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李淵謀洛陽

襄陽是李唐的都城,也是李唐治下最繁華的城市,但是隨着四方商旅的涌入,襄陽便顯得相當狹小,尤其是皇宮太小,顯得十分寒酸,完全不符合皇城的氣度,更不要說擁護不堪的都城一下雨,全城都會充滿泥濘,更重要的是狹小的襄陽也發揮不出商業的潛力。

在此立足的關隴世家、關東世家、南方世家衆多,稀少店鋪和供不應求的需求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收入,故而李唐立足於此不久,向外擴城的呼籲就不斷在朝野中提出。

都城擴大和修繕是大勢所趨,李淵最終批准了擴城擴宮的方案,襄陽向東西各擴十里,皇宮同樣北擴十里,其中皇城佔地十里,宮城則佔三裡。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緊急興建,新的襄陽城拔地而起,城池高大寬闊,人口衆多,是一座可以和大興、洛陽、鄴城、太原、涿郡、江都相媲美的大城。

名爲太極宮的皇宮規模宏大、雄偉莊嚴、氣勢磅礴,完全不遜大興宮、紫微宮、神武宮。

襄陽太極宮武德殿,一場極其重要會議剛剛結束,李淵在這次會議上,正式做出了奪取洛陽的決定,這是大勢所趨。

李唐欲爭天下就不可能迴避中原,欲奪中原就不是迴避洛陽。楊侗的下一步必然是南下中原,與其跟實力強勁的大隋王朝爭奪中原,還不如主動出兵,搶在大隋出兵之前拿下洛陽。

然後以黃河拒河北隋軍,以函谷關、外武關(李唐於武關之外修的一座關塞)拒關中隋軍,以西城郡石泉城和安康城拒漢中隋軍,以巴蜀地形拒雍涼隋軍,再以虎牢關和運河拒李密之兵。

這也是本次軍國會議上,李唐君臣達成一致共識,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李唐不能被動等待隋軍先下手。

關鍵是李唐拖不起。

因爲如今的大隋王朝軍隊強大、官吏廉潔、百姓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又與西域、東西突厥、遼東三國有商業往來,使得整個大隋王朝生機勃勃、潛力無窮,如果奪取中原的戰爭越拖下去,形勢對只有巴蜀和半個荊州李唐越不利。

李淵從大殿回到了御書房,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太子李建成,以及剛升爲內史侍郎的封倫。

封倫字德彝,智識過人,初爲楊素幕僚,爲他出謀劃策,楊素對他十分欣賞信任,不僅推薦他入朝爲官,還將自己的堂妹嫁給封德彝,結爲姻親,到了武帝時期,投入到內史侍郎虞世基體系之中,讓他諂媚奉承皇帝、扣押違背聖意的奏章、抑制賢能,並將各種反王的兵力模糊化。從此,虞世基受到的恩寵逐日加深,而隋朝的國政日漸敗壞,使得朝政日益敗壞。江都之變後,封倫追隨宇文化及,任內史令。宇文化及敗亡後,又歸順曾經好友李密,漸得李密信任。

半年前,他從彭城前來投靠李淵,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不願辱身事賊,願爲正統王朝效力。

李淵從前和封倫的關係也很不錯,加上封倫有豐富的執筆聖旨經驗,所以他的到來深得李淵器重,封爲內史侍郎,和幾名內史舍人一起主管聖旨草擬。

李淵今天有些話要問他,所以把封倫也叫來御書房。

走進御書房,李建成躬身一禮,神情凝重的說道:“父皇,這次攻打洛陽之大戰,隋軍極有可能應王世充之求而南渡,亦或是從關中、雍涼等地行圍魏救趙之計,甚至有可能演變成隋唐之間的滅國大戰。兒臣建議父皇派得力干將堅守各處險關要塞,以免隋軍趁機從雍涼侵略巴蜀,巴蜀若失,我大唐後方不寧,繼而影響到前方戰事。故而此戰不僅要攻,還要在後勤上做好與隋朝全面作戰、長期堅守的充分準備,既然已經做出攻伐洛陽的決定,兒臣建議父皇結交一兩個戰略同盟,這其中,李密又是首選。”

李淵點點頭,認同道:“朕也明白要奪取洛陽,和李密結盟乃是勢在必行之事,但朕擔心是我們一廂情願,李密未必會按我們意願走。畢竟我們這兩年爲了荊州和他打得不可開交。”

李建成笑了一笑,道:“父皇多慮了。這不是李密想不想結盟的問題。而是他必須要跟我們結盟。”

“理由呢?”李淵坐下之後,示意李建成、封倫入座。

李建成道謝入座,接着說道:“理由有二:一、李密得罪楊侗,慘遭血腥報復,李密的基層官吏遭到血腥屠殺,整個基層官員體系徹底癱瘓,治下人心慌慌,無人敢任職,不僅影響了李密兩年的糧食收成,更令李密去年一年無法擴大戰爭,導致我大唐無顧慮的奪取了荊襄七郡,此之七郡,本來有很多地方是李密可以拿到的,然則因爲楊侗,使他錯失了擴大地盤良機,說他不恨楊侗誰都不信。”

“繼續說。”李淵呵呵一笑,恐怖的刺殺行動雖然沒辦法證明是楊侗所爲,但是事情到了這一步,都已經不需要證據來證明了,如果說刺殺行動令李密損失慘重,那麼李唐則是最大獲利者。

“喏!”李建成接着說道:“其二、如果楊侗拿下了洛陽,那麼李密就會處於隋軍西北夾攻的窘境,接下來倒黴的就會他,拋開我大唐不說,他也要自己的生存考慮,兒臣以爲他會和我們結盟的,聯合對付隋軍,兒臣對此很有信心。”

“聖上!”一旁的封倫毫不吝嗇讚美之辭:“太子殿下言之極是,李密不止一次說楊侗是他頭號大敵。他之所以容忍竇建德在青州生存,其實就是讓竇建德成爲隋魏之間的緩衝勢力,代他防禦隋軍,他不進軍青州也是免得刺激楊侗。如我大唐主動和他結盟對付隋軍,他一定求之不得。太子殿下的兩個理由,便將李密的處境分析透了。”

李淵把封倫找來,就是想通過他了解李密。以便他如何說服李密與大唐結盟,李淵略略沉思,又問他。“封侍郎,依你對李密的瞭解,你認爲我大唐攻打洛陽的話,李密會是什麼態度?”

封倫仔細想了想,拱手道:“聖上,這個問題委實不好回答,據臣所知,李密其實對王世充佔領洛口城一事始終耿耿於懷,他一直想殲滅王世充,奪回洛陽作爲魏國的都城,但他爲了那些被王世充擒獲的將軍和全軍上下的家眷着想,不得不與王世充達成和解,這才放棄了滎陽,而他定都於彭城,則說明他不想再打洛陽了。但如果有輕易奪取虎牢關的天賜良機,那麼他肯定會捲土重來。其實在是否奪取洛陽的態度上,李密主要是受三大派別影響,他自己也相當矛盾。”

李淵饒有興趣的問道:“李密有哪三大派別?”

封倫捋須笑道:“以單雄信、徐世績和房玄藻爲首的,是瓦崗元勳派,這一派認爲洛陽,讓他們失去太多精力、兵馬、錢糧、時間和統一南方的機會,一致主張向南發展。”

“哈哈!”李淵開懷大笑道:“當年楊玄感起兵反隋時,身爲軍師的李密獻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出兵河北,佔據臨渝關,截斷隋武帝退路;中策是西行長安、佔據關中,然後結四塞之險,徐圖天下;下策是圍攻東都洛陽。楊玄感採取了李密的下策,結果兩個月失敗。然而,在瓦崗快速崛起的時間裡,李密自己卻老老實實地執行着下策,結果就是,李密坐擁數十萬大軍,卻屢攻洛陽不下,損失慘重、錯失大好良機。”

“正是如此!”封倫笑了一笑。

李淵笑問:“第二派呢?”

封倫笑道:“第二派是以王伯當和邴元真爲首,由於洛口城是王伯當丟失的,所以他極力主張攻打虎牢關,重新奪回洛口城,這一派反對南下。”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不明智。”李淵示意封倫繼續。

封倫會意道:“第三派則是關東士族,這些人在洛陽擁有多利益關係,因此他們支持王伯當那一派。”

封倫從骨子裡的奉承,使李建成對封倫感觀極好,覺得對方是有心和自己結交,而且封倫的中書侍郎極爲重要,是皇帝的近臣,李建成覺得他對自己很重要,也有心交好,在一旁笑着說道:“這麼說來,應該是元勳派佔據上風了。”

封倫道:“確實如此,翟讓戰死以後,李密就張羅着去除‘瓦崗’這個草莽氣息濃厚的字號,這是一個巨大的改變,這一步也異常兇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內亂、分裂。在這個問題上,得到了單雄信等元勳派的全力支持,李密才勝利度過了改國號這個難關,所以在是否繼續攻打洛陽問題上,李密接受元勳派的建議,當然了,或許是他本人也意識到攻打洛陽確實是下下策,所以放棄滎陽,並以重金贖回將士家眷,讓全軍上下感激於心。最終不僅勝利改瓦崗爲魏,還毫不動盪的定都彭城。”

李淵聽懂封倫的分析,稍微思索了一下,詢問道:“聽了封愛卿的分析,朕得出了這樣一上結論:我大唐要和李密結盟的話,應該先去和單雄信及房玄藻溝通,然後再跟李密談,這樣就萬無一失。是不是這樣?”

封倫卻是搖了搖頭:“聖上,魏國元勳派反對攻打洛陽之心相當堅決,和他們談不談都不重要,關鍵還是邴元真,他是王伯當這一派的智囊,地位相當高。我們只要說服了他,那麼反攻洛陽一派不足爲慮。而且此人相當貪婪,只要收買他,不要說讓李密對付楊侗,就算將來要對付李密,他也可以成爲我大唐的內應。”

“朕得封愛卿,李密將再無秘密矣。”李淵大喜而贊。繼而向李建成吩咐道:“朕會派使者和李密商談,皇兒可讓人先一步收買邴元真,只要能夠收買此人,花天大的本錢都值,皇兒千萬不要小氣吝嗇。”

“兒臣遵命!”李建成起身一禮、

“聖上,微臣有一個想法,也不知行是不行。”封倫忽然的說道。

李淵欣然道:“愛卿請說。”

封倫躬身道:“聖上!我大唐不僅在淅陽郡集結大軍,與隋朝接壤的邊郡皆有調兵行動,隋朝必然在邊境有所反應。”

“那又如何?”

“此舉可以讓所有人都認爲我大唐要與隋朝決戰,恐怕王世充也有這等想法。所以,臣建議聖上派人與王世充接觸,明確的告訴他:就說我大唐集結大軍乃是反攻關中,與他王世充沒有絲毫關係。若是王世充因此麻痹大意,我軍或許獲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效。即使是遊說失敗,也沒什麼損失。”

“妙計,妙計。封愛卿此計確實值得一試。”李淵雙眼發亮,興奮的在房間內走了幾圈,向李建成吩咐道:“這事兒一併交給皇兒了。”

“兒臣遵命,但兒臣需要父皇給我一樣寶物。”

“說吧。”

“兒臣聽說蕭相國珍藏王右軍《樂毅論》真本,兒臣希望父皇能把它要過來。”李建成笑着說道。

“你是說附庸風雅的王世惲?”李淵笑着問

“正是此人!”李建成肯定的點了點頭。

李淵哈哈一笑:“那朕就試一試,相信蕭相國會顧全大局的。”

“兒臣也是這麼認爲的。”

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560章:戰前勞軍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711章:破軍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62章:揚塵禦敵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388章:彰顯榮耀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077章:始畢毒計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929章:勢如破竹第216章:經驗誤人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307章:君王氣度第507章:一鳴驚人第281章:奇恥大辱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298章:得隴望蜀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711章:破軍第792章:匯兵第105章:坦白第292章:雙雄會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733章:偏見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949章:夜襲隋營第472章:南陽之變第760章:沈光解惑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484章:緊急行動第569章:破陣之法紛至沓來第848章:遨遊九天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073章:烏合之衆第692章:鬧出人命第752章:一路追趕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098章:羣起聲討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598章:永除後患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410章:教學第507章:一鳴驚人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190章:糧價暴漲第435章:秀才遇到兵第757章:烈火焚江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789章:德不配位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677章:父子夜議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213章:柔然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412章:又當爹了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451章:蕭女月仙第905章:重大突破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366章:全城歡呼第428章:王世惲第025章:金甲大將第790章:皇后驚夢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210章:困境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298章:得隴望蜀第614章:抵達襄陽第004章:贏了第161章:梟雄頡利終上位第580章:大國氣度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
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560章:戰前勞軍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711章:破軍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62章:揚塵禦敵第056章:薛萬徹遇難題第388章:彰顯榮耀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077章:始畢毒計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929章:勢如破竹第216章:經驗誤人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307章:君王氣度第507章:一鳴驚人第281章:奇恥大辱第470章:袁紫煙帶來的嘉音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298章:得隴望蜀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711章:破軍第792章:匯兵第105章:坦白第292章:雙雄會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733章:偏見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949章:夜襲隋營第472章:南陽之變第760章:沈光解惑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057章:扔下海扔下河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484章:緊急行動第569章:破陣之法紛至沓來第848章:遨遊九天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073章:烏合之衆第692章:鬧出人命第752章:一路追趕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098章:羣起聲討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671章:身臨絕境,李密定計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598章:永除後患第755章:李元吉神助攻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615章:憤怒的蕭瑀第410章:教學第507章:一鳴驚人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190章:糧價暴漲第435章:秀才遇到兵第757章:烈火焚江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789章:德不配位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677章:父子夜議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213章:柔然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412章:又當爹了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451章:蕭女月仙第905章:重大突破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366章:全城歡呼第428章:王世惲第025章:金甲大將第790章:皇后驚夢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210章:困境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298章:得隴望蜀第614章:抵達襄陽第004章:贏了第161章:梟雄頡利終上位第580章:大國氣度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