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一部恩怨史

突厥是活躍在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民族集團統稱,也是中原王朝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重要的遊牧民族,540年,突厥這個詞開始在中原史冊出現。

突厥曾是一個獨立的部落,後歸附於強大的柔然國,當起了後者的鍊鐵奴,徙至金山南麓,因金山形似戰盔“兜鍪”,俗稱突厥,因以名其部落。阿史那氏最初只有數百家,後來突厥部落有數萬人,多數人來源在周圍的鐵勒部落人。

公元550年,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率領部衆,打敗和吞併了高車各部五萬餘帳,開始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受到西魏的重視。兩年之後,突厥打敗了宗主國柔然,阿史那土門稱伊利可汗,建立起幅員廣闊的突厥汗國,勢力迅速擴展至整個蒙古高原,再加兩年的時間,聯合西魏消滅柔然各個殘餘部落。隨着柔然最後的可汗被殺,突厥勢力迅速延伸到了西域。

這時的中原王朝處於南北分立、三國鼎立之勢,南朝是一個統一完整的政權,而在北朝,先後經歷了西魏(北周)與東魏(北齊),北朝雙方懾於突厥汗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互相爲了消滅對方,都採取向突厥納貢、和親的政策,以換取突厥帝國的支持或是中立。

而突厥則藉機以和平或戰爭手段,獲得大量經濟利益。但突厥擴張步伐並沒有因此而停止,560年左右,突厥征伐吐谷渾,征戰西域,乃至聯合波斯殲滅白匈奴。短短的三十年時間裡,突厥人不斷開疆拓土,疆域版圖東自遼海,西至裡海,南自蒙古戈壁,北至貝加爾湖,東西長萬里,南北五六千里,成爲名副其實的大國。

誰與這樣的大國爲鄰誰都倒黴,因爲這是一個掠奪成性的民族。

很不幸,新生的隋朝就是這樣一個倒黴蛋。

實際上,在隋朝建立之前,突厥人就把掠奪中原人口和財富,當成了家常便飯,北朝各國,不得不或與之和親或對其朝貢,以此換來幾天安穩日子。

到了隋朝建立後,由於突厥內部發生貴族內亂,突厥大可汗沙鉢略有感於地盤太大,自己一個人管不過來,他爲了“過安穩日子”,另立了三個可汗,讓此三人與他共享權力,分別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第二可汗庵邏、阿波可汗大邏便、達頭可汗玷厥。除了這四個,還有一個步離可汗。

開皇二年,突厥五十萬大軍,由沙鉢略可汗親自率領,南下攻入長城以南。五十萬大軍一齊南下,一人一泡尿,都有可能將新生的隋朝淹死。

新生的大隋王朝內憂外患,形勢處於相當微妙的關頭,這五十多萬兇悍的大軍來犯,果然被把得一敗再敗,四面告急,大隋江山岌岌可危,就在這關鍵之時,在突厥有過多年生活經歷的長孫晟說自己有辦法對付突厥,大喜過望的楊堅立即把他召來詳談。

早在公元580年的時候,北周宣帝封趙王宇文招之女爲千金公主,派人送到突厥,護送者中就有長孫晟。

當時突厥非常強盛,十分輕視北周,在一日出遊之際,遇上兩隻大雕。長孫晟一箭射穿二雕,威震草原。沙鉢略可汗大爲震撼,令族中子弟反跟長孫晟學習射箭之術。以至於長孫晟在突厥留住的時間,竟然長達一年。

長孫晟是個有心人,利用和沙鉢略可汗遊獵的機會,詳細考察突厥的山川形勢,以及部衆的強弱,後來回去後,把他所瞭解到的情況,向時爲北周丞相的楊堅作了詳細彙報,楊堅非常高興,立即升他爲奉車都尉。

在突厥的日子,長孫晟還交了一個很重要的“朋友”。那人名叫處羅侯,是沙鉢略可汗的弟弟,由於甚得衆心而遭沙鉢略可汗忌恨,處羅侯便密派心腹,暗中與長孫晟結盟。在長達一年時間的“臥底”,長孫晟還了解到,都手握強兵的沙鉢略可汗、達頭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等叔侄兄弟們,表面上親如一家,實際上各自猜忌,各自提防,很容易離間。

所以,當楊堅召見他之時,長孫晟立即上表隋文帝,提出“遠交近攻、離強合弱”建議,記憶力驚人的長孫晟邊說邊畫,將之前瞭解到的突厥山川形勢等情況,詳細地呈現在楊堅面前。有了如此重要的情報,隋文帝對戰勝敵人的侵略,頓時有了信心。

但是定計之後,長孫晟給了楊堅一個幾乎不可能化解的難題,那就是打敗沙鉢略可汗親自率領的二十萬本部大軍。主要是因爲沙鉢略可汗太過強勢,他在突厥有不敗的輝煌戰績,突厥的另外幾個可汗雖然對他有諸多不滿,都想取而代之,卻又懾其濤天威望,若是隋朝不能打消他不敗之名,那幾個可汗恐怕都不敢造沙鉢略可汗的反,更不敢和孱弱的隋朝合作,所以,在打敗沙鉢略可汗前,怕是分化計、離間計都起不到作用。

楊堅想想也是,如果換成自己,自己也不會把全族命運託付給一個弱者。於是他詢問朝中文武,問大家誰敢、誰能帶兵打贏沙鉢略可汗。

大家一聽,都覺得楊堅瘋了,當時的隋朝剛剛代周不久,人心未附,連防禦都防禦不了,還想着打敗擁兵數十萬的沙鉢略可汗?這不是瘋了是什麼?連高熲、楊素、虞慶則、賀若弼、韓擒虎、史萬歲這些功勳赫赫的名帥名將,都認爲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他人更不敢出戰了,倒不是大家怕死,實因這是一個以弱旅去攻擊數十倍之強敵的不能敗、敗不起、必須贏的艱鉅任務,大家都擔不起失敗和不贏的後果。畢竟,自己死了無所謂,但當時的局勢,讓大家爲國殉難的資格都沒有。

就在大家爲難之際,十九歲的衛王楊爽說他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楊爽是楊堅最小的異母弟弟,出生之際母親李氏難產而死,六歲時,父親楊忠去世,由嫂嫂獨孤皇后扶養長大,楊爽美容儀,性格聰慧,文武雙全,在諸兄弟中受到楊堅夫婦的格外寵愛,夫婦二人對這個弟弟的疼愛,甚至連楊勇和楊廣都妒忌。隋朝建立後,楊堅對他十分器重,封他爲衛王、上柱國、擔任雍州牧、領左右衛大將軍,可以說,長安上下的安全都交給他,若他心懷異志,楊堅分分鐘被搞死。但他終究沒有做出任何對兄嫂不利的事情。不久後,又爲遷左右領軍大將軍,權領幷州總管,而且還是實實在在上任的那種。

但他固然位高權重,可沒有經歷過一戰,所以,大家聽他說自己可以擊敗沙鉢略可汗的時候,都覺得他在吹牛。可是更令人瘋掉的是,楊堅居然信了楊爽那一套說辭,不僅信了,還任命他爲涼州總管、行軍元帥,率軍反擊突厥。

楊爽接下任命之後,並沒有去武威、金城、天水和突厥正面交鋒,他親率一支騎兵出朔方,在白道與沙鉢略軍相遇。楊爽乘沙鉢略可汗屢勝輕敵,率五千精騎襲擊掠奪大隋而的部隊,這些突厥兵個個滿載而歸,所得財物壓得戰馬都累得快走不動了,被楊爽突然襲擊,又不知敵軍來了多少人,一個個嚇得棄馬而逃,這沒有了馬的突厥騎兵,還是騎兵嗎?接下來,自然是一場一面倒地屠殺,此役,楊爽僅以五千精騎大破沙鉢略可汗二十萬大軍,從而打破了沙鉢略可汗不可戰勝的神話。

這一戰,也讓第二可汗庵邏、阿波可汗大邏便、達頭可汗玷厥、步離可汗知道沙鉢略大可汗並沒有那麼可怕,隋朝並沒有那麼弱小。

楊堅和長孫晟見分化、離間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便開始了他們的計劃。

而首先被“盯”上的,是達頭可汗,楊堅派去分化他的人,是太僕元暉。

元暉帶着隋文帝特賜的狼頭大纛,經過伊吾到了突厥,見達頭可汗去了。

達頭可汗很高興,並派了使者回訪,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使者在隋朝慘遭冷落,反倒是對沙鉢略可汗的使者,熱情得不得了。

這個遭遇,頓時給達頭可汗兜頭一盆冷水,這兩位從此互相猜忌,互相提防。

緊接着,楊堅冊封長孫晟爲車騎將軍,讓他帶大量錢財去見處羅侯。這兩人之前就已有所聯繫,此次會面,感情更深了。自此,孤立沙鉢略大可汗的計劃,算是初步實現了。

也在這時候,被長孫晟離間的達頭可汗開始起了作用,對沙鉢略可汗的命令個拒不執行,派人隨長孫晟入朝見楊堅,換了一個老大。與此同時,阿波可汗的軍隊,也不再與隋軍作戰了。

這時沙鉢略大可汗被楊爽打得非常不爽,又見阿波可汗見死不救,氣急敗壞的他,乾脆對阿波可汗所居的北牙搞突然襲擊,阿波可汗留在那裡的部衆全都成了他的俘虜。

失去一切的阿波可汗,投奔了達頭可汗,達頭可汗借他十萬兵馬,讓他去報仇。阿波可汗帶着復仇的怒火一戰收復故地,之後多次與沙鉢略可汗作戰,幾乎每戰必勝,實力越來越強。

江河日下的沙鉢略大可汗頂不住了,向隋朝請和稱藩。並請求隋朝助他平叛。楊堅很仗義的任命衛王楊爽爲元帥,讓他率步騎十五萬兵出合川,聯合沙鉢略大可汗將阿波可汗殺得慘敗。

到了開皇七年,沙鉢略可汗去世,其弟處羅侯被擁立爲莫何可汗,請隋廷承認,楊堅再派長孫晟前去祝賀。

爲了表示對隋朝的忠誠,處羅侯主動提出收拾阿波可汗的五六千殘餘力量,得到同意後,他打着隋朝賜給他的旗幟,西擊阿波可汗,阿波可汗部下歸降,本人被活捉。

從此,楊堅便採用了長孫晟‘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突厥之策,聯合弱小突厥部落,孤立強大的部落,然後再派超級打手楊爽去打。

楊堅和楊爽這兄弟二人是爽了,可突厥陷入了無休無止的內戰之中,最終分裂爲東西突厥。

突厥的內亂,從而緩解了突厥對隋朝的威脅,給隋朝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

可以說,在分裂突厥的作用上,楊堅、長孫晟、楊爽是當之無愧的三大功臣:

身爲皇帝的楊堅知人善用,力非衆議的重用了名聲不顯的長孫晟、楊爽擔起了分裂突厥的大任。

長孫晟雖是武將,卻從來沒有指揮過大戰,但他出衆的謀略,爲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朝北境安寧,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衛王楊爽首次出兵,就以其過人的氣魄膽識,憑五千輕騎大破突厥二十萬大軍,斬獲無數。擔任涼州總管時,楊爽恩威並重,穩住局勢,交突厥一一轟出了涼州,收復了整個河西走廊,重新打通了中原連通西域的絲綢之路。鎮守涼州時屠殺千里,令突厥聞風喪膽。但由於他在戰爭中屢屢上陣,也落下了一身病痛,最後連馬都騎不了。楊堅索性讓他入朝爲相,官拜納言,然而還沒上任,身子骨便支撐不住,逝世於開皇七年,年僅二十五歲,追贈太尉、冀州刺史,諡號“昭”。

楊爽是大隋的霍去病,命運也和霍去病類似。在他去世以後,楊堅再也對突厥發動過大規模戰爭,少年親王好像把他們那一代對突厥的仗都打完了,完成自己使命後便黯然逝去。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彷彿就是爲大戰突厥而生,之後,就像是一顆美麗耀眼的流星,雖然閃亮,卻只是一剎那間的芳華

第221章:緣分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569章:破陣之法紛至沓來第260章: 算計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008章:戰機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117章:喜訊傳來第472章:南陽之變第537章:域外烽火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439章:出爾反爾第459章:梟雄之死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132章:怒殺第713章:失之五里第331章:天威第302章:歸心似箭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942章:患難夫婦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303章:兒女雙全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632章:雷霆萬鈞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117章:喜訊傳來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578章:事態變遷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039章:天賜猛將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226章:鬥志燃燒第896章:王而不王,以糧攻糧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600章:馬嚼天下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378章:裴矩思退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633章:書聖後裔第339章:奪其民第516章:傳說中的‘醜八怪’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087章:江都風起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100章:演技出衆第309章:一鳴驚人第715章:國公之爵,擦肩而過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007章:一將無能第462章:洛陽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430章:江淮之虎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027章:新政第125章:外國來使第584章:楊廣之心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280章:起兵伐隋第410章:教學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724章:禁‘武’令第752章:一路追趕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250章:搶‘頭’功第260章: 算計第121章:瘋子第613章:李靖掛帥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21章:耗不起
第221章:緣分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569章:破陣之法紛至沓來第260章: 算計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008章:戰機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117章:喜訊傳來第472章:南陽之變第537章:域外烽火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439章:出爾反爾第459章:梟雄之死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132章:怒殺第713章:失之五里第331章:天威第302章:歸心似箭第721章:百姓逼宮,李淵四斷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942章:患難夫婦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303章:兒女雙全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632章:雷霆萬鈞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117章:喜訊傳來第762章:明天叫陣,決一雌雄第578章:事態變遷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第039章:天賜猛將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226章:鬥志燃燒第896章:王而不王,以糧攻糧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807章:聖上口諭:將軍務必留意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600章:馬嚼天下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378章:裴矩思退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633章:書聖後裔第339章:奪其民第516章:傳說中的‘醜八怪’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087章:江都風起第623章:獨孤懷恩之死第100章:演技出衆第309章:一鳴驚人第715章:國公之爵,擦肩而過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007章:一將無能第462章:洛陽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430章:江淮之虎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027章:新政第125章:外國來使第584章:楊廣之心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280章:起兵伐隋第410章:教學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724章:禁‘武’令第752章:一路追趕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250章:搶‘頭’功第260章: 算計第121章:瘋子第613章:李靖掛帥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021章: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