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楊廣在行動

太和寨所在的山谷粉裝玉琢,望不到邊的雪地,點點紅梅綴於其上,像是有人以地爲布、以雪爲幕、以血運色,一間燃着炭火的草廬將冷意隔絕在外,

楊廣提起火爐上的水壺,洗茶、泡茶、分茶,動作嫺熟,儀態高雅。

他端起茶杯,看了看晶瑩翠綠的茶湯,輕輕地啜一口,笑着說道:“那小子到底是幹了一件雅事,這茶水,較之融匯百味煎茶倍增雅緻,清新之中蘊藏甘醇,平淡中透着雋永,恍如我的人生。你說是不是啊,裴公?”

坐在楊廣對面的,正是前來峨眉山尋幽訪勝,而被太和軍抓到的裴矩,哪怕是過了很久很久,但裴矩仍然在渾身顫抖,神情就跟見了鬼一般,滿臉的不可置信!

楊廣也不催他,緩緩地品着茶湯。

良久,裴矩才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認真的看着楊廣,才發現或意氣風發、或氣勢凌人、或愁眉苦臉的楊廣變了,也多了以前所沒有的從容淡定,苦笑道:“所有人都以爲聖上不在了,誰想到竟爾在背後默默推波助瀾,也難怪聖武帝有今日之輝煌。”

“裴公你錯了,大隋今日之盛況,與我沒有半點關係。我要是有這本事,大隋也不會四分五裂。”楊廣坦率的說道。

“這倒也是。”落入楊廣之手,裴矩不認爲自己還有生路,這麼一想,也就坦然了,他提起茶杯喝了口茶,問道:“聖上一直歸隱於此?”

“自然不是。”楊廣搖了搖頭,意味深長的對裴矩說道,“自你投降李淵以後,一直在教裴氏子弟,但是你又不讓裴氏小輩出仕僞唐王朝,卻是爲何?”

裴矩苦笑道:“大勢在隋,李唐遲早覆滅,以聖武帝的處事方式,定不會饒過李唐官員。罪臣讓家族子弟仕唐的話,豈不是害了他們?”

楊廣冷冷一笑,“據我所知,裴公教的可都是權謀心術,想必是知道了淑妃的真實身份,所以打算讓你的子子孫孫仕隋,慫恿淑妃之子與太子爭奪下一代國君,以我楊家之血謀取裴氏復興之路,我猜得對是不對?”

裴矩如同遭到雷擊一般,臉色一片蒼白。

當初他見裴愔一家落戶於洛陽,又被楊侗封爲縣公,分析了隋朝現有的爵位升遷制度之後,敏銳的察覺到裴愔這個縣公與裴蘊關係不大,故而派出忠僕蹲守於裴愔家附近,通過多次潛入裴愔宅第,通過裴愔夫婦對話,獲悉隋朝淑妃盧清華,便是裴愔之女裴清華。

前不久,淑妃誕下皇子楊崇的消息傳來,更讓裴矩大爲激動,整個人彷彿年輕了幾十歲。

想入非非的裴矩認爲楊侗在世的數十年時間內,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沒有外戚支持楊崢未必能把這個太子當到楊侗辭世那天,有裴氏子弟暗中支持的裴家外孫未必不能君臨天下。

如果有那一天,裴氏便能重見天日,而沒有關隴貴族、五姓七望制約,裴氏豈不是天下第一大族?然而自己還沒行動,就成了螳螂嘴裡的蟬,落入了楊廣之手。

“裴公,以前那一套行不通了。”楊廣笑眯眯的說道:“家國天下是你們世家門閥傳承千年的準則,先有家纔有國,在這前提之下,才順便爲君主分憂,既然你們先有家,那麼在行事的時候自然會偏向自己的家族,無形中就會從百姓那裡剝奪田地、糧食、權利等等。你們世家門閥以前不但掌握了知識、錢糧、人口、更掌握了輿論,一個人是好是壞、是忠是奸全由你們說了算。我以前沒辦法,只能妥協,並在關隴貴族、關東士族、南方士族之中尋求一個平衡,結果把自己玩廢了。但隨着三學的普及、廉價紙書的推廣、世家門閥的‘消失’……寒門崛起已是不可逆轉的浩浩蕩蕩的大勢,你們裴氏想要恢復榮耀,也只能是螳臂當車……依我之見,還是別做無用功了!”

士族之所以歷史悠久,是壟斷了教育資源,寒士想要增長見識,只能去各大士族開辦的族學學習,與各族建立起了師生關係,各大士族則是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掌控了遍佈天下的人才,形成了無比強大的政治網絡。歷朝歷代的皇帝也知道這些人先家後國再君王,但純粹的寒士實在太少了,所以在使用這些人才之時,於各個政治派系之中尋求一個平衡,最終形成了皇帝和世家門閥共治天下的怪圈。

當皇帝滿足不了這些人口味的時候,這些人又會想方設法搞亂天下,對各路諸侯紛紛下注,最終在新朝獲得更多。

可是現在,寒士崛起之勢已成,就算裴氏真把楊崇扶持上位,那又如何?

當裴氏權勢威脅到皇權的時候,楊崇首先要消滅的對象,便是威脅到皇權的裴氏。

以後憑藉千千萬萬寒士,還怕找不到治理國家的人才?

裴矩默然片刻,淡然道:“未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清?”

“我既然知道你教裴氏子弟權謀心術,也知道你的用心,自然也有辦法讓疑神疑鬼的李淵對裴氏痛下殺手。”楊廣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裴矩在意裴氏的傳承,他楊廣更在意大隋王朝的傳承,他讓人將裴矩抓來,而不是直接對裴氏子弟下黑手,是顧念往昔的君臣之誼,畢竟他在位的時候,裴矩的的確確幫了自己太多的忙,希望他知難而退;但裴矩要是爲了裴氏的利益,令好不容易被楊侗扶正的大隋王朝再度傾斜,他楊廣立即對裴氏舉起屠刀。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裴矩面露一絲驚恐,他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但他怕裴氏完蛋,但他也不是傻子,心知楊廣將自己俘虜過來,絕非威脅自己一通這麼簡單,吱吱唔唔地說道:“聖上,您還是說出您的條件吧。”

楊廣看了裴矩一眼,說道:“也沒什麼,我在這裡閒得慌,恰好聽說你也閒得慌,便找你來隨便聚聚。”

“……”裴矩苦笑。

“最新的半月談看了吧?”

“看了。”

“驛站自成立以來,就是一旁的吞金貔貅,我記得父皇在世之時,也有人提出讓閒置的驛站爲天下百姓通信,然而父皇卻沒有接受,卻是爲何?”楊廣問道。

裴矩稍一沉吟,便老老實實的說道,“據我所知,之前的奏摺大多泛泛而談,空無一物,更無切實可行的方案。文皇帝認爲驛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窟窿,若是爲百姓送信,那麼驛站的開支將會增加無數倍,是以棄之不用。而聖武帝的郵票制度可以說是神來之筆,他這湊齊郵票即可免稅一年的辦法,必使百姓收集成風,但單憑這個也維持不了開支,但加上《半月談》這個萬衆爭搶的刊物,形勢頓時逆轉,若是驛站每半月販賣五十萬份,那麼一個月就是百萬份,驛站就多得十萬貫收益,這是一個令人無法想象的巨資,與此同時,刊物上的政令、常識、律法也因此飛入千家萬戶,令天下人意識到朝廷的出發點是爲了百姓好,這也使百姓自然而然的將朝廷與貪官污吏區分開來,對朝廷的統治起到維護作用。”

“不過驛站爲百姓送信之舉,也使各地交流大爲便捷,一地出事,必將天下皆知,甚至引起天下恐慌。”

不愧是裴矩,進入角色之後,將驛站通信的利弊分析得面面俱全。

“但它終究是利大於弊,多走一天,百姓就多方便一天,朝廷就多一天收益,而天災人禍卻不常有,所以區區一個通信驛站還動搖不了一個王朝的統治。大不了加入一條規則,規定某地出事之時,驛站停止傳遞百姓信件,只走朝廷信函便是。”楊廣立即想到了對策,並且記在了心上。

後知後覺的裴矩忽然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楊廣抓自己來的原因了,無非就是想結合‘太上皇’和‘太上相’豐富的從政經驗,爲楊侗制訂的政策拾遺補闕,從而形成一套完美的制度,以使大隋王朝能夠長久延續。

“銀行呢?你又有什麼看法?”

“銀行可以讓錢生錢,百姓有利可圖,必然蜂擁存錢,到時候,別說是百萬貫,便是萬萬貫也不在話下,最終集天下之財於朝廷之手,有此巨財在手,朝廷又豈爲缺錢所困?若是百姓都將餘錢存入其中,還能洞悉天下百姓財富多寡……只須每年對各郡帳目覈算,各郡民生是發展還是退步,一目瞭然;以此爲據,推斷出官員是否盡職盡責……”

……

就在楊廣與裴矩對話之時,一場血腥大戰,在蜀郡玄武縣慢慢歸於平靜,朔風如刀,風雪嗚咽,紛揚的大雪大地渡上了一層銀裝,死亡和殺戮也在紛揚大雪中被漸漸掩埋。

天冷卻冷不過人心,當獨孤武都帶着不足兩千殘兵回到營地時。

迎接他是一座死營,地面上的凍僵的屍體遍佈,大雪覆蓋下只能看到大致輪廓,甚至不少人還保持着生前姿勢,獨孤武都看得出來,他的士兵經歷了一場慘烈的搏殺,只是最終還是輸了。

跟在獨孤武都身後的士兵在看到戰友的慘狀時,卻沒有之前的憤怒,有的只是麻木和深深地絕望。

“李孝恭這是要趕盡殺絕麼?”獨孤武都眸子裡閃爍着怒火和絕望,他已經盡力去周旋,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將整支軍隊打滅了,最終逃回這裡的只剩下這兩千士兵了。

但他卻忘了,這是自己選擇的路。

‘當!當!當!’

便在此時,李孝恭率領五千唐軍騎兵已殺了過來,馬蹄聲如雷,騎兵狂飆突進,他們目標十分明確,向中心的帥旗殺去。

四周鼓聲大作,殺聲震天,而潛伏於營中的唐軍步卒也從中殺了出來。

伏兵的殺出,迅速瓦解了殘兵的抵抗意志,李孝恭率騎兵向獨孤武都殺去,他早憋了口氣,如今李淵給他這機會,無論如何,他不會再失去這個機會了。所以他先以一種岌岌可危之勢誘使獨孤武都攻打玄武城,另派一路奇兵攻克其營,將攻城主力銳氣消耗乾淨之後,率領騎兵突然殺出,將對方殺了措手不及,以兵力上的優勢將大部分敵軍殲於城外,然後一路追殺至此。

獨孤武都見李孝恭親率騎兵自己殺來,他連忙舉刀迎戰,獨孤武都的武藝也十分驍勇,但畢竟殺了半天,早已疲勞不堪,鬥了幾十合,終於被李孝恭抓住破綻,一槊洞穿了他的胸膛。獨孤武都的殘軍見主帥被殺,盡皆無心戀戰,紛紛跪地投降。

第614章:抵達襄陽第109章:再下一城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974章:父子之爭第083章:義成?義成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562章:揚塵禦敵第022章:誘敵深入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637章:瓦解內部第068章:長孫無忌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573章:聞‘隋’喪膽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030章:孤臣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231章:人心不齊第300章:棋子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280章:起兵伐隋第818章:夜襲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460章:隋軍南渡第275章:李淵施壓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229章:天下驚第007章:一將無能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383章:大刀闊斧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578章:二代班子第588章:吐蕃野望第233章:杜如晦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379章:問策裴矩第637章:瓦解內部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440章:史勁立功第848章:遨遊九天第290章:倍受爭議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167章:兄弟合力(求收藏推薦)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215章:坑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010章:不升反降第464章:左右爲難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303章:兒女雙全第416章:滾出大隋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016章:安置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680章:逃出生天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431章:兄弟矛盾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459章:梟雄之死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388章:彰顯榮耀第132章:怒殺第302章:歸心似箭第104章:李淵稱帝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810章:急轉直下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080章:長途奔襲第217章:李密抉擇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617章:朝議定殺心
第614章:抵達襄陽第109章:再下一城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974章:父子之爭第083章:義成?義成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426章:李淵謀洛陽第562章:揚塵禦敵第022章:誘敵深入第313章:國事家事,諸事不順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834章:大隋半月談第637章:瓦解內部第068章:長孫無忌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573章:聞‘隋’喪膽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030章:孤臣第835章:中小鹽商盡歡顏第231章:人心不齊第300章:棋子第649章:一代梟雄身先死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280章:起兵伐隋第818章:夜襲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499章:天大懲罰莫過於此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460章:隋軍南渡第275章:李淵施壓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229章:天下驚第007章:一將無能第440章:史勁立功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383章:大刀闊斧第031章:房玄齡所見所聞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578章:二代班子第588章:吐蕃野望第233章:杜如晦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379章:問策裴矩第637章:瓦解內部第971章:楊廣匿名助唐軍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440章:史勁立功第848章:遨遊九天第290章:倍受爭議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第167章:兄弟合力(求收藏推薦)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337章:兇悍的西域校尉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215章:坑第284章:爲師教你做人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010章:不升反降第464章:左右爲難第944章:李氏兄妹之決斷(求票)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303章:兒女雙全第416章:滾出大隋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016章:安置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680章:逃出生天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431章:兄弟矛盾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459章:梟雄之死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388章:彰顯榮耀第132章:怒殺第302章:歸心似箭第104章:李淵稱帝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810章:急轉直下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080章:長途奔襲第217章:李密抉擇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617章:朝議定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