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場影響後世百年的...

陳進言放下鼓錘,雙手扶正頭頂的軟璞頭,鄙視的看了眼朱小六。隨後扶着崔邈退回人羣中,靜候趙匡胤的宣諭太監。

按理來說,登聞鼓一響,無論如何,趙匡胤都應該放下手中之事,宣鳴冤之人進殿問由。然而,陳進言等了半天,也沒見到任何人影從宣德門出來。正待此時,人羣漸漸騷動。皇城周圍四面八方,涌來大量的乞丐和平民,分三面將這上百名花鬍子老頭圍了起來。

這汴梁的乞丐到底是咋了?怎麼每回發生這樣的事,都有他們的身影。朱小六大駭,暗罵狗剩子磨蹭,殿前司的禁軍爲何還不出現。於是,趕忙再派人前去殿前司公署彙報。

宣德門守衛的緊張,全都被陳進言看在眼裡。對於他來說,這上千名加入的乞丐和平民,簡直就是及時雨,他不怕事情鬧大,就怕事情不大。人當然是越多越好,將會有無數的看到他陳進言的慷慨激昂。看樣子他的確做了一個英明的決定,登聞鼓竟然有這麼大的魔力!想到此,陳進言更加的興奮了。

老天爺似乎聽到了陳進言的禱告,乞丐剛剛加入完,皇城的東面再次出現了趕來的人羣。當看到這些人之後,陳進言激動得渾身發抖,簡直比和小妾大戰一場還酣暢淋漓。年輕朝氣的面孔,統一的儒服着裝,大宋國子監的太學生們。以武立國,以文治之,這是歷代朝廷的基本策略。而這些國子監的太學生們,將是未來朝廷的棟樑之才,在他們面前展現自己,獲得他們的認同,甚至崇拜,是所有文人官員們的驕傲。有了他們的支持,朝廷也得好好的思量一番。

人羣自動讓開了一條通道,讓太學生進入場中央。陳進言連忙趕了上去,放下原本御史中丞的架子,朝着最前面的兩位年輕太學生拱了拱手手,笑眯眯的說道:“老夫陳進言,見到諸位後起之秀,實乃老夫大幸也!”

兩位帶頭的太學生不置可否,互相對視了一眼,轉身朝着笑呵呵的崔邈鞠了一躬,隨後帶着衆多的學子站到一邊。

簡直狂妄之極。陳進言吃了個憋,十分光火。然而他知道,此時並不是和這些太學生作對的時候,還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辦。不得以,只能悻悻的站到一邊,暗罵不已。

巳時剛過,宣德門兩邊的側門,同時涌出了一隊隊衣甲鮮明,長槍直立的禁軍士卒。禁軍踩着整齊的步伐,左右分開,一路小跑着,迅速將場中數千人圍了起來。見此情景,朱小六暗鬆口氣,趕緊帶着自己的小隊加入其中。

“咔,咔,咔……”

古老而厚重的宣德門正門被人從裡面打開了,帶着悠遠而莊重的氣息!

“皇上駕到!”

“哄!”

禁軍士卒單膝跪地,齊聲呼吼:“吾皇萬歲!”

平民百姓,哪裡見過這樣的架勢,趕忙全都跟着跪了下去。

趙匡胤下了鑾駕,徑直走向登聞鼓處,身後跟着滿朝的文武百官。幾十名太監,擡桌搬椅,眨眼間的功夫,搗鼓出了一個簡單的安坐之所。

趙匡胤正中落座,左邊範質,王溥,魏仁浦等等一干文臣,右邊趙光義,慕容延釗,高懷德,石守信等一幫武將依次列開。而韓旭則作爲趙匡胤的貼身侍衛站其身側!

“平身吧。”趙匡胤淡淡的說道,擡頭看了眼陳進言,呵呵笑道:“陳愛卿,朕早朝之時,聽聞你敲了登聞鼓。年前後周有一次,這算是第二次,但對朕的大宋來說,確是第一次。恰好滿朝的文武都在,朕就帶着他們一起過來,所以來晚了點!還請你多多擔待,呵呵!”說着,趙匡胤擡手指了指身旁左右兩邊的文武大臣們。

原本豪情萬丈的陳進言,一見趙匡胤親自前來,再加上那滿朝文武的架勢,氣勢頓時弱了幾分!雖說趙匡胤語氣平淡,但從那眼中一閃而逝的精光中,陳進言依然看出了他心中的憤怒!

趙匡胤看了眼混在太學生中的趙普,微微笑道:“陳進言,你這名字起得不錯,進言,進言。朕今日就要聽聽你到底有何話要說?”

面對趙匡胤的發問,陳進言一時卻無從說起。心中一動,扶着微微顫顫的崔邈上前,低聲道:“崔老大人,聖上問您話呢?”

“什麼?你說什麼?”崔邈一手扶着柺杖,一手放在耳邊,似乎想聽清楚點。

“哈哈哈哈……”滿場鬨笑。

陳進言老臉一紅,頓感尷尬,不得以,只能大聲說道:“崔大人,聖上問您話呢!”

“哦,聖上問我話啊!”崔邈楞住了,突然“啪。”的一聲,扔掉柺杖,趴到了地上。

滿場之人,頓感莫名。

“崔大人,您這是幹啥呢?”陳進言上前就欲扶起崔邈。

崔邈立馬打掉陳進言的手,痛哭流涕,呼喚道:“聖上啊,老臣終於又見到您了!自打老臣身體不適,去了官職賦閒在家,那是日日感念聖上您啊!”

趙匡胤莫名其妙,這崔邈他倒是聽說過,可是似乎並未見過吶!而且瞧其老態龍鍾的樣子,似乎已經眼神也不太好使吧!於是,開口道:“老大人,您平身即可!”

陳進言趕忙扶起崔邈,疑惑道:“崔大人,您咋認識當今聖上的?”

“廢話,老夫當然認識聖上。”崔邈一聽這話,立馬跺着柺棍,道:“當年我可是陪聖上打回汴梁,廢了劉承祐那小兒,您說我識得不識得聖上?”

我勒了個去,滿朝文武哭笑不得,這崔邈竟然把趙匡胤當成了郭威,這都老眼昏花成啥樣了?而且不光眼神不好使,估計腦子也糊塗了,被陳進言這匹夫給糊弄過來的!

趙匡胤無奈的搖了搖頭。

“噓……”

噓聲四起,陳進言老臉通紅,在崔邈要見聖上的抗議中,將其強行架到了人羣裡。隨手一招,上來兩位長期跟隨他的前朝御史。三人再次來到趙匡胤面前。原本還想利用崔邈的威望來給這幫朝廷後生一個下馬威,鎮一鎮這幫人,卻沒想到反而丟了自己這方的氣勢。

眼神示意陶善上前。陶善可是他的得意門生,當年兩人合夥不知搞到了多少位前朝官吏,對於手下這位御史的口才,陳進言可是相當的有信心。

果不其然,陶善昂首挺胸,正氣凜然的說道:“大唐滅國以來,中原地區幾異其主,戰亂頻繁,百姓苦不堪言。朱溫篡唐,建立後梁;十數年後,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又是十年,被石敬瑭滅,而有後晉;再過十年,後晉又被劉知遠所滅,建立後漢;僅僅三年,大周太祖領兵再次滅了後漢,建立大周。幾十年間,中原地區五異其主,其他君主暫且不說,而大周的太祖,世祖,無不是人中之龍。十年苦心經營,大周已露天下一統之相,這是大周的幸事,更是天下百姓的幸事,只需維護大周的穩定,這天下早晚是大周的天下。而聖上您,卻在這時刻再次起兵,打斷了天下的一統事。這樣的循環更替,難道還要再次繼續下去?您這是逆天行事,草民肯請聖上將皇位歸還柴家,到時君臣相親,帶領大周掃平宇內,一統天下!”

“陶善,你住口。”

“一派胡言……”

“……”

陶善的話剛剛說完,滿場頓時變得鬧哄哄的。

趙匡胤不發一言,臉色陰晴不定,這次辯論是他親口許下的,自然不能反悔,現在就看韓旭和趙普怎麼辦了!

陳進言滿意的對陶善點了點頭,果然不虧是自己的得意門聲,這一番論述,將中原幾十年來的戰亂變化,說得一清二楚,更加強調了人心思定。

然而未等陳進言高興太久,只見太學中領頭的那位年紀稍長之人,走了出來。此人一臉正氣,看上去就是那種儒雅,風度翩翩之人。

“草民楊礪,見過官家,各位大人。”楊礪來到陶善面前,雙手負於身後,笑道:“陶前輩,晚輩有些事想請您賜教!”

趙匡胤微微側向一邊,低聲問道:“韓旭,這個叫楊礪的看上去也就三十不到,到底行不行?”

“呃,這個是趙大人選的人,微臣實在不知。”韓旭皺眉往趙普那邊看去,又道:“相比以趙大人的眼光,應該挺靠譜的吧。”

“靠譜?”趙匡胤頗爲不解,但此時未深究,因爲楊礪發話了。

“陶前輩對中原幾十年歷史那是相當瞭解,在下佩服。”楊礪拱了拱手,又道:“可是陶前輩的眼光,卻始終跳不出這中原幾十年。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之時已三十有八;漢高祖立西漢兩百年江山,已過半百之年;大唐滅隋,到玄武門之變,唐太宗登基之時,也已近而立之年。天下一統是必然,但您可成見過八歲的孩童帶領雄兵一統天下爾?”

“你別忘了,秦皇登基之時才年僅十三歲。”陶善立馬反駁。

“不錯,正是因爲秦皇登基之時才年僅十三,這纔有了呂不韋和嫪毐的內亂,若不是這兩人互相牽制,秦國無須他國來攻,早已分崩離析。仔細算來,秦皇的統一征程,應該從其年過二十算起吶!”楊礪呵呵一笑,點頭道:“不知陶前輩八歲之時,可知天下爲何物?或許,陶前輩天賦異稟,八歲之時早已能文能武,指點江山了呢!晚生,佩服佩服!”

“噓……”

“陶大人天賦秉異啊,八歲之時還在尿尿和泥巴吶。”

“哈哈哈哈。”

人羣之中噓聲四起。

“噗嗤。”陶善雙眼一黑,昏倒在地。

這也太經不住了吧。

……

趙匡胤滿意的點了點頭,微笑道:“那些起鬨的都是丐幫之人吧?是你安排的?”

韓旭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這辯論搞的就是個人氣,找些丐幫之人來起起鬨哄,叫叫好,還怕你陳進言的亂言亂語不成。

陶善被擡了下去,在陳進言的示意下,另一個瘦了吧唧的傢伙走了出來,鼻孔朝天,傲氣道:“在下馮有道,有些話不吐不快……當今聖上,乃大周世宗的布衣之交,世宗待其如弟,兄弟手足,而其竟然背叛世宗,欺負其孤兒寡母,這就是不義;身爲大周朝廷殿前司都點檢,領兵叛亂,黃袍加身,這就是不忠。如此不忠不義之人,有何面目坐擁天下!”

此言一出,滿場寂靜。

半響後。

“大膽,來人,將其拿下。”趙光義終於反應了過來,站起身咆哮着,呼喝禁軍上前。

“住手!”趙匡胤面色一寒,冷冷的盯着眼前大放厥詞的馮有道。御史就是御史,天生靠嘴巴,靠筆桿子吃飯,說出來的話,夠陰夠狠。

馮有道得意洋洋的轉了轉身,不忠不義,算是這時代的恨話了!看你趙匡胤還有何話說。

“咳咳。”楊礪清了清嗓子,正待上前理論一番。

“我來,我來,該我了。”先前太學生中的另一人,跳了出來,連忙上前拉住楊礪,呵呵笑道:“楊兄,楊兄,您一邊歇着,該小弟我上了。”

楊礪苦笑着搖了搖頭,先前確實和這傢伙說好,一人一輪,此時不得以只能退到一邊。

只見這人來到馮有道面前,歪頭歪腦的打量了一番,笑道:

“那個有道兄是吧?兄弟我姓張,名去華。張翼德的‘張’,去你孃的‘去’,華佗的‘華’。”

第407章 反間計第130章 聲聲慢,下揚州(中)第167章 霓裳羽衣曲第228章 三件事第95章 以身犯險第174章 比試(下)第429章 再見劉思漢第38章 天下三分,各有各的謀...第151章 韓大孝子拜壽(下)第321章 水軍投降第16章 那一碗胡辣湯的風情第353章 來蘇小道第34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86章 李重進的奏摺第155章 捉拿魏其才第396章 常歡的心思第475章 清君側(上)第78章 御前帶刀侍衛(下)第115章 天變,黃袍加身時第206章 揚州攻城戰(一)第126章 駙馬,架架架第311章 徵西將軍(下)第14章 天下第一幫第301章 活字印刷術(上)第367章 凌煙二十四掌第389章 趙普的堅持第75章 登聞鼓(下)第453章 和魔鬼談判第149章 三人密謀進行時第101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303章 押送進宮第238章 韓熙載的往事第51章 混亂一夜,樑上君子第267章 吳師道歸來第192章 絕情散第320章 三江口水戰(下)第84章 趙府夜宴第63章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第458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82章 跑路(上)第323章 陰謀第191章 楊月蟬到訪第303章 押送進宮第64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463章 希夷先生第409章 論帥(中)第161章 暴跳如雷李重進第352章 劍門關第96章 知己,知己,兩個半吊...第337章 捷報!哀報!第148章 夜深人靜,寡婦敲門第208章 揚州攻城戰(三)第382章 平西王回京第191章 楊月蟬到訪第395章 早朝論戰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470章 兵圍平西王府(中)第63章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第154章 偷寡婦不地道第444章 說到做到第287章 吳師道的野心第97章 知己,知己,兩個半吊...第143章 打草驚蛇(下)第99章 白衣女子第244章 大唐皇族第73章 李從善的自我救贖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479章 水泊梁山第143章 打草驚蛇(下)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56章 霸氣側漏四分之三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259章 來文的,你們不行第185章 賞劍大會(四)第240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下)第322章 湘南,湘北一鍋端第397章 一道聖旨,一幅畫第349章 救還是不救?第319章 三江口水戰(上)第293章 重逢第417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上)第156章 鴛鴦那個戲水第111章 大唐玄甲第9章 乞丐對地痞第398章 南唐的圖謀第203章 李重進的瘋了?第296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77章 小周後上門第381章 馬車內的談話第34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296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404章 入獄第75章 登聞鼓(下)第247章 車內閒話第429章 再見劉思漢第244章 援兵,鎮州之戰(三)第266章 名動金陵城第363章 奇葩的母女第446章 某人到此一遊
第407章 反間計第130章 聲聲慢,下揚州(中)第167章 霓裳羽衣曲第228章 三件事第95章 以身犯險第174章 比試(下)第429章 再見劉思漢第38章 天下三分,各有各的謀...第151章 韓大孝子拜壽(下)第321章 水軍投降第16章 那一碗胡辣湯的風情第353章 來蘇小道第34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86章 李重進的奏摺第155章 捉拿魏其才第396章 常歡的心思第475章 清君側(上)第78章 御前帶刀侍衛(下)第115章 天變,黃袍加身時第206章 揚州攻城戰(一)第126章 駙馬,架架架第311章 徵西將軍(下)第14章 天下第一幫第301章 活字印刷術(上)第367章 凌煙二十四掌第389章 趙普的堅持第75章 登聞鼓(下)第453章 和魔鬼談判第149章 三人密謀進行時第101 謎底揭開,刺客身份第303章 押送進宮第238章 韓熙載的往事第51章 混亂一夜,樑上君子第267章 吳師道歸來第192章 絕情散第320章 三江口水戰(下)第84章 趙府夜宴第63章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第458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82章 跑路(上)第323章 陰謀第191章 楊月蟬到訪第303章 押送進宮第64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463章 希夷先生第409章 論帥(中)第161章 暴跳如雷李重進第352章 劍門關第96章 知己,知己,兩個半吊...第337章 捷報!哀報!第148章 夜深人靜,寡婦敲門第208章 揚州攻城戰(三)第382章 平西王回京第191章 楊月蟬到訪第395章 早朝論戰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470章 兵圍平西王府(中)第63章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第154章 偷寡婦不地道第444章 說到做到第287章 吳師道的野心第97章 知己,知己,兩個半吊...第143章 打草驚蛇(下)第99章 白衣女子第244章 大唐皇族第73章 李從善的自我救贖第105章 撒尿也要講證據第479章 水泊梁山第143章 打草驚蛇(下)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56章 霸氣側漏四分之三第128章 李筠叛亂第259章 來文的,你們不行第185章 賞劍大會(四)第240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下)第322章 湘南,湘北一鍋端第397章 一道聖旨,一幅畫第349章 救還是不救?第319章 三江口水戰(上)第293章 重逢第417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上)第156章 鴛鴦那個戲水第111章 大唐玄甲第9章 乞丐對地痞第398章 南唐的圖謀第203章 李重進的瘋了?第296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277章 小周後上門第381章 馬車內的談話第34章 那一年,我們拜過的碼...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296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404章 入獄第75章 登聞鼓(下)第247章 車內閒話第429章 再見劉思漢第244章 援兵,鎮州之戰(三)第266章 名動金陵城第363章 奇葩的母女第446章 某人到此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