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殿下憐花

“向隋朝投降嗎?”麴伯雅有些失神的喃喃着,可是一念至此,心情卻變得複雜了起來。

人只有在生死關頭纔會看淡權利,當危難解除之後,內心中對權利的渴望也會重新燃燒起來。

就像他以前,被驅逐出境,那時候只想着活下來就好,可是安頓之後,便又依仗西突厥之力,策劃着捲土重來,爲了奪回權利,不惜出賣全國百姓的利益爲代價,結果他贏得了王位,卻失去了民心。這一回,隋朝顯然不會給他復國的機會了,只因他們自下而上,短短几天的時間就獲得了全城百姓之心。

長此以往,他將變成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到時候大隋只需挑撥深受西突厥荼毒的百姓起來反抗他、殺死他,高昌進入大隋王朝便成了順理成章之事了。

“來人!”麴伯雅固然不喜華容公主,可他知道華容公主是對的,經過隋軍對高昌臣子大殺特殺之後,麴伯雅就看得很透了。

“卑職在!”一名內侍疾步入內。

“派人去請陰將軍、蘇將軍、杜參軍!然後向整個西域宣佈,我高昌一國無條件投降大隋,我麴氏一族甘願放下一切,入朝侍奉大隋,世世代代爲大隋王朝效力,如違此誓,天地不容。”

宣佈完畢,麴伯雅渾身最後一絲力氣彷彿被抽空了一般,那張蒼老的臉龐露出深深的沉痛之色,他知道這是自己下的最後一道王令了,這一道王命一旦公告,高昌就亡了。

巨大的沉重感,令他幾乎喘不過氣來。過了良久,他才緩緩地沉下心生,長長的嘆了口氣之後,心中苦澀無比。

高昌!

立國一百六十年的高昌王國,終究在自己手中亡了!

“喏!”內侍低低的應了一聲。

經過這一番官場上的清洗,高昌百姓對隋朝絕不排斥,尤其再聽到大隋軍隊以弱勝強,殺得西突厥八萬大軍潰不成軍的消息之後!他們更加希望這個強大的、真心爲百姓着想的大隋王朝來帶領他們!這和忠誠無關,人們只希望自己能活得更好、更安穩一些。而麴伯雅沒有能力帶着他們走向強盛,反而被西突厥壓得喘不過氣來,也讓高昌上下體會到一個強者的重要性,他們的王既然沒有這個能力,也因此,不管麴伯雅願不願意,在隋軍攻克下可汗浮圖城那一刻,他已經被沒有安全感的高昌百姓放棄了。

“蘇將軍準備攻打西突厥東部汗庭(三彌山),正需要大量人手!告訴麴演,讓他將五千軍隊全都交給蘇將軍,並於軍中繼續效力,以後這些人就留在蘇將軍那邊,聽候調遣吧。”

麴伯雅知道自己如果抓着兵權不放,隋朝將軍即使去攻打西突厥東部汗庭,也會留下大量軍隊坐鎮高昌盯着他,若是隋軍贏了還好,敗了的話,自己便會成爲替罪羊!索性將手中最後的軍隊也交了出去,這樣一來,若是蘇定方敗了,也怪不到自己的頭上,也影響不了自己在隋朝的生活。

“喏!”

內侍答應一聲,興沖沖的出去傳令了。

看着興高采烈的內侍,麴伯雅難看的臉色更難看了。

竟然連太監都嫌棄他這個王了,現在!

。。。。。。。。。。。

一隻蒼鷹掠過草原、掠過山川,經由鷹奴之手,最終將南路軍的戰報送到了楊侗之手。

“諸位!”

看完了書信,楊侗的神色爲之一鬆,興奮的說道:“南路軍在敦煌成功伏擊李軌父子,斬敵李軌父子、君臣和四千多名將士,大涼徹底的涼了,張掖、敦煌、伊吾、鄯善、且末全部收復;蘇定方、杜如晦和陰明月進入高昌,採用班超殺匈奴使者之法,於高昌王宮殺了西突厥葉護等百餘人,迫使高昌與突厥作戰……高昌兩萬大軍和突厥兩萬大軍全都死絕!”

說到這裡,楊侗嘿嘿的笑道:“高昌太子麴文泰身上流箭陣亡,高昌國王麴伯雅一舉將高昌國四郡、十八縣、二十四城付與大隋,沒有任何條件!如今我大隋已向西開拓了東西八百多裡、南北五百里的遼闊地域,高昌王國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恭祝殿下!”

“恭賀殿下!”

“恭賀殿下!”

“……”

衆將激動道賀。

“高昌全境正式納入我大隋領土!我意將之併爲一郡,名字……”一臉笑容楊侗說到這裡,停了下來,笑問諸將道:“嘿嘿……你們說,誰是高昌的頭號功勞?”

“蘇將軍!”

“杜先生!”

羅士信、裴行儼、尉遲恭、薛萬徹、沈光各自抱上了心目中的首功之臣。

“哈哈!你們都說錯了……這高昌入手的首席功臣不是杜如晦,也不是蘇定方!而是陰明月那個冷冰冰的女將軍!所以,此郡的名字應該叫‘明月郡’!”

“啊?”

五將呆若木雞。

“我家武妃、麗妃可以縱橫天下,人家陰明月立功也很正常…”楊侗哈哈一笑,道:“諸位,千萬別輕視女兒!她們的潛力無法想象…小看女人會吃大虧的。”

“喏!”五將有點有氣無力。

房玄齡的‘玄齡城’開創了先例,於是大隋文武都盼着有一個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城、縣、郡。

但是這麼久,都沒有第二人獲得此項殊榮。

現在終於有了,這個比房玄齡的‘玄齡城’更猛,直接就冠名了一個郡,偏偏人家還是個女的……

這真讓這夥武將羨慕和臉紅眼紅!

楊侗看向衆人,認真道:“我們的步伐不會止於天下一統,以後,我還要帶着你們開疆拓土,打下一座大大的大隋江山!那些地方,將是你們題名立郡之所。”

五將熱血沸騰。

是啊,就算天下平定了,但在大隋之外,還有東西突厥、高句麗、新羅、百濟、西域諸國,更遠的西方還有安息、大秦,他們武將的步伐不會停止,更不愁沒仗打。

跟着一個充滿侵略性的君主,是武將之幸。

不是麼?

窮兵黷武導致國庫空虛是對內戰的說法,因爲內戰涉及到太多戰爭安置,而對外戰爭,則無需考慮這麼多,所以大隋所打的外戰,從來沒虧過本。

即使是對內,也是穩賺不賠,大隋一直打李淵,一直有賠償,最近的關中大戰,更是大賺特敗,沒辦法,幾百個關隴世家近百年的積蓄實在太豐厚了。

“殿下!除了明月郡,城呢?有沒有克明城、定方城?”羅士信笑問道。

“規定之中,一個人終生只能命名一次,以杜如晦、蘇定方二人的才能,怎麼也該匹配一個郡!房玄齡是例外,區區一個玄齡城委屈他了,以後他立有大功,我會撤銷玄齡城的名字,給他冠名一個郡。”楊侗笑了一笑,“你們也是一樣,要把目光放在郡名之上,總不能連人家陰明月都不如吧?”

“喏!”五將鬥志昂揚。

楊侗想到杜如晦多次提到的華容公主,稍稍沉思了一下,便說道:“至於高昌城,則更名爲華容城,是對華容公主的褒獎和補償,白城也更名爲義成城。”

封建王朝多有聯姻外族的事情發生,比如和親高昌的華容公主,還有嫁給突厥的安義公主、義成公主等等,她們實際上都是可憐人,根據異族的規矩,可汗、國王死後,可敦、王后還要嫁給繼任者!這漢家公主無疑是件痛苦、殘忍的事情。

尤其是義成公主最可憐可敬,歷史上的她復國的夢想破滅後,慷慨赴難,個性之剛烈、對大隋之忠誠比陳後主、頡利可汗這些亡國之君強得太多了。

可就是這樣一個連死都不怕女子,爲了大隋而先後服侍過啓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這四位父子兄弟,對一個有傳統思想、連死都不怕的剛烈女子來說,這種需要何等的勇氣啊!

可以斷定,她活下去的理由不是她怕死——而是對大隋的忠貞、忠誠!

好在自己的出現,稍稍改變了義成公主的命運!

但楊侗認爲這還不夠,理應爲歷代和親公主的名字和經歷都蒐羅起來,整理成一本關於和親公主的可歌泣的傳記。以客觀的文字銘記她們的功績,而不應讓她們默默無聞,或是被醜化……只因她們對國家的付出、對國家貢獻,不比任何一個名將少。

再想到那個一直嚷着還錢不起,就用九嬪之首的昭儀來抵的那個快樂女子,楊侗不由一笑,只要她開心就好。

“殿下,估計統葉護也收到消息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作戰了?”南北二路軍都建功立業了,連陰明月一個女人都打下‘明月郡’,而中路軍卻遲遲未動,便是沉穩了不少的裴行儼都着急了。

“是啊,殿下!”

“先讓叔寶行動,破開僵局!”楊侗寫下一道命令,遞給了鷹奴。

“那我們呢?”

“等!”楊侗微微一笑。

“還等啊?”羅士信不滿道。

“難道讓我軍上去硬撞兩倍之敵,死傷無數你們才高興?”楊侗冷冷的掃了羅士信一眼。

羅士信嚇了一跳,不敢多言。

“越是這時候,越不能急!天亮了還尿牀就不好了!”

“喏!”

第072章:確定謀反第663章:逃出生天第809章:絕望反擊第378章:裴矩思退第874章:一封家書第339章:奪其民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406章:大隋暴徒第437章:舉起屠刀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942章:患難夫婦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432章:再布一局第116章:全力西進第739章:枕邊風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300章:棋子第792章:匯兵第038章:凌敬論商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292章:雙雄會第741章:相國示警第131章:士族陰謀第119章:水師良將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430章:江淮之虎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827章:黯然退出第897章:滎陽鄭氏,來勢洶洶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198章:賊喊捉賊第797章:大將之飭第017章:王世充第348章:歸師莫堵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309章:一鳴驚人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307章:君王氣度第530章:世績北上第234章:草原之狐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901章:蕭後傳道,破僵局第812章:殺是不殺?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489章:戰幕再啓第366章:全城歡呼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36章:刑、御之爭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561章:分而食之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506章:裴矩之敏第737章:啓用虎弟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987章:曲終人已散(求票)第280章:起兵伐隋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428章:王世惲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432章:再布一局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697章:唐朝議科舉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749章:定策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542章:‘萬’國朝隋第009章:戰而後定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349章:發威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896章:王而不王,以糧攻糧第692章:鬧出人命
第072章:確定謀反第663章:逃出生天第809章:絕望反擊第378章:裴矩思退第874章:一封家書第339章:奪其民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406章:大隋暴徒第437章:舉起屠刀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979章:二十個邦國的交易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942章:患難夫婦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432章:再布一局第116章:全力西進第739章:枕邊風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300章:棋子第792章:匯兵第038章:凌敬論商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292章:雙雄會第741章:相國示警第131章:士族陰謀第119章:水師良將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430章:江淮之虎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827章:黯然退出第897章:滎陽鄭氏,來勢洶洶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198章:賊喊捉賊第797章:大將之飭第017章:王世充第348章:歸師莫堵第563章:玄藻佈設八門金鎖陣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309章:一鳴驚人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307章:君王氣度第530章:世績北上第234章:草原之狐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901章:蕭後傳道,破僵局第812章:殺是不殺?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489章:戰幕再啓第366章:全城歡呼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36章:刑、御之爭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561章:分而食之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506章:裴矩之敏第737章:啓用虎弟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987章:曲終人已散(求票)第280章:起兵伐隋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428章:王世惲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432章:再布一局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697章:唐朝議科舉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749章:定策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542章:‘萬’國朝隋第009章:戰而後定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349章:發威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896章:王而不王,以糧攻糧第692章:鬧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