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糧食!糧食!

六月的汴梁,太陽似火,連續大半個月沒有雨,就連汴河的水都下去了一截。當然諸如一些高官富戶,倒是不用在乎。

就拿歐陽修來說,老夫子的書房裡就放了兩個冰盆,炎熱的暑氣都被帶走了——別誤會,光是俸祿,就夠老夫子享受了。

只是這心裡的煩躁,卻怎麼也沒法解決。

他最近在整頓御史臺,歐陽修認真研究了歷年御史臺的彈劾情況,看完之後,老夫子不停搖頭。

御史掌刑法典章,糾察百官不法之事,是保持官僚體系高效清廉運轉的關鍵。國初的時候,御史臺爲了整肅弊政,恢復經濟,促進大宋的繁榮,做出了許多貢獻。可這些年來,人心浮躁,越受不了御史的清苦,越來越多的人把御史當成了升官的跳板。

窺視上峰喜怒,利用言者無罪的特權,甘心充當打手、鷹犬,每次朝局動盪,他們都衝在最前面。

有彈劾皇帝的,有彈劾宰執的,有彈劾外戚,彈劾將門的,內容五花八門,可歸結起來,都是黨爭,都是內鬥!

很少有人能伏下身,真正關心民間疾苦,替老百姓解決切身的問題。

歐陽修越覺得應該扭轉風氣,可是憑着他一個人,實在是力有不逮。

老夫子煩躁之下,也不在書房坐着,他邁步往花園走去。到了花園之中,歐陽修突然現假山處有吭哧吭哧的聲音。

老夫子好奇之下,走上前去,卻現三個小孩蹲在地上,其中一個穿着絲綢的衣服,正是他的幺子歐陽辨。

歐陽修把歐陽等三人都送去了六藝學堂,家裡只剩個小兒子陪在身邊。

這小子正拿着一隻燒雞,送給兩個布衣的小子,嘴裡還說着,“快吃吧,別噎着。”

那兩個小孩吃得很猛,其中一個被堵得臉都紅了,歐陽辯無奈道:“等着,我去拿水。”

他剛轉身,卻現了老爹歐陽修,嚇得立刻變了顏色。

歐陽修嘆口氣,“愣着幹什麼,你的朋友都噎着了。”

歐陽辯一溜煙兒跑出去了,不一會兒送來了一壺茶,那個小子喝了兩口,終於緩了過來,可是現了歐陽老大人,他們全都手足不安。

許是當過山長,歐陽修對待小孩子有了不少耐心,沒有立刻疾言厲色,而是笑呵呵道:“你們和老伯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嘴饞了嗎?老伯請你們吃大餐怎麼樣?”

見兩個孩子不說話,只是低頭搓着衣角,歐陽修拉起兩個孩子的手,到了涼亭,讓家人取來了糟糕,又拿來了一壺奶茶。

小孩子哪裡抵擋得住美食的誘惑,更何況他們真的餓了。

兩個小孩子一邊吃着,一邊就把事情給說了。

原來他們都是歐陽修的鄰居,平時和歐陽辯經常一起玩。前些日子他們的父母離開了家,把兩個孩子託付給了鄰居,讓他們幫着照料。

哪知道兩個孩子淘氣,把鄰居家的碗都給打了,鄰居一怒,就罰他們不準吃飯。歐陽辯看兩個人餓得可憐,就偷出了家裡的燒雞,給他們吃。

……

歐陽修聽完,點了點頭,“你這是幫助小朋友,爲父就不罰了,但是下不爲例,以後遇到了事情,要跟大人說。”

“嗯!”歐陽辯老實答應。

歐陽修又好奇了,“你們父母怎麼匆匆就走了,把你們留下來,爲了什麼?”

“爲了……”其中大一點的歪着頭想了半天,然後說:“我爺爺要死了,還,還有姥爺,他們都活不成了。”

說着,孩子又哭了起來。

歐陽修越不解,大點的孩子突然想起件事,他轉身跑回了家裡,過了一會兒,拿着一封信跑來了,送到了歐陽修的手裡。

老夫子隨手展開,裡面就是普通的農家信件,字跡算不上優美,只是能辨認而已。

信上說陳州連着兩年大旱,今年好容易下了一點雨,莊稼長勢不錯,可五月份就起了蝗蟲,一夜之間,把方圓上百里的莊稼都給吃光了。

孩子的爹是飾匠人,老家在陳州,他進京做工養家。突然接到了家裡的書信,這才急匆匆返回陳州,去看望父母和岳父一家。

倉皇之下,把孩子留給了鄰居看管。

弄清楚了緣由,歐陽修大吃一驚,從信上所說,陳州的災荒應該非常嚴重,已經到了餓死人的地步。

可是前些日子,還有地方官員上奏,說是隻有小災,朝廷些糧食,就能渡過。

歐陽修不是傻瓜,這封家書不會作假,至於地方官吏,那可就不好說了……

陳州可非比尋常,那裡是中原重地,京城的南大門,如果出了亂子,必定有大股的災民衝到京城,後果不堪設想。

歐陽修想到了這裡,立刻讓家人好好照顧兩個孩子,他立刻換上了官服,直接前往政事堂。

剛走進來,賈昌朝就憂心忡忡,老臉都縮成了菊花,不住搖頭。

“醉翁,剛剛得到了消息,說是京畿出了蝗蟲了。”

“多嗎?”

歐陽修好奇道。

“不算多,也不算少,會影響一些收成。”賈昌朝憂心道:“久旱比有蝗災,自古皆然,老夫是怕蝗災擴大,到時候不好收拾。”

賈昌朝還算坦白,自從把皇帝捧成了天子,董仲舒那廝又提出了天人感應,老天爺的變化就和皇帝緊密聯繫在一起。

尤其是蝗災,常常突然來襲,一夜之間,就能將莊稼啃食一空,百姓無不痛恨恐懼。

於是很多人就把蝗災視爲老天降罪,懲罰人間,換句話說,就是他的兒子做的不好。

如果出現蝗災的時機特殊,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比如剛剛通過玄武門之變搶了皇位的李二,第二年京城就出現了大規模蝗災。有人就趁機大做文章,弄得李二非常尷尬。

好在他也是個狠人,在遊御花園的時候,竟然抓起了一隻蝗蟲,對着說道:“人以谷爲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

說完,李二當即吞了一隻蝗蟲。

如此賣力表演,自然百姓感動,羣臣歎服,化解了一場危機。

展到了大宋,人們已經變得聰明多了,老天示警,皇帝不能有錯,往往就是宰相罷官頂雷。

許多言官早就看不慣賈昌朝,如果真的冒出來大規模蝗災,沒準賈相公的烏紗帽就不保了,難怪他憂心忡忡。

歐陽修深深吸口氣,“賈相公,只怕是已經晚了,蝗災生了,而且還不小!”

“啊?醉翁怎麼知道的?”

歐陽修就把家書交給了賈昌朝,簡單說了下經過。賈昌朝立刻警覺,連忙讓人去查,當天就得到了消息,京城周圍出現的蝗蟲,並非當地的,是從南邊飛來的。而且京城生蝗災多在七八月份,眼下才是六月,還差了一個月呢!

賈昌朝臉色驟變,無奈道:“醉翁,你這雙醉眼可比我還厲害啊,看起來多半陳州出事了!”

隨即賈昌朝也怒了,“這幫混賬王八羔子,這麼大的事情,竟然也敢隱瞞,真是狗膽包天,不知死活!”

賈昌朝立刻安排人手去查,結果人剛派下去,就傳來了消息,說是陳州西關鄉出了刁民,圍攻官府,搶奪糧食,而且還聚集了幾千人,要造反!

賈昌朝何等精明,他稍微思索一下,就猜出了不少。

陳州連續鬧旱災,朝廷撥了不少錢糧下去救災,多半這些錢被地方官吏給貪了,結果今年又冒出了蝗災,他們不敢上報,生怕把歷年的醜事都掀出來,大家一起捂蓋子,裝糊塗。

當官的可以裝,問題是老百姓的肚子沒法裝,餓極了,肯定要出亂子的,這不,民變就來了!

事情沒法壓了,賈昌朝立刻去找趙禎,把情況告訴皇帝,也把自己的推測說了。

“陛下,當務之急,是要剿匪,還要賑災。如果不能讓百姓填飽肚子,勢必都跟着賊人作亂,後果不堪設想。”

趙禎仰天長嘆,十分憤懣,“民生多艱,朕於心不忍。賈愛卿,你不但要派錢糧救災,還要給朕查清楚,到底是誰,隱瞞了朕,一定不能輕饒!”

“臣遵旨!”

賈昌朝辭別了趙禎,立刻着手,從各處調集糧食人馬,並且派遣鄭州知府王拱辰爲招討安撫使,率領人馬,即刻南下。

王拱辰得到命令,立刻行動,直接奔赴陳州,可沿途的慘況,讓他嚇得魂飛魄散,無數流民,遍地都是,拖家帶口,全都奔京城方向而來。

好多人在半路上就倒下去了,餓極的百姓,居然會偷偷將屍體煮了,分而食之。

王拱辰頭皮麻,渾身冒冷汗,這還沒到陳州呢,就這麼慘,陳州當地,又會如何,不敢想象啊!

就在王拱辰奔赴陳州的時候,突然另一個消息傳來,向陳州輸送的一批糧食,多達五萬石,居然在運河傾覆,稻穀淹了水,幾天之間就變質了,根本沒法食用。

這個消息,無疑又是冷水潑頭,雪上加霜。

周邊各地也不寬裕,再想調集糧食,只怕要一個月以上,而且此時夏糧還在收割,等到完糧納稅,更是黃花菜都涼了。

賈昌朝眼睛灌血。瘋似的唸叨着:糧食,糧食,上哪裡找糧食?

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642章 凌遲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476章 被拋棄的崔家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189章 歡宴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970章 發鈔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588章 斬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32章 線索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3章 偏心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284章 要權力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296章 下血本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564章 碾壓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509章 御駕親臨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38章 殺官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778章 春秋筆法
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642章 凌遲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476章 被拋棄的崔家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189章 歡宴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970章 發鈔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588章 斬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32章 線索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3章 偏心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284章 要權力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296章 下血本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564章 碾壓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509章 御駕親臨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38章 殺官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778章 春秋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