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

《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伐謀”是指以己方之謀略挫敗敵方,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不管隋軍開龐大艦隊揚威,還是在江都城外整軍列陣示威,都是一出攻心之謀,目的是給城中魏軍施加壓力,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這是讓他們誠惶誠恐的覺得大隋雄師無法戰勝、無法抵禦,最終生出絕望之心。

陳兵列陣不久,隋軍便在邘溝邊安營紮寨,一頂一頂帳篷密密麻麻排列,延綿十幾裡,至少有三四千頂,白色的營帳在陽光下格外刺眼。隋軍大營以河中艦隊爲背景,水陸交錯,充滿了肅殺的威懾力,彷彿有一股狂暴煞氣沖天而起。

中軍大帳內,邴元真親筆所寫的江都城防圖呈現在楊侗等人眼前,上面詳細的註明了魏軍佈防以及防禦上存在的漏洞,城中魏軍士兵只有一萬餘人,他們要防禦江都城周長約有六十里,這不是捉肘見襟、而是防不勝防、漏洞百出。

地圖上有三個突出的漏洞:一是水門幾乎無人防守;二是北門年久失修,李密奪取江都之時,曾重型攻城器撞擊過,導致城門鬆動,事後李密沒有加以修繕,隋軍可以輕易撞開城門;另外一處便是守軍太少,楊侗完全可以利用騎兵和兵力上的優勢,派遣軍隊繞着城池奔走,將城上魏軍調動起來,把他們累爬在地,然後再用聲東擊西之策,以最小代價攻上江都城。

“聖上,我們兵多將廣,乾脆對南北二門和水門同時發起進攻,將敵軍有限兵力分成三股,以減輕攻城的壓力。誰先入城,誰就是首功。”看完江都城防圖,蘇定方立即給出最簡單省事的建議。

楊侗微笑道:“魏軍雖然陷入混亂、恐懼,但我們此時強攻的話,會激起他們同仇敵愾、決死之志。”

“江都就那麼兵,我們難道還怕了不成?”一旁的楊沁芳不屑的說道。

“當然不是怕他們了,而是沒必要。”楊侗目光掃了一圈,最後定在主戰的蘇定方身上,淡淡地說道:“古人有云:‘凡伐國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勝爲上,兵勝爲下。是故,聖人之餞國攻敵也,務在先服其心。’而我們艦隊揚威、城下示威、水陸布營,都是爲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準備的。若是我們按兵不動,等上一兩天時間,惶惶不可終日的魏軍士兵的恐懼害怕情緒會進一步擴大,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有草木皆兵之感。一兩天後,他們抵抗的意志消失得無影無蹤,體力也在疲兵之計之中耗幹,我們攻城之時,先以強弩喪其心魄,而後再用定方之策,於多個易攻之處發起猛烈攻勢,即可一戰拿下江都城!”

“你什麼時候學得跟房尚書一樣狡詐了?”楊沁芳嘖嘖稱奇。

“……”房玄齡臉黑如墨

衆人竊笑不已。

“出去繞營跑一圈。”楊侗沉聲說道。

“……”楊沁芳臉黑如黑,狠狠地瞪了得意洋洋的房玄齡一眼,不作一言就衝出營帳,跑步去了。

“聖上……”房玄齡輕咳一聲,想要爲楊沁芳求情。

“沒大沒小、無法無天,沒點公主模樣,該罰。”楊侗一揮手打斷了房玄齡,楊沁芳怎麼說他都無所謂,卻不能對其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必須給她相應的懲罰,若不然會讓人心寒的,他接着剛纔的話題,繼續說道:“朕不急於攻打江都,除了以上原因,還有就是給予邴元真時間,要是他能夠說服守軍獻城投降,那是再好不過了。要是他們明天還不投降,我們再攻城也不遲。諸位將軍下去安排吧。”

“末將遵命。”蘇定方、牛進達、尉遲恭、張鎮周、王雄誕、李芝等隋軍大將躬身答應一聲,各自離去。

江都城是楊廣時代的陪都,被王世充打造成一座堅城,和洛陽、大興、鄴城一樣,有內外兩道城牆,兩者相距十丈、各高四丈,要是隋軍強攻,必然付出一定損失。而楊侗不希望再兵力空虛的江都付出慘重代價。

重要的是隋魏大戰乃是兄弟之間的內戰,少管是隋軍還是魏軍,一名士兵就是一個體力蓬勃的勞動力,如果不死,就是一個勞力,就能爲戰後重建貢獻一份力量,這些青壯勞運力對於人口嚴重缺乏的戰後尤爲重要。

這也是楊侗認真理政得出的體會,在內戰之中,他完全放棄了血戰激戰的思路,希望用計謀來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隋軍在江都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所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理想的結果。

他爲何要對造反頭子邴元真進行特赦?

是藉助邴元真在魏軍的特殊地位,說降江都各縣和丹陽、毗陵、宣城、吳郡、餘杭、會稽、遂安、新安這南方七郡,以一個人換取無數子民的生命,實在是太划算了。

楊侗心態上的轉變,武將們自然感受不到,但房玄齡、杜如晦、岑文本等智者卻是深有體會。

。。。。。。。。。。。。。。

隋軍不但沒有攻城,甚至入營之後就沒有出來過,除了巡邏的士氣,浩大的軍營很少看到閒雜人等在走動,若非親眼目睹十萬大軍散入帳篷之中,城上魏軍甚至懷疑這是一座死營、一座空營。

城上的魏軍提心吊膽了足足一天,直到夜幕降臨,再也看不到城外雄偉壯觀一幕,將士們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們來不及休息,紛紛和熟悉的同袍聚集一起,低聲議論着魏國命運和自己的前途。

與普通士卒相比,軍官想到的無疑更多、更遠一些,他們知道江陽倉是魏軍命脈所在,隨着它的失守,魏國其實已經瀕臨滅亡,要是單雄信軍隊還在,沒有經歷歷陽慘敗,還有一線奪回希望,但如今,包括江都在內的南方,幾乎沒有像樣的軍隊,立國只有兩三個月的魏國已經大勢去休。

軍營內。

濃濃地愁雲籠罩在每個人頭上。

主管後勤的邴元真命人給百多名校尉以上的將領擺下戰前宴,這種宴席是繼承瓦崗軍的傳統,每到大戰之前,三軍將士都要大開懷暢飲一番,當是戰前斷頭飯,當然了,要是能夠凱旋歸來,一樣要聚餐慶賀一次。

只不過瓦崗軍已經蛻變成正規的軍隊,這種草莽氣息濃重的傳統已被去瓦崗化的李密嚴厲禁止,邴元真這也是趁李密不在請衆將痛飲一番。

這些從‘蒲山公營’、內四軍晉升上來的將校以爲邴元真鼓勵士氣,對消失已久的宴會倍感親切,

“諸位將軍!”

邴元真高高舉起一碗酒,大聲的對衆人說道:“或許是我們大家最後一次聚在一起痛飲了,我是一介文人,帶不了兵,打不了仗,只能在後方爲大家鼓勁,希望將軍們堅持幾天、辛苦幾天,要是聖上聽到消息,一定會揮師來援。這碗酒,我敬大家,幹了。”

“幹了!”

經過邴元真的提醒,衆將也想到了淮南還有十多萬大軍,要是李密回師,也只須四五天時間,大家的精神爲之一振,畏懼之心也淡了不少,興高采烈的端起酒一飲而盡。

張童仁放下大碗,擦了一下嘴角的酒漬,語聲凝重的對衆將說道:“隋軍躲在軍營中休息了一整天,今晚極有可能前來攻城,大家適可而止就行了,萬萬不可多飲。”

衆將聽到張童仁這麼說,大感掃興,面帶慍色,不過張童仁是主將,也不敢不聽,只得一口一口地喝着悶酒。

不到一會兒,只聽到‘砰砰砰砰’之聲不斷,包括張童仁在內,一個個倒在了桌上、地上,個個喝得酩酊大醉,橫七豎八地倒了一地。

邴元真笑了起來,他的酒是兌了水的劣酒,醉人的是酒裡的蒙汗藥,他雖然也喝了一些,不過事先吃了解藥,並沒有被迷倒。他慢慢的站起身,走向門口,踢了踢身邊的人,都沒有絲毫動靜。

不過外面士兵喝的酒都是好酒,也沒有那麼多蒙汗藥可放,但邴元真知道魏軍有‘斷頭酒’的傳統,且隋軍大舉入境,只要有酒水在面前,生怕看不到明天太陽的將士都會喝,只要量足就會醉人。

過了約有半個時辰左右,樊欽率領八百餘人衝進了軍營。軍營內都是爛醉的士兵,以各種姿態醉倒在地上。

樊欽這八百餘人既有他的兵,也有邴元真的親衛和隋軍細作,如今大家目標統一,即是把江都完整的獻給大隋皇帝,他冷聲下令:“把營門關上!”

十幾名士兵將軍營大門關上了,樊欽抽出戰刀,帶着一大羣人衝入營中,惡狠狠的說道:“兵分四路,三路入營,把軍中將領全部殺了,上至將軍,下至校尉、旅帥、隊正,一個不能留。石先生隨我去中軍。”

他知道李密對軍隊掌控極高,軍中大大小小武官都是他的心腹,一旦這些人酒醒,帶兵鬧事,除了動用大軍鎮壓,別無其他辦法,如果把這些李密心腹屠了,軍隊就處於羣龍無首的一盤散沙,不足爲患。

“喏。”

衆人應命散開。

……

江都南門有七百名士兵鎮守,主將在一個多時辰前被去叫去軍營喝酒,一直沒有回來,由信將張徹帶領。士兵等了這麼久,不僅疲憊不堪,還誠惶誠恐,生怕隋軍攻破城池,將自己給殺了。

這是,樊欽率着七百餘多人列隊而來,在他身邊是邴元真,他手持張童仁的令箭,催馬上前問道:“張徹何在?”

士兵紛紛起身,一名校尉奔下城頭,拱手應道:“稟太師,末將正是張徹。”

邴元真舉起令箭,高聲道:”張將軍有令,張將軍接管無人防衛的水門,南門由樊將軍鎮守,爾等立刻趕去防禦,若誤大事,皆斬!”

軍令如山倒,令之所至不敢不從,張徹接過令箭,回頭對士兵喊道:“統統跟我去水門。”

七百名士兵紛紛跟着張徹向城西水門奔去,邴元真和樊欽對望一眼,兩人都鬆了一口氣,軍營中的大大小小將校已被處決,士兵們又已經喝醉,江都城幾近成了不設防一般,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異常簡單了。

不過喝醉士兵終有醒來的時候,他們兵微將寡,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邴元真對身邊的石浩道:“請石先生去稟報聖上,南門已經拿下,請聖上派兵入城接管軍營!”

石浩拱了拱手,“兩位大力支持,立下不世之功,我見到聖上時,一定如實稟報。”

此時城門已開,吊橋也放下了,石浩策馬衝出城門,向沉沉夜色之中奔去……

與此同時,楊侗和十幾名大將在玄甲軍的護衛下,在大營之前遠遠的注視江都城,城內的黑冰臺至今都沒有消息傳來,想必是他們已經開始行動了。楊侗知道邴元真在魏軍中的地位和威望,只要他全力配合,江都城完全可以不戰而下。

剛剛想到這裡,就聽到遠處傳來了馬蹄聲,一名騎士正向這邊迅速奔來,早有士兵迎上,“來者何人?”

“我是江都情報堂鷹揚郎將石浩,有緊急情報稟報聖上。”黑暗之中,一人大聲說道。

楊侗聽得很清楚,令道,“將他帶上來!”

不一會兒,石浩在玄甲軍士兵監督下走到楊侗面前,深施一禮:“末將石浩拜見聖上。”

“石將軍平身。”楊侗笑道:“你這些年在後方與敵人鬥智鬥勇,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是我們大隋的無名英雄。朕一直想見上將軍一面,今晚終於宿願得償。”

得到皇帝褒獎,石浩心中異常激動,深施一禮道:“這是末將應該做的,當不得聖上讚譽。”

“當得,當得。”楊侗看着石浩,問道:“石將軍不惜冒險出城,城內發生了何事?”

“稟聖上,江都南城門已被邴元真和樊欽率軍接管,張童仁和所有隊正以上將領皆被殺死,魏軍士兵如今個個爛醉如泥,爲免他們醒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請聖上派兵接管江都城、接管軍營”

楊侗聞言大喜,對尉遲恭說道:“尉遲,帶兩千名弟兄和石將軍前去探查!”

“末將遵令!”尉遲恭點齊兩衛士兵,跟隨着石浩向城內奔去。

楊侗又命三萬名驍果軍前來營前集合,整裝待命。

不多時,尉遲恭派人回報,“啓稟聖上,南城門已被我軍控制。”

“哈哈,果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啊。”楊侗哈哈大笑,對一旁的蘇定方命令道:“定方,你和老牛帶領士兵進入江都城,奪下各處重要據點,不得擾民,違令者斬……

“末將遵命。”

二將拱手一禮,率領大軍奔向江都。

第123章:新錢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382章:放寬限制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407章:全軍覆沒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974章:父子之爭第399章:舊情難忘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224章:遷都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039章:天賜猛將第538章:車同軌第265章:火龍蔓延第761章:皇后大氣第798章:友邦助戰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612章:初七論戰第116章:全力西進第098章:羣起聲討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832章:分封建國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339章:奪其民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002章:炸營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852章:以身抵債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471章:思維盲點第414章:落幕、新生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378章:裴矩思退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534章:陷城第850章:千金要方第089章:絕響第464章:左右爲難第213章:柔然第376章:答士子問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302章:歸心似箭第276章:謝幕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331章:天威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022章:誘敵深入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757章:烈火焚江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546章:圖窮匕現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131章:士族陰謀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995章:亂象叢生第047章:做人要狠第852章:以身抵債第816章:收繳武器第066章:魏徵毒計第942章:患難夫婦第866章:風起益州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871章:亂軍砍死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431章:兄弟矛盾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838章:戰略調整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993章:斬將奪軍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423章:一年
第123章:新錢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382章:放寬限制第564章:花重金,破楊侗毒計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286章:烽火照西京第407章:全軍覆沒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974章:父子之爭第399章:舊情難忘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224章:遷都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039章:天賜猛將第538章:車同軌第265章:火龍蔓延第761章:皇后大氣第798章:友邦助戰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124章:有計劃花錢第612章:初七論戰第116章:全力西進第098章:羣起聲討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832章:分封建國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339章:奪其民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002章:炸營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334章:只因他怕死第852章:以身抵債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471章:思維盲點第414章:落幕、新生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378章:裴矩思退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534章:陷城第850章:千金要方第089章:絕響第464章:左右爲難第213章:柔然第376章:答士子問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302章:歸心似箭第276章:謝幕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331章:天威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022章:誘敵深入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757章:烈火焚江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546章:圖窮匕現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131章:士族陰謀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995章:亂象叢生第047章:做人要狠第852章:以身抵債第816章:收繳武器第066章:魏徵毒計第942章:患難夫婦第866章:風起益州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871章:亂軍砍死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431章:兄弟矛盾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838章:戰略調整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993章:斬將奪軍第959章:自作聰明,過尤不及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423章: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