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漢蕃共治

律馬哥望着毛軍,嘴角邊露出一絲難得的笑意。而這正是虎烈府的要害之處,也是自己膽敢攻擊西夏,並以此來脅迫虎烈府重建盟約的原因所在。

李虎有野心,要做北方雄主,但現在形勢對其不利,他急切需要增長實力,假若能把契丹軍收爲己用,不亞於與虎添翼,而耶律馬哥和契丹軍則想暫時依附於李虎以獲得生存,所以雙方都有結盟的共同願望,只是因爲利益不同,雙方需要找個適當的契機以妥善解決。

從契丹人的角度來考慮,當然以建立兄弟聯盟爲最佳,這符合契丹人的利益。當初契丹人和奚人就是靠政治結盟、貴族聯姻合二爲一,但契丹人和奚人屬於異族同種,有結盟的種族基礎,而契丹人和漢人則屬於異族異種,沒有種族基礎,只有利益基礎。以利益基礎來締結政治聯盟,權柄共享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

以女真爲例,完顏阿骨打征服女真各部,建立了女真大聯盟,這就是一個以種族和利益爲基礎的政治聯盟,通過共享權柄來平衡利益分配。完顏阿骨打威望過人,足以鎮制女真諸部,但即使這樣也屢有叛亂。吳乞買繼位後,覬權柄多,叛亂也就更多了,此刻吳乞買若想確保大聯盟的穩定,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滿足女真諸部的利益需求,以平衡利益分配來穩定權力分配,所以當他得知大宋國內混亂地時候,馬上便有了強烈的南下擄掠的。

從漢人的角度來考慮,當然以臣服爲最佳,這符合漢人的利益。契丹人是弱,理所當然要臣服漢人,如此漢人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奴役和控制契丹人了。

問題就出在這。

李虎是大宋的藩鎮,是大宋的藩王,是大宋地臣子,他頭上還有一個老大。契丹人假若臣服,就是稱臣於大宋。契丹人幾年前還是北方雄主,像耶律馬哥這些人既然不願臣服於金國,不願依附於夏國,當然更不願意向背信棄義的大宋稱臣。

這些年契丹人之所以一直和李虎保持盟約,就是因爲李虎沒有立國開疆,大家地位平等,兄弟相稱。我們合得來就聯手,合不來就分道揚鑣,很簡單。相反,契丹人不管是投奔金國還是依附西夏,先就要確立君臣關係,一旦君臣關係確定了,契丹人損失的不僅僅是尊嚴、權力和獨立,就連分道揚鏣都變成了叛亂造反,最終一無所有。

李虎知道耶律馬哥和契丹軍不會臣服於大宋,而他的身份地位又不足以讓契丹人臣服,所以只有締結兄弟盟約,讓契丹人分享權力和利益,但這樣一來後患無窮,契丹人極有可能借助李虎的力量展壯大,繼而東山再起。

李虎因此進退兩難。消滅契丹軍太不划算了,損人不利己,還讓宋金夏三國佔了大便宜。收復契丹軍,就要付出代價,而且這個代價的付出有可能給虎烈府帶來難以預料地麻煩。

毛軍提出地這個要求給了耶律馬哥一個強烈地暗示。李虎和虎烈府願意結盟。但在權力和利益分配問題上不想做出太多妥協。只要耶律馬哥地要求在虎烈府地可接受範圍內。雙方可以建立兄弟聯盟。

耶律馬哥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對毛軍說道:“契丹人只相信虎王。絕不臣服於大宋。”

毛軍笑着點點頭。“中國是指中土之國。而不是大宋。你似乎誤解了我地意思?”

“我誤解了?”耶律馬哥試探着問道。“今日中土之國就是大宋。大宋就是中國。我怎麼會誤解?”

“我是說。契丹人必須臣服於中國。”毛軍一字一句地說道。“而不是說契丹人必須臣服於大宋。”

耶律馬哥知道這兩個字是要害所在,必須問清楚,他毫不放鬆,繼續追問,“中國和大宋有什麼區別?”

毛軍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了。

他不喜歡耶律馬哥,尤其憎惡他這種近似於偏執地性格。

“你認爲沒有區別?”毛軍皮笑肉不笑,冷聲說道,“要不要我提醒你一下?”

耶律馬哥不想破壞氣氛,急忙搖手,“如果我答應了這個條件,虎王是否願意答應我的結盟原則?”

毛軍盯着耶律馬哥的眼睛,臉露嘲諷之色,“你知道契丹人爲什麼敗亡嗎?”

耶律馬哥不明白毛軍的意思,疑惑地望着他。

“因爲你們契丹人目光短淺,頭腦簡單。”毛軍指着耶律馬哥的鼻子罵道,“耶律延禧如此,耶

也是一樣。我原本以爲你和耶律淳旗鼓相當,現在給他拎鞋都不配。”

耶律馬哥眉頭緊皺,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你知道我爲什麼願意追隨虎王嗎?因爲他遠見卓識,他的才智遠遠過了我們,跟在他地後面,我時刻都能看到希望,我對未來充滿信心。”毛軍正色說道,“今天我能坐在這裡,和你促膝而談,而不是兵戈相見,都是因爲虎王。”

“我和虎王離開大同的時候,虎烈府地主要意見是消滅你。虎王不同意,但他無法說服虎烈中樞,所以讓我日夜兼程而來,想知道你的打算是什麼。結果你地想法讓我大失所望,你的眼裡只有契丹人地生存,你絕望,你恐懼,你對未來沒有任何信心,你和虎王的想法更有天壤之別。我真的不知道虎王看中了你那一點,當初非要勸你自立爲王,早知道你這樣鼠目寸光,虎王當初就應該扶植耶律大石,那麼大遼或許已經在大漠重建成功了。”

耶律馬哥沒有怒,他驀然想到了什麼,隨即陷入沉思,對毛軍的責斥置若罔聞。

“你知道虎王爲什麼能在遼東崛起?”毛軍問道,“遼東漢人自李弘大起義開始,此起彼伏,規模都很大,但爲什麼在短短時間內先後敗亡?”

這個問題耶律馬哥也想過,但沒有想明白,他個人認爲李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女真人的間接幫忙,如果遼軍不是以主力對付女真人,早把李虎消滅了。

“因爲李虎改變了策略,不是殺虜復漢,而是以蕃制蕃。

”毛軍說道,“李虎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建立了一支漢蕃大軍。李虎千里西進,攻佔大同,並迅穩定了山後州縣,原因也是如此。他在代北沿用大遼制度,留用大遼官員,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去年虎烈府最大的變化就是仿照大遼宮帳,建立了南北官署制。契丹人和奚人官員已經成爲虎烈府北面官署的主要力量,並正在進入虎烈中樞。”

毛軍用力敲了敲案几,提醒耶律馬哥注意他下面要說的話。

“你知道虎烈中樞的主要意見爲什麼是消滅契丹軍?很簡單,南面漢官擔心北面蕃官因爲得到你的武力支持而獲得更大的權力,並因此進入中樞,影響虎烈府的決策。”

耶律馬哥至此霍然頓悟,他突然找到了契丹人的生存之路,他不得不承認李虎的遠見卓識,李虎是一位真正的王。

契丹人爲什麼崛起於北方並和大宋形成了百年對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國兩制,漢蕃共治。

在北方,漢人人口最多,而且擁有文化和技藝,任何一個蕃族若想崛起,都必須依賴於漢人。同樣,北方漢人若想崛起,也必須贏得蕃人的支持和擁戴,屠殺和排斥只會加劇漢蕃之間的仇恨和矛盾,因此,一國兩制、漢蕃共治,同樣是北方漢人必須要走的路。

李虎顯然正在沿着這條路艱難而行,而北方漢人早已習慣了一國兩制漢蕃共治的基本國策,所以當李虎在代北推行此策的時候,遭遇到的阻力並不大,但在中樞,因爲蕃人加入到了有限的權力和利益分配之中,鬥爭自然激烈。偏偏在這個時候,耶律馬哥和契丹軍到了代北,這隨即加劇了中樞的權力鬥爭。

契丹人和代北諸蕃如果在此刻堅決擁戴李虎,幫助李虎完成“一國兩制、漢蕃共治”的策略,那麼很自然就進入到了虎烈中樞,由此在權力和利益分配中得到了自己那一份,生存問題隨即輕鬆解決。

“一國兩制、漢蕃共治”的基本策略把漢人和蕃人的利益牢牢捆在了一起,這個策略的本身就是一個政治結盟。和過去大遼時期比起來,這個策略最大的區別就是漢人和契丹人的身份地位顛倒了,但這對已經亡國的契丹人來說,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李虎在代北實施此策,不但讓契丹人生存下來,還給了他們一個美好的未來預期。

當然了,契丹人已經沒落,漢人已經崛起,雙方實力此消彼長,已經形成不了抗衡。契丹人若想再度崛起,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和機遇,還要看漢人的治國策略是否穩定延續,但可以預見的是,漢人一旦在北方形成強大的王國,這個策略肯定要變,至於怎麼變,那已經是後代的事情了。

第16章 李綱的套索第90章 皇帝激動了第30章 勢如破竹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64章 梁山好漢第63章 一線曙光第39章 圍殺第20章 你去詐降第88章 你上當了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章 再吃你一口第11章 沙川重擊第49章 兵貴神速第84章 舉步維艱第72章 衝動是魔鬼第6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7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6章 棄守應天府第81章 雨霧朦朦第93章 前車之鑑第75章 仇人是誰?第41章 給我死戰第3章 調整第5章 王者歸來第24章 攝政第29章 完全錯了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37章 手舞足蹈第22章 刨地三尺第93章 閹帥之計第70章 濮陽戰場第58章 舉旗造反第61章 變數第35章 決裂第52章 以身爲餌第59章 死人復活第58章 陷城第14章 國富?民富?第44章 緊迫第62章 倒戈第23章 突圍第十二日第54章 這是我的地盤第99章 瞻前顧後第17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4章 只要腦袋第75章 讓他滾第42章 突圍第十五日第14章 跟着美女混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92章 夜襲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38章 西征第94章 求援第90章 最好機會第59章 一進一退第51章 下次再來第47章 養寇自重第51章 國祚危難第77章 誰算計了誰?第49章 誰去長安?第61章 大元帥府的內部問題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96章 約定第41章 他們在騙你第9章 獻城第39章 覆手爲雨第100章 猛擊第2章 崇拜吧?第44章 殺人的天才第60章 荒誕第54章 決戰前夜第40章 恭喜恭喜第81章 馬哥被困第1章 決戰第84章 女真人來了第11章 援助第39章 白乾了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10章 突圍第九日第41章 擋我者死第38章 不是我的我不要第67章 借勢第85章 有捨棄纔有收穫第49章 來了一隻大老虎第27章 虎烈五軍第69章 馬尾胡琴第84章 兄弟,保重第48章 以身相許第55章 最可怕的背叛者第2章 不祥預感第11章 夜襲第91章 距離陷阱很近了第27章 風雨欲來第93章 血色驚濤第1章 今晚殺人第31章 至死方休第89章 棄子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88章 臨陣磨槍第57章 小刀舞大刀
第16章 李綱的套索第90章 皇帝激動了第30章 勢如破竹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64章 梁山好漢第63章 一線曙光第39章 圍殺第20章 你去詐降第88章 你上當了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章 再吃你一口第11章 沙川重擊第49章 兵貴神速第84章 舉步維艱第72章 衝動是魔鬼第6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7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6章 棄守應天府第81章 雨霧朦朦第93章 前車之鑑第75章 仇人是誰?第41章 給我死戰第3章 調整第5章 王者歸來第24章 攝政第29章 完全錯了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37章 手舞足蹈第22章 刨地三尺第93章 閹帥之計第70章 濮陽戰場第58章 舉旗造反第61章 變數第35章 決裂第52章 以身爲餌第59章 死人復活第58章 陷城第14章 國富?民富?第44章 緊迫第62章 倒戈第23章 突圍第十二日第54章 這是我的地盤第99章 瞻前顧後第17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4章 只要腦袋第75章 讓他滾第42章 突圍第十五日第14章 跟着美女混第12章 突圍第十日第92章 夜襲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38章 西征第94章 求援第90章 最好機會第59章 一進一退第51章 下次再來第47章 養寇自重第51章 國祚危難第77章 誰算計了誰?第49章 誰去長安?第61章 大元帥府的內部問題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96章 約定第41章 他們在騙你第9章 獻城第39章 覆手爲雨第100章 猛擊第2章 崇拜吧?第44章 殺人的天才第60章 荒誕第54章 決戰前夜第40章 恭喜恭喜第81章 馬哥被困第1章 決戰第84章 女真人來了第11章 援助第39章 白乾了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10章 突圍第九日第41章 擋我者死第38章 不是我的我不要第67章 借勢第85章 有捨棄纔有收穫第49章 來了一隻大老虎第27章 虎烈五軍第69章 馬尾胡琴第84章 兄弟,保重第48章 以身相許第55章 最可怕的背叛者第2章 不祥預感第11章 夜襲第91章 距離陷阱很近了第27章 風雨欲來第93章 血色驚濤第1章 今晚殺人第31章 至死方休第89章 棄子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88章 臨陣磨槍第57章 小刀舞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