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水泊梁山

轉眼間,冬去‘春’來,匆匆又是一年。。 更新&

清晨的陽光穿透薄薄的晨霧,灑在水天一‘色’的湖面;微風輕撫,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隨風搖曳。霧影朦朧,‘春’水微寒,別有一番情趣。

遠處青山座座,河道‘交’錯。

這山雖然不高,但勝在翠綠微婉;這水雖然不深,卻是九曲十八彎。青山映着綠水,綠水環繞羣山,正應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烏篷小船晃晃悠悠的行駛在蘆葦‘蕩’中,船槳劃過水面,驚起一片鷗鷺。

船頭兩名文士打扮的年輕人舉着酒杯,暢談正歡。只見其中一稍年長者,望着無邊的美景,感嘆道:“想不到這裡還有此等美景,當不輸江南綠水青山!”

年輕的男子呵呵一笑:“楊兄,還在想念你的揚州美景吶?”說着,他自斟自飲,又道:“哎,可惜了!好不容易楊兄從揚州府調回京師,本想多年不見的你我二人能再次暢懷高歌,卻不曾想兄弟我又要去江南爲官了!”

楊礪微微點了點頭,在揚州府知州的位置上呆了三年後,一道聖旨將他調回京師!而他對面的年輕人,正是他當年國子監的同窗好友張去華。調回京師,天子腳下,正是每個勵志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學生的理想,可楊礪捨不得揚州城,捨不得揚州的百姓。

當年,他們兩人可是國子監數一數二的人物。大宋新立之時,楊礪成爲了那年的狀元郎,隨後南下江都縣爲官,而張去華則因家中老父病故,回鄉守孝並未參加那年的科舉,他這一去就是數年。直到去年,張去華進京趕考,一舉奪魁,成爲又一個狀元郎。

“還在想他?”自從見到楊礪,張去華就發現他一直悶悶不樂,不禁擔心道:“兄弟我可提醒你,雖然皇上封他爲‘忠王’,並且賞賜豐厚,但你回到京師後,在皇上面前還是不要提起他爲妙!”

楊礪臉‘色’變得鐵青,忍不住怒道:“張兄,當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先皇駕崩,韓王爺又不知所蹤,皇上到底是怎麼想的?你可知韓王爺如今到底在哪?”

“噓……”張去華嚇了一跳,連忙制住楊礪再說下去。在他的心裡,楊礪成熟穩重,就像兄長般,可一說到韓旭,楊礪就變得‘激’動異常。安撫住怒氣衝衝的楊礪,張去華搖了搖頭:“楊兄,關於韓王爺的去向,我也不知道,整個京城裡就沒幾個人知道。如果小弟我沒猜錯的話,知道韓王爺去向的人,不超過這個數!”

望着張去華伸出的五個手指,楊礪搖頭嘆氣不已。對於韓旭的去向,整個大宋朝廷‘私’下里是議論紛紛,而真正知道的人,或許只有皇帝趙光義,宰相趙普等區區幾個人!他們幾個不說,更沒人敢去問,就連談論都是‘私’底下的揣測!

所能確信的就是,趙光義冊封韓旭爲“忠王”,原本的郡王爵位升級成了親王爵位,這可是整個大宋朝的第一人,第一異‘性’王。要知道非趙姓者不得封王是趙匡胤立下的規矩,可韓旭不僅被趙匡胤自己封了郡王,更是被趙光義封了親王。

只是“忠王”這個封號很耐人尋味,而且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人見過韓忠王。

“楊兄,不說這個了。”張去華換了個話題,舉起手中酒杯笑道:“如今新皇登基,曹元帥平定南唐,天下一統之時,正是吾輩學子一展所長之日。大‘亂’過後乃大治,我等文人當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江南之地百業待興,今日小弟我就將赴江南,此次一別又不知何日你我二人才能相聚,小弟再敬兄長一杯。”

“天下還未一統吶。”楊礪搖了搖頭,舉起酒杯擡頭一飲而敬,面上卻微‘露’出不甘之‘色’:“韓王爺纔是帶領大宋朝平定天下之人,他這一走,大宋朝‘欲’征伐塞外?難……”

在兩人一斟一飲之間,日頭漸漸高升,湖面的霧氣消散而去。

此時,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副絕妙的千里山水圖。

綠水青山,點點白帆。

兩人的心情頓時爲之一暢,張去華起身負手船頭,扭頭朝着搖船的老叟問道:“老丈,此處到了哪裡?”

“大人,前面那座山就是梁山,這裡是梁山地界!”老叟划着船槳笑道:“不過現在附近的人都叫這裡‘水泊梁山’。”

“水泊梁山?”楊礪微笑着點了點頭,望着這一望無際的水面,自言自語道:“這倒也合適!”

“當然合適……以前這裡就叫梁山,可年前來了一幫人,說這裡有山名不能沒有水名,所以就叫這裡‘八百里水泊梁山’。”老叟笑呵呵的指着前面的梁山石壁又道:“看見沒,山上那‘水泊梁山’四個大字就是他們鑿壁而刻上的。”

楊礪和張去華眺望而去,這一望不要緊,兩人同時驚駭莫名,不約而同高叫:“好字。”

只見遠處鑿開的石壁上,龍飛鳳舞的刻着“水泊梁山”四個大字,筆力遒勁,說不出的瀟灑不羈,論書**夫,兩人自信乃當世高手,可比起這四個字來簡直弱了一大截。更何況,那字似乎是用刀劍類利器刻上去的,入石三分,說不出的‘蕩’氣迴腸!

忽然間遠處傳來陣陣歌聲,兩人再次眺望岸邊,只見上百名衣着襤褸的漢子,挑水的挑水,伐木的伐木,忙得是不亦樂乎。別看他們穿得不怎麼樣,可從歌聲聽來他們興致高昂,‘精’神抖擻,沒有半分的落寞和苦寂!

“大河向東流哇,

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

嘿嘿嘿嘿參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說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

路見不平一聲吼哇,

該出手時就出手哇,

風風火火闖九州哇。

……

歌聲響亮而高亢,划船的老叟立馬跟着附和了起來:“

嘿呀依兒呀唉嘿唉嘿依兒呀,

路見不平一聲吼哇,

該出手時就出手哇,

風風火火闖九州哇……”

曲調怪異,歌詞淺薄,可以說是用吼出來的而不是唱出來!

“唉,江湖草莽吶!”張去華搖了搖頭,語氣中頗有幾分不屑之意!這倒不是說張去華看不起這幫漢子,而是出身國子監的他,學的是儒家經典,多多少少對‘混’跡江湖的草莽有些不太以爲意!大宋朝對文人是絕對的推崇,廣開書院之下,文人的地位節節高升,難免對其他人有幾分輕視!

話音剛落,划船的老叟不滿意了,“啪”的一下丟下船槳,氣道:“江湖草莽?哼,正是這些人,來到這裡後打跑了附近百里內匪類,連平常欺負百姓的官府老爺都收斂了。你去問問附近的百姓,誰不說水泊梁山上人都是漢子?”

老叟越說越氣憤,扭頭指着不遠處的船隊說道:“看到沒有?那些大船隊是幹啥的?都是給這梁山上的人送東西……逢年過節,官府都得偷偷上梁山拜會大當家!看到那艘最大的船沒?那是樓船,是朝廷水軍的樓船,他們也是來送東西的。”

張去華放眼望去,果然注意到那嗖巨大的樓船,而且所掛的旗幟更是令他震驚不已,失聲道:“楊兄,是曹元帥的坐艦!他來這裡幹什麼?”

望着兩人吃驚的樣子,老叟得意洋洋的環抱雙手靜看好戲,那眼神彷彿在說:“小樣!新來的吧!”

曹元帥,自然是指如今大宋朝紅極一時的武將第一人曹彬。年初,他摔兵攻克金陵皇城,俘虜李煜等一干李家皇族,南唐隨之亡國!滅南唐,這是不世之功,曹彬地位飆升,晉升大宋樞密院使者,實實在在的朝廷第一武將。

楊礪和張去華面面相覷,看看那樓船又扭頭看看那“水泊梁山”四個大字,突然兩人雙目大亮,驚喜異常。爭先恐後的搶過划船老叟的船槳,在老叟驚訝的目光中,一左一右的划着小船,晃晃‘蕩’‘蕩’的朝着遠處的岸邊靠去。

……

……

“掛上去,掛上去”吳師道吹鬍子瞪眼的指揮着劉三掛牌匾:“左邊點,左邊點……過了,過了,右邊點,右邊點……又過了,我說小三你是豬腦子啊!”

劉三舉着牌匾老半天沒掛上去,再聽吳師道這麼一番嘲‘弄’,忍不住罵道:“你他孃的纔是豬腦子,別廢話,到底左邊還是右邊?”

“左邊!”吳師道瞥了瞥嘴,沒好氣道:“想我吳師道空有宰相之才,卻無宰相之命,最後淪落到做一般江湖草莽的軍師……時耶?命耶?”

“咋啦?吳老道又抱怨本幫主不思進取了?”

“哈哈哈哈……”

大笑間,韓旭領着一大幫人走進了大廳。

秦雨山、裴忠、尉遲雄等等,當然還有鶯鶯燕燕的諸‘女’們,楊月蟬、陳小娘、趙芸、小‘侍’‘女’蓉兒和靈兒,還有抱着“小韓旭”一臉溫柔的李婉兒!

那日,趙芸趕到皇宮之時見到了趙匡胤最後一面,彌留之際的趙匡胤給趙光義留下了一句“好自爲之”,這話也代表着趙匡胤最終將皇位傳給了趙光義。大宋終究是“趙”家的大宋,天下終究是“趙”家的,趙匡胤最終還是選擇了他的親弟弟,選擇了趙光義。對此,韓旭並不遺憾,反而有點鬆了口氣。

趙芸謹遵趙匡胤的遺命,放過了趙光義。

不過,韓旭爲了天下間的丐幫弟子着想,以一記“擒龍功”告訴了趙光義,想取皇帝的命,他是易如反掌。最終,趙光義承認了丐幫的地位,並且不再追究丐幫,同時在陳希夷的勸告下封韓旭爲‘忠王’。

韓旭毫不在意這親王爵位,而且也明白趙光義封他爲所謂“忠王”的意義,那就是告訴韓旭千萬別造反!在狠狠的敲詐了趙光義一筆之後,韓旭隨帶領着衆人來到了這當年他早已看好的梁山泊!

劉三跳下桌子,拍了拍手,指着牌匾問道:“咋樣?”

“聚義廳?”

吳師道搖了搖頭,不屑道:“哼,叫啥都一樣,反正咱跟着你就沒那命!”

“沒那命怎麼了?你這一輩子就得跟着老子!”韓旭很是滿意的望着那“聚義廳”三個大字,頭也不回的朝着吳師道啐道。

“哈哈哈哈……”衆人是一片鬨笑。

“老道沒那命,老道也就認了,了不起老道好好教導咱兒子,將來做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大軍師!”吳師道嘿嘿笑道!

“死牛鼻子,好好的道不去修,儘想美事!”衆人紛紛啐道。

面對衆人的嘲笑,吳師道毫不在意:“我已經想好了,將來老道的兒子就叫‘吳用’,定然能成爲一代軍師!”他對自己想法越來越滿意,琢磨着是不是立馬去找個婆娘生兒子去。

“天機星吳用?好好好,將來秦大哥的兒子就叫霹靂火秦明……哈哈哈,湊足咱梁山泊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將!”韓旭微微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道:“不過,老道你兒子若叫吳用,這輩子就註定是個當草莽軍師的命!呵呵!”

“哪來的一百零八將?”楊月蟬笑呵呵的‘插’話道。

“哪來的?”韓旭看着諸‘女’饒有趣味的笑道:“沒人?咱們就生他一百零八個兒子!”

“呸……”諸‘女’嬌羞不已,紛紛啐罵。但從她們那渴望的眼神來看,顯然很是羨慕抱着“小韓旭”的李婉兒!

正在此時,孫二聖急匆匆的跑了進來,拱手道:“幫主,曹彬來了!”

不一會的功夫,果然見曹彬走了進來,還是那樣的一本正經,只不過他的身後帶着一名渾身‘蒙’在斗篷裡的人。

當斗篷掀開,周嘉敏那梨‘花’帶雨的絕美容顏展現在衆人的面前。

“韓元帥,曹某一生忠於皇上,這是曹某做的唯一一件對不住皇上的事!”曹彬搖頭苦嘆。

韓旭沒想到當年一句讓曹彬照顧周嘉敏的話,竟然讓曹彬誤會的將周嘉敏來了個偷樑換柱送到了他的身邊!當城破的那一刻,曹彬抱着一試的態度將周嘉敏的事說給李煜聽之時,沒想到和李煜一拍即合。

國破則家亡,李煜深知周嘉敏的容顏定然會引起趙光義的垂涎,他不想讓周嘉敏做‘花’蕊夫人,更不想自己做後蜀皇帝孟昶。同時周嘉敏對韓旭的惦記,李煜更是深知!於是,囑託曹彬將周嘉敏帶到韓旭身邊,而他自己則用一名普通的宮‘女’代替了小周後。

……

曹彬命人卸下樓船帶來的給養,匆匆來也匆匆走了,留下哭得淚眼朦朧的小周後,以及身後一幫怒氣衝衝的諸‘女’!

“旭哥兒,‘門’口的這隻最粗的源木幹啥用?”劉三使出吃‘奶’的勁,抱起一根數十丈高的筆直源木。

望着衆‘女’,韓旭豪情萬丈:“哈哈哈哈,豎起來掛大旗,就寫四個字!”“替天行道!”……--aahhh+26091483--

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86章 李重進的奏摺第264章 對戰馬誠信(上)第338章 千里追殺慕容龍城第181章 水中綺麗色,岸邊小蠻靴第391章 聽琴第133章 船隊遇襲第310章 徵西監軍(上)第44章 男人的天堂與地獄第395章 早朝論戰第329章 灃水之戰(上)第45章 百花樓,潮人幫主第67章 老爺子帶着個小胖子第397章 一道聖旨,一幅畫第256章 蘭桂坊第287章 吳師道的野心第369章 大戰慕容龍城(上)第463章 希夷先生第262章 國子監vs烏衣巷(上)第24章 姑娘,借你菊花一用第357章 後蜀投降第346章 大戰渝州城(上)第99章 白衣女子第167章 霓裳羽衣曲第9章 乞丐對地痞第248章 面見李景第141章 收利息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385章 一輩子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12章 大唐功勳之後第174章 比試(下)第390章 平西王vs晉王(上)第350章 轟殺耶律休哥第8章 關於人的取向問題第453章 和魔鬼談判第324章 主帥離營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453章 和魔鬼談判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72章 圍攻四方館第142章 打草驚蛇(上)第117章 粗泥碗,女兒紅第120章 老子不差錢第468章 三方撤兵第251章 長春殿,夜話韓旭第239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上)第29章 你就是那說書的?第64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225章 招安楊繼業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214章 最終之戰(下)第472章 千鈞一髮第478章 好自爲之第339章 連下五城(上)第50章 混亂一夜,西門吹雪第60章 叫春拳第240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下)第36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2章 調虎離山(上)第72章 圍攻四方館第352章 劍門關第117章 粗泥碗,女兒紅第36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章 大柔術第234章 白衣渡江(上)第335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下)第95章 以身犯險第461章 對弈(下)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206章 揚州攻城戰(一)第85章 暈車,暈船,暈馬第218章 楊家老祖(上)第345章 鎖江浮橋,夾江列砲第404章 入獄第317章 平荊南第61章 殺雞刀第458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74章 秦雨山和李婉兒的相見(上)第257章 蘭桂坊詩詞賽(上)第355章 第三條路的選擇第391章 聽琴第10章 重陽日,丐幫?(上)第107章 那一年,大年夜第53章 混亂一夜,意外收穫第170章 面見李重進(上)第16章 那一碗胡辣湯的風情第56章 霸氣側漏四分之三第245章 人去樓空第376章 地宮,天可汗寶藏(上)第177章 劉長山的末日(下)第239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上)第377章 地宮,天可汗寶藏(下)第313章 領兵出征第470章 兵圍平西王府(中)第166章 楊月蟬第16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39章 連下五城(上)第452章 一兩銀子的天價第36章 那一年,我們踢過的館...
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86章 李重進的奏摺第264章 對戰馬誠信(上)第338章 千里追殺慕容龍城第181章 水中綺麗色,岸邊小蠻靴第391章 聽琴第133章 船隊遇襲第310章 徵西監軍(上)第44章 男人的天堂與地獄第395章 早朝論戰第329章 灃水之戰(上)第45章 百花樓,潮人幫主第67章 老爺子帶着個小胖子第397章 一道聖旨,一幅畫第256章 蘭桂坊第287章 吳師道的野心第369章 大戰慕容龍城(上)第463章 希夷先生第262章 國子監vs烏衣巷(上)第24章 姑娘,借你菊花一用第357章 後蜀投降第346章 大戰渝州城(上)第99章 白衣女子第167章 霓裳羽衣曲第9章 乞丐對地痞第248章 面見李景第141章 收利息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385章 一輩子第179章 魔女楊月蟬(下)第12章 大唐功勳之後第174章 比試(下)第390章 平西王vs晉王(上)第350章 轟殺耶律休哥第8章 關於人的取向問題第453章 和魔鬼談判第324章 主帥離營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453章 和魔鬼談判第198章 勝利大逃亡(上)第72章 圍攻四方館第142章 打草驚蛇(上)第117章 粗泥碗,女兒紅第120章 老子不差錢第468章 三方撤兵第251章 長春殿,夜話韓旭第239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上)第29章 你就是那說書的?第64章 逼婚?上門推銷女兒第225章 招安楊繼業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214章 最終之戰(下)第472章 千鈞一髮第478章 好自爲之第339章 連下五城(上)第50章 混亂一夜,西門吹雪第60章 叫春拳第240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下)第36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2章 調虎離山(上)第72章 圍攻四方館第352章 劍門關第117章 粗泥碗,女兒紅第36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章 大柔術第234章 白衣渡江(上)第335章 午夜時分,西山之巔(下)第95章 以身犯險第461章 對弈(下)第43章 去還是不去?第206章 揚州攻城戰(一)第85章 暈車,暈船,暈馬第218章 楊家老祖(上)第345章 鎖江浮橋,夾江列砲第404章 入獄第317章 平荊南第61章 殺雞刀第458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274章 秦雨山和李婉兒的相見(上)第257章 蘭桂坊詩詞賽(上)第355章 第三條路的選擇第391章 聽琴第10章 重陽日,丐幫?(上)第107章 那一年,大年夜第53章 混亂一夜,意外收穫第170章 面見李重進(上)第16章 那一碗胡辣湯的風情第56章 霸氣側漏四分之三第245章 人去樓空第376章 地宮,天可汗寶藏(上)第177章 劉長山的末日(下)第239章 鳳凰臺上的寒風(上)第377章 地宮,天可汗寶藏(下)第313章 領兵出征第470章 兵圍平西王府(中)第166章 楊月蟬第16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39章 連下五城(上)第452章 一兩銀子的天價第36章 那一年,我們踢過的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