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監軍反擊

何監軍臉色一變。

在廣南這等偏遠貧瘠之地,地方州府和官員想怎麼折騰,他都可以睜隻眼閉隻眼,就算李越大軍逼近邕州城下,守軍不做抵抗,一路撤回邕州城裡,他也可以不管。

但要把邕州被圍,州縣受損的責任推到宣威軍和遊奕軍頭上,他不能答應。

於是當即反擊道:“徐大人,邕州總管廣南八州,兵力達五六萬,一路從鬱林敗退到邕州,與敵軍交戰幾次,傷亡幾何?敵軍看似數十萬,真正有一戰之力的不超過四萬人,其他都是濫竽充數,你們久在廣南,不會不清楚吧,爲何手握五萬大軍,一戰不接,一路敗退?這個件事我會向朝廷如實呈奏。”

停頓片刻,環首四顧,看看衆人顏色,隨後接道:“徐大人說宣威軍、遊奕軍不服調遣,沒來邕州營地報到,私自出擊,打亂部署。我倒想問問徐大人,你的部署是什麼?躲在邕州城裡等敵軍自己退嗎?你知道李越人爲這一戰籌備了多久?十年,整整十年!徐大人總管廣南八州,轄地與李越接壤,不會連這點敵情都探不到。這些年李越人籌集幾十萬擔糧食,堆積在涼山,而後轉移至鬱林,沿左江用船運至敵軍前線,徐大人退守邕州,正和敵軍所願。徐大人說宣威軍和遊奕軍不服調遣,打亂了你的部署,是想讓他們與你總管府兵馬一起被敵軍所俘虜嗎?”

被當面反擊,徐大人臉色頓時泛紅,張口就要辯解反擊,卻聽何監軍繼續說道:“徐大人說宣威軍、遊奕軍私自出擊,我也不同意這個說法。朝廷派遣殿前司精銳遊奕軍和宣威軍南下,不是來邕州充數,無限期對峙的,是要儘快擊退敵軍,結束廣南戰事。你們也都說了,李越人積蓄幾十萬擔糧食,要是他們源源不斷從涼山運到鬱林,再順水運到邕州附近,數十萬敵軍不愁吃喝,他們會放棄邕州城?說不定此刻已經攻破邕州城,在下和諸位的下場,不是被俘被殺,就是奪路逃命。

如果不是宣威軍先將敵軍數十萬擔糧食焚燬在江裡,就這批糧食足夠支撐他們圍困邕州城半年,也許不到半年,邕州城就破了,等他們佔據邕州,糧船補給順江而下,直達城下,邕州以東數州之地都將在李越威脅之下,到那時丟掉的就不僅僅是邕州。幸好宣威軍、遊奕軍不顧路途艱險,經欽州西部,翻越崇山峻嶺,奇襲鬱林、涼山等地,拿下之後,孤軍據守鬱林、涼山一個月之久,將李越敵軍糧草供給線完全切斷,前線數十萬敵軍斷了吃喝,這才放棄邕州城退兵而走。

就是敵軍斷絕糧草倉惶退走,徐大人總管府五萬兵馬也是在三天之後纔打開城門,遠遠跟在敵軍五十里之外,就這麼一路慢行,敵軍感受不到任何一點威脅和壓力,致使數十萬敵軍到達鬱林附近之後,居然可以安然紮寨,反將堅守鬱林和涼山的遊奕軍、宣威軍圍困,由於雙方兵力過於懸殊,敵軍從容佈陣,遊奕軍迫於壓力不得不退走,而後總管府竟然想起拿涼山換鬱林,實在是可笑之極,數十萬敵軍能拿下鬱林,還拿不下涼山嗎?

但所幸的是,他們真的沒有拿下來,還吃了一場大敗仗,主帥身死涼山城外,副帥重傷不起,軍心渙散,大軍奔潰,這才同意兩城交換,總管府明知敵軍在涼山吃了敗仗,他們已經拿不下涼山,馬上就要撤離,還跟他們簽訂換城協議,協議剛簽完敵軍便匆匆離開鬱林,繞涼山城而過,徑直南下,日夜不息,頭也不回。你們讓宣威軍撤離涼山,恐怕此刻涼山城裡也沒有一個敵軍。

方纔還說到涼山和鬱林存放的敵軍糧草,徐大人打算追查糧草去向,那就不妨查查接手涼山防務的總管府軍隊,據我所知,宣威軍撤退時翻越高山和原始叢林,只能攜帶返程行軍所需的半月糧食,其他的,包括兩萬多涼山百姓,都完好無損留在涼山城,要糧食找接管涼山城軍隊就是。此外,遊奕軍也馬上返回邕州,有沒有糧食,到時候一起看看便知。這番解答,不知徐大人是否滿意?諸位還有什麼疑問,也別藏在心裡,你們怎麼想的,我不知道,你們怎麼做的,我可清清楚楚看在眼裡。”

何監軍這一番話,直言無懼,把總管府諸位大人臊的無地自容,原本還想爭辯幾句的徐大人,徹底啞了火,乾脆閉嘴低眉。

其他人也是一言不發,沉默不語,既不反擊,也不再發疑問。

何監軍本職就是樞密院官員,樞密院掌管天下軍馬,調兵、屯駐、軍事訓練、軍資軍械補給等,哪有他們不清楚的事情,現在又是朝廷派遣至此抵禦李越人的監軍,監邕州總管府所有兵馬,外加調遣南下廣南支援的宣威軍和遊奕軍,這些調遣南下的禁軍沒有他同意,邕州總管府哪裡指揮的動。

徐大人對遊奕軍和宣威軍發難,不過是想推卸責任,訴訴苦,順便邀功,不論怎麼說,最後李越人還是退兵了,並且簽訂了十年和議,有苦勞,還有功勞,邕州總管府雖然一路敗退,但最終還是贏了。

安撫使李大人見多識廣,哪裡不知道這裡面有什麼門道,稍稍一想,便裡外通透,但邕州總管府下轄廣南八州,徐大人是他下屬,也不好過多責備,畢竟在廣南爲官實在不易。

議事廳內沉默片刻之後,李大人笑道:“徐大人與何監軍同爲朝廷命官,不管怎麼做,都是爲了廣南安定,都沒有錯。邕州以西,地廣人稀,大軍西進難以補給,退守邕州,背靠潯州、宜州等富庶州府與李越對峙,能迅速穩定戰局,李越大軍補給困難,待更多大宋援軍前來,敵軍自會退走,只是時日可能過於長久,勞師動衆,耗費太大,但也不失爲退敵之計。而宣威軍、遊奕軍出奇兵,截斷敵軍糧草供給,迫使敵軍退兵,雖說過於冒險,但確實是一味猛藥,短時間內就使敵軍不敢輕動,掙扎一番後,迅速退兵。此次李越敵軍退出廣南,邕州總管府兵馬和宣威軍、遊奕軍俱是有功之人,諸位就不要爭鋒相對了。等各路大軍回到邕州,將戰果彙總之後,再向朝廷遞報詳細戰報吧。”

徐大人見李大人出來打圓場,急忙應和道:“李大人說的是,都是爲了擊退敵軍,方式方法雖有所不同,但殊途同歸,大家齊心協力,守住邕州,也擊退數十萬李越敵軍,戰果還是很大的,單單宣威軍就殺敵三萬餘人,真是令人驚歎,總管府望塵莫及啊。”

既然徐大人已經服軟,何監軍便不再反擊,但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向李大人略微點頭。

其他人則在徐大人之後紛紛附和,極力誇讚恭維宣威軍、遊奕軍等朝廷禁軍精銳,簡直就要把他們吹捧上天去,連帶着把何監軍和樞密院也吹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直說他們英明、出神入劃的策劃調遣,簡直神如諸葛孔明,聽得何監軍飄飄然,都有些不好意思。

這場邕州總管府與宣威軍、遊奕軍的爭鬥,總算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

接下來對於如何駐防邊境,如何安撫流民,如何恢復受兵災之害的百信生產生活等問題,李大人與徐大人,以及總管府一衆官員和將領進行商討和部署。

後面的這些事跟何監軍關係不大了,他便不再發表任何意見,閉口不言,聽他們一邊商討一邊推諉,事關駐防之事,他也只是看在眼裡,隨他們自己處置,畢竟廣南乃蠻荒之地,除了李越會來騷擾,基本無人會來光顧,也沒其他人惦記,如何駐防並不重要。

一兩個時辰之後,終於議事完畢,有安撫使李大人在,又逢戰事結束,一衆官員少不得要吃喝一頓,恰逢年關將近,少不得一番大肆慶祝。

數天之後,遊奕軍回到邕州,在邕州城附近暫時駐紮,等待返回北方駐地的命令。

遊奕軍返回,各路戰果總算全部彙總,又經李大人、徐大人和何監軍三人一番討論,將最終的詳細戰報確定下來,三方共同署名,而後急遞臨安,向朝廷報喜。

諸事完畢,安撫使李大人隨即啓程,他的車駕在親軍護衛下迅速離開邕州,北返靜江府,他要回家過年,與家人團圓了。

邕州城裡大肆佈置,總管府上下忙的熱火朝天,今年他們要過一個好年,打退了李越敵軍襲擾,如無意外,衆多州縣又能免稅好幾年,還能得到朝廷賑濟,邕州城不破,這一仗打的絕對不虧。

而欽州的宣威軍,邕州的遊奕軍,在邊境幸苦一場,回到城下卻缺吃少喝,儼然成了漂泊在外的孤兒,跟他們心境相同的還有來自樞密院的何監軍。

他們都在等命令,等朝廷下令讓他們班師。

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653章 奪城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74章 演技逼真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642章 攻城掠地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423章 提前釋疑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225章 拖住守軍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45章 合圍第548章 成親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398章 驍騎軍第630章 緊急敵情第63章 解圍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366章 丟臉不冤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277章 得償所願第89章 目的達成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48章 議政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433章 獨力支撐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33章 人心本善第313章 攻陷涼山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626章 腦中浮圖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734章 副帥釋疑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301章 解惑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28章 隱情第58章 青石崖第83章 失而復得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579章 戰和逃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406章 殿中議事(一)第780章 金軍計議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70章 機會來了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355章 黑狼出沒第751章 罷兵回撤第202章 正使講話第215章 討個說法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64章 道別第677章 大野澤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501章 回家第291章 全軍合圍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49章 囑託第67章 來龍去脈
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653章 奪城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74章 演技逼真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642章 攻城掠地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423章 提前釋疑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225章 拖住守軍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45章 合圍第548章 成親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398章 驍騎軍第630章 緊急敵情第63章 解圍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366章 丟臉不冤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277章 得償所願第89章 目的達成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48章 議政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433章 獨力支撐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33章 人心本善第313章 攻陷涼山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624章 升職受命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663章 北方對峙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626章 腦中浮圖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734章 副帥釋疑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301章 解惑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28章 隱情第58章 青石崖第83章 失而復得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579章 戰和逃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406章 殿中議事(一)第780章 金軍計議第124章 再見知軍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70章 機會來了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355章 黑狼出沒第751章 罷兵回撤第202章 正使講話第215章 討個說法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64章 道別第677章 大野澤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501章 回家第291章 全軍合圍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49章 囑託第67章 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