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沈光解惑

戰場已經打掃完畢,兩邊人馬合成一處,退到了安樂水(赤水河下游)的竹海之中。

因爲唐軍南岸大營部分沒有被燒,武器鎧甲和一些乾糧都成了隋軍和僚人的戰利品,由於唐軍陸軍幾乎都是騎兵,他們也繳獲了近萬匹產自吐谷渾的河曲戰馬,這種馬的特點是高大神駿,賣相極佳,爆發力強。

秦戰此時穿了一件繳自唐軍的明光鎧甲,然後又披了披風,炎炎夏日這下,汗水涔涔,打着子看起來有些滑稽。他相中了一匹漆黑的高頭大馬,正小心翼翼的靠近,生怕這玩意一口咬死他似的。

其實這些戰馬都是飼養之物,並不怕生,性子也很溫和,可光着腳丫子就在山中竄的秦戰他不知道啊。他這全副武裝也是防止戰馬的大嘴巴。

戰馬察覺了秦戰的到來,只是扭頭看了一眼,然後繼續吃草。

秦戰伸出手,警惕的注視着戰馬的舉動,慢慢的觸摸着戰馬的身體,周圍的僚人士兵都不由得摒住呼吸,一眨不眨的看着秦戰。

秦戰像做賊一樣,終於摸上了,戰馬的肌肉微微一緊,便又放鬆了下來,讓秦戰大大的鬆了口氣,這下不怕了,繞着大馬走了幾圈,乾脆爬到了馬背上,大馬忽然走開,使他身子不穩,從另外一面摔了個仰面朝天。

“哈哈哈哈……”

僚人勇士們哈哈大笑了起來。

全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遠處,沈光帶着張晟、李衛、韓琮、袁紫煙、藍雪兒,見到秦戰從這邊摔下那邊,從那邊摔向這邊,失笑道:“這馬中看不中用,在益州還如驢子、騾子好。”

“驢子、騾子又小又矮又慢,還倔得要死,我覺得還是馬好。”對於僚人來說,賣相極佳的河曲馬卻是稀罕的好東西,藍雪兒也看中了一匹大紅馬,只是她不敢坐,打算先看哥哥怎麼弄。

沈光也已知道這位是要進宮的人物,不敢怠慢,笑着介紹道:“藍姑娘,這種馬名叫河曲馬,特點就是好看,騎着玩倒是威風。但是因爲它們生活在草木豐盛、氣候溫和地區,所以它們吃不了苦、受不了寒、不耐久戰、爬不了山路。漢朝遠征匈奴的時候,霍去病他們騎着這種大馬,一直殺到了北方翰海,可是馬都受不了那裡的惡劣環境,先後都死了絕了,以至於後來的漢朝無馬可用,只能給李陵將軍五千多名步卒,漢帝卻要他直搗匈奴汗庭,結果被匈奴騎兵騎着矮小的馬拖垮,搞得全軍覆沒。

“那種矮小的馬,和我軍的遼東馬極爲相似,雖然體形矮小,其貌不揚,但吃得了苦、耐得勞、不畏嚴寒,生命力極爲頑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下奔襲千里,關鍵是路邊野草也吃,只要吃飽,它的力量和速度就不受影響,歷來受到將士們喜愛。”

看了這些好看的戰馬,沈光一臉嫌棄的說道:“這種中看不中用的河曲馬尤爲挑食,必須配備專門的草料,給它雜種的話,不但會掉驃,影響它的能力,還容易生病拉肚子,所以大家都不喜歡這類戰馬。”

藍雪兒一聽,對這種神駿的高頭大馬興致大減,

“藍姑娘要是喜歡馬,等到洛陽可以讓飛馬郡公張萬歲幫你挑選,他一定能給你一匹好看又好用絕世寶馬,他是馬中伯樂,凡是他相中的馬,絕對是萬里挑一的寶馬。”

“我只騎過驢子,恐怕騎不了馬。”

“沒事的。”沈光微微一笑,道:“我們有一些工具,可以讓人又平又穩,只要膽子大就好了。”

這時,當起了軍醫的袁天罡一臉倦容的跑了來。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死在戰場上的士兵並不多,絕大多數都是得不到合理救治而不治而死。這都是所有軍隊無比頭疼的大問題。

關鍵是一場戰爭至少打兩三個時辰,受傷士兵也需要忍受這麼久,重傷士兵有的死於失血過多,有的死於傷口感染,幾乎難以撐到戰爭結束。而輕傷士兵也被拖成重傷,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活下去的傷兵是少之又少。

在這一場短暫而激烈的戰鬥中,隋、僚聯軍儘管取得了輝煌戰績,可唐軍的頑強反擊,也使他們付出陣亡兩千、傷四千的慘重代價。

而傷重者九成是正面作戰的僚人勇士,僚人之所以如此的慘,完全是因爲指揮不力所致,他們傻兮兮的從正面去堵拼命逃命的唐軍士兵,從而發生了慘烈的搏鬥。

他們人數不如唐軍多、裝備不如唐軍好,全憑勇悍的血性打,要不是沈光到來,及時換上“圍三闕一”的戰法,僚人勇士恐怕被打光。

面對這一慘相,帶隊而來的袁天罡十分自責,戰事結束以後,就擔起了軍醫之職,帶着懂得點醫術的士兵醫治,忙到了下午纔算是勉強結束了。

聽完袁天罡彙報,沈光皺眉道:“此地不宜久留,我們要儘快撤到安全之地,而且竹林易燒,要是被唐軍一把大火反燒,我們就慘了。”

“我們有幾千俘虜,還有李淵的兒女,唐軍不敢放火吧?”一個“吧”字,其實就證明袁天罡沒有信心。

“李淵在意的是他的帝位,只要能夠把我們消滅乾淨,重新豎起軍心,他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沈光頓了一下,又說道:“他的兒女那麼多,死幾個也不會放在心上的。”

袁天罡長嘆一聲,苦笑道:“我們雖然帶了足夠的藥物,輕傷士兵只須上藥包紮,倒是不難,其實人也可以做。可重傷士兵太多,他們傷口極大,不會點醫術的人根本處理不好,關鍵是他們的傷情沒有穩定,一旦我們急着行軍,導致傷口破裂,神仙難救。”

沈光說道:“朝廷軍隊有一套完善的醫療體系,應該可以很快解決掉所有問題。”

袁天罡連忙問道:“什麼體系?”

“首先是關於傷口清洗,我們以前是用清水洗,然後上藥包紮,但是在炎炎盛夏之時,傷口容易化膿,要是遇到一場大雨,失血過多的將士就會發寒發熱而死,後來我們改用煮沸的鹽水清洗,但是效果還是不太理想,於是用烈酒清洗傷口,包紮的布料也用乾淨白布,而不是撕下從已經骯髒的衣服撕布條,如此一來,輕傷士兵幾乎都活下來了。”

“刀口大的重傷士兵又是怎麼處理的?”袁天罡連忙問道。

沈光說道:“像縫衣服那樣,用鹽水煮過、烈酒泡過的針線縫合傷口,然後再上藥包紮,這樣就免了傷口再一次開裂,等到傷口癒合,再把線剪掉抽出……另外,還在戰場後方設立行軍醫院,傷兵一退下來,隨軍醫生重新檢查,若是不當,便會重新救治。”

“將軍說的辦法既然有效,肯定是不會錯了。但是你們哪有這麼多會醫術的人?”

“受傷士兵大多是外傷,醫治的時候只有清洗、縫合、上藥、包紮、煎藥五步,這五步幾乎用不到醫術,旁觀的人一看就會,關鍵是事前要準備好食鹽、烈酒、針線、乾淨白布、刀傷藥藥粉、止熱制寒的藥物。”沈光說道。

袁天罡聞言,卻是大怒道:“那你幹嘛不早說。”

“這些辦法很普通的,我們推廣了好幾年,大家都習以爲常…”沈光煞是委屈的說道:“我看你那麼積極,以爲你會…畢竟您是神仙嘛。”

“我不是神仙。”袁天罡氣呼呼的走了。

“藍姑娘,安樂水通往哪裡?要是我們逆流直上,能不能到僚王寨?”沈光問向藍雪兒。

藍雪兒稍一思索便說道:“我們只要走上百多裡,就會遇到很多小僚寨,每年’吃新節’的時候,他們的寨佬都去僚王寨,一定有去僚王寨的近路。”

“這就好辦了。”

沈光笑了起來,也完全放心了。

安樂水水勢極大,要是唐軍大舉來犯,重傷士兵可乘坐艨舯前去僚寨避難,其他人則是依託山區,沒有後顧之憂的騷擾、殲滅來犯之敵。

“我有一事不明,還請大將軍解惑。”這時,袁紫煙問道。

沈光問道:“什麼問題?你說。”

“隋軍聲勢浩大,完全能夠乾脆利落的滅亡僞唐。但聖上卻沒有一鼓作氣拿下益州,而是讓大將軍帶支偏師作戰,我很不理解,大將軍知道嗎?”慘烈的戰爭出乎袁紫煙的意料,她很希望天下快點恢復安靜。

“你這個問題,其實朝廷也一直有爭議,但是最後達成共識,認爲維持分裂,讓僞唐朝廷暫時存在,才符合大隋的利益。”

“爲何呢?”

“益州雖然富饒,但由於交通不便,所以自古以來就是貶謫臣子的集中之地,這些人利用自己以前的人脈關係,和個人智慧,將自己的家族漸漸發展成爲本地豪族,他們對大隋王朝的忠心可想而知。”

沈光笑着說道:“另外一個敵視大隋的益州勢力便是關隴貴族,由於益州離關中近,關隴貴族多在這裡置爲田產,當李淵敗出關中以後,關隴貴族子弟多在益州任職,兩大勢力雖然明爭暗鬥得厲害,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執行‘均田制’的大隋。因爲大隋只要入蜀,他們一切都會化爲烏有,所以這兩大勢力都在配合李淵,竭盡全力的散佈各不利流言,在民間抹黑大隋形象,百姓信以爲真,益州青壯這才響應李淵號召,源源不斷的離開益州,去荊州幫李淵作戰。”

袁紫煙聽完,還是有些不解:“如今關隴貴族、本地豪族都被僞唐殘酷血洗,要是我們一舉拿下益州,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關隴貴族、本地豪族的田地被李淵分給了本地貧窮百姓,百姓對僞唐的擁護已經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沈光十分耐心的說道:“拿益州易,爭民心難,我們拿下益州不是不可以,但我們拿下以後又該如何維持益州穩定呢?要是僞唐殘餘勢力暗中興風作浪,百姓必將奮起抗爭,大隋朝廷就會陷入無休無止的戰爭泥潭,無力四顧。”

說到這裡,沈光看了袁紫煙一眼,見她若有所悟,便繼續說道:“只要僞唐王朝還在,那李淵爲了應對大隋雄師,必然要維持一支人數衆多的軍隊,這也意味他需要強徵百姓入伍,加重賦稅,使益州百姓對僞唐深惡痛絕,紛紛起來反抗,絕了李氏復興的可能,到時候,只要我軍入境,那纔是順應人心的大義之舉。只要政策得當、任用清廉幹吏,益州百姓就會唯朝廷政令是從,而不是受人蠱惑造反。這樣纔是領土和人心的真正大一統。”

袁紫煙恍然大悟道:“多謝大將軍啓發,我現在明白了,之前是我短視了。”

“事情要一步步來,千萬急不得。不過經過昨晚一役,李淵實力大減,到了成都以後,他只能飲鴆止渴一般的壓榨百姓,也說明,他很快就完了。”

“喇戰……”這時,一個僚人勇士遠遠跑來,向“馴”馬的秦戰高聲道,“唐朝狗皇帝以蕭瑀爲使,要和我們講和。”

“打架我可以,鬥嘴耍心機的話,我根本玩不過他們,漢人狡猾,最好還是由漢人出面。”大汗淋漓的秦戰跑了過來,對沈光說道:“還你去吧。”

沈光聞言失笑,說道,“我們是以僚人的名義作戰,我不便出面,秦戰兄弟耿直,的確不是談判的最佳人選。只能由藍姑娘來處理了。”

“我?我也不行。”藍雪兒連連搖頭,拒絕道:“我笨得很,肯定說不過狡猾的漢人。”

“主動權在我們手上,你只要按照我設定的條件去敲詐唐朝使臣即可,對了,你頂多只讓二成。此外,還要求李淵處罰李元吉這個罪魁禍首,挖他一隻眼。不然的話,我們會繼續作亂……”沈光將條件一一列了出來。

“那好吧。”藍雪兒猛點頭,尤其是挖李元吉眼睛這個要求,太讓她痛快了。

第063章:皇姑來了第209章:狹路相逢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960章:與虎謀皮第430章:江淮之虎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058章:滅了他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394章:兄弟隔閡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439章:出爾反爾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451章:蕭女月仙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331章:天威第108章:沈光建功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044章:以商補田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456章:事態突變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891章:絕戶計第437章:舉起屠刀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706章:出兵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532章:驍果出擊第192章:武州商行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282章:凌雲商隊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420章:多叫叫,就會習慣第428章:王世惲第328章:老程搗亂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901章:蕭後傳道,破僵局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560章:戰前勞軍第545章:廷議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777章:失和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891章:絕戶計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509章:土崩瓦解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372章:死士之死第230章:聯合世家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042章:拜主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265章:火龍蔓延第077章:始畢毒計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453章:李淵決策第109章:再下一城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103章:楊侑的理想
第063章:皇姑來了第209章:狹路相逢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960章:與虎謀皮第430章:江淮之虎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058章:滅了他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394章:兄弟隔閡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439章:出爾反爾第341章:耀眼的和親公主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451章:蕭女月仙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441章:爲奸佞著書立說第331章:天威第108章:沈光建功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044章:以商補田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456章:事態突變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891章:絕戶計第437章:舉起屠刀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706章:出兵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532章:驍果出擊第192章:武州商行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325章:楊侗戰略失誤第282章:凌雲商隊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420章:多叫叫,就會習慣第428章:王世惲第328章:老程搗亂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901章:蕭後傳道,破僵局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560章:戰前勞軍第545章:廷議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777章:失和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891章:絕戶計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509章:土崩瓦解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372章:死士之死第230章:聯合世家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042章:拜主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265章:火龍蔓延第077章:始畢毒計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316章:登基好日子第453章:李淵決策第109章:再下一城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103章:楊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