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

張孝傑很受傷,他從小就是個天才,父親是遼朝的大官,自己一路順風順水,年紀輕輕考上了狀元,而且以遼朝變態的升官度,他沒用幾年就混到了參知政事。

年少多金,才華橫溢,身居高位,萬千寵愛於一身,他是代表遼國的臉面跑到大宋炫耀的,結果呢,讓人給打成了豬頭。

他苦心焦思,弄出來的絕對,被王寧安給隨手對上了,最氣人的是還對上了兩個,第一個是拍馬屁,投機取巧,可第二個呢,詩經的確分成四部分,而雅又分成大雅和小雅,合在一起,正好是風雅頌,對的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聽說這小子連科舉都沒考,按照當世的學歷標準,就相當於學齡前兒童,把他一個北大博士生給秒殺了,最可氣的是這小子比自己年輕多了,還特麼比他帥……讓不讓人活了,難不成宋遼的教育差距這麼大?

張孝傑覺得人生觀都要崩塌了……其實他也不用這麼沮喪,這一聯的確號稱千古絕對,只是遇上了萬古奇才,讓蘇大鬍子給對上了,後世廣爲流傳,弄得臭大街了,王寧安才輕輕鬆鬆想到答案。

當然了,眼下的蘇軾興趣不在這詩詞歌賦,文字機巧上了,讓王寧安對上來,也算是彌補了遺憾。

不管怎麼說,接待遼使的宴會辦得很成功,這是一次友好的交流,這是一次成果斐然的盛會,雙方在坦誠熱烈的氛圍當中,進行了深入愉快的交流,充分交換了意見……說句人話,就是吵得很激烈,啥成果也沒有。

遼國方面還是以往的那一套,堅持敲詐勒索,而大宋這邊也寸土不讓,一連吵了好幾天,腦袋都大了。

文彥博和龐籍感到心力交瘁,無可奈何。

“要不讓那小子去和遼使談?”龐籍建議道。

文彥博黑着臉,道:“老夫或許看走眼了,那小子的確有些門道,若是他再把遼使給擺平了,咱們這些人的臉往哪擱?”

龐籍苦笑道:“不管往哪擱,總歸是國事爲重,宋遼之間,不能再扯皮了,河北各地需要休養生息,嶺南的大戰馬上就來了,千頭萬緒,能按下一邊總歸是好事……當然了,朝局都在老兄這邊,你看着辦,我都聽你的。”

文彥博氣得直哼哼,什麼叫都聽我的,分明是讓我背黑鍋,去那個倒黴的。

“好,既然如此,就讓王寧安去,我倒要看看,他能談出什麼玩意來。”

……

在此坐在了談判桌上,王寧安滿臉笑容,看到他的模樣,張孝傑和耶律化葛就腦袋疼,尤其是張孝傑,上一次談判,劉六符代表遼國過來,結果被罵了一個狗血淋頭。

回去之後,遼國這邊還看不上劉六符了,絕對王寧安說得對,丫的心裡還念着自己是漢人,對大遼不忠誠。

把劉六符給貶官了,出了京城之後,劉六符驚恐萬狀,夜不能寐,總是聽到有人在喊:六親不認,衆叛親離……六……離……

聽得多了,劉六符竟然落下了病根兒,沒有多久病入膏肓,竟然死了。

劉六符也是狀元出身,前車後轍,碰上了王寧安,張孝傑就先矮了半頭,怎麼都提不起氣勢。

可是出乎他的預料,今天的王寧安顯得非常客氣和藹,全然沒有了之前的飛揚霸氣。

“耶律特使,張次使,在金殿之上,關乎朝廷顏面,我不得不多有得罪,先給二位賠罪了。再有,咱們談判,應該先易後難,燕雲十六州,還有歲幣的事情,扯不清楚,我也不想浪費吐沫。咱們不妨就說說平縣榷場,你們能不能交個底兒給我,倒是要不要辦,遼國是不是真心想要貿易?”

這不是廢話嗎?

不說別人,就連耶律化葛貼身穿的都是絲綢,腰上配着玉佩,遼國貴胄,集體漢化,哈宋之風盛行,他們當然想要貿易,只是他們也知道,宋人太過狡詐,和大宋做生意,佔不到便宜,所以纔想通過歲幣,多彌補一些,順便找回面子,如此而已。

“王大人,我們倒是想聽聽,你怎麼看待貿易的事情。”耶律化葛凝重道。

“呵呵,這做生意,就要講究兩條,第一是誠信,第二是有利可圖。上次我和耶律仁先還有蕭大祐兩位使者談論貿易,有很多還只是設想,最近又完善了許多。先,我提議咱們要成立一個公平貿易委員會,負責制定商品指導價格,這個委員會的成員,雙方各佔一半。還要成立一個貿易爭端仲裁委員會,一樣是兩邊各自派員。再有,歷年來,宋遼貿易,遼國都是吃虧的一方,我準備成立一個貿易平衡辦公室,比如我們規定,一年之內,大宋出口遼國的貨物總值不得過從遼國進口總值的百分之五,如果過了,大宋方面就要派遣專員,前往遼國採購貨物,彌平貿易差距,不知道二位意下如何?”

前面王寧安已經提到了過了要弄公平貿易,讓雙方派員,各自估價,不許欺詐對方,在弄一個仲裁委員會,無非是前者的補充,算不了什麼新玩意。

可是這個平衡貿易辦公室,就觸動了兩個人。

宋遼貿易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宋每年從遼國賺幾百萬貫之多,把歲幣賠的那點全都十倍拿回來。遼國上下爲了這個,義憤填膺,卻又無可奈何。

很多人都擔心弄出榷場之後,貿易逆差會繼續擴大,遼主左右爲難,他想勒索一些歲幣,也是爲了填窟窿。

哪知道王寧安竟然主動提出來了,還拿出了辦法,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王大人,你不是拿我們開心吧?”耶律化葛質疑道。

王寧安把頭搖晃得和撥浪鼓似的,“耶律特使,你不妨去問問耶律仁先和蕭大祐,我王寧安是什麼人,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吃幹抹淨,我王寧安從來都是講究互利共贏,絕不會佔人家的便宜。”

張孝傑也問道:“王大人,既然這麼說,你準備如何平衡貿易?是不是你們捧着錢過來,要什麼我們就賣什麼?”

“哈哈哈,張大人說笑了,兩邊都有不願意出賣的東西,比如你們的優良戰馬,我們這邊的牀子弩,精鐵等等,都不會牽連其中。另外我還有個想法,假如你們的商品不夠平衡貿易,我們可以派遣匠師過去,在遼國境內設置作坊,對產品進行深加工。”

又是個新名詞,耶律化葛問道:“什麼意思?”

“很簡單,比如你們賣木材,只能賣一萬貫。如果加工成傢俱,大牀,就能賣到三萬貫,偏偏你們沒有匠師,掙不到這個錢。我們就可以安排匠師過去,咱們雙方合資辦作坊,我們的人教你們生產傢俱,再賣到大宋賺錢,這麼一來,貿易不就平衡了嗎!”

耶律化葛和張孝傑都吸了口氣,他們倆突然覺得王寧安這小子可愛起來了,要知道歷來大宋對自己的技術都是敝帚自珍,捨不得教給任何人。

要想拿到大宋的技術,只能搶掠工匠,王寧安倒好,不用搶劫,直接雙手奉送,這傢伙是太傻了,還是怎麼回事,真是讓人摸不透啊……

“兩位使者,不止如此,在六藝學堂……對了,你們聽說過六藝學堂吧?”

張孝傑點了點頭,“這個我自然知道,聽說是醉翁創辦的,聚集了不少飽學鴻儒,我也是很仰慕。”

“張大人,我準備在六藝學堂設一個商學院,專門講授經商之道,我知道貴國對商業缺少人才,以致做生意的時候,常常吃虧。你們可以選派年輕人過來,進入學堂學習。我們這邊會毫不保留,把經商的學問都傳授給每一個學生……”

看不懂,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耶律化葛和張孝傑怎麼也想不到,王寧安竟然一再拋出大餡餅,把他們都給吃撐着了。平衡貿易就夠誘人的,還幫着設立工廠,幫着培養人才。

“我斗膽請教王大人,你這麼做,到底是爲了什麼?”

“爲了咱們的生意能做下去。”王寧安毫不遲疑道:“還是那句話,雙方要互利共贏,有很多爭端,其實是因爲誤會而爆的,兩國之間,要想永享太平,邊境的百姓要想安康富足,就必須互相瞭解溝通,光是有商品的往來,遠遠不夠,還要技術交流,人才培養……榷場不只是交換商品的市場,更是連接兩國的橋樑,我們應該扮演好守衛者的角色。宋遼對峙了太多年,雙方都損失慘重,失去了太多的機會。我還是那句話,總是盯着雙方的矛盾衝突,永遠只會雙輸,多談合作,多談怎麼賺錢,怎麼過好日子,彼此之間的共同利益纔會越來越多……我誠懇希望,宋遼之間,能夠建立起新型的大國之間的關係,不衝突,不對抗,合作共贏,互利互惠……”

據說王寧安要和兩位遼使談判,外面都安排了無數侍衛。

私底下還有人打賭,賭他們能談多久,有的人認爲是半個時辰,有的是賭一刻鐘,還有說一盞茶的功夫,也有人說以王寧安那個衝動勁兒,見面就要打起來。

誰也想不到,足足談了兩個多時辰,出來之後,勾肩搭背,兄長弟短,別提多親密了……

第698章 師徒聯手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712章 封王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90章 兵器寶庫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562章 新交子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51章 世代忠良第464章 民變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562章 新交子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102章 不服氣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
第698章 師徒聯手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712章 封王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90章 兵器寶庫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562章 新交子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51章 世代忠良第464章 民變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562章 新交子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102章 不服氣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