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西夏梁氏

月下,興慶府。

虎烈大軍兵出狼山,直殺賀蘭山的消息迅速傳到興慶府,西夏朝野震驚,李乾順召集文武大臣緊急商量對策。

李察哥錯誤地估計了形勢,他一直以爲李虎不敢越過狼山,自己有充足的時間穩定京都局勢,所以他以血腥手段擊敗了宰相薛元禮之後,馬上開始清除漢臣,着手修改國策。但李乾順頭腦清楚,他知道在這一輪漢蕃鬥爭中,自己處於下風,如果一味退讓,任由李察哥爲所欲爲,接下來不但皇權會受到嚴重打擊,就連國祚都岌岌可危了,因此他竭盡全力保護漢臣,維持現行政策,他做出的一個重大決策就是再次起用母族大臣,任命自己的舅舅樑乞申爲國相,以對抗李察哥。

西夏梁氏是漢人,在西北是一個顯赫世家,和西夏皇族的先祖世代交好。李繼遷在西北自立,樑家追隨左右。李元昊建國,更是得到了樑家的鼎力相助。在西夏立國的這八十多年裡,歷四世皇帝,其中第三世皇帝惠宗李秉常八歲繼位,國事由其母樑太后主掌。樑太后任命自己的弟弟樑乙埋爲國相,自此西夏外戚專政。

十七年後,惠宗皇帝死了,李乾順繼位。他的母親就是樑乙埋的女兒,而這位樑太后則任命自己的哥哥樑乞爲國相,於是西夏連續出現了梁氏外戚專政的局面。

樑乞驕橫跋扈,對孤兒寡母造成了威脅,於是樑太后聯合一幫大臣把自己的親哥哥殺了。這一殺打擊了梁氏家族的權勢,幾年後,樑太后自嘗惡果,被遼道宗皇帝暗中聯合西夏人將其鳩殺。大遼皇帝殺西夏太后,這明顯就有些牽強,所以西夏朝野一直有傳聞,說太后是被李乾順所殺,因爲那一年李乾順正好十六歲,要親政了,太后不死他能親政?

樑太后一死,樑家“一門兩後”所帶來的顯赫權勢也隨之而去,但梁氏在西夏的地位太高了,是西夏漢人大族的鼎柱,其門生故吏遍及西北,尤其它和皇族地親密關係更是無法斷絕,所以當李乾順採納了薛元禮推行漢學漢禮的建議後,梁氏馬上再度進入了朝堂,但這一次梁氏比較低調,讓薛元禮和一幫漢臣在前面衝鋒陷陣,自己在後面指揮。

李察哥的對手名義上是薛元禮,其實是梁氏,所以當李察哥擊敗薛元禮後,梁氏不得不出面力挽狂瀾了,西夏漢蕃鬥爭至此進入了。

這個鬥爭的主體不僅僅是漢蕃矛盾,還加進了宗室和外戚地權力鬥爭,而西夏宗室和外戚的權力鬥爭非常血腥,梁氏兩次專政前後長達三十年,雙方重量級人物先後死亡,由此可見這場鬥爭的激烈程度。

李乾順主政後,對宗室和外戚都予以壓制,但他推行漢學漢禮,重用漢臣,事實上傷害了宗室和外戚的利益,所以宗室想方設法攫取權柄,比如李察哥就以軍功攬權,而梁氏則放棄蕃學蕃禮,轉而力推漢學漢禮,以此贏得漢士大族的支持,繼而通過漢臣來控制權柄。

李察哥處心積慮。設下奪權大計。他成功了。推倒了薛元禮和一幫漢臣。但他同時也失敗了。因爲他激怒了皇帝。最強大地對手梁氏在沉寂二十年後再度復出。這導致興慶府地局勢越來越惡劣。

就在這個時候。虎烈軍開始了攻擊。這讓局勢愈緊張。整個京都混亂而恐懼。

李察哥對此有所準備。雖然他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展。但他並不懼怕。在他看來。李虎沒有實力也沒有條件攻擊西夏。此次入侵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威脅。李虎可能打算以武力從西夏訛詐到更多地東西。

李察哥爲此擬定地計策是。在北方依靠有利地形和險要關隘固守禦敵。在南方則主動出擊。從而迫使大宋維持和平盟約。強行命令李虎撤軍。

這個對策明顯趨於保守。這是基於興慶府地混亂和西夏目前國力地嚴重不足而制定地。李虎實力有限。代北地財賦更有限。而且大同還受到了金軍地威脅。所以李虎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撤軍。至於陝西方向。因爲大宋當前主要精力用於平定河北山東地叛亂。所以西北軍不會動對夏戰爭。這時夏軍主動攻擊必然能贏得大宋地議和。此策既能用最小代價解除危機。又能穩住興慶府。當然無可挑剔。

但國相樑乞申則認爲李察哥錯誤地理解了當前形勢,他和部分大臣堅持認爲,這是大宋第二次大規模進攻西夏,爲此興慶府要調用整個王國的力量,全力防守。按照他的計策,夏軍一分爲三,一部分在賀蘭山北部抵禦

,一部分在靈、夏兩地阻擊宋軍,主力則集中於興慶京師。

漢蕃大臣們據理力爭,各不相讓。

如果按照李察哥的計策,那麼夏軍主力將南下攻擊,夏軍被李察哥牢牢控制。反之,如果按照樑乞申的計策,夏軍一分爲三,其主力集結於興慶府,皇帝李乾順則能趁機控制部分軍權,這對削弱和遏制李察哥非常有利。

李乾順理所當然地採納了樑乞申地計策。

宗室王李安惠出任北路統帥。宗室王李仁忠鎮戍京師。晉王李察哥則出任南路統帥,負責攻擊大宋。

大敵當前,內訌只會導致國祚敗亡,李察哥從大局考慮,不得不接受了皇帝的安排。他要求到賀蘭山阻擊虎烈軍,但皇帝和樑乞申認爲大宋的主攻方向在橫山、天都山一線,南路戰場更重要,拒絕了他的要求。

六月下,太原。

童貫、王安中和折彥直聽說虎烈軍已於本月十五動了對夏攻擊,知道勸阻無效,隨即匆匆返回太原商議對策。

虎烈軍孤軍深入,西北軍要不要予以策應?

王對李虎一意孤行的做法非常憤怒。汴京要殺李虎,打算和金人聯手攻擊,而李虎此刻把主力調去打西夏,正好給了金軍機會,也給了汴京調集西北軍北上佔據雲中路地機會。

“汴京如果知道這個消息,會不會下旨叫我們攻擊大同?”這是王最擔心的問題。

“官家當然會下旨。”童貫說道,“白時中、張邦昌、李邦彥這些人之所以極力主張消滅李虎,並不僅僅是爲了消除外患,也是爲了消除內憂啊。”

童貫這話說得很含蓄,但鄆王、折彥直等人一聽就明白了。現在汴京地皇統之爭對鄆王明顯不利,汴京的文官們爲了打擊和遏制武將,要之務就是削弱西北人地實力,而把李虎趕盡殺絕,或利用這個機會離間李虎和西北人的關係,正是打擊武將地最好辦法。

“官家曾打算調遣西北軍到河北山東平叛,但因爲虎烈府和大宋的關係越來越惡化,西北軍戍邊之責非常重,此議隨即作罷,而這直接導致河北山東的叛亂至今未能平定。”童貫繼續說道,“此刻如果汴京下旨,叫西北軍北上攻擊大同,而你們延誤不前,其後果可想而知。”童貫盯着鄆王那張因爲憤怒和恐懼而變得非常蒼白的面孔,加重了語氣,“尤其對殿下來說,更爲不利。”

王臉頰的肉輕輕抖了幾下,然後咬牙說道:“李虎是個瘋子,他到底想幹什麼?他難道不知道攻打西夏是自陷絕境?”

“李虎正是要自陷絕境。”童貫微微笑道,“置之死地而後生,李虎被團團包圍,不得不左衝右突殺出一條血路。”

“難道非要打西夏?”

“難道殿下希望他攻擊河北?”

王面色一僵,無奈搖頭,“那麼,他如何求得生路?”

“現在的問題是,金軍會不會攻打大同?何時攻打大同?”童貫的目光轉向折彥直,“金軍的動向和我們接下來要採取的對策緊密相關。”

折彥直自然知道童貫的意思,但他不相信童貫,他也不敢暴露西北人的想法,所以他保持沉默。

“李虎一動,則代北形勢大變,代北形勢一變,則天下大變。”童貫說道,“目前形勢下,金軍南下攻擊幽燕的可能最大,如果金軍攻佔了幽燕,則必下河北。現在河北的軍隊和叛軍正在交戰,一片混亂,根本無力抵禦金軍,所以我們希望李虎不要動,在代北牢牢牽制金軍,可惜汴京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拿出了一個錯誤的策略,逼得李虎不得不絕地反擊。”童貫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句實話,李虎沒有背叛大宋,沒有南下攻擊河北,已經是大宋的運氣了。”

“父皇信任你,你可以向父皇進言……”

“我現在一句話都不能說。”童貫苦笑道,“殿下現在主掌西北軍事,得到了西北將門和虎烈府的擁戴,如果此刻我勸諫官家不要誅殺李虎,意味着什麼?我在主掌西北軍事二十年,西北軍很多將領都是我一手提拔的,我在西北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在這件事上我必須保持沉默。”

王和折彥直、張孝純等人互相看看,都沒有說話。這算是童貫的一個表態,一個忠誠於鄆王的表態。

第50章 糧道第75章 上鉤的魚第48章 爭執第53章 折家的厚禮第5章 殺虜復漢第66章 向戰場推進第18章 見鬼了第31章 驚人的誘惑第72章 漫長之路第44章 雷霆第89章 楊家將第67章 混飯吃第37章 喀羅川的噩夢第18章 岳飛的近憂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25章 紫色羅巾第33章 誰是勝利者?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76章 兵進玉門關第12章 夜戰第26章 一盆冷水第96章 約定第60章 未來儲副第67章 夫人也會騙第7章 致命要害第25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38章 驚變第23章 再攻大同第17章 我們憤怒了第18章 被掏空的大樹第21章 土地制度乃根本第22章 請君北伐第82章 桀驁不馴第1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37章 亂中取勝第9章 繼續攻擊第32章 驚天秘密第66章 向戰場推進第95章 壞消息第48章 整倒了豬頭第21章 致命錯誤第40章 一言堂第35章 山前山後第51章 我要倒戈第3章 決心第100章 毛帥的謹慎第35章 堅韌第69章 白銀貨幣化第80章 岳飛回京第54章 決戰前夜第94章 求援第43章 搶佔先機第55章 開始攻擊第28章 魂飛魄喪第89章 一日破城第99章 大旗第47章 大戰在即第71章 鏖戰第13章 國是第68章 西線戰事第38章 南北夾擊第81章 請霍帥開陣第38章 折家的困境第31章 驚人的誘惑第24章 風雨欲來第37章 痛苦的汴京第92章 誰騙誰?第84章 以恥爲榮第38章 南北夾擊第25章 推倒童貫第35章 堅韌第90章 最好機會第69章 白銀貨幣化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71章 總帥挖坑第73章 無可救藥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83章 誰敢做老大?第76章 心狠手辣第66章 向戰場推進第28章 警告第82章 君臣之痛第7章 錯誤的判斷第51章 自尋死路第56章 誘敵第69章 汴京之變第16章 欺騙第86章 李清照第95章 佯攻第12章 夜戰第39章 白乾了第79章 接納之策第73章 無可救藥第45章 皇帝的決策第66章 奚王行帳第100章 邪惡的報仇慾望第18章 我有自信第48章 西北農夫第86章 陳兵飲馬河
第50章 糧道第75章 上鉤的魚第48章 爭執第53章 折家的厚禮第5章 殺虜復漢第66章 向戰場推進第18章 見鬼了第31章 驚人的誘惑第72章 漫長之路第44章 雷霆第89章 楊家將第67章 混飯吃第37章 喀羅川的噩夢第18章 岳飛的近憂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25章 紫色羅巾第33章 誰是勝利者?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76章 兵進玉門關第12章 夜戰第26章 一盆冷水第96章 約定第60章 未來儲副第67章 夫人也會騙第7章 致命要害第25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38章 驚變第23章 再攻大同第17章 我們憤怒了第18章 被掏空的大樹第21章 土地制度乃根本第22章 請君北伐第82章 桀驁不馴第1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37章 亂中取勝第9章 繼續攻擊第32章 驚天秘密第66章 向戰場推進第95章 壞消息第48章 整倒了豬頭第21章 致命錯誤第40章 一言堂第35章 山前山後第51章 我要倒戈第3章 決心第100章 毛帥的謹慎第35章 堅韌第69章 白銀貨幣化第80章 岳飛回京第54章 決戰前夜第94章 求援第43章 搶佔先機第55章 開始攻擊第28章 魂飛魄喪第89章 一日破城第99章 大旗第47章 大戰在即第71章 鏖戰第13章 國是第68章 西線戰事第38章 南北夾擊第81章 請霍帥開陣第38章 折家的困境第31章 驚人的誘惑第24章 風雨欲來第37章 痛苦的汴京第92章 誰騙誰?第84章 以恥爲榮第38章 南北夾擊第25章 推倒童貫第35章 堅韌第90章 最好機會第69章 白銀貨幣化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71章 總帥挖坑第73章 無可救藥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83章 誰敢做老大?第76章 心狠手辣第66章 向戰場推進第28章 警告第82章 君臣之痛第7章 錯誤的判斷第51章 自尋死路第56章 誘敵第69章 汴京之變第16章 欺騙第86章 李清照第95章 佯攻第12章 夜戰第39章 白乾了第79章 接納之策第73章 無可救藥第45章 皇帝的決策第66章 奚王行帳第100章 邪惡的報仇慾望第18章 我有自信第48章 西北農夫第86章 陳兵飲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