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

包拯的房舍十分簡單,沒有任何像樣的擺設,一張硬木牀也沒有多餘的紋飾,就連被子也有不少補丁,很是寒酸可憐。

包老夫人陪在牀邊,眼中垂淚,低聲啜泣。

見王寧安進來,她連忙起身,顯得有些驚慌失措。

“王爺大駕,寒舍簡陋,實在是失禮,失禮啊!”

王寧安目睹這一切,再想想自己的府邸,難免心虛,不自覺就低了半頭。

人不管位置多高,權勢多重,都會煙消雲散,唯獨德行,千古閃爍,永恆不朽!大宋朝有最傑出的才子,最能幹的大臣,最理智的武將,在衆多的明星之中,唯獨包拯以清廉著稱,後世敬仰。

光是這個房間,就讓人肅然起敬。

“老夫人,包大人可是我的父母官,他爲官清正廉潔,正是晚生的榜樣,只是晚生慚愧,怕是永遠學不到包大人的萬一了。”

老夫人惶恐道:“王爺這話讓老身慚愧,也讓老身欣慰,老頭子他,他……”包夫人說不下去了,只能一扭頭,去給王寧安端茶。

王寧安幾步走到了牀邊,坐了下來,此時包拯微微扭過頭,看了眼王寧安,擠出一絲笑容。

“王爺,老夫的身體自己清楚,這一關怕是過不去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老夫原是不怕的、可坐在了這個位置上,有些話不說清楚了,怕是對不起祖宗,對不起蒼生啊!”

他說完,又咳嗽起來。

這時候包夫人端着茶水過來,連忙給丈夫拍打,垂淚道:“都什麼時候了,就不能老實養着……你這是恨自己不死啊!”

包拯衝着夫人艱難一笑,“咱們吵吵鬧鬧幾十年了,我什麼脾氣,你清楚,讓我把話交代了,不然我,我死……”

“別說了。”夫人連忙捂住了包拯的嘴,她幫着丈夫擦了擦嘴角,又喂着他喝了兩口蔘湯,這才退下去,把門帶上,屋子裡只剩下王寧安和包拯兩個。

“先說說朝局吧!”

包拯不想浪費一點時間,直入主題。

王寧安探着身體,仔細傾聽。

“老夫死後,首相位置空缺,二郎以爲何人可以取代?”

王寧安嘆口氣,“這次盛典,啓用了一批老人,我原是希望老大人能撐住,也就不用費心了……如今看來,首相的位置,不是賈昌朝,就是王介甫了!”

“不成!”

包拯痛苦地搖頭,“賈昌朝和你是親家,疏不間親,這話我本不該說的。”

王寧安笑道:“老大人,賈相公和我們家的確是姻親,只是說穿了,互相利用而已,當不得真。到了真正關頭,我寧願相信老相公一般的至誠君子,也不願意相信那位老太公!”

難得,包拯會心一笑,“賈昌朝醉心權力,爲人奸猾搖擺,如果是太平盛世,他接首相,二郎盯着他,也不至於出問題。可如今風雨飄搖,新舊交替,一旦讓賈昌朝掌權,他勢必興風作浪,耍弄權術……而政事堂之中,權柄都在王安石的手裡,到時候賈昌朝一定會收拾王安石的。他們兩個,就好像老叟戲頑童,十個王安石,也鬥不過一個賈昌朝,新法肯定要受阻。”

王寧安點頭,他也是這麼看的。

“老相公,既然如此,讓王安石接首相呢?”

“更不妥。”包拯憂心道:“王安石才略是有的,可是他這個人,性格孤傲,又愛鑽牛角尖兒,只可爲將,衝鋒陷陣,不能爲帥,執掌全局,如果大宋的朝政都落到他的手裡,一定會出大亂子。眼下有老夫,和聖上在,等於多了兩把鎖,王安石不至於胡來,可是老夫不成了,聖上……唉,到時候王安石執掌政事堂,唯恐二郎也約束不住他,就要壞大事了。”

不得不說,包拯看得夠準!

歷史上,神宗剛剛二十歲,賞識王安石的才華,便迅速將朝政託付給王安石,結果拗相公折騰了幾年下來,大宋的財政雖然有所好轉,但是新舊黨爭,互相傾軋,弄得天翻地覆,不可收拾,的確,讓王安石掌舵,實在是太危險了。

“老相公,既然他們都不成,那誰能接任呢?文寬夫,或者宋公序?”

“他們還不如賈昌朝呢!”包拯沉吟道:“如果二郎能說動醉翁,讓他主持政事堂,或許還能成。”

王寧安吸口氣。

要說大宋還有公心的臣子,包拯是一個,歐陽修絕對也是一個!

只是醉翁因爲被人家編排誣陷,弄得心灰意冷,退出了政壇,專心學問。

這個要命的關頭,如果能請出歐陽修,的確是一步妙棋。

首先歐陽修江湖地位足夠,王安石進京,還是歐陽修幫忙的。有醉翁掌舵,絕對能壓得住王安石。

其次,醉翁在慶曆新政的時候,便是朝中重臣,和趙禎關係親密,深得信任,正好能託付大事。

王寧安想了想,立刻道:“我會去說服醉翁,讓他出山……只是以醉翁的性格,只怕新君登基之後,就會立刻請辭,他之後,怕是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王寧安壓低了聲音,“老相公,你或許不知道吧!太子瞧上了王安石的小女兒,有意娶她爲太子妃,日後王安石就是國丈了。”

“啊!”

包拯臉色大變,劇烈咳嗽。

王寧安急忙給他餵了一口蔘湯,半晌,老相公才緩過來。

包拯搖了搖頭,真是天意弄人啊!

他和王安石共事這段時間,已經看透了拗相公的爲人,包拯實在是不希望他執掌政事堂。可一旦他成了國丈,就再也沒人擋得住他。

“唉,二郎,到時候,怕是就需要你出頭了。”

“我……”王寧安很爲難,他是真不想捲入朝中的漩渦。他現在已經是西涼王,坐擁河西走廊。

下一步可以開拓西域,可以收復河套,他有太多能施展手腳的地方,被圈在京城裡,太難受了。

而且他的權力也太大了,趙曙又是那樣尊重他,到時候君臣之間,朝中大臣之間,實在是不好相處,想想就讓人頭疼。

“二郎,有些話老夫原是不想說的,可現在也顧不得了。”包拯沉吟了一下,然後道:“你覺得曹皇后如何?”

王寧安愣了一下,“這個……以前的曹皇后,當然是母儀天下,賢良淑德。只是上次中了毒,被身邊的人背叛之後,似乎曹皇后的性格改變了不少……”

“豈止是改變了不少,簡直是判若兩人。”包拯道:“她曾經拉攏舊派,拉攏將門,甚至要逼着太子,娶曹家的女兒,無非是想控制新君,好垂簾聽政。雖然失敗了,但是老夫觀之,她並沒有死心,如果陛下再能撐兩三年還好,可萬一,我怕曹皇后會不甘心。”

包拯喘了口氣,又道:“而且我擔心的不只是這一點,政事堂也不穩當啊!”

曹皇后的事情,王寧安心裡有數。

曹佾去了西北,就和王寧安交了底兒,曹家已經和曹皇后切割了,不會摻和其中,只要趙曙能早日完婚,後宮之中,有一個足以抗衡曹太后的皇后,情況就會好很多。

王青那個小妮子聰明,潑辣,什麼話都敢說,選她當太子妃,看起來不算完美,但實際上,卻是最合適不過了!

真正讓王寧安驚訝的是政事堂,按理說政事堂的四位相公,包拯不用說了,王安石也不必廢話,司馬光是他的學生,也沒什麼問題,莫非……是韓絳?

包拯低聲道:“韓家是河北的大族,老夫原以爲他沒什麼問題,只是最近老夫注意到,江南的棉田增加了三倍還多,都是在韓絳去江南之後。”

“什麼?”

王靜安更加驚訝,“老相公,韓絳在江南,不是打壓世家,查辦了不少官員嗎?”

“是啊,他鬧出來的動靜不小,還說江南的官吏對他咬牙切齒,痛恨不已。可自從他去江南,又回來,進入政事堂之後,江南的棉田便快速增加,圈佔兼併之風,愈演愈烈。如果沒有他撐腰,江南的世家絕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王寧安變顏變色,他在趙禎面前推演,就提到了劇烈的工商業發展,城市擴大,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原則上,王寧安是希望控制速度,不要弄得過快,免得流民遍地,民不聊生。

真是沒有想到,江南的兼併,已經早就展開了……韓家,不錯,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互相做生意,一起種高粱,釀酒,榨糖,韓家都有份。只是後來王寧安的產業越來越高端,韓家沒有跟上。

莫非韓絳和東南的士紳聯手,又做起了棉布的生意?

東南的士紳官僚並沒有準確的傾向,過去站在舊派一邊,也不過是爲了爭取東南的利益而已。

韓絳要給他們做保護傘,未必不可能。

包拯見王寧安陷入思索,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道:“二郎,爭權奪勢,一刻也不會停。新君年幼,主少國疑,各方必定會趁機而動。二郎乃是謀國之臣,是國之柱石,輔佐新君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說着,包拯顫顫哆嗦,伸出了手,緊緊抓住了王寧安的胳膊。

王寧安悚然一驚,立刻點頭道:“老相公請放心,晚生雖然駑鈍,卻也不敢懈怠遲疑,貽誤國事,一定會當仁不讓!”

包拯含笑,“你是個聰明人,從小就是……老夫當年很討厭你的,覺得你是個禍害……”說起當年的往事,王寧安側耳傾聽,他真想知道,包拯是怎麼改變看法的!

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22章 三國熱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560章 倒閉潮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61章 一網打盡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619章 大裁員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620章 大改革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679章 抗旨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424章 兒皇帝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123章 流民圖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1108章 大抓捕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207章 對策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
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22章 三國熱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560章 倒閉潮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61章 一網打盡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619章 大裁員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620章 大改革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679章 抗旨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424章 兒皇帝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123章 流民圖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1108章 大抓捕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207章 對策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