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中秋,詞曲,懸案

八月十五中秋節,天剛矇矇亮,東京城內就熱鬧起來。

走在街邊,兩旁商鋪都掛了花頭,有些更講究的還重新粉飾了店面彩油,入眼望去煥然一新。

但凡有賣酒處,都將罈子酒缸擺去門前,挑了“醉仙”二字的酒旗,就是樊樓、任店、潘樓、高陽正店這等地方也不例外。

這一日東京城皆賣新酒,大抵中午前就會售完,然後小店放下酒帘子,不再做生意,回家歡度佳節,大店如樊樓等則敞開門戶,於大堂內加桌,是年裡生意最好的一天。

從皇宮到平民,家中都會擺宴,無論奢陋,好好操辦一場家宴,團圓子女,都不想辜負此等美好時光。

即便是身居陋巷的窮苦人家,也會盡全力去買上一些酒水,回家慶祝中秋,寧願之後冒着沒錢買食物餓肚子的風險,也不願意虛度這個日夜。

秦王府上早就備好了各色節令東西,尤其是酒,種類繁多,簡直應有盡有,不過這些大抵都不是花錢來的,有軍中將官送禮,也有樊樓這種地方攀附孝敬。

大宋飲酒普遍,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男人喝,女人也喝,易安居士李清照就寫過“濃睡不消殘酒”“沉醉不知歸路”等詞句。

李清照的父親是李格非,進士出身,曾任禮部員外郎,乃蘇東坡的學生,“蘇門後四學士”之一,李清照的母親爲元豐宰相王珪長女,善文詞,繼母則爲元佑舊黨首腦王拱辰的孫女。

一大家子全爲元佑黨人,而且和秦檜還是親戚。

秦檜妻子乃元豐宰相王珪孫女,李清照乃王珪外孫女,親屬關係極近,她與王氏乃親表姐妹。

趙檉曾於幾年前寫文抨擊過李清照,稱其詞雖婉,其人卻“只知嗜酒爛賭”,敗壞家門風氣,有損文壇名聲。

李清照填詞反擊,言辭犀利,步步緊逼,都中要害。

趙檉不能敵,只好再道男不與女鬥,少不與老爭,就此作罷。

這個少不與老爭,實在是李清照長趙檉太多,今年已經三十有六。

不過這乃文壇之事,倒與背景身份無關,只看文壇聲名地位,自古如此,記做士林佳話,供讀書人敬羨感嘆。

因爲於文壇上不夠聲名地位,連與這二人寫文相罵的資格都沒有。

就在前陣兒,趙檉打了秦檜後心中來氣,填了一詞嘲諷李清照,言之名門無後,一代不如一代。

李清照這次卻沒反擊,只是寫了首自嘲,以她那種目空一切的性子,這已算是在微微低頭。

趙檉一時不免得意。

此刻秦王府內戲臺和月臺都已搭起。

戲臺寬大,披紅掛綵,後面班子裡的人正在化妝換衣衫,馬上就要上臺表演。

大宋的戲曲其實是雜劇,由各種歌舞、正曲目和雜戲組成,其中只有曲目是正戲。

演出時先演一節由五個角色出場的小歌舞,稱爲“豔段”,再演“正雜劇”,其中正曲目是以大麴曲調演唱故事,雜戲則是驚險雜耍或是一段滑稽戲。

宋雜劇上承隋唐的參軍戲和歌舞戲,在這個基礎上吸收曲藝歌樂,下啓元劇的扮演說唱故事,開正戲主流敘事先河。

這邊戲臺準備上,那邊已經在排列桌椅,前面只有一張椅子帶圓桌,自然是趙檉坐的,後面林林等等又排了百十來個,多餘的是給碎玉樓準備。

碎玉樓裡幾乎都是沒有家業之人,本來更多,但被趙檉派出去一些,如今只剩下幾十個,趙檉大早便下令關店,都來府上過節。

這時不過早飯剛畢,府內就熱鬧的不行,不但碎玉樓的人有坐處,就是府內有職位的也都安排了位子,至於一些下人只要手上無活,亦都可以過來看戲。

趙檉換了身新袍子,通知下去後便來到臺前,衆人一起問好,他坐下後回頭去看,大宋此刻對男女尊卑的規矩不多,身後卻是女眷排在了頭裡。

小娘、簡素衣、戚紅魚都已到場,戚紅魚還帶了趙盼兒,想來茶店今天也是停業大吉。

他拿了戲單瞅上幾眼,微微搖頭,雜劇就是雜劇,正目不多,自唐以來便是如此,至於其中的曲調大抵由相同宮調若干曲牌連綴而成,與詞相似,有大麴、法曲、曲破、諸宮調、詞調等,往往“一宮到底”“一韻到底”。

其實無論曲或是詞,都繼承隋唐,相似較多,都須按照聲律固定格式填寫。

但曲更活潑些,可在某特殊聲律下增添字數,所以按曲牌填曲,字數未必一定相同。

而詞固定格子,不能增字,但曲特殊的格子內可多填一兩字,但唱出來須速度加快,保持聲律不變。

還有個區別就是,詞的韻腳相對曲而言通常都比較稀疏,僅少數詞牌可轉韻或平仄互押。

而曲的韻腳會更加密集,很多曲都是句句押韻、一韻到底。

這一朝盛行詞,但往往也唱曲,教坊司乃至秦樓楚館,是不只唱詞的,也會唱曲。

而戲臺上卻也不單唱曲,有時候正目裡也會唱詞。

只是詞的傳播更廣,詞甚至個別時候還被加入到科舉之中,而曲大多須要夾雜在大麴之內演唱。

所以文人填詞的多,填曲的少,畢竟填詞更有助於揚名,而曲受到正目大麴限制,往往單拿出來聽不出分數意思。

所以,長此以往,便是詞盛曲衰,自唐之後,這兩種文學形式,詞從中拔了頭籌。

趙檉將戲單遞去給後面的小娘,那日他在小樓裡說了要予小娘名分之後,便即離開,並未做些旁事。

小娘與戚紅魚簡素衣幾個看了戲單,點了幾齣戲目傳給戲團子班主,前面便開始演唱起來。

先演一節五個角色出頭的“豔段”,然後纔是正目。

頭一個出場的叫末泥,戴着黑漆噗頭,臉卻有如明鏡,穿描花羅襴。

第二個則叫引戲,系水犀角腰帶,裹紅帶綠葉羅巾,黃衣襴長襯短靴。

第三個叫副淨色,裹結絡球頭帽子,着役迭勝羅衫,口中念着雜文。

第四個叫副末色,言語生動,衣色繁過,填腔調曲,打諢發科。

第五個叫裝孤,扮做眼目張狂,額角塗一道明戧,面門抹兩色蛤粉,裹一頂油膩舊頭巾,穿一領邋遢戲襖,渾耍一副無賴模樣。

五人兜轉回演,又來歌舞優人,散做樂工,吹吹打打,正目大麴纔將開始。

戲臺上不住來往,說說唱唱,臺下人除了趙檉之外都看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陣陣驚呼。

趙檉卻瞧得心頭寡淡,翻跟頭打把式不講,只聽那曲兒唱的,大抵詞不達意,不知誰胡亂填寫,白白糟蹋了這幾百年傳下來的聲調。

就在他心中無聊之時,外面忽有管家來報,說是茂德帝姬和益王來府。

趙檉聞言便是一愣,他得罪了道君皇帝,所以中秋節宮內擺家宴不曾叫他,可這兩個在團圓日出來做甚?

益王就是趙棫,是趙福金的同母弟弟,趙福金這一脈雖然母親去世早,但皇子皇女身上的殊榮並不少,幾個皇子早早就封了王,遠不是趙構等一些皇子可比。

他想了幾息,覺得有些不對,站起身道:“讓他們過去書房。”

趙檉在書房待了片刻,就見趙福金和趙棫走了進來。

趙福金穿了身鵝黃色的宮裝,小臉上隱隱有淚痕,看見趙檉先行一禮,還未待說話,那邊的趙棫卻大哭出來。

趙檉見狀皺了皺眉,趙棫和趙構同歲,今年都是十一二,雖然還不算成人,但宮內早熟,兼之趙棫性子梗強,所以極少會哭,趙檉還在宮中時就未見過。

“二哥……”趙棫哭道。

“這是怎麼了?都坐下說話。”趙檉一時摸不着頭腦:“今兒不是中秋嗎?你們怎麼還出宮了,官家竟也允許?”

兩人坐在椅子上,趙棫哭個不停,趙福金只能安慰,半天后趙檉又道:“福金,你來說。”

趙福金瞅着趙檉,小聲道:“二哥,八哥兒他被爹爹貶爲庶民了!”

“嗯?!”趙檉聞言便是一愣,趙棫乃是道君皇帝第八子,封爲益王,怎麼可能會貶爲庶民呢?

“福金,到底怎麼回事?怎麼就貶爲庶民了?”

趙福金聞言眼圈一紅,低聲道:“二哥,今早也不知爲什麼,爹爹忽然大發雷霆,在延福宮把所有的皇子皇女都罵了一遍,就算不在身邊的也罵了,隨後就下旨將八哥兒給貶了,根本……根本不知是何原因。”

趙檉伸手摸了摸下巴,忽地心中想起一事,不由長吸一口氣,北宋末年,確實有這麼一樁皇室疑案。

在《宋史》和《宋大詔令集》裡都有記載,“八皇子棫,貶爲庶人”!

但是,雖然有明確記載,但卻都沒有闡明趙棫被貶的原因。

不說《宋史》,那《宋大詔令集》原名《本朝大詔令》或《皇朝大詔令》,是北宋九朝詔令文書的彙編,是宋綬子孫在南宋高宗紹興初年編纂,距離宣和年間極近,斷不會出現記載錯誤的情況。

在士大夫治天下的宋朝,皇帝貶皇子爲庶民極爲罕見,而且不述原因,更是自古未有!

趙檉看着姐弟二人,一個梨花帶雨,一個稀里嘩啦,這時趙棫忽然叫道:“爹爹把五姐也給罵了,比罵別人都要狠。”

趙檉聞言心中更加疑惑,道君皇帝一向對趙福金疼愛有加,怎麼又會罵得比旁人狠?

他不由道:“官家是如何罵我的?”

趙棫抹了一把眼淚:“爹爹……爹爹他罵二哥是亂臣賊子,孟德之流,還罵太子是廢物,忤逆不孝,罵三哥繡花枕頭,不堪重用!”

趙檉聞言嘴角抽了抽,這……這罵得可夠狠夠重的啊!

他這個倒沒什麼,罵着出氣而已,誰能信他是亂臣賊子?他可是忠臣!

可罵太子忤逆不孝,這個實在有些重了,太子忤逆不孝那還當什麼太子?

看來道君皇帝火氣很大,罵他們三個都這樣了,罵眼前的姐弟說不定如何!

只是趙檉也弄不明白何事,後世沒有記載原因,這邊聽姐弟說是突然大發雷霆,那就是說也沒有道出原因。

不過道君皇帝雖然昏庸,但不是那種暴戾之君,並不是那種動輒打殺的人,何況對自家子女,這其中肯定大有古怪。

道君皇帝一向以儒雅自居,這種事情發生在他身上,趙檉都感覺不可思議。

畢竟將一位皇子貶爲庶民,且不給出理由,這種事情是要被天下議論的,這可與道君皇帝一向經營的儒雅形象相悖。

趙檉想不明白原因,畢竟在歷史上這也是一樁皇家疑案。

他看着姐弟二人道:“今日宮內可否設宴?”

趙福金搖頭道:“爹爹下令不許擺宴,誰也不敢去提此事。”

趙檉心中愈發想不通,居然連家宴都省了,他安慰道:“此事留後再說,一會兒隨我先去看戲,晚宴就留在府中好了。”

隨後又聊些別的,趙檉帶着兩人去看戲,前面又加了兩把椅子,多上了月團小餅,這戲一看就是半天,兩人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

接着到下午,府內大擺宴席,足足開了二十幾桌,倒是喧喧鬧鬧,熱烈得緊,直到天色擦黑才告結束。

這時府內的月臺之上已經擺好了貢品,宴會散罷,趙檉帶衆人去賞月,賞完月後戲臺上開始唱夜戲。

趙檉瞅着無趣,便道:“不如去外邊轉轉,就不知道哪裡有節目。”

趙棫畢竟年歲小,此刻便有些忘卻貶謫之事,叫道:“二哥,不如去河邊看燈,聽說今晚的河燈有燈謎可猜。”

中秋節放的河燈上確實都有謎語,就是沒什麼太高獎勵,大抵只能贏個燈放,趙檉道:“可惜之前沒想過,如今想要租畫舫觀賞卻是不可能,只好在河邊看看。”

趙福金想了想:“也可以去尚書省和太學等處,聽說今天晚上不少地方都有露天詩會。”

“詩會?”趙檉點頭,中秋節確實不少地方開詩會,其中當以太學規模最大,他笑道:“那就先觀燈,隨後再去看詩會。”

第240章 我爲你好第506章 道君想法,西夏重甲第79章 招供第419章 千里不留行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573章 天山七劍,神鷙七子第280章 爭奪花魁第271章 相互算計第258章 奇謀妙計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444章 山門前的比試第439章 正道滄桑第9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89章 紫臺此去天高闊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320章 粉墨登場第95章 但行此事,莫問前程第572章 思過崖人行第292章 忠心報答趙官家第624章 陰謀詭計,投其所好第151章 殺完顏阿骨打第599章 快去西方請秦王第225章 鐵袖拳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94章 古原南面的王第380章 童貫收徒第231章 圓月刀第626章 將計就計,反客爲主第266章 再開經義第76章 意外收穫第53章 一番探查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355章 秀娘羞忿,聖軍攻城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169章 作詩,作詩!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544章 匯聚第347章 借刀殺人,揮軍北上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291章 謀算,分寶,猜測第191章 誅心三聯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29章 一路追查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103章 強攻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113章 大爭之世的序幕緩緩拉開第181章 小娘的心意第71章 開擂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390章 鯨戰風雨,鯤背蒼生第606章 進東京第115章 小娘的點心第5章 前堂會客第47章 惡來之谷第488章 交手,探山第153章 殺人滅口第19章 江州城第667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73章 主僕進城第536章 潰城第514章 暗夜經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232章 裙裡腿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203章 西軍來人,英傑俊彥,龍蛇虎豹第82章 擂臺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183章 追敵第31章 手到擒來第479章 溫柔一刀,北斗六道經第421章 假癡不癲第121章 登州籌謀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458章 廟小妖風大,池淺魔怪多第198章 梁山變化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479章 溫柔一刀,北斗六道經第531章 烽火連三月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436章 曲信與追蹤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第13章 亡命之徒第365章 功過兩難評第353章 四句教言,瞞天過海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353章 四句教言,瞞天過海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48章 路遇風波
第240章 我爲你好第506章 道君想法,西夏重甲第79章 招供第419章 千里不留行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573章 天山七劍,神鷙七子第280章 爭奪花魁第271章 相互算計第258章 奇謀妙計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444章 山門前的比試第439章 正道滄桑第9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89章 紫臺此去天高闊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320章 粉墨登場第95章 但行此事,莫問前程第572章 思過崖人行第292章 忠心報答趙官家第624章 陰謀詭計,投其所好第151章 殺完顏阿骨打第599章 快去西方請秦王第225章 鐵袖拳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94章 古原南面的王第380章 童貫收徒第231章 圓月刀第626章 將計就計,反客爲主第266章 再開經義第76章 意外收穫第53章 一番探查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355章 秀娘羞忿,聖軍攻城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169章 作詩,作詩!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544章 匯聚第347章 借刀殺人,揮軍北上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291章 謀算,分寶,猜測第191章 誅心三聯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29章 一路追查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103章 強攻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113章 大爭之世的序幕緩緩拉開第181章 小娘的心意第71章 開擂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390章 鯨戰風雨,鯤背蒼生第606章 進東京第115章 小娘的點心第5章 前堂會客第47章 惡來之谷第488章 交手,探山第153章 殺人滅口第19章 江州城第667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73章 主僕進城第536章 潰城第514章 暗夜經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232章 裙裡腿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203章 西軍來人,英傑俊彥,龍蛇虎豹第82章 擂臺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183章 追敵第31章 手到擒來第479章 溫柔一刀,北斗六道經第421章 假癡不癲第121章 登州籌謀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458章 廟小妖風大,池淺魔怪多第198章 梁山變化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479章 溫柔一刀,北斗六道經第531章 烽火連三月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436章 曲信與追蹤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第13章 亡命之徒第365章 功過兩難評第353章 四句教言,瞞天過海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353章 四句教言,瞞天過海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48章 路遇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