是這個人的名字。這個日後被華爾街稱爲“賺錢之神”的基金經理此時正在向鍾石行紳士禮,完全是一副卑躬討好的模樣。

而在姿態放得很低的保爾森看來,自己對面這個剛年滿三十歲的傢伙纔是真正的傳奇:據傳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涉足金融市場,曾經在87年全球股災時候做空標普大賺一筆,隨後參與到了92歐洲貨幣危機、94全球債券市場危機、96倫敦銅狙擊、97亞洲金融風暴等數次震動市場的交易當中,而且全部成爲獲勝的一方。而最讓保爾森感到驚訝的是,在98年國際遊資盡全力進攻香港資本市場的時候。竟然是眼前的這個人幾乎憑藉着一己之力將各路豪傑打了個落花流水。

單憑着這個履歷,就足以讓保爾森對鍾石頂禮膜拜,而現在自己所籌集的新基金竟然得到了這樣一位頂級大佬的青睞,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種天大的榮幸。

保爾森很想知道,眼前的這位投資者最後是如何處理那些據說佔到整個市場5%的股份,但他很識趣地沒有開這個口,因爲他很清楚,今天他是接受詢問的一方,而不是發出詢問的一方。

他不知道的是,在2000年港股達到18397點附近時。鍾石就開始陸陸續續地拋售掉之前持有的股票。在科技股泡沫崩潰之前全部出空,除去這幾年所得的分紅派息之外,鍾石原本投入到港股市場的150億美元足足變成了400億美元之多。這筆交易成爲鍾石交易歷史上最賺錢的一筆交易,沒有之一。

此時距離98年已經整整過去了八年。整個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相對應的金融市場也是如此。

自從進入新世紀之後。各國的央行在利率工具部分失效的情況下,開始使用量化寬鬆政策,這也使得整個世界進入了“大貨幣時代”。

所謂的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是指央行在利率極低(接近於0)的情況下,通過購買中長期的國債來增加市場的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以刺激經濟的操作方式。和公開市場操作不同的是,央行在實施量化寬鬆時的標的是中長期利率,金額更爲龐大,持續週期更長,因此效果也更爲明顯。

這種政策最先出現在日本市場,由於日本市場出現“流動性陷阱”,即通過降低利率水平來刺激投資和消費的手段失敗之後,再怎麼樣降低利率也不能改變經濟低迷甚至是緊縮的情況下,就需要通過改變長期利率來降低實際利率,進而刺激消費和投資。

簡單的來說,就是由於市場不景氣,雖然短期內市場上的流動性很足,但是人們爲了謹慎起見還是願意持有貨幣,而不是把這部分的流動性釋放到經濟的運行當中,所以市場的實際利率是正的。而在這種情況下,爲了打消人們的顧慮,央行通過購買長期國債的方式,使得長期利率也下降,藉此可以打消人們的顧慮,將流動性釋放到市場上。

當中長期的利率水平下降時,資金就完全沒有必要停留在中長期國債當中,所以他們會將目標轉向收益率更高的地方,比如說投資實體經濟,這樣正如了各國央行的所願。

這就是所謂的“大貨幣時代”,其本質就是增發貨幣,而隨着市場上流動性的增加,從某個角度來說,通脹就不可避免。當然,這些在政策實施之初就已經被考慮進去,所以當這些流動性被注入到市場之後,整個社會的財富就如同吹氣球一樣的膨脹起來。

先前很罕見的資金管理規模達到數十億、上百億的對衝基金,在這幾年如同雨後春筍般地接連冒出來。索羅斯等人雖然還是聲名赫赫,但已經不再是市場的主宰。而像國債、股票、期貨等市場,數十億、上百億美元的交易規模比比皆是,其中任何一個市場容納下幾十支對衝基金都沒有問題。而整個世界也不再是對衝基金主宰的世界,全球宏觀策略對衝基金好像一夜之間走到了末日。

而隨着金融市場的膨脹,各種稀奇古怪的交易工具和方式也接二連三地被髮明瞭出來,更多的資源和品種被製造成新的標的,投放到市場上供人選擇,如天然氣、頁岩油甚至是二氧化碳。不過這些都還算好,好歹還是有實體的東西充當標的。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更爲光怪陸離的東西也接連冒了出來,例如說積極參與到市場當中的保險行業,就提出了信用交易的概念,而且還形成了一個極爲龐大的市場。

總之,一切能夠賺錢的東西,都可以被證券化。

而今天這一切的成因,就是鍾石當年的那篇論文《高斯聯接相依函數》。

原本這篇論文只是在芝加哥大學內部被交口稱頌。華爾街的巨頭們並沒有意識到這篇論文的重要性。但在新世紀之後,當華爾街急需要更多的交易品種時,這些精英們很是苦惱不同交易品種之間的相關性,在這個量化的年代,如果能有一種模型可以將各個品種之間的風險相關度聯繫起來,整個金融世界都將會因此而改變。

很快,就有人注意到鍾石的這一篇論文,隨後數學天才們在這篇論文的基礎上,開始大量地開發出各種模型,而根據這些模型又開始衍生出各種新的金融產品。例如說cds。即信用違約互換(creditdefaultswap),又比如說cdo,即擔保債務憑證(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

當華爾街漸漸地意識到鍾石這篇論文的重要性之後,他們這纔開始驚歎於這位年輕人的天才。當然。也不會有哪家機構會不識趣地想要聘請他。因爲華爾街生存鏈上最頂級的對衝基金都被他打了個落花流水。其他的機構自然也不會再去自討沒趣。

這幾年華爾街的有心人一直都在關注着鍾石的動向,甚至很多人揮舞着支票飛到香港,請求他幫助自己打理資金。自然他們都是載興而來,失望而歸。也有很多青年才俊摩拳擦掌,想要把天域基金變成自己的客戶,但無一不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在這幾年,除了在港股上稍微露出一點猙獰之外,鍾石和他的基金彷彿憑空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在市場上公開露過面。

保爾森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給遠在香港的天域基金髮去了邀請函,誰不想竟然得到了回覆,而且是鍾石本人親自大駕光臨,這自然是讓保爾森感到受寵若驚。

“好了,讚美的話就不用多說了,約翰。”鍾石脫下風衣,很快就有人接過風衣,掛到衣架上,再道謝了一聲之後,鍾石就徑直地向着保爾森基金的內部走去,邊走邊說道,“關於你的邀請,我覺得可以考慮,所以就飛過來了。當然,我對你們的基金相當看好,也非常有意向,但是,在我決定是否投資之前,我必須要詳細地瞭解一番你的投資方向和策略,以及關於這一切的理由。”

“這是當然!”將鍾石恭敬地領入會客間之後,保爾森親自端上一杯咖啡,遞送了厚厚的一疊文件,介紹道,“這是我們團隊關於美國房地產的研究報告,我們所有的策略和投資方案都是基於這些調查的結果。相信我,這一切都是真實可靠的數據,未來市場的發展也會如我所預料的那樣!”

他沒有細說的是,這些材料是他率領的一支接近50人的研究團隊,在全美各大城市對接近10000間房間交易情況持續追蹤後得出來的行情分析報告。單單是這一份報告,就凝結了保爾森基金所有人的心血。

“是嗎?”讓保爾森倍感失望的是,鍾石只是信手翻看了兩頁,就將這一疊材料推到一旁,臉上則是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可是據我的瞭解,你的基金在賠錢,一直地賠錢,這應該是事實吧。”

一聽到這個,保爾森的臉上頓時露出尷尬的神色,嚅囁了半天嘴脣之後,他纔不自然地說道:“是的,這的確是事實。不過我們的黎明就要來臨了,鍾先生,你可以看看我們的分析結果。美國房地產市場如果再這樣繼續虛假的繁榮下去,總有一天會崩潰的。”

說到這裡,他已經有些灰心了。是啊,如果自己打理的資金一直在虧損的話,還有什麼資本來說服投資者?尤其是像鍾石這樣的投資者,這可是市場上最頂尖的存在啊!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堅定的、忠實的、對我們的判斷毫不懷疑的投資者!”想到這裡,保爾森又添加了一句。

約翰.保爾森所做空的cdo,即擔保債務憑證,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固定收益證券,而它的標的大多是債券、國債、銀行貸款以及其他債權類的東西。而保爾森基金所做空的,則是針對於房屋貸款的cdo。

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因爲信用體系的完善,所以按揭買房成爲普遍接受的方式,而買入和賣出房屋也可以成爲投資的工具。對於銀行來說,放出貸款也就成了他們的生財工具。

在市場繁榮的時候,不管是誰,信用等級如何,只要有意向買房,銀行都樂意向他提供一筆貸款,即便他還不上,到時候銀行還可以收回他的房子,因爲房屋是升值的,所以銀行並不虧損。

對於那些能夠定期歸還利息和本金的貸款人,自然這些貸款因爲有信用保證,所以是高等級的貸款。而對於那些可能還不上,會違約的貸款,則被稱之爲次級貸款。

但是銀行絕不會傻到將這些貸款自己持有在手中,他們會找上投行,將這些貸款包裝成證券出售出去,將風險分散掉,這就是cdo。

保爾森的基金,所做空的正是這些房屋貸款的固定收益證券。

ps:ps:新的篇章已經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精彩,期待更多的書友前來關注和支持,謝謝大家!順便感謝書友阿牛小弟1、小齊文明奇蹟投來月票!

第194章 第一對衝基金(五)第272章 禍不單行(七)第25章 地產政策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207章 算無遺策第202章 第一對衝基金(十三)第188章 捲入漩渦第452章 小鬼難纏(二)第536章 當頭一棒(一)第22章 有點潦倒的紈絝第114章 第三根陽線(一)第43章 泰銖崩盤(一)第40章 聖誕戰役(一)第402章 先斬一臂第517章 一定要找到他(下)第539章 當頭一棒(四)第268章 針鋒相對第286章 強硬的反擊第210章 前倨第84章 “老虎”的算計第136章 雷門破產第19章 人生目標第139章 雷門破產(四)第120章 岔路口第11章 英鎊垮了(一)第35章 ABX指數第167章 暗流洶涌第252章 “官”基大戰(十二)第34章 三方合力(一)第409章 一夜崩盤(下)第109章 香港財團第148章 送財童子第130章 調研印尼第418章 恐嚇萬克(四)第83章 恐怖的真相第85章 指點華投第51章 別有用心第15章 省城第267章 禍不單行(二)第305章 進攻愛爾蘭(二)第291章 歐洲財團(四)第104章 用遠月換平倉第44章 易手(三)第520章 重回3000點(三)第179章 刺殺總統第112章 大混戰(三)第292章 歐洲財團(五)第166章 你想和我上牀嗎第476章 最大牌說客第479章 先期救市(三)第116章 即興招募第268章 禍不單行(三)第178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九)第193章 出讓貨幣政策第523章 力挽狂瀾(下)第31章 借位炒作第46章 八九年最後一週的搏殺第123章 命運的揣測第502章 綁架行動(二)第83章 恐怖的真相第59章 政協委員第414章 新書記第31章 李家第195章 第一對衝基金(六)第93章 德國行(三)第42章 聖誕戰役(三)第333章 發力金指第94章 再次加倉第419章 貪得無厭第74章 巨人倒下(三)第240章 大幕拉開(二)第247章 “官”基大戰(七)第109章 囚徒模型第450章 冤家路窄第48章 三則消息第424章 大肆造勢(上)第344章 總理官邸的陰謀(三)第360章 虎落平陽(五)第63章 燕京之行(二)第81章 釜底抽薪第67章 婉拒管理第127章 “竊聽”風雲第466章 大雪崩(三)第37章 收購戰第538章 當頭一棒(三)第179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十)第136章 雷門破產第99章 綠光資本第66章 首長接見第460章 彈冠相慶第88章 華投之爭第520章 重回3000點(三)第321章 馬姓太子(二)第48章 史上第一虧損(二)第23章 加息的反向邏輯第93章 德國行(三)第19章 消息爆炸第224章 討價還價第47章 史上第一虧損(一)第50章 奇異期權(二)
第194章 第一對衝基金(五)第272章 禍不單行(七)第25章 地產政策第17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207章 算無遺策第202章 第一對衝基金(十三)第188章 捲入漩渦第452章 小鬼難纏(二)第536章 當頭一棒(一)第22章 有點潦倒的紈絝第114章 第三根陽線(一)第43章 泰銖崩盤(一)第40章 聖誕戰役(一)第402章 先斬一臂第517章 一定要找到他(下)第539章 當頭一棒(四)第268章 針鋒相對第286章 強硬的反擊第210章 前倨第84章 “老虎”的算計第136章 雷門破產第19章 人生目標第139章 雷門破產(四)第120章 岔路口第11章 英鎊垮了(一)第35章 ABX指數第167章 暗流洶涌第252章 “官”基大戰(十二)第34章 三方合力(一)第409章 一夜崩盤(下)第109章 香港財團第148章 送財童子第130章 調研印尼第418章 恐嚇萬克(四)第83章 恐怖的真相第85章 指點華投第51章 別有用心第15章 省城第267章 禍不單行(二)第305章 進攻愛爾蘭(二)第291章 歐洲財團(四)第104章 用遠月換平倉第44章 易手(三)第520章 重回3000點(三)第179章 刺殺總統第112章 大混戰(三)第292章 歐洲財團(五)第166章 你想和我上牀嗎第476章 最大牌說客第479章 先期救市(三)第116章 即興招募第268章 禍不單行(三)第178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九)第193章 出讓貨幣政策第523章 力挽狂瀾(下)第31章 借位炒作第46章 八九年最後一週的搏殺第123章 命運的揣測第502章 綁架行動(二)第83章 恐怖的真相第59章 政協委員第414章 新書記第31章 李家第195章 第一對衝基金(六)第93章 德國行(三)第42章 聖誕戰役(三)第333章 發力金指第94章 再次加倉第419章 貪得無厭第74章 巨人倒下(三)第240章 大幕拉開(二)第247章 “官”基大戰(七)第109章 囚徒模型第450章 冤家路窄第48章 三則消息第424章 大肆造勢(上)第344章 總理官邸的陰謀(三)第360章 虎落平陽(五)第63章 燕京之行(二)第81章 釜底抽薪第67章 婉拒管理第127章 “竊聽”風雲第466章 大雪崩(三)第37章 收購戰第538章 當頭一棒(三)第179章 史上第一多逼空(十)第136章 雷門破產第99章 綠光資本第66章 首長接見第460章 彈冠相慶第88章 華投之爭第520章 重回3000點(三)第321章 馬姓太子(二)第48章 史上第一虧損(二)第23章 加息的反向邏輯第93章 德國行(三)第19章 消息爆炸第224章 討價還價第47章 史上第一虧損(一)第50章 奇異期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