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坑與被坑

吳世誠沒有捱打,不是王良璟饒了他,而是王良璟實在是沒有功夫管他。

不但王良璟沒有時間,就連王寧安都抽不出空,他騎着馬,一溜煙兒殺到了六藝學堂。在學堂外面,正好看到了王朝和馬漢。

王寧安黑着臉走過去,“姓包的哪去了?”

馬漢哭笑不得,“二郎,咱們是朋友,好歹對我們家大人客氣點。”

“呸,還有臉說朋友,問問包黑子,有他這麼當朋友的嗎?”

王寧安說完,一甩袖子,直奔歐陽修的書房。

此時歐陽修、梅堯臣、餘靖幾個都在,包拯坐在了他們的對面,這位本來就臉黑,也好,即便是害臊都看不出來。

歐陽修臉色陰沉,“我說希仁,到底是怎麼回事,救災的糧怎麼能斷了?這才四月份,離着秋收還遠着呢,青黃不接,想讓老百姓餓死啊?”

包拯垂着頭,“老大人,都是下官無能,實在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我東挪西湊,勉強維持到四月中旬,河北其他的各州府,四月初就斷糧了。”

見歐陽修變色,其他幾個喘息加重,包拯急忙站起。

“幾位先生,不是下官表功,也無意推諉卸責,要我說,這一次,從上到下,有太多的官員有罪,下官難辭其咎!”

包拯痛心疾,“想我大宋,仁愛親民,冠絕歷代,除了常備之常平倉、義倉、社倉之外,又加設惠民倉、豐儲倉、廣惠倉,爲的就是在災年救濟百姓,不至餓殍遍地,白骨盈野。奈何這一次黃河決口,河北各州城府縣,遭災百姓多達百萬之巨,縱使朝廷有心救濟,也是力有未逮。”

幾位老先生裡面,梅堯臣官職最低,經驗也最少,他好奇道:“包大人,往年生災情,朝廷都會徵召廂軍,這一次招了嗎?”

此話一出,包拯的臉更苦了。

“麻煩就出在這個上了!”

“怎麼講,難道是怕刺字,沒人願意投軍?”梅堯臣好奇道。

“百姓當然願意投軍,災年能吃口飽飯就不錯了,還在乎什麼刺字不刺字的。”

“那,爲何會出麻煩?”

包拯搖搖頭,“災民太多了,招了兵,修六塔河,又招了工,青壯都被調走了,卻還剩下幾十萬的老弱婦孺,讓地方衙門,如何處置!”

聽到這裡,歐陽修等人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沒錯,大宋朝的救災體系的確完備,可是幾百萬人遭災,上百萬流民,壓力還是空前的。

按照以往的法子,招了七八萬廂軍,又招了二十幾萬民夫,去修六塔河,結果還剩下了六七十萬人。

投軍、做工的都是青壯,都是掙錢的主力,剩下的人幾乎沒什麼用處,卻還要消耗驚人糧食,地方衙門的存糧不夠了,朝廷的糧食調不過來,這些人忍飢挨餓,每天都有餓死的。

有一句話,包拯沒有說出來,大傢伙的心裡全都有數。

青壯走了,剩下的老弱婦孺沒本事造反,官吏們都琢磨着,反正不給他們糧食,也不會出什麼問題,誰見過老弱婦孺造反了?把這些人餓死了,反而少了負擔……因此各地的衙門,好一些的弄個粥廠虛應故事,心狠的乾脆視而不見。

有人要問,往常也會生災害,難道也這麼不管老百姓死活嗎?

其實以往的災害規模小,最多二三十萬的流民,招收幾萬人馬,加上家眷,就差不多一半了。

剩下的分散到各地,去給地主當佃農,也就解決了,餓不死多少人。

可這一次的人太多了,大到以往的辦法都失效了。有些地方的佃戶擔心流民會搶租他們的田地,紛紛結社自保,甚至生械鬥衝突,死了不少人。

災民和地方生衝突,官吏當然站在自己人這一邊,無依無靠的災民處境非常艱難。

包拯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兒,放在以前,他肯定上書彈劾夏悚,彈劾其他不顧百姓生死的官吏

可是自從崔家的案子之後,包拯也變了,變得更加着眼全局。

朝廷財政艱難,要安頓百姓,要修六塔河,還要防備大遼,方方面面算下來,開支巨大,拿不出足夠的錢糧。

就好像一家人,糧食不夠吃了,能餓着誰啊?

手心手背都是肉,碰哪邊都疼!

“下官無奈,只能做個小人,或許有人能想出兩全之策,上解君憂,下救黎民……”包拯躬身說着,突然外面傳來爆喝。

“我沒招!”

王寧安氣呼呼衝進來,他在外面聽了一會兒,恨不得把包黑子給撕成碎片。

“包大人,我爹派人去接部曲的家屬,你怎麼好煽動那麼多人涌到滄州?你想害死他們嗎?”

面對王寧安的咆哮,包拯顯得很淡定,“朝廷拿不出糧食,他們本就是死人,到了滄州,或許可以生。”

“扯淡。”王寧安怒氣衝衝,“我說包大人,你想過沒有,眼下有一兩萬人過來,就算真的安頓成了,其他人呢?我們一家有多大的力量?如果七八十萬人都涌入滄州,那時候怎麼辦?”

包拯啞火了,十分難看,可轉而大笑,“王二郎,這麼說,一兩萬人你是能安置了?”

遭了,被老倌兒算計了。

王寧安剛想反駁,歐陽修開口了。

“二郎,六藝學堂,講的是經世致用,你要是有韜略,能夠救濟百姓,就該拿出來,幾十萬的生靈啊,蒼生何辜?”

老先生滿腔悲憤,在場幾個人都盯着他,一副你敢拒絕,我們就揍你的架勢。

王寧安乾笑了兩聲,他弄清了情況,當然同情那些百姓,可是要想救這麼多人,絕不是輕鬆的事情,不但要救人,還要防着明槍暗箭,難啊!

“醉翁,包大人,還有諸公,要說安置百姓,我或許有些主意,只是……”

“只是什麼?”

“此事牽連這麼大,我擔心上面會掣肘。”王寧安思索着道:“這一次救災和河工,都是夏相公主持,出了問題,不亞於打了夏相公的臉,他會怎麼幹,醉翁比我清楚。”

廢話,歐陽修當然清楚,夏悚那個老東西多壞啊,歐陽修和外甥女之間的事情,就是夏悚捏造出來,到處散播,弄得歐陽修人不人鬼不鬼的。

老歐陽默然不語,餘靖突然開口了。

“夏悚誤國,又救災不利,大不了上書彈劾,先把老賊搬倒了!”

“不可!”包拯連忙擺手,“武溪公,朝廷的難顯而易見,下官並非替夏相公說話,而是此時彈劾,很多人都會以爲是藉着救災掀起黨爭,到時候朝廷紛亂,救災就更無從談起,這幾十萬的老弱婦孺,只怕連半數都活不下來。”

聽完包拯的話,王寧安真的很驚訝,這位急先鋒什麼時候學會老誠謀國了,真是稀罕啊!

老包許是感到了王寧安詫異的目光,乾笑了兩聲。

“二郎,做事總要三思,這也是你教會我的,不如這一次你再教本官些救災的本事。”爲了災民,老包都低頭賠笑臉了,可把王寧安擠兌到了牆角,不管是不行了。

思量一會兒,王寧安悶聲道:“我最多有辦法解決1o萬人的生計,不過……必須徐徐圖之,而且必須要朝廷全力配合。”

王寧安不是說假話的人,幾位老先生都陷入了沉思,不讓朝廷掣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還要避免黨爭,那就難上加難。

王寧安不說話,你們給我出難題,我也不能客氣了,反正不把亂七八糟的事情擺平,老子纔不給你們火中取栗呢!

這就是個坑與被坑,簡稱互坑的故事。

過了許久,歐陽修微微一笑,“黨爭是避不開了,不過老夫卻有辦法叫黨爭無法干擾救災,王二郎,你意下如何啊?”

王寧安無所謂地聳聳肩,“拭目以待了。”

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35章 滅殺第304章 罪己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573章 大勝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5章 滅殺第309章 很強勢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76章 攜手合作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72章 楊家槍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926章 謀反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16章 賊配軍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932章 用酷吏第643章 六千刀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40章 弓箭社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74章 一怒拔劍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642章 凌遲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590章 拜師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70章 小奸商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123章 養兵不便宜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76章 攜手合作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1章 二伯來訪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224章 罷相第83章 大龍頭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659章 天兵至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
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35章 滅殺第304章 罪己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573章 大勝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5章 滅殺第309章 很強勢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76章 攜手合作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72章 楊家槍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926章 謀反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16章 賊配軍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932章 用酷吏第643章 六千刀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40章 弓箭社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74章 一怒拔劍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642章 凌遲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590章 拜師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70章 小奸商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123章 養兵不便宜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76章 攜手合作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1章 二伯來訪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224章 罷相第83章 大龍頭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659章 天兵至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