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二王相鬥

司馬光是個很好學的人,也十分聰明,王寧安引進西夏的青鹽,保住了雙方的和平大局,又順便打擊鹽商,降低了西北的鹽價,數百萬人收益。

司馬光都看在眼裡,他覺得這是一門大學問,實在是博大精深,因此不斷鑽研王寧安的種種作法,又觀察皇家銀行和西京銀行的運作,司馬光自以爲雖說比不上師父厲害,但是也有六七成功力了。

可是真正聽完這堂課,司馬光被震撼得無以復加。

在他的眼裡,王寧安不斷上升,甚至有追上孔夫子,和聖人並駕齊驅的勢頭!

不是司馬光捧王寧安,實在是他講的這套東西,完全可以自圓其說,自成一家了!

任何一種學說,有兩個必不可少的東西,一個是說服別人的理論,一個是實實在在的效果。

就拿儒家來說,仁孝、忠義、三綱五常、君臣父子……這些構成了一個嚴密而完備的道德體系,吸引了大量的信徒,並且了維持了一千多年的興盛。

在儒家體系之下,士人通過美化三代之治,通過漢唐的興衰歷史,不斷充實他們的論據,只要任用賢臣,虛心納諫,於民休息,行仁政,施王道,就能長治久安,千秋萬代傳下去。

倘若不是出了王寧安這個妖孽,儒家的這一套東西,至少還能延續幾百年,沒有人去懷疑。

相比起儒家的體系,王寧安從貨幣着手,也構建了一個系統。

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勞動和貨幣!

一個簡單的道理,不管幹什麼,只要勞動了,就要獲得相應的報酬,有勞有得,不勞不得!

簡單和樸素的道理,比起儒家的那一套,理解起來容易多了。

而且王寧安從根本上賦予了研究貨幣的正當性。

以往的士人口不言利,誰要是盯着錢,誰就是小人,彷彿他們從來不是爲了俸祿當官一樣!

在儒家的眼裡,錢和黑心、貪婪、狡詐、欺騙、小人等等負面詞彙聯繫起來,是根本碰不得的。

王寧安卻告訴大家,錢沒有錯,錢是勞動價值的衡量工具,是百姓和生活的世界簽訂的一份約書!

真正讓人鄙視厭惡的應該是不正當的,違法天理國法人情的利!

求財無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從這個觀念出發,自然就是研究錢,研究錢背後的道!

王寧安創立皇家銀行,解決錢荒,提供資金保證,收復幽州……種種成績,足以正面他的理論是對的。

有理論,又有成功的範例!

這不就是一家之言嗎!

假以時日,發揚光大,師父的高度,足以和孔夫子並駕齊驅,甚至超過老夫子!

作爲先生的弟子,未來的自己,豈不是能成爲72位賢人嗎!沒準排名還在前面呢!

司馬光很是激動,甚至有些手舞足蹈了——歷史學得好的人就是能聯想!

……

王寧安前後講了五天,在第一天闡釋了貨幣來源之後,他自信心爆棚,又講了銀行的運作,存貸款利率,還有貨幣發行量,以及紙質貨幣等問題。

這五天下來,儘管王寧安儘量說的通俗,但是能聽懂的也不過一成不到。

當然,並不能妨礙一炮而紅!

相反,從第一天開始,就有無數人奮筆疾書,把王寧安所講都錄下來,然後刊印出去,按理說這是地地道道的盜版,可憐的王二郎連一毛錢稿費都拿不到。

但是那些人絲毫不覺得過分,還自詡幫着王寧安佈道,簡直讓王寧安欲哭無淚。

不管怎麼說,王寧安都是投下了一枚超級震撼彈。

上至趙禎,下至普通的太學生,都從這五天之中,有所收穫。

哪怕再頑固的人,就像龍昌期那樣,也不敢隨便指責王寧安胡說八道。八十的老翁,面對着王寧安的講課內容,苦苦思索。

手邊還放着一堆銅錢,不停琢磨着,居然越琢磨越有收穫,龍昌期捫心自問,要是年輕六十歲,沒準就跑去王寧安的門下,直接拜師了。

龍老頭不好意思去,但是許多國子監和太學的生員都動心了,他們不再小覷六藝,相反,恨不能立刻進入王寧安的門下,追隨他學理財大道。

當然,現在六藝還在改革之中,王寧安也無暇收徒。

但是不要緊,這世上永遠不缺能走後門的人。

比如趙宗景,他就藉着來西京陛見的機會,把兩個兒子都塞給了王寧安。還有人比他更過分,老將軍王德用,將七個孫子都送了過來。

還有韓絳和韓維,這對兄弟也寫了一封信,懇請王寧安收下韓家的子弟。

另外曹佾、柳羽、潘肅、呼延達、這幫將門也把孩子送來了。

曹佾還摟着王寧安的脖子,語重心長道:“二郎,誰你都可以不收,可是咱們自家人的孩子不能不要啊!這麼多年,將門被欺負得太慘了,你可一定要幫着大傢伙出頭兒啊!把咱們的孩子教好,讓他們以後不受欺負,我可拜託你了!“

這傢伙一把鼻涕一把淚,弄得王寧安渾身惡寒,至於這麼嚴重嗎!

“我說國舅爺,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個羊也是趕,兩個羊也是放,橫豎我都是孩子頭兒了,無所謂的。問題是你姐夫。”

“我姐夫?怎麼啦”

“你姐夫把殿下安排在了我家,你們把人送來,就等於成了殿下的伴讀。”

“啊,對啊!”曹佾眼睛冒光,一拍手,“這更好了,讓他們陪着殿下一起玩,從小培養感情,以後保證個頂個大忠臣!”

王寧安心裡暗說這纔是你們的真實打算吧,不然一幫穿開襠褲的,跑來學什麼理財,簡直笑死人了!

“國舅爺,我可說了,這是你姐夫的事,自從錢家之後,陛下可是生怕殿下什麼出了壞人,出了我們家的兩個,誰也不讓接近,要想進我家的門,你自己想辦法!”

曹佾呵呵一笑,“這可難不倒我,也不看看,殿下可是我的外甥,當舅舅的能害他嗎!”

曹佾一溜煙兒跑向了皇宮,去找她姐姐去了。

……

除了這幫慕名而來的學生,王寧安真正重要的事情還是落實青苗法。

青苗法作爲王安石初次爲相,最早推出的一批法令之一,可以說立意非常好,也切中要害。

大宋的百姓負擔太重了,別看開封等少數城市,生活富足安逸,要什麼有什麼,實際上大片的農村,百姓失去田地,七成的土地集中到世家大族手裡,到處都有無業遊民,有工作的時候,搬運貨物,沒事的時候打架鬥毆,偷竊搶劫,什麼都幹。

如果再這麼下去,老百姓破產的越來越多,終於有一天,城市吸收不了,就會淪爲流民,烽煙四起之日也就不遠了。

減輕百姓負擔刻不容緩,而老百姓最大的負擔,一個是田租,一個是高利貸,相比田租,高利貸還容易許多,必須從這裡下手!

可以說,王安石變法還是厲害的,眼光極準!

只是王安石的設計很粗糙,落實下去之後,被一幫壞心眼的和尚徹底念歪了,由便民之法,變成了害民之策。

又有人趁機獻上流民圖,告了黑狀,把王安石給扳倒了。

這一次王寧安要推青苗法,自然不會和王安石的作法一樣。

可問題是王安石素以執拗著稱,豈會輕易改變。

哪怕有了和呂惠卿的爭論,聽了王寧安的五天講課,他還是毫不動搖。

這一天,趙禎召賈昌朝、文彥博、王寧安、王安石、還有包拯、司馬光等人,御前議事,討論的就是青苗法的問題。

“臣已經講過了,利息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而是要取得一個平衡。”經過了幾天的經濟學洗禮,大家都能接受王寧安的說法。

“爲了抑制民間的高利貸,最好的辦法就是給百姓一個別的選擇,利用銀行,發放青苗錢,正是最好的辦法。”王寧安開宗明義,指出了自己的觀點。

王安石卻不堪相讓,這位用力搖頭。

“王相公,你說的自然沒錯,只是爲何要用銀行去做?難道衙門就不行嗎?”

王寧安搖頭道:“王學士,衙門和銀行不一樣!你讓衙門去做,他們一定會仗着勢力,欺壓百姓,肆意妄爲的。”

“有人妄爲,朝廷只要派員監督就是!”

王安石毫不相讓,就在王寧安講課的期間,王安石也上了萬言書,得到了趙禎的嘉許。

在歷史上,王安石就上過萬言書,只是當時的趙禎心灰意冷,無意變法,就把王安石的建議束之高閣,直到十五年後,神宗繼位,才起用王安石。

王寧安的出現,打亂了固有的進程,王安石提前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不管早晚,王安石都不改固執的本性。

“啓奏陛下,讓銀行去放貸,等於把鉅額財源,交給了銀行,銀行獲利,又無法直接充實國庫,這是弊端之一;其二,銀行只在大城市有分行,普通的州縣,根本沒有銀行,百姓想要借貸,也找不到銀行;其三,王相公,你以爲銀行向百姓放貸,本金從哪裡來?”

還真別說,王安石的發問,就是比之尋常人犀利多了。

“這個……可以從銀行當中撥出一部分獲利,也可以發行債券,而且朝廷也可以撥錢,方法很多。”

王安石卻搖搖頭,“王相公,依下官看,根本不用這麼麻煩!”

“王學士打算如何?”

“很簡單,地方上本來就有常平倉,以常平倉的糧米作爲本金,直接貸給百姓。百姓可以歸還貨幣,也可以直接還米,簡便容易,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王寧安一聽,要動用常平倉,立刻就皺眉了,地方上,常平倉有多少弊端,王寧安清楚,西北遭水災的時候,常平倉作用有限,因爲裡面的虧空實在是太大了!

“我反對,此議絕不可行!”

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679章 抗旨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564章 碾壓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698章 師徒聯手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198章 面聖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733章 圈地熱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57章 樂極生悲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1114章 鉅額財產
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679章 抗旨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564章 碾壓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698章 師徒聯手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198章 面聖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733章 圈地熱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57章 樂極生悲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1114章 鉅額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