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

由於叛亂突發,以及武川司對言論進行嚴厲掌控,使襄陽城變得十分沉寂,大街之上冷冷清清的,店鋪紛紛關門停業。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感覺溢滿全城。

在凌雲酒坊內,有兩名老者對坐小酌,一人名叫獨孤開明,乃是獨孤信長子獨孤羅的庶子,隨着獨孤澄、獨孤覽、獨孤機、獨孤延福、獨孤延壽等獨孤氏重要人物被軟禁後,許多獨孤氏嫡庶子弟也被嚴密監控在襄陽城內,令他們無法撤出襄陽。

而獨孤開明雖是獨孤羅的兒子,但他既是庶子,又在獨孤氏中無權無勢,三十多年犯了一個大錯誤,被憤怒的獨孤整驅逐出了獨孤氏家族,如今雖然是獨孤姓,實際上日子過得相當清貧,從楊廣時代起來,就是一個透明人,無人在意他的存在。當然了,所謂的驅逐出族,不過是獨孤整爲了迷惑隋朝、唐朝故意做出來的安排,目的是讓獨孤氏便於更好的行事。

獨孤開明在獨孤氏的之中,實際是獨孤氏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清閒’的他一直在背後掌控着獨孤氏死士,是獨孤整和獨孤澄不可或缺的得力助力,刺殺李世民一案便是由他安排的。只不過他隱藏得好,這麼多年來,從未露出破綻,他的子子孫孫都不知道他還是獨孤氏的核心人物。所以在獨孤澄等獨孤氏子弟家小統統被關押之後,他的小日子相當清閒。

坐在他對面的酒友名叫于謙,乃是於仲文的庶子,他在於氏家族的情況和獨孤開明極爲類似,也以除籍之名掌控於氏死士;說起來,這還是在於氏家族面臨危機時,獨孤整爲六神無主的女婿於筠設定的思路。所以獨孤開明知道對方的身份,而於謙卻不知道獨孤開明也在幹着自己一樣的事情。

“於兄猜猜看,我們這一餐所耗幾何。”獨孤開明笑着問道。

于謙捋須笑道:“酒是果酒,菜有四道,一是燉羊肉、一是清炒籍片、一個醃菜鯉魚,還有一個骨頭湯,要是在從前,頂多也就三百錢左右。現在嘛,我覺得少說也得一貫錢吧!”

獨孤開明失笑,十分篤定的說道:“現在少說也要三貫,而且只收炎黃通寶或是開元通寶。”

“三貫?”于謙大吃一驚,“這比搶錢還狠吶。”

他不太相信,便將酒保喚來,詢問道:“我們所費多少?”

酒保恭恭敬敬的答道:“老爺子,你們這一餐所耗三貫一百二十二錢。”

“真有這麼貴?”于謙驚訝的看向了微笑的獨孤開明。

“老爺子想必極少出門,不知道近來情況。”酒保以爲于謙是和他說話,苦笑着說道:“如今不但物價上漲,更因爲聖上收攏金銀銅錢,去隋朝南郡購買大量高價稻米充作軍糧,很多錢都跑到隋朝那邊去了,現在襄陽不缺糧,就缺錢,一枚開元錢現在比以前兩枚還要值錢。”

于謙不解道:“既然錢這麼值錢,那我們這一餐是不是隻要一貫多?”

“不是這樣算的。”酒保搖了搖頭,解釋道:“隨着夏糧入庫,以及大量隋朝稻米入境,襄陽現在不缺糧,可是除了糧食之外,什麼都缺。於是出現了糧賤菜貴的現象。”

幾年前,楊侗在其治下推廣炎黃通寶,以遠高於五銖錢的價格從民間收回了以前的五銖錢,當時天下人都在嘲笑,說他是個不會做生意的敗家子,遲早將他的國庫耗盡。可是他卻將那些淘汰掉的五銖錢從各地買走了大量物資,大量隋五銖的涌入,出現了錢多物少的局面,使各地物價暴漲,民怨沸騰。首當其衝的李淵將不得不將巴蜀、荊襄物資傾倉的運到大興,才勉強穩住了物價。爲了避免舊事重演,李淵效仿隋朝,發行了開元通寶,以挽回錢幣上的劣勢,卻挽回不了之前的巨大損失。

李淵去年傾國之力,發動了東征之戰,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然而隨着東征的失敗,這些錢糧和武備盡皆落入了隋朝之手,成了對方的戰利品。唐朝窮困潦倒,雖有關隴貴族捐獻,可民間還是出現糧荒。去年年底,房玄齡出使襄陽,與唐朝達成了通商協議,允許唐朝用金銀珠寶和開元通寶去南郡購買糧食。李唐朝野上下歡欣鼓舞,李淵生怕隋朝出爾反爾,短短一個月內,就從南郡買來了百萬石高價糧,之後陸陸續續買糧回來。然則,隨着大量錢財流向隋朝,襄陽難免出現了錢荒。

“我明白了,多謝小哥解惑。”于謙說道。

“不敢當。”酒保行了一禮,退了下去。

于謙看向獨孤開明,鬱悶的說道:“獨孤兄,我怎麼感覺隋唐通商,充滿濃濃的楊侗式陰謀。”

“不錯。”

獨孤開明點了點頭,小聲說道:“以前隋五銖大量涌入,造成了糧荒;現在大量高價糧涌入,讓襄陽出現了錢荒。兩者完全是反其道而爲之,這都是陰謀。不瞞於兄,我早就聽說民間出現了以物易物的現象,但因爲交換之物的物價不同,以物易物出現的矛盾和糾紛事件不斷增長,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流血衝突事件。要是朝廷不能解決錢荒問題,遲早會發生大規模暴亂。”

于謙嘆了一口氣:“其實要化解錢荒的辦法很簡單,就是鑄錢,鑄大量的錢,然後把隋唐物質全部買空,讓楊侗虧得血本無歸,這樣,他就缺糧少物,沒辦法發動隋唐之戰。”

“說得輕巧。”獨孤開明沒好氣的說道:“天下十三州,除了我朝的益州和小半個荊州,馮盎的交州,以及部分屬於林士弘、孟海公之外,皆歸楊侗所有。這麼多地方產出的物資,豈是隻有一個益州和小半荊州的唐朝所能買空?再說了,我朝遲遲沒有發現銅礦,哪有那麼多錢去買?”

“獨孤兄也不是外人,我纔敢說實話。我家裡現在囤積很多糧食,然而除了糧食,什麼都缺。現在倒是不怕被餓死了,可是我們總不能只吃乾飯吧。”于謙沉默了一會兒,苦笑道:“我就覺得奇怪了,就算朝廷大量買糧,出現了無錢可用的局面,可民間之財怎麼也消耗得這麼快?”

獨孤開明說道,“隋朝和朝廷交易的時候,確實允許我朝使用開元通寶購糧,但是隋朝民間去不收開元通寶,只認炎黃通寶,我朝商人沒有炎黃通寶,只能以特產去隋朝販賣,可是他們又沒有運貨回來,直接兌換去隋朝兌換黃金回來以賺差價,以至於糧食之外的各種物資越來越少,民間如今兌換黃金比從前容易多了。就是這個原因,使襄陽除了糧食,什麼都缺。”

于謙詫異道:“我就懂了,既然出現了這種事情,聖上爲何不去管?再這樣下去,那還得了?”

獨孤開明搖了搖頭:“唯一的辦法是中斷貿易,可是一旦中斷了,那朝廷的糧食又從哪來。沒了糧食,如何供養這麼多軍隊?”

于謙恍然道:“歸根到底,還是龐大的軍隊,抽乾了我朝的財富。”

獨孤開明點頭道:“是啊。我朝就這麼點屁大的地盤,人口就這麼一點,卻要維護數十萬軍隊,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民間承受能力,百姓已經到忍到了極致,若是再加賦稅,百姓立反。”

“我明白了,我軍大多是靠隋朝糧食維護。要是隋朝斷了貿易……”于謙吃驚的看向了獨孤開明。

“要是隋朝中斷貿易,我朝便會失去給養軍隊的糧食。到那時,聖上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大量裁減軍隊,二是增加稅賦。不過,我認爲聖上會選擇增加稅賦。只因隋軍擁有百萬雄師,不維護龐大的軍隊,根本不是對手。”獨孤開明說道。

于謙理解的點頭道:“我明白了,隋朝擴軍也是一個詭計,目的是讓我朝也跟着擴軍,然後讓我軍吃空本朝錢糧,一旦中斷貿易,內部矛盾立即爆發,我軍不戰自亂。這是一個無法化解的陽謀,除非……”

“除非聖上聖上投降。”獨孤開明補充道。

“噓。”于謙連忙擺擺手。

獨孤開明一回頭,只見十幾名武川卒正往這邊走來,他大吃一驚,不敢再說話。

“請問哪位是於先生?”爲首那名旅帥遙遙問道。

“老朽便是。”于謙站了起來,拱手道:“敢問將軍有何事?”

“我們奉上級命令公幹,請於老隨我們走一趟。”武川司隨着李元吉入蜀,由韓志全面接管,他雖抓人,不過不再像以前那樣連普通百姓都抓,在他管理之下,武川卒比起李元吉時期低調有禮貌得多。

“這何緣故?”

武川司軍衙有進無回,是襄陽人的共識,跟他們去了的話,只有死路一條。一聽對方這麼說,于謙臉色大變,雙股顫顫。

獨孤開明亦起身道:“將軍是不是找錯人了?於老早非於氏家族之人。”

“我們當然知道於老早被驅逐出族。”那名旅帥冷冷的說道:“然而於老,您真的與於氏家族無關了嗎?”

于謙只感到遍體生寒,心知自己暴露了,故作鎮定的苦笑道:“老朽早在十二年前就已經不是於氏家族的人了。”

“這個就不是卑職所能知曉的了。”旅帥笑着說道:“不過還請於老配合,不然……”

“不然如何?”獨孤開明亦已知道于謙暴露了,心下震驚無比。

“膽敢反抗者,殺無赦。”旅帥說道。

獨孤開明臉色大變。

“獨孤兄保重。”于謙心知逃不過這一劫了,行了一禮,便與武川衛離開。

獨孤開明望着于謙離去的背影,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油然而生。

這時候,那名酒保走了來,惶然道:“老先生要不先把帳結了吧!”

“結個屁的賬!”獨孤開明心中的恐懼感,在酒保說話之時,似乎找到了宣泄口,他重重一拍桌子,暴跳如雷的怒道:“我們在你們這裡吃頓飯就被抓,你們這是什麼鳥店?我不找你麻煩也就罷了,你還好意思找老夫結賬?門都沒有……”

“老先生千萬別誤會,此事絕對和我們無關。”酒保連連辯解道,“凌雲酒坊是武川司韓長史產業,若非無因,武川衛從不會胡亂在我們這裡抓人的。您老現在安然無恙,說明武川衛只找您老的朋友一個人而已。”

獨孤開明問道:“你是說整個酒坊只抓老夫的朋友?”

“正是如此。”酒保點頭道:“我在外面聽人說,除了竇府、豆盧府等有限幾家以外。所有和關隴貴族有關的府邸都被軍隊包圍了。”

獨孤開明聽了這話,立即知道關隴貴族的事情升級了,這個意識,也讓他心驚不已。

于謙作爲於氏家庭的暗子,已經潛藏了十多年,可依然被揪了出來,那自己嗎?

獨孤開明一時間心如亂麻。

‘噠噠噠噠……’

這時,街上傳來一陣陣急促馬蹄之聲,獨孤開明探頭向外望去,只見一隊隊士兵出現在了街頭之上,一名將領高喊道:“聖上有令,一個時辰後襄陽開始戒嚴,不準任何人在街頭逗留。請諸位儘快還家,以免被誤作隋軍細作而傷。”

“聖上有令,一個時辰全城戒嚴!請諸位儘快還家,以免被誤作隋軍細作而傷。”從將士轟然大吼。

“聖上有令,一個時辰全城戒嚴!請諸位儘快還家,以免被誤作隋軍細作而傷。”

“……”

隨着士兵們的吆喝,酒坊內的食客紛紛付賬,匆匆忙忙的往家的方向奔去。獨孤開明也如數付賬,出了酒坊,匆匆忙忙的登車離開。

當酒客走光,凌雲酒坊大門立即關閉。不只是凌雲酒坊,襄陽城內的所有店鋪、青樓、客棧也紛紛依令關閉。剎那間,襄陽街道的行人一下子猛然增加,一個二個都行色匆匆的往家裡趕去。各道城門隨即轟然關閉,不允一人進出。

第044章:以商補田第832章:分封建國第509章:土崩瓦解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006章:烈焰焚城第353章:皇甫無逸第243章:建成之謀(求月票全訂)第658章:相互夜襲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852章:以身抵債第305章:仗勢逼人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94章:兄弟隔閡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013章:衛鳳舞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024章:血戰第826章:名將之死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586章:雙龍會第702章:天朝氣魄第297章:兵臨城下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465章:替罪羊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773章:食鹽大業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596章:武川司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484章:緊急行動第925章:攔路虎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559章:賞罰不明第226章:鬥志燃燒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871章:亂軍砍死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089章:絕響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129章:中原有變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069章:能不能舉第724章:禁‘武’令第108章:沈光建功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132章:怒殺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878章:唐都之亂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704章:隋唐陰謀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536章:狹路相逢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520章:當朕的皇妃很丟人嗎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088章:江都之變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289章:那一夜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297章:兵臨城下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131章:士族陰謀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
第044章:以商補田第832章:分封建國第509章:土崩瓦解第418章:小姨子裴月華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006章:烈焰焚城第353章:皇甫無逸第243章:建成之謀(求月票全訂)第658章:相互夜襲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852章:以身抵債第305章:仗勢逼人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94章:兄弟隔閡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013章:衛鳳舞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024章:血戰第826章:名將之死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586章:雙龍會第702章:天朝氣魄第297章:兵臨城下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483章:優勢因時而變第565章:楊沁芳之毒怨第465章:替罪羊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11章:女菩薩,給貧僧一把刀第773章:食鹽大業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596章:武川司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484章:緊急行動第925章:攔路虎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559章:賞罰不明第226章:鬥志燃燒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871章:亂軍砍死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089章:絕響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129章:中原有變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069章:能不能舉第724章:禁‘武’令第108章:沈光建功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829章:鹹魚帝王的一天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132章:怒殺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878章:唐都之亂第204章:風雲再起(求月票)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704章:隋唐陰謀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536章:狹路相逢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502章:帝都定洛陽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778章:李世民窮則思變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520章:當朕的皇妃很丟人嗎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088章:江都之變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289章:那一夜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297章:兵臨城下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857章:我闖大禍了,我完蛋了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131章:士族陰謀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