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線生機

王寧安看到了死人,就知道事情壞了,他急匆匆前往皇宮,到了宮門口,正好碰到了同樣剛剛趕到的醉翁。

王寧安幾步衝上來,怒道:“怎麼回事?開封府的差役爲什麼不跟着,爲什麼會出這種事情?”

歐陽修是又羞又憤,同樣怒吼道:“我怎麼知道,開封府的人只負責在外面保護,陪同他們買東西的是禮部的人?”

“那禮部呢,人呢?”

“事的時候,正巧吃壞了肚子,去廁所了。”

王寧安眼睛都瞪裂了,怒吼道:“你信嗎?”

“老夫當然不信!”

歐陽修氣得猛揮拳頭,“老夫不是三歲孩子,我當然不信——可我不信又有什麼用,人已經死了,現在要緊的是善後!”

王寧安被吼得沒了脾氣,的確,要緊的是善後。

宋遼兩國,前後打了幾十年,哪怕澶淵之盟以後,雙方也是小的交鋒不斷,不說別人,光是王家,和遼國之間,就是血海深仇。

長久積累的不信任,不會隨隨便便就消失。

王寧安力推擴大貿易交流,他能說服趙禎,能駁倒幾位相公,卻沒法說服天下百姓,也沒法擺平那些腦袋跟榆木疙瘩兒一般的清流……同樣的,遼國也是心高氣傲,以上國自居,和大宋打交道,從來沒有吃過虧,好不容易被逼着低了頭,滿心都是不痛快,一下子又死了人,他們能善罷甘休嗎?

一邊是氣勢洶洶的遼國,一邊是羣情激憤的大宋官吏百姓,夾在了兩座大山中間,王寧安簡直有種滅頂之災的感覺。

“醉翁,這事到底是怎麼生的,能不能查清楚原因?”

歐陽修越慚愧,“二郎,據老夫所知,是遼人去綢緞莊買綢緞,1ooo貫的東西,只花了5oo貫,東家說他們是強買強賣,遼人的意思是東家出爾反爾,他們就打了起來,也不知道怎麼鬧得,就出了人命,那個東家和遼人都被打死了。”

王寧安一聽,頓時腦袋就大了,最怕的就是一筆糊塗賬。

如果遼國確實理虧,王寧安有把握壓着遼國認錯,如果是大宋這邊出了奸商,賠禮道歉,多讓出一點好處也就是了。

麻煩的是說不清對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件事吵來吵去,結果就是無限延伸,把什麼都牽連進去,剛剛達成的和談就會功虧一簣。

“醉翁,除了死去的人之外,還有誰知道當時的情況?”

歐陽修說道:“遼國那邊還有六個活着的使者,老夫正安排人搶救,這邊就剩下幾個夥計了。”

“派人,趕快派人,把他們都保護起來,連同那一家綢緞行,把往來的賬目,庫存的絲綢,還有遼人買的那些全都控制起來,一筆一筆查,我就不信,找不出綢緞的來源!”

以王寧安的判斷,這事多半出在大宋這邊,是有人故意給他上眼藥。你不是要和遼國貿易嗎,我們就弄一個強買強賣出來,讓你這麼交代?這招簡直太狠了!

歐陽修聽完王寧安的話,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連忙讓手下人去傳令。

正在這時候,小太監跑出來,宣他們兩個去面聖。

王寧安和歐陽修急匆匆前往垂拱殿,他們趕到的時候,文彥博、富弼、龐籍,三司使宋庠,幾位相公都已經到了。

趙禎坐在御座上,臉色非常難看。

王寧安搶先說道:“啓奏陛下,微臣以爲當立刻清查綢緞行,弄清楚到底是誰理虧,還要徹查那些參與打架的人等,看看究竟是什麼人,要存心破壞宋遼和談!”

趙禎微微苦笑,搖頭道:“不必查了。”

“爲什麼?”王寧安焦急之中,竟然都忘了禮數。

趙禎也沒怪他,而是緩緩道:“剛纔傳來了消息,說是那家綢緞行的內掌櫃,聽說丈夫死了,悲痛欲絕,就點着了房子,周圍人員救援不及,此刻只怕已經是一片焦土了!”

王寧安聽到這話,頓時瞳孔充血,簡直要瘋了。

毀屍滅跡,再燒一把火啊!

可以想見,民間的輿論該何等沸騰!

案子查不下去,遼國那邊要交代,那些清流也不會善罷甘休,兩方對撞,和談成果自然變成犧牲品,再也無法挽回。

王寧安偷眼看了看文彥博,這就是你出的招嗎?真是夠狠夠辣夠絕!

彷彿感覺到了王寧安的注視,文彥博站了出來。

“啓奏陛下,老臣身爲相,坐視京中出現如此惡劣事宜,老臣有失察瀆職之罪,懇請陛下罷免老臣的相位,也好給遼國,給天下一個交代。”

文彥博竟然要辭相,他打得什麼算盤,難道是知道做錯了?

王寧安稍微一閃念,就看到宋庠站了出來,慌忙擺手。

“文相公,不可啊!這一次的事情,真相還未清楚,以我想來,大宋商人素來守法好客,倒是遼國人蠻橫狂妄,不講道理,錯在遼國。即便百姓因爲義憤,出手打死了幾個遼使的隨從,也不過是一點小錯,如果因此就罷免了相,讓天下人怎麼看?我大宋的臉面又放在哪裡?”

他這麼一說,王寧安瞬間明白過來,文彥博和宋庠這是在唱雙簧啊!

果然,歐陽修怒斥道:“宋相公,那按你的意思,該如何處置?”

“很簡單,死了幾個人嗎,每人賠償一千貫,傷者五百,除此之外,大宋不承擔任何罪責。告訴遼國人,我大宋也不是好欺負的,他們要想打仗,那就放馬過來!”

這位大嚷大叫,好像多勇敢似的。可是他忘了,在幾天前,敢和遼使對罵的,只有王寧安一個!

現在表現勇敢?有什麼用?

除了能毀了來之不易的和談成果,別的用處都沒有。

可是經過宋庠和文彥博一唱一和,哪怕想要罷相都做不到了。事關兩國的顏面,大宋這邊退無可退。

最妙的是前些日子,王寧安還是堅定的強硬派,校閱大軍,示敵以力,嚷嚷着要和遼國大戰到底。

幾天的功夫,就變成了主和的,拼命平息遼國怒火,這個轉變未免也太大了?

說來好笑,王寧安苦心造勢,把文彥博等人逼到了牆角,弄出來一手東華門閱兵,把武人的威風打了出來。

一轉頭,這幫文官開始主張對遼強硬,把王寧安又逼到了牆角上。

要說起來,人家出招的狠辣陰險,絕對在王寧安之上,而且他們不顧一切,連宋遼的大局都能犧牲,真是讓人歎爲觀止,你們要是把這個決心用在對付遼國人身上,那該多好!

說他們內鬥內行,外鬥外行,一點也不冤枉。

此刻,說什麼都沒有用了,就要看趙禎如何決斷。

其實趙禎也非常爲難,從道理上講,他當然傾向於王寧安這邊,利用貿易武器,打敗遼國,洗雪恥辱,重塑國威。

不用說別的,歷代王朝,就數大宋的版圖最袖珍,身爲天子,能不難受嗎?

老趙家的人,比起老劉家和老李家,都差了一大塊兒,讓後人怎麼評說?

趙禎是一萬個同意,無奈,他雖然是皇帝,卻沒法獨斷專行。宋遼議和,開通榷場,整軍經武,這一切都是王寧安主導的,他的背後是重新集結的將門力量。

文和武,就好像兩個爭寵的妃子,原來武將地位高,幾乎和皇帝分庭抗禮,儼然正宮皇后。

至於文官,則是才貌雙全,能言善辯,會討皇帝歡心,終於,皇帝吧根基深厚的皇后給廢掉,扶植貧寒出身的妃子坐上了皇后寶座。原來的皇后就不斷被欺負,連妃子的地位都沒了,弄來弄去,只怕宮女都不如。

突然之間,落魄的皇后也重新獲得寵幸,你說文官能不着急嗎?

深知自己所作所爲,文官對武將的防備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爲此他們不惜犧牲一切,這就是眼前的局面。

趙禎懂不懂,他懂,可趙禎有沒有辦法,沒有!

武將在短時間之內,根本沒法撐起這個朝廷,要想天下不亂,還要看這些相公的。更何況宋遼鬥了那麼長時間,突然擴大貿易,弄得如膠似漆,不少人轉不過彎兒。

這不,那些言官瘋狂上書,有人更是跑到了皇宮外面,義憤填膺,嚷嚷着漢賊不兩立,逼着趙禎對遼國強硬。如果不改弦更張,就一頭撞死,血濺午門!

趙禎面臨着有生以來,第二大難以抉擇的題——第一大是罷免范仲淹,推翻慶曆新政。明明都是對的事情,卻要含着淚廢除,這個皇帝,當的是真難啊!

趙禎想到了這裡,他看了一眼王寧安,滿心愧疚,小傢伙爲了大宋江山,可謂是殫精竭慮,拿出瞭如此妙策,可是朕卻沒法推行下去,真是愧對世人。

雖然滿心不願意,可趙禎還是決定向文官們妥協,畢竟億兆民生還都在他們肩上,相比之下,宋遼關係也是可以犧牲的!

想到這裡,趙禎緩緩道:“朕以爲宋相公之言……”

“陛下!”

王寧安突然站出來,打斷了趙禎的話。

“王卿,你還有什麼話說?”

“啓奏陛下,微臣以爲宋遼和談,來之不易,遼國方面,也是非常珍惜。此時不應該惡語相向,毀了大局。微臣願意請旨,前往遼國館驛,去和他們面談,懇請陛下准許!”

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108章 大抓捕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629章 恩科第659章 天兵至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72章 楊家槍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36章 崔氏之死第29章 三顧茅廬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12章 廚藝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560章 倒閉潮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70章 小奸商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34章 大遼武士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296章 下血本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816章 新相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283章 新官職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58章 一條漢子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893章 覆滅第1156章 遺物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637章 覆滅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812章 母子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29章 三顧茅廬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429章 告御狀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
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108章 大抓捕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629章 恩科第659章 天兵至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72章 楊家槍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36章 崔氏之死第29章 三顧茅廬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12章 廚藝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560章 倒閉潮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70章 小奸商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34章 大遼武士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296章 下血本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816章 新相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283章 新官職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58章 一條漢子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430章 富相公被打臉了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893章 覆滅第1156章 遺物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637章 覆滅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812章 母子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29章 三顧茅廬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429章 告御狀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