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聯合世家

李淵雖然沒有招惹世家,卻也借鑑了楊侗的不少方法,比如說均田到戶就在上洛郡推廣了開來。

因爲上洛郡曾經是吃人魔王朱粲的領土。朱粲上上下下都以吃人爲樂,大軍所到之處以百姓爲糧,致使上洛白骨於野,人口絕跡。

朱粲雖爲李孝恭轟去了南陽一帶,但今之上洛郡卻沒人了,也因此,全郡土地都成了官田、官地。

在安置百姓於此之時,李淵少了諸多掣肘,可以說李淵對楊侗的許多政策完全抱以熱衷態度,因爲這一系列政策,統治者都是最大的獲利者,所以楊侗的一些政策就算不能照搬,李淵也會跟兒子和麾下謀士探討,如何能用在李唐的疆域之中。

因爲均田到戶、攤丁入畝稅少了世家大族那一層盤剝,不但令上洛郡走向了富足、豐滿了國庫,也引來不少蕭銑治下的百姓。

但李淵做得不徹底,不敢在關中推廣,使深受世家盤剝的百姓、世家大族奴僕、佃戶就近逃往楊侗治下的關中各郡。

李淵雖然不敢推廣在治下推廣義務教育,但《蒙學》傷的是世家大族,卻利於萬世皇權,他絕不禁止。

李淵眼中閃過一抹精光,苦笑道:“想必楊侗賺得盆滿鉢溢了。”

在賺錢方面,楊侗實在厲害!

他開設的官辦供銷聯社,專門販賣糧食、油鹽、農具、布匹等生活必須品,從而抵制商人的惡意擡價,只要供銷社一直平價販賣,物價穩定,別人就鼓動不起百姓!也因爲供銷聯社是官辦,百姓哪怕排着隊都願意去買,使得大量差價都落到楊侗口袋之中,這也爲養官、養軍提供了大量資源。

李淵固然眼紅,卻就不敢辦,因爲糧食、油鹽、農具、布匹生意都在關隴權貴手中,他不敢去搶關隴權貴這碗飯。

他一揚手中的《蒙學》,搖頭道:“這書全是宣紙做成,楊侗要推廣文教,卻是想當然了!等他成爲窮光蛋,就會知道全治普及書籍是多麼的可笑。這書在隋朝賣價幾何?”

宣紙不遜色後世紙張,唯一的缺點就是做工繁雜,一張上好的宣紙需要經過浸泡、灰掩、蒸煮、漂白、製漿、水撈、加膠、貼洪等十八道工序,歷經一年方可製成。

故而宣紙極爲昂貴,常人想都不敢想。就算是李淵,也捨不得浪費,平時用的都是硬黃紙書寫,只有到必要時候纔會用上宣紙。

《蒙學》這一本書,雖說只有《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但附加釋義和一些教人向善、學習的小故事之後,也有幾萬字,百多張紙!包括印刷費用,裝訂費,那價格尋常百姓如何買的起,連書都買不起,試問百姓如何能夠讀書萬卷,如何能夠擁有豐富知識?

隋文帝爲了消弱世家門閥優勢,廣推文教、開設科舉,他本意是讓天下貧寒百姓都能學到知識,以再科舉制度考取功名,從而打斷超級大豪門對文化層次以及中小官員的壟斷。

但因爲文教不是一天兩天就都到效果的,科舉制反而讓世家大族獲得了更多的好處,也直接導致了英明神武隋文帝在晚年幹了件蠢事。下令廢學,將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全部拆了廢了,不允許百姓學習。之後楊廣雖然重新辦學,但因爲紙張太過昂貴,書籍依舊是天價,效果也不盡人意。

劉文靜明白李淵的意思,說道:“這種紙面光滑、潔白如玉、任意摺疊的紙張並不是宣紙,價格和竹紙差不多。”

李淵眼睛大瞪,低呼道:“怎麼可能?”

在唐朝,除了宣紙以及一些名貴紙以外,再也沒有可以摺疊的紙張。流傳市面最廣的是竹紙、硬黃紙,竹紙流行小康之家,這種紙硬如餅乾,只能用於書寫,一折就斷,價格最低。

劉文靜說道:“據說造紙術、印刷術的技術在隋朝得到了重大突破!隋朝各地的供銷社都被書籍堆滿了,書籍厚薄不同,價格高低也不等,隋朝已經全部普及了,因此書籍纔會銷往關中和其他地方!但最高的書籍也不過是兩貫錢,莫說世家大族,便是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據說在隋朝,價格最高的書籍也就兩百錢而已。兩者價格有十倍之差,是書商從中牟取了巨大的差價。”

“這卻爲何?用意何在?”李淵皺眉不解,書籍在楊侗那邊普及開了,但在關中卻是壟斷性的,就算最貴的書籍價格翻到兩貫給書商,到這邊二十貫後,也都有人願意買,楊侗只賺書商一貫八百錢,未免太便宜了一些,他感覺這裡面必有陰謀。

“楊侗不是在賣書,而是收買天下寒士和百姓之心啊!”劉文靜感嘆道:“書籍在以前財富的象徵之一,藏書多寡是一個世家富裕與否的一個標準。而寒士求學不易,想要求學、想要有書讀,需要借書抄錄,繁瑣不說,還要欠下一個老大人情,若是關係不好,還借不到。如今楊侗以低廉價格將書籍交給唯利是圖的天下書商賣於天下,寒士若再想求學,不必再求世家門閥,長此以往,天下寒門必然大興,最後,天下寒士感激的是誰?是推廣物美價廉的書籍的楊侗。”

天下最想讀書的是哪個級別的人羣?

世家大族?並不是!

世家大族擁有天下最豐厚的教育資源、生存條件,讀書對他們來說是吃飯一般的習慣,又能通過家族關係出仕,對讀書沒有太多渴望。

百姓?也不是!

在解決溫飽問前,百姓關心的是生計,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空中樓閣。但解決生計之前,他們不會往讀書方面想。

最渴望讀書的——

無疑就是寒門了。

寒門和後世的寒門不同,這時代的寒門,指的是不必爲生計擔憂,卻又不是世家豪門的小富之家,寒門人家知道讀書能給自己帶來什麼益處,所以他們纔是天下之中,最渴望掌握知識的一個羣體。

‘窮文富武’一說,是紙質書籍流通天下,不再昂貴的說法,在仍舊以一折即碎、大力即碎的竹紙爲王的現在,‘富文窮武’才合情理。

寒門子弟受盡世家白眼不說,還要屈尊降貴,爲的就是有一個求學機會,而且就算學有所成,要想得到進階機會,得要權貴世家們賞不賞識,願不願施捨。也因爲背後沒有世家支持,一輩子都無法身居高位,即使有那也是意外中的意外。只不過世家門閥與寒門之間的界線沒有那麼明顯,寒門只要成功的積累三代,也有希望晉身世家豪門之列,但那需要上百年積累纔有可能。

楊侗將大量廉價書籍盛行天下,勢必有大量寒士歸隋,因爲相比仕途資源固定分配、上品無寒士、寒門無貴子的關中、中原、江南等地,隋朝執行的重視寒士、開科舉士、能上庸下等用人制度,能夠寒士獲得更多出頭機會。

“這……”李淵沒想到這一招,除了斬斷世家大族的根,竟然還有這等效果,李淵心中不禁哀嘆起來,他也有推廣義務教育的心思,卻被麾下謀士制止,若早早推廣,這份天下寒士的人情,他李淵豈不也能佔據一些?到時候何愁沒有人才可用?又何須處處受制於世家門閥?急忙看向劉文靜道:“肇仁可有破解之道?”

“此乃楊侗慣用的陽謀,天下各方諸侯都能看出,只不過他們都與世家門閥有交集,所以無人敢碰,楊侗治下之域,無世家門閥一絲立錐之地,各種利國利民政策纔得到盛行,但是在文教上,哪怕他那麼強勢,也依舊用了三年多時間來鋪墊,如今他大勢己成,便是天下世家門閥聯手,也無從抗拒。”劉文靜搖了搖頭,嘆息不已!

殿中氣氛,隨着劉文靜的話語陷入沉默,李淵父子三人和蕭瑀、陳叔達都理解劉文靜爲什麼這麼說。

如今蕭瑀、陳叔達成了李淵最信任的李唐新貴,都有資格參與這種重大決議。

蕭瑀是南朝梁明帝蕭巋第七子,西樑靖帝蕭琮異母弟,隋煬帝蕭皇后之弟。幼行孝道而聞名天下。愛好學習、才華橫溢,爲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西樑滅亡後,楊廣和蕭皇后撫養成人,進入長安後拜內史侍郎,李淵立足關中時,他獻河池、順政、漢州三郡給李淵,官拜戶部尚書,加光祿大夫,封宋國公!

陳叔達是陳朝宣帝陳頊第十七子,陳後主的弟弟,容止出衆,頗有才學,十餘歲時便能即興賦詩,援筆立成。他原是絳郡通守,李淵起兵造反時,他獻絳郡投降,後被封爲黃門侍郎,如今接替劉文靜的納言之位,成立李唐的權貴之一。

這也是李淵有意識的消弱關隴權貴在朝中的勢力,雖說他是因爲關隴權貴而入關,並迅速坐穩,但他對關隴權貴的強勢心懷顧慮。

但由於關東士族在關中不如關隴權貴,李淵便漸漸引進了南方士族,這也是蕭瑀和陳叔達連連提升的緣故。

至於劉文靜,雖是李淵謀主,在起事的前幾年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他是一個書生意氣極重的狂士,又因爲知道太多不應該知道的事情,已近邊緣化。

“聖上也不必太過在意書籍涌入關中的影響。”劉文靜笑道:“楊侗固然獲得天下寒士之好感,並獲得大量寒士的效忠,卻也觸動了全天下世家大族和各大諸侯核心利益,這也爲結盟創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出一年,我們必能聯手各方諸侯共討之。楊侗雖強,但邊境延綿數千裡,西起靈武,東至遼東,若諸侯聯手共討伐,聖上覺得楊侗以一家之力,能擋天下兵鋒麼?”

“絕對不能!”

相比於昔日反王盛行的時份,如今數得上的勢力無外乎李淵、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朱粲,以及南方的杜伏威、沈法興、李子通、林士弘、蕭銑,數量雖然比以前少了,但勢力卻都不差,若這些諸侯能夠勠力同心的聯合在一起,就算楊侗再強,李淵也不認爲他能力抵抗得下來。

“只是如何說服各路諸侯聯手呢?”

李淵非常頭疼,前一輪使臣盡皆折戟而歸,因爲各路諸侯都知道楊侗對李淵的威脅最大,在沒有幹掉李淵之前,楊侗暫時不會向中原下手,當楊侗滅掉李淵之後,說不定自己已經一統中原了呢!以一個完整的南方力量去對付楊侗,勝算就大了。而在這之前,只有傻瓜纔會同意與李淵結盟,去招惹暫時對自己沒有威脅的楊侗!

而杜伏威、沈法興、李子通、林士弘、蕭銑這五個諸侯與楊侗隔着一箇中原,遠着呢!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楊侗的恐怖,所以一點都不着急。

這時陳叔達微笑道:“前一輪使臣,只不過是試探諸侯們的態度而已,下一步則重點向諸侯麾下的世家門閥下手,向陳明以厲害,並以重利收買各方諸侯兄弟近臣。比如說,可以以收買王世充的兄弟王世師、王世衡、王世偉、王世惲、王世辯,也可以收買他的兒子王玄應、王玄恕、王玄瓊,讓他們影響王世充;李密方面,則可以收買他的近臣房玄藻、邴元真、王伯當、單雄信、徐世績;竇建德方面,則是收買他的義弟劉黑闥,謀主孔德紹……只要諸侯們的親眷部從答應,再攻諸侯們的心防就容易多了。當然了,在收買之前,要前提了解那些人的品性,以便針而對之,暫時別動那些一心爲主的人!當人人皆同意與我大唐結盟,少數人反對也沒用,只能隨波逐流。”

“聽先生一席話,朕茅塞頓開!”李淵目光一亮,以陳叔達大加褒獎。

這時,陳叔達謙虛道:“臣慚愧,這也是聽了肇仁兄的分析後,纔有所領悟罷了!拾人牙慧,不足道哉。”說着,還向劉文靜拱手一禮。

李唐朝廷的高層有着激烈的派系之爭,劉文靜、裴寂、獨孤整、竇威、蕭瑀是李唐之中的核心人物,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明暗爭鬥中,劉文靜、裴寂、蕭瑀保持中立,而李世民是獨孤家的女婿,獨孤整自然從屬於李世民一派,而竇威爲了謀奪獨孤家手中的關隴權貴第一席位,支持太子李建成理所當然。

可是裴寂在河東郡受辱時,他對付不了楊侗,便恨上了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李建成,從而成了李世民的堅定支持者,這一階段,李建成處於弱勢地位。

但劉文靜被撤了納言以後,朝廷上下一致認爲京兆韋氏家主韋匡伯合適人選,可是李建成卻極力推薦陳叔達,李淵也想削弱關隴權貴,便採納了了李建成的建議,升陳叔達爲納言,這樣一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勢力恢復到了平衡。

劉文靜和李世民有忘年之交,可他一心爲公,理應歸入帝黨的,但因爲李淵的可疑疏離和打壓,又因爲最大政敵裴寂主動向李世民靠攏,這纔有了向李建成靠攏跡象,雖不表示什麼,可李建成的太子黨一直懷有拉攏之心。而陳叔達是太子黨中的核心成員,自然不願得罪這個才華橫溢、書生意氣重的厲害人物。

“陳尚書客氣了!”劉文靜神色如常的回了一禮。

(有月票、推薦票的兄弟能來幾張安慰安慰麼?懇請兄弟們支持正版,對您來說只是幾毛幾分錢,對我卻是天大的動力……收藏也是大力支持!)

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107章:將相失和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900章:擴大戰場第573章:聞‘隋’喪膽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404章:武舉開幕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713章:失之五里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713章:失之五里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212章:背主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358章:佈局西域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13章:李靖掛帥第130章:南隋之爭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562章:揚塵禦敵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290章:倍受爭議第388章:彰顯榮耀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929章:勢如破竹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271章:女娃救父第576章:遷新居,姐妹夜話第347章:喪家之犬第373章:鋼鐵城牆第769章:奪旗斬將第824章:壯士斷腕第769章:奪旗斬將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761章:皇后大氣第531章:將軍傲氣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279章:戰機乍現第824章:壯士斷腕第866章:風起益州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069章:能不能舉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342章:殿下憐花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949章:夜襲隋營第746章:羌兵出山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398章:構建絲路聯合體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852章:以身抵債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395章:‘逗牛’戰術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192章:武州商行第009章:戰而後定第044章:以商補田第044章:以商補田
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710章:叛軍是鐵,也要嚼碎第107章:將相失和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523章:戰爭一觸即發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392章:無意破陰謀第900章:擴大戰場第573章:聞‘隋’喪膽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404章:武舉開幕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薦)第713章:失之五里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第713章:失之五里第148章:李唐動盪(求收藏推薦)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314章:楊侗的瘋狂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212章:背主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358章:佈局西域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784章:敢問路在何方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613章:李靖掛帥第130章:南隋之爭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562章:揚塵禦敵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327章:契苾生死抉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700章:百花爭鳴纔是春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290章:倍受爭議第388章:彰顯榮耀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929章:勢如破竹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271章:女娃救父第576章:遷新居,姐妹夜話第347章:喪家之犬第373章:鋼鐵城牆第769章:奪旗斬將第824章:壯士斷腕第769章:奪旗斬將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761章:皇后大氣第531章:將軍傲氣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533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879章:倒儲聯盟,各懷鬼胎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279章:戰機乍現第824章:壯士斷腕第866章:風起益州第972章:牛鞞縣,周青獻計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069章:能不能舉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342章:殿下憐花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756章:卯時放火,不得有誤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949章:夜襲隋營第746章:羌兵出山第843章:想學?我教你第055章:六花陣克敵第398章:構建絲路聯合體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413章:自殺刺殺,多事之夜第852章:以身抵債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395章:‘逗牛’戰術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400章:莫道帝王皆無情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192章:武州商行第009章:戰而後定第044章:以商補田第044章:以商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