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世無大才,遂使庸人成名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趙檉心中感嘆,出了府門。

他帶上雨墨和蘇石,馬車一路前行直奔宮城。

依舊走的宣德門,隨後進入了皇宮。

這次宴席開在延福宮羣玉殿,這座殿平時少用,大抵只有道君皇帝與羣臣研討琴棋書畫、園林藝術時纔會開放。

但近幾年來,隨着年齡的關係,道君皇帝日漸懶惰,朝上也沒人書畫能夠再予他借鑑,至於艮嶽也基本將要完成,所以這裡便蕭條下來。

眼下這殿內薰了獸爐,驅除着久不經人氣而生出的黴味。

十六扇窗皆打開通風,不少小內侍在裡面緊張忙碌。

桌案都已經擺好,其外還有琴桌簫臺等奏樂場物。

九頂的銀燭臺燒着,牛油大蜡火苗旺盛,同映着殿內的那些明珠一起發光。

又待片刻,天色微黯,殿外一羣人衆星捧月般簇擁着道君皇帝到來。

只見他頭戴儒巾,身穿儒衫,大袖飄飄,一派道貌岸然模樣。

後面跟着王黼、蔡攸、白時中,周邦彥四個。

周邦彥今年已是六十四歲,大宋沒有明確的退休制度,之前曾規定過七十離任,但卻實行不下去,最後成爲一紙空文,不了了之。

因爲這個時代,人均的壽命沒有那麼長,所以很多官員根本做不到七十歲的官,就已經故去。

還有不到七十歲主動致仕的,朝廷很多時候並不批准。

至於壽命長能活到七十的,已經是極少一部分了,這個時候朝廷便不會去強制,所以大抵都是可以做官做到老死的。

周邦彥這時鬍鬚已是半白,走起路來呼呼生風,精神頭十分的好,只是雙眉緊鎖,神色凝重,似乎在思想什麼要緊之事。

四人後面還跟着十幾個,除了李清照之外,東京的詞作名家幾乎都到齊了。

這些人也沒有太年輕的,幾乎都是四十歲往上走,留着鬍鬚,神情複雜。

他們自是知道今天入宮做什麼,每個人都是被道君皇帝給叫過來的,畢竟詞作名家只是個稱號,這些人大多都是有官身的。

其實自古皆如此,大儒也好,大家也罷,哪裡有沒做過官的,有的人甚至一生都在仕途跋涉。

上到夫子孟子。

後到前朝的四傑四士李杜元白劉王孟。

至本朝二晏二宋三蘇四學士等等。

甚至白衣卿相,慢詞聖手的柳永,五十一歲還去科舉,終於及第,樂此不疲地赴任去做了一個從八品的芝麻小官。

甚麼奉旨填詞,盡皆口是心非。

詩人詞家之中,宰相尚書尋常見,知府知縣到處聞。

所以文壇士林,其實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員組成,其中罕有平民百姓。

士大夫眼中,詩詞乃是種高雅的東西,只屬貴族階層,從不屬於黎庶。

沒有哪個平民百姓出門會吟兩句詩,誦一首詞的。

但平民百姓許多都會哼唱戲文,唱小曲,曲子纔是百姓日常生活常見的東西。

而如今,秦王竟然把曲子拔高到與詞一較高下的地步,那豈不是將平民與士大夫等齊了?

這是所有詞人都不能忍的,這是掀了他們的逆鱗。

曲有什麼資格和詞一較高下?就像螻蟻般的百姓,如何與文人士大夫平起平坐?

周邦彥就是帶着這種心情進京的,哪怕對方是秦王,這麼做也不行!

這是文壇之爭,他不懼怕什麼彼此身份懸殊,秦王也是士林領袖,蓋不會因此爲難於他。

可他本來只是想與秦王辯駁理論,不知道爲何官家竟插手進來。

不過他多多少少看出些官家的意思,應該也不想讓秦王把曲子擡上去。

但這樣一來,卻是有些變了味道……

衆人進殿,道君皇帝看到四周佈置很滿意,老二最近鬧騰得實在是太不像話,禁足剛結束就出門搞出這麼大的事情來。

甚麼曲與詞相爭?曲子怎麼可能和詞相爭呢!道君皇帝也是個寫詩填詞的,雖然成就沒有書畫高,但絕不相信曲子能和詞平起平坐。

他倒是看了太學詩會上那兩首中秋曲,雖然不錯,但又怎會個個都如這般好?不過是誤打誤撞罷了。

京城掀起曲風,那些新出的曲子他也看了,簡直就是不倫不類,四不像一般的東西,不堪入目!

道君皇帝是不大相信還能出詩會上那種曲的,就算老二還能再寫出一首半首,總不會首首如此吧?今日他叫來這些人輪番上陣,就是要打擊下他的囂張氣焰,讓他放棄捧擡曲子的念頭。

上次樊樓的事還沒有和他算賬,居然又出來搞事情,正好借周邦彥回京這個機會,狠狠打壓!

道君皇帝心中得意,彷彿已經看到了趙檉吃癟的情景。

任你老二再有才學,才華橫溢,怕也是孤身一人,怎麼來戰這些詞家?

各自坐後,道君皇帝看了眼外面天色,剛想詢問秦王怎麼沒來,外面的小宦官就引着趙檉走進殿中。

趙檉先是給道君皇帝見禮,隨後看了看下面坐的這些人,果然東京有名的幾乎都來了,只差一個李清照。

他的桌案被刻意與其他人分開,下首坐了王黼三個,這三個是聯桌挨着的,他是獨桌,對面則是周邦彥等人。

這是要孤立打擊自家啊,趙檉暗暗搖頭,他不就是擡了擡曲子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發揚光大一下又有何錯?

至於說動搖詩詞的地位,至少眼下是做不到的,但老百姓喜歡,那百花齊放不好?非要玩朝堂上那一套,排除異己,用力打壓!

道君皇帝居高臨下,看着下方衆人,智珠在握般開口:“今日朕擺宴不爲旁事,只爲了最近京城的詞曲之爭。”

王黼立刻接道:“官家聖明,這件事已於士林文壇鬧得沸沸揚揚,書院學堂爭論不休,都難辯分數出來。”

道君皇帝道:“正是如此,可這種事情又有何辨不出分數?在朕想來,其實簡單得緊!”

蔡攸急忙道:“官家亦乃大家,若是官家出手,自然輕易就會瞧出曲是否能與詞並駕齊驅。”

道君皇帝笑道:“朕在詞曲上倒算不得什麼大家,詞曲之事還是要看秦王和周愛卿的。”

白時中道:“官家實在過謙,官家詩詞書畫天下稱絕,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道君皇帝笑着擺了擺手:“這等話就不必說了,今日叫秦王和周愛卿來,自然是他們之間相爭,朕只是搭個場子,秦王,你可有意見?”

趙檉心想,你老人家下旨只說夜宴,丁點都沒提到過詞曲之爭,眼下才說分明就是要打我個措手不及,你這哪裡是搭場子,分明與對面乃是一夥。

他道:“官家,不知要如何相爭?”

道君皇帝道:“聽聞你在太學詩會說了曲不下詞的話語,周愛卿身爲本朝詞道大宗,對你的話頗有異義,所以才請旨回京想與你辯駁一番,這相爭自然就是以詞對曲,辨別優劣。”

“那就是要作曲了?”趙檉瞅了瞅對面周邦彥爲首的十幾個人,愁眉苦臉道:“官家,這不公平啊,他們人多!”

道君皇帝聞言差點笑出聲:“秦王啊,你也認得他們,都是京城的詞家,都對你那曲不下詞的話語很不贊同,是以想詞曲較量一番。”

趙檉道:“可是官家……”

道君皇帝打斷他道:“秦王你也莫要說不公平,你也可以邀請京城的曲家前來宴會,朕允你這個方便,就算是現在叫人也不遲,比對方多上幾個都無妨!”

趙檉眨了眨眼,讓他也喊人?可他去哪裡喊人啊!別說一個東京,就算是整個大宋怕也找不出幾個曲做好的,這看似公平,實際上一點都不公平!

道君皇帝見他吃癟,心中簡直樂開了花,這老二向來都是一副處變不驚模樣,進退之間全是算計,難得露出這種難受神色。

他道:“秦王大可現在就叫人進宮,莫要因此說朕不公允。”

趙檉苦笑道:“官家公平,臣不叫人!”

道君皇帝笑眯眯道:“秦王可要想好,不叫人的話,可是你一個對陣周愛卿衆人了。”

趙檉道:“多謝官家體諒,臣……無妨!”

對面周邦彥聞言,立刻神色一變,心中暗想好一個“無妨”,秦王你實在有些太過張狂了。

他開口道:“秦王殿下可要想好,真的篤定一人對上我等全部嗎?”

趙檉淡淡道:“本王已經想好,倒是周大家多慮了。”

他可不會給周邦彥好臉子,你這老頭不在淮東好好做官,大老遠地跑回東京給我添堵,我能給你好臉色纔怪!

周邦彥聞言不由道:“難道秦王真的以爲一人之力,就能對過我們這些人嗎,秦王也未免太瞧不起當世詞家了!”

他這話說的也不客氣,倒不忌諱彼此身份,反正學問之前無老幼尊卑,達者爲先,現在是討論詞曲,太過客氣反而顯得心虛。

趙檉看了看他,眼神又掃過後方那些詞家,手指輕敲前方桌案:“有何不可?”

周邦彥道:“人力有時窮,我等就算每人作一首詞,怕秦王也難招架!”

趙檉道:“周大家未免太高看自家等人了吧!”

周邦彥搖頭道:“是秦王低估了我等纔是!”

趙檉眯了眯眼:“不是本王低估,實乃世無大才,遂使庸人成名!”

“秦王你!”周邦彥聞言氣得鬍鬚都顫抖起來,後面那些詞家也個個臉色難看,這秦王的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根本沒把他們這些人當回事啊!

道君皇帝在上面一陣舒坦,他本來和周邦彥就有嫌隙,老二也總讓他堵心,如今這兩個懟在一起,怎麼看怎麼爽利。

他哈哈大笑道:“作詞作曲倒不急,既是宴會,當先飲酒,無酒怎成詞曲?”

說完他對旁邊張迪示意,張迪立刻傳命下去,羣玉殿外開始上酒菜。

片刻後,各種美酒佳餚擺滿了桌案,道君皇帝在上面端起一杯酸梅飲,得意地道:“今日詞曲盛會,自當舉杯慶祝,明日傳播出去,便是憑添我大宋文壇一段佳話。”

衆人皆舉杯道:“官家英明!”

道君皇帝一口乾盡,下面有樣學樣都喝了杯中酒,隨後道君皇帝開始滔滔不絕起來。

他大抵說的都是詞話曲話,賣弄心中關於詩詞曲賦的種種知識,尤其將一些生疏的曲牌子拿出來,細說典故來歷。

酒過三巡,道君皇帝用絲絹擦拭了一下口角湯汁,心滿意足地往龍椅上一靠,決定開始看戲。

他道:“諸位卿家可起詩興?”

下面趙檉捏着酒杯望了望對面,只見周邦彥臉色有些紅暈,似有微醺,便道:“臣隨時可以,就不知周大家醉否?”

周邦彥聞言道:“秦王此言謬矣,能否填詞與醉不醉酒何干?”

趙檉笑道:“就怕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周邦彥搖頭道:“秦王須知江郎才盡一事,今晚對我等衆人,不知還能作上幾首曲子?”

趙檉心想,就知道你們個個都有存貨,此時拿這話來說,不就是威脅恐嚇嗎,想讓自家於曲一事上低頭,可就算你們腹中有稿,自家又何嘗不是胸懷萬千。

他道:“周大家可聞舌戰羣儒乎?”

這舌戰羣儒的故事是自早就有。

東京城內專有編說書人,以霍四究說三分,尹常賣說五代史,文八娘說唱叫果子戲,最爲有名。

而霍四究的說三分,就是說三國故事,乃是最早成型的三國類話本,裡面很多回目的故事,都是自古傳下來的,並不是後世一些演義的獨創。

周邦彥聽到舌戰羣儒幾個字,心中暗自搖頭,想這秦王雖然有才,但畢竟還是太年輕了,就沒想過他和這些詞家,哪個手上沒有幾首未傳出去的詞稿?

倘若這些詞放出去,秦王哪裡會招架得住,別說現場作曲應對,就算是他也有存留,可曲又豈是那般好做?

他讀過那兩首中秋曲,裡面清冷荒誕的意境,絕對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寫出來的,如果沒有這種意境,便只是尋常的曲子,根本不足以和詞相提並論。

若是不能首首都有意境,那秦王必敗無疑,可若想作出全是意境的曲子,這又怎麼可能!

想到這裡,周邦彥站起身對道君皇帝禮道:“官家,既然秦王已經想好,還請官家出題。”

第186章 河北田虎,淮西王慶第19章 江州城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659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一)第498章 箭箭箭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541章 破門,投奔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349章 士族第513章 奪命十三,劍神,劍魔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668章 三山島第180章 出劍有如神第398章 誅惡,刺殺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287章 繼續懲治第330章 修行第132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家國不負卿第226章 上擂臺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61章 誰同意,誰反對!第149章 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第606章 進東京第383章 疑雲密佈第25章 賽潘安,蓋孟嘗第526章 壓制不住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187章 小樓內的初春第675章 崇德閣二十四功臣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606章 進東京第121章 登州籌謀第29章 一路追查第206章 帶兵,帶兵!第131章 藥粉第553章 鐵扇子第257章 偷營劫寨第440章 嵩山武寺第524章 原因何在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485章 戰西涼第532章 狼煙起,風雲聚,江山北望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160章 背叛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300章 圍剿第625章 隱秘,仙教,大仙知第585章 勢如破竹第156章 青衫險峰行,射鵰打虎誰稱雄第50章 銅皮鐵骨第240章 我爲你好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639章 會寧來人,天人大門第323章 秘密人人有,不漏是好手第184章 出手第80章 特殊技藝第185章 狡詐第123章 白龍魚服,君臨七海第498章 箭箭箭第227章 霸王拳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87章 熙河隴右,湟水奔流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211章 王慶大擺廬州擂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560章 驚豔一槍逞雄英第497章 追追追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35章 地下世界鬼樊樓第115章 小娘的點心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607章 官家覺得哪個稱號好?第290章 混賬啊混賬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357章 七生七死方七佛第497章 追追追第527章 軍議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645章 仙工開物,向天再借五百年!第568章 名號,燕北第585章 勢如破竹第444章 山門前的比試第197章 趙檉的真正目的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173章 兵事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159章 海襲第106章 一劍如雪,佳人似夢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75章 虛晃一槍第530章 戰,戰,戰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383章 疑雲密佈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第51章 動手第597章 改旗易幟
第186章 河北田虎,淮西王慶第19章 江州城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659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一)第498章 箭箭箭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541章 破門,投奔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349章 士族第513章 奪命十三,劍神,劍魔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668章 三山島第180章 出劍有如神第398章 誅惡,刺殺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287章 繼續懲治第330章 修行第132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家國不負卿第226章 上擂臺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61章 誰同意,誰反對!第149章 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第606章 進東京第383章 疑雲密佈第25章 賽潘安,蓋孟嘗第526章 壓制不住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187章 小樓內的初春第675章 崇德閣二十四功臣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606章 進東京第121章 登州籌謀第29章 一路追查第206章 帶兵,帶兵!第131章 藥粉第553章 鐵扇子第257章 偷營劫寨第440章 嵩山武寺第524章 原因何在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485章 戰西涼第532章 狼煙起,風雲聚,江山北望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160章 背叛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300章 圍剿第625章 隱秘,仙教,大仙知第585章 勢如破竹第156章 青衫險峰行,射鵰打虎誰稱雄第50章 銅皮鐵骨第240章 我爲你好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639章 會寧來人,天人大門第323章 秘密人人有,不漏是好手第184章 出手第80章 特殊技藝第185章 狡詐第123章 白龍魚服,君臨七海第498章 箭箭箭第227章 霸王拳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87章 熙河隴右,湟水奔流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211章 王慶大擺廬州擂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560章 驚豔一槍逞雄英第497章 追追追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35章 地下世界鬼樊樓第115章 小娘的點心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607章 官家覺得哪個稱號好?第290章 混賬啊混賬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357章 七生七死方七佛第497章 追追追第527章 軍議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645章 仙工開物,向天再借五百年!第568章 名號,燕北第585章 勢如破竹第444章 山門前的比試第197章 趙檉的真正目的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173章 兵事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159章 海襲第106章 一劍如雪,佳人似夢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75章 虛晃一槍第530章 戰,戰,戰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383章 疑雲密佈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第51章 動手第597章 改旗易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