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李秀寧請戰

隋朝和大士族之戰結束,內外安寧;唐朝武力交接,朝野板蕩,這一情形也意味着隋唐決戰時機已經成績,時值仲夏,不久便是涼爽一個秋,正是合適發動戰爭的最佳時節。

這一天下午,紫微城同明殿,三十餘名大隋文武重臣彙集一堂,商議今天以來最重大的決策——隋唐大戰。

殿內瀰漫着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氣氛,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雖說大隋雄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是天下尚未統一,致使文治武功赫赫的聖武王朝始終不太完美,固然,這是長遠戰略計,但是大家多少有些遺憾。而今天是所有文武百官期盼已久之事,現在南方已經一統,窮困潦倒的交州馮盎隨時可以殲滅。現在能夠讓大隋在意的敵人,只有僞唐王朝了,僞唐現在只剩益州一地,形成了困獸格局。

大殿正中,擺放着一張巨大的沙盤,上面是益州和周邊隋朝已經掌控的郡縣,另外還有一張完整的天下圖,監管兵部的右僕射楊善會站在沙盤旁,給皇帝和衆多高官講解眼前局勢。

“我軍在隋唐邊境布有三十萬大軍,自西向東,分別是江源第一軍、臨洮第九軍、漢陽堯君素將軍部、漢川第七軍、西城第六軍、夷陵第十軍、北鎮軍,再加上抗洪歸來的第第五軍將士,我們的兵力高達三十六萬之衆,若是把打入益州內部的軍隊也算上,那我們兵力有四十萬之多。”

聽了楊善會這試席話,衆人不由自主的替僞唐感到默哀,別的也就算了,若是攻不破益州四塞之險,隋軍縱然翻了一倍也打不進去;關鍵是“打入益州內部的軍隊”,這類軍隊的人數、裝備、戰鬥力或許不如正規軍,可他們卻能在適當之時,給唐軍捅上致命一刀,左右一場大戰的走向。

“反過來再看唐軍……”楊善會將木杆移向了成都城的位置,繼續說道:“目前唐軍約有二十八萬左右,而且他們分佈不均勻,光是在宕昌就有十二萬,這是李世民主力之師,其中八萬是李世民自立之後,將其麾下將領彙集於此,當然了,四萬回不了家的吐蕃士兵也包含在內;而成都城有則有十萬左右,這是李淵以土地軍功制吸引而來的益州青壯,但在其設立的陰平都督府、巴東都督府、巴西都督府各有兩萬餘人;但李世民接管軍政大權以後,對軍隊進行了戰略調整,首先是將陰平道的竇軌軍調入義城郡,從與李世民對峙,變成了與尉遲大將軍對峙,另外是將成都城內的軍隊向巴東都督府、巴西都督府、通川郡各派三萬人。可他這二十八士兵看似數目龐大嚇人,實際上,精兵、老兵少得可憐,尤其是被李淵多次清洗之後,嚴重缺乏實戰經驗豐富的武官,守守地方、打打順風仗尤可,但要與我軍對決卻是個笑話,當然了,他們這些缺點,也可以用地勢來彌補。”

衆人默然點頭。

地勢,便是僞唐目前最大的倚仗。

凡是去過益州的人都知道,人在河邊小道擡頭往上一看,大山直插雲天,一場石雨放下來,下方的人必將成爲肉泥。當然了,只要撕開一道天然險關,大軍便可長驅直入,直抵成都城下。

只聽楊善會又說道:“更重要是李淵這兩年,不斷在益州募集軍隊,使益州地區兵源枯竭,已經處於無兵可徵的窘境,李世民頂天只能徵到三五萬人;這樣一來,此戰我們就擁有了人力、兵力上的優勢,我們不急速戰速決,只要穩紮穩打、步步推進,最多一個秋天,便可拿下成都城,一統天下。”

楊善會的分析引起殿內竊竊私語,文武重臣都十分興奮,從敵我雙方各方面來分析,只要大隋這邊不出意外,拿下益州指日可待,但是衆人也知道佔有天時、地利,甚至人和也佔了的李世民必將與大隋纏鬥到底,從他外派軍隊這一舉動,即可看出他和李淵的不同,李淵是以己爲重,而李世民則是信奉的則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將關山要塞倚爲僞唐最後的堡壘,若是連關山要塞都攔不住隋軍,那麼成都平原也不用守了,這是‘不成功則成仁’的危險思想。

這也說明最後一戰,絕非那麼容易打下,尤其隋軍也出動了這麼多軍隊,所耗糧食物資將無比巨大。

這也是楊侗發佈作戰命令之後,還要召開這場軍議的原因所在,這場與以往的戰爭都不同,首先遇到的難題不是益州的關山要塞,而是大軍的後勤給養問題,包括糧草、民夫以及各種軍用物資都不是軍隊自身能夠解決得了的,必須靠朝廷和沿途地方官府加以支持,可以說,這一場戰爭是舉全國之力來戰,需要動用的勞力就多得令人無法想象,畢竟成都平原之外的益州大地都走不了車船,一應物資皆靠人力、畜力,若是一個戰兵需要十名後勤兵來支援,那就需要三四百萬民夫。

好就好在大隋爲這一天準備已久,各支軍隊所在駐地,皆在足夠的物資,這就意味着至少減少一半以上的搬運工程,但若戰事僵持不下,亦或是飛天神舟取不到預想效果,那麼這一場隋唐大戰將是一個大坑,一點點的坑掉大隋積攢的國力,最終就算勝了,也會造成方方面面的損失;別的不說,單是各項將要建設的大工程就會因此停滯不前。

這時,楊師道走上前臺,向楊侗行了一禮,回頭對衆人說道:“接下來,該到我這個吝嗇鬼來說話了。”

這話,引來了一片笑聲。

楊師道躬身一禮,這才緩緩的說道:“別人打仗是越打越窮,我們打仗是越打越富,去年我軍以雷霆之勢殲滅了林士弘、李密、孟海公,戰爭贏得迅猛,我軍不但沒有動用到國庫之財,反而因爲李密抄了南方世家門閥的原因,戰後還大賺特賺,之後聖上又帶兵幹掉吐谷渾、吐蕃,這同樣是一場疾如閃電的大勝,錢嘛,當然是大賺特賺了。這一次轟轟烈烈的反貪反腐、抄家大戰,割了幾大士族的偷雞摸狗的錢財,又是大賺特賺……我這這大管家年年要統計賬本,再這麼搞下去,遲早要倒在賬本山裡。”

旁邊的楊侗笑道:“這麼說來,你是窮得只剩下錢了?”

同明殿內,頓時又響起了一片笑聲。

這年代的讀書人,沒有那麼古板、迂腐,說話方式都很比較輕鬆,再加上身爲皇帝的楊侗也喜歡這種氛圍,大家自然不會一板一眼的壓制自己的天性。

“民部不差錢、司農寺不差糧、工部是差武備是不爭的事實。”楊師道說道:“但問題是這些東西不會自己走路啊!所以關鍵還是在人力方面;現在還好說,若是打開僵局,我軍的補給線就會拉長,這就需要動用民夫了。關中的‘九龍朝聖’如今工程已經完成,可以先把其中的二十萬奴隸抽出來當後勤兵,至於掃尾則交給關中百姓,讓他們在今年秋冬時節來做,這是農閒時節,百姓可以通過做活多份收入;至於房陵、夷陵方面的軍隊,則是從黃河邊上的戰犯來當民夫,臣的想法是各派十萬,反正如今洪澇災害已過,東郡的分洪湖可以慢慢來,聖上以爲如何?”

“左僕射,你以爲如何?”楊侗看向了默不作聲,陷入思索狀態的正統玩家楊恭仁。

楊侗是野路子出身,以往打仗全部是以戰養戰,配備民力這玩意他不懂,但是在打內戰的時候,都是楊恭仁、李靖等人做這類掃尾活,他本人只管開打。由己及彼,他不由得開始懷疑老楊來,那個老皇帝估計也玩不轉後勤這玩意,否則的話,在有永濟渠這條生命道路的情況下,爲何還要動用幾大州的民力去運糧?

楊恭仁沉思了一下,拱手道:“臣以爲戰前益州北部再加以二十萬,這些人可以從附近郡縣募集,而且這只是備戰所需民力,後面的戰爭就不需要這二十萬人了;東部的安排比較合理,畢竟李靖、杜伏威爲首的第十軍是支水陸之師,他們能夠通過長江水道來解決自己後勤問題,不管是他們,還是薛萬均大將軍爲首的第六軍攻克巴東郡,兩軍便能會師於通川郡,共用長江糧道。”

“諸位以爲如何?”楊侗目光掃向衆臣。

“臣無異議。”衆人都一起點了點頭,表示可行。

“這樣吧,我們可將此戰分爲東部戰場、北部戰場。”楊侗沉吟片刻,對楊善會和楊綸道:“右僕射、楊侍郎。”

“臣在。”楊善會、楊綸連忙行禮。

“你二人負責北部戰場後勤,明天前往關中,擔起臨洮、漢陽、漢川三軍後勤事宜。”

“臣遵命。”

“裴尚書。”楊侗又看向武部尚書裴仁基。

裴仁基起身行禮:“臣在。”

“你來統籌第六軍、第十軍的後勤之事,這些戰犯魚龍混雜,多有桀驁不馴之輩混在其中,若是有人膽量抗命不遵,你可酌情處理。”

裴仁基應道:“喏。”

楊侗目光在房玄齡、杜如晦轉了一圈,目光最後又停在凌敬,笑着說道:“房尚書、杜尚書、凌尚書,你們三人與朕入關,擔任行軍軍師。”

“臣遵命。”

“餘者各司其職,將調查官倉、反腐倡廉之事繼續進行下去!務必將那麼不法之徒揪出來,依法懲處。”說到這裡,楊侗又道:“趁此機會,把那些不作爲的庸官、懶官,口碑不好的官,也給朕下了。”

“臣等遵命。”

楊侗的江山己經穩定,僞唐算是在大隋之內最後一個敵人了,但在這一次針對士族的行動中,發現世家門閥的勢力無孔不入,除了他們本家子弟之外,還有他們通過聯姻、栽培、扶持、收買等各種手段拉攏到自家勢力中的人,這是因爲他們很難向高層滲透,意識到自己無法自上而下的形成利益網絡之後,於是他們便想自下而上地運作,從外線滲透,曲線迂迴。憑着佔據了先機的教育資源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通過隱姓埋名的方式,參與科舉,混進了大隋官場,然後用經濟上的力量和人脈關係,爲這些人創造政績,從而漸漸向中樞靠攏。

楊侗雖然想要打壓世家門閥,可是做皇帝的,總不可能捨棄天下所有大姓不用吧?總不能去士族族學裡聽課幾年就不用吧?

只不過打壓政策還是卓有成效的,首先是中樞要職已滿,其次是七大士族聯合盜糧、賣違禁物給敵國的做法,已在國內失去了道義,讓天下讀書人看清了他們骯髒的本質,致千年士族這個其超然出塵的外衣落入塵埃,失去了名聲這無形的影響力,他們屁都不是。而隨着他們極爲險惡狠毒的往來書信、賬本原本被一一陳列出來,洛陽城內的讀書人看了之後,莫不羞與爲伍,將曾經尊以爲神的士族唾罵不已,恨不得狠狠的踩上幾腳。

這種人人喊打的情況之下,休說是和千年大士族有門生關係的官員了,便是有聯姻關係的人,也紛紛撇開干係。如此時局,誰說自己是大士族的子弟,恐怕洶涌民勢就會將他罵個半死。

此大勢,使致世家門閥,已經勢不可爲。

如今勢已形成,又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楊侗也確實想趁此機會對地方官員做一番清理了。

因爲在這之前,朝廷處於無人可用的窘境,楊侗只好有人即用,對一些品行不端的問題官員,睜一隻眼閉一眼;畢竟地方上無官不行,若是把這些問題官吏一網打盡,無官府之態的地方反而會大亂特亂,所以他得忍。但隨着人才庫日益豐富,楊侗決定藉此大勢,把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庸官、懶官裁撤一番,這也符合大隋百姓、讀書人之意,一遍遍的清洗,各個地方官的官德自會慢慢形成,雖不至於人人皆清,但至少比現在的亂象好一些。

接着,君臣又就着當前局勢,討論了一番,將一切事務安排妥當,已是夕陽西下。

。。。。。。。

隨着諸臣告辭,楊侗踏着殘陽回了宮城,沿着九洲池邊的碎石小路走向鳳儀殿,繞過幾叢修竹,前方有一座獨立閣樓,樓上匾額寫着“青萍閣”三字,從這樓上可以看到九洲池水,水中有荷,翠葉連天。

池中有荷、有花。池邊亭軒蝠翼一般伸展出去的滴水檐下,李秀寧穿着一襲寬袖羅衫,赤着一雙纖秀雪白的天足,慵懶的半臥在一張美人榻上,手上還拿着一根釣竿,經過幾天的調理,見慣生死的李秀寧似乎回覆了往日。旁邊一個小馬紮穩穩地坐了個粉嫩可愛的小丫頭,卻是楊侗的寶貝女兒楊潞,不過她比文君孃親認真得多,挺直小腰、目不轉睛的注視着自己身邊的釣竿,十分專注。

除了母女二人,旁邊再無他人,楊侗心中有些懊惱,雙足用力踩在廊下木板,發出“嗵嗵嗵”的腳步聲,虎着臉道:“粗心大意的婆娘,孩子掉下去咋辦?

“父皇!”小楊潞甜甜的叫了一聲,一蹦而起,只是跑了幾步,就被生生的拽了回去。

“這…”楊侗仔細一看,大生啼笑皆非之感,只見小鹿的小腰上拴了條綢帶,另一頭則是綁在李秀寧的美人榻上,難怪被拽了回去。

李秀寧臥在榻上,笑臉盈盈地乜了他一眼,眼波盈盈滿是得色。

楊侗大步走了過去,彎腰將小鹿身上綢帶解開,摸了摸女兒的小辮子,溫和的說道:“女兒,父皇有話要跟你母妃說,找姐姐玩去。”

“喏!”小丫頭親了父皇一口,提着小裙子,一溜煙兒地逃了。

待女兒走近,楊侗立馬繃緊了臉皮,沉聲喝道:“惡婆娘,給我起來,你當我家小鹿是狗嗎?”

李秀寧拍着飽滿胸脯,受了驚嚇似地說道:“步聲這麼沉、說話這麼大聲,把我的魚都嚇跑了,晚上吃什麼?”

恰在此時,那魚漂兒嗖地下沉,魚線緊接着繃緊,李秀寧只顧和楊侗說話,猝不及防之下魚杆脫手滑落,在地板上“梆”地一彈,就被大魚拖向了池水裡。

“一個時辰了,終於有魚兒咬鉤了,快幫我……”李秀寧興奮的大叫。

“哼哼哼!”楊侗只道李秀寧故意作怪,便把雙臂一抱,在一邊冷眼旁觀,倒要瞧瞧這閒得拿女兒當奶狗來溜的惡婆娘要搞什麼名堂。

“牛頭,不講人情。”李秀寧見他不動,一面氣鼓鼓的說,一面赤着雙腳去追魚杆,眼見魚杆已被那條大魚扯到了水中,她急忙向前一抄,險險自水面抓住魚杆尾部,只是他比較倒黴,踩到了一顆圓石,石頭順着她的身子向湖面一晃,李秀寧立足不穩,向水面倒了下去。

“噯噯噯…”金雞獨立的李秀寧大叫起來,空着的左手揮如車輪一般,但終究沒能穩住身子,連人帶石“卟嗵”的掉到水裡。

李秀寧一掉進水就大叫:“救命!救命…我要死啦…”

楊侗看着她在水中又是尖叫、又是撲騰,好氣又好笑的說道:“從高句麗回來的時候,你就說學游泳,想騙我也下水,就直說嘛。”

李秀寧卻沒理他,身子越撲騰離湖畔越遠,楊侗覺得不對勁兒,她臉上的驚恐不像是裝的,重要是看到她還喝了兩口湖水,李秀寧再怎麼騙他下手,也不至於喝池水,當下也顧不得脫衣服,“卟嗵”一聲跳進湖裡,一把抓住她身子,連聲安撫:“水不深、水不深……”

湖邊長着荷花,能有多深?也是李秀寧不會水,落到水裡張惶失措,這才嗆了幾口湖水,若她在水裡站立,也不過到胸口而已。

李秀寧被他抓住雙肩,立即如八爪魚一般,哇哇大叫的把四肢纏到楊侗身上,力氣大得出奇,驚惶失措的樣子,哪還有巾幗英雄半點英姿?過了好久,才定下心神,忽然發現楊侗如根樹樁般穩穩站立,慢慢放下雙腳一試,立即就踩到實地。

楊侗唉聲嘆氣的說道:“咱們上岸去吧!”

李秀寧驚魂未定、主意全無,聽到丈夫一說,連連點頭,可她畢竟不是普通的女人,稍稍放開楊侗,低下頭觀看水位,忽然又是一聲尖叫。

“怎麼了?”順着李秀寧的目光往下一看,鼻血都差點噴了。

正值盛夏時候,李秀寧只穿一件薄薄的白色羅衫,布料輕薄軟透,一沾了水,比沒穿衣服更多幾分魅惑之氣,好在兩人老夫老妻,不至於讓楊侗當場出醜。

“我的魚!”給自己的丈夫看,李秀寧自也不介意,東張西望的找魚竿。

“找什麼魚呀?先換衣服吧。”楊侗分開荷花蓮蓬,一步步走上岸去,郎君不解風情,李秀寧不禁嘟起了嘴兒來,由他拖着走。

雖然李秀寧膽子奇大,可是溼衣貼身,跟個落湯雞一般,極不雅觀,是以一上岸,她便提着裙襬向跑了。那衣服不但形同透明,而且衣服沉重下墜,酥胸粉背露出一片,她提着裙子這一跑,那豐碩飽滿的翹臀一通搖擺。

楊侗兩世爲人,卻從未見過大***奔,便不緊不慢的跟着去了青萍閣,身子剛閃過幾絲翠竹,就見李秀寧坐在一張椅子上,身上仍是那薄衫,但是看地上那一汪水跡,看來她是迅速的擰過,雖然依舊肉光緻緻,卻也不像方纔起不到半點遮掩作用了。只是她的頭也溼了,任由一頭烏黑靚麗的長髮披散在前胸後背,秀襯出一張雪白粉嫩的臉蛋,減了幾分華美高貴,多了幾分清麗出塵。

“寧兒!湖水比較髒,咱們回去洗清一番!”楊侗說道。

“嗯。”李秀寧聽他這一叫,心裡甜甜的,哪怕是當了母親的人了,可仍舊有一種被丈夫寵着的感覺。

於是兩口子偷偷摸摸洗了一個鴛鴦浴,

換好衣服的楊侗走到榻邊坐下,李秀寧美人蛇一般的繞過來,柔若無骨地纏住了楊侗,軟滑香嫩的胸膛挨着他的胳膊,雙脣在他耳垂輕輕一咬,柔軟靈活的舌頭貓兒也似的舔舐了一下。

楊侗最受不了這個了,他脖子一縮,無語的看着李秀寧,“你怎麼把江妖精這一套也學了……”

話還沒說完,李秀寧身形一偏,豐臀便老實不客氣的坐在了楊侗的大腿上,楊侗順勢攬住了她的腰,另一隻手在她圓潤的大腿上拍了兩下,笑道:“有點變沉了。”

“沒辦法,懷着兒子的時候,輕易不出門,武藝更是練不了,比起去年確實是胖了一些。”李秀寧眸波一蕩,睨着丈夫道:“是不是很難看?”

“我量量!”楊侗上下其手的品味一會兒,煞有介事的地點了點頭:“還好,都長到了該胖的地方,這纖腰長腿,還是沒長什麼肉!”

李秀寧“噗哧”一笑,打落了他作怪的大手,雙手環住他的脖子,柔聲道:“好啦!我的大忙人,有件正經事經與你商量商量。”

“什麼事?”

李秀寧偎入了楊侗懷中,認真的說道:“夫君,我要和你一起去打仗。”

楊侗從李秀寧的異常表現,已經隱隱約約察覺到了她的用心,但此時聽她提出,目中仍舊泛起一抹奇異光彩,聲調古怪地問道:“李世民怎麼說也是你弟弟,你願意看他死?”

“他的生死,與我何干?爲了此等喪盡天良的東西傷心難過,何苦來哉?”李秀寧臉上一直掛着的淺淺笑容消失了,澀聲道:“記得夫君以前對我說,我的父親年紀大了,沒有精力掌管李唐江山了,所以只好玩諸子平衡,大哥、元吉和李世民,乃至是我,都只是父親手中的棋子而已,只要能夠保住權勢和地位,父親任何人都能犧牲,我是第一個被利用的人,接着是利用李世民來對付大哥,當李世民自立,又利用元吉來對付大哥,如他所願,大哥一無所有的當了囚徒。”

說到這裡,輕輕一嘆:“夫君,你實話跟我說:我大哥倒下以後,我父親是不是又在對付李世民?”

楊侗點頭道:“沒錯,你父親奪了你大哥的權,就趁勝追擊,開始斷李世民的糧草,結果把李世民逼得發動政變。”

“這般說來,我父親他是自作自受,他根本看不清李世民,李世民打小就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子,他凡事都要爭、凡事都要搶,只要他看中的東西,一定要據爲己有,如果得不到,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騙走。而他又是父母最疼愛的孩子,所以大家都得讓着他,但這樣,也養成了凡事必爭的性子……”李秀寧不禁苦笑一聲,凝眸思索片刻,緩緩的說道:“如果現在主政的是我大哥,他應該會順從大勢,投降大隋,但李世民不一樣,所以夫君要做到戰鬥到底的打算。”

“嗯,這我知道。”楊侗點了點頭,李世民要是投降,那還是李世民嗎?

李秀寧的臉上露出一絲強笑:“夫君,雖然我知道這一切是父親所致,但畢竟父女一場,我很想借此機會,狠狠地懲罰這個殺弟囚父的逆賊,還請夫君允許。”

“哎,去與不去,結果都一樣,我去看了反而傷心,這又何必呢?”楊侗搖了搖頭,李秀寧這種性子確實不太適合當李家人,甚至他懷疑史上的平陽昭公主死得另有奧秘,堂堂一個功勳卓著的長公主,居然死得莫名其妙,說不定就是成了李氏父子政斗的犧牲品。

“夫君,我,我真的想去教訓這個逆賊。還有,我想知道元吉是怎麼死的?”李秀寧看着楊侗,鳳目中閃爍着以前所沒有悽婉哀求之色。

楊侗嘆息道:“李元吉確確實實是實在李世民之手,這一點與大隋沒有絲毫關係;若非李孝恭與你大哥生死相知,你大哥肯定也會死,他當了那麼多年的太子,在官場上影響力,豈是李世民能比,李世民現在最怕的就是你大哥東山再起,壞了他的事。”

李秀寧嬌軀一陣顫抖,她早就猜到這裡面的問題了,只是不敢去證實而已,現在聽楊侗這麼一說,心中的悲楚可想而知,咬着失色的脣,說道:“夫君,我還是想去。”

楊侗笑道:“你跟我去,小鹿怎麼辦?兒子怎麼辦?”

李秀寧聽出了楊侗的態度,連忙說道:“小鹿可以讓大姐她們帶,而且皇祖母、母后也可以照顧她。兒子的話,可以交給乳孃帶。”

楊侗又問:“小鹿長大了,又有兄弟姐妹一起玩,問題倒是不大,可以兒子這麼小,能離開母親嗎?”

李秀寧有些泄氣的說道:“他離不開乳孃,卻能離得開我。”

楊侗能理解這位巾幗英雄的委屈,便拍拍她的大腿:“,我只是擔心你無法面對孃家、夫家之爭罷了。”

“夫君,我沒事的!”李秀寧幽幽的說道:“我其實早就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也罷,反正明月、沁芳也要帶修羅衛去,多一個你也無妨。”楊侗應了下來,讓她噹噹參謀還是可以的,畢竟是縱橫關中的女大盜,沒幾分本事,哪能帶出近十萬大軍?

“多謝夫君。”

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949章:夜襲隋營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905章:重大突破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343章:形勢驟變第560章:戰前勞軍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384章:登基大典第231章:人心不齊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779章:退往襄陽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384章:登基大典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063章:皇姑來了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232章:賣蕭銑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265章:火龍蔓延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754章:神仙上山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414章:落幕、新生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822章:英雄白首第472章:南陽之變第865章:除夕夜話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814章:恩威並施第191章:杜先生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051章:羅藝謀反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901章:蕭後傳道,破僵局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129章:中原有變第279章:戰機乍現第761章:皇后大氣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379章:問策裴矩第075章:突厥來犯第942章:患難夫婦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328章:老程搗亂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042章:拜主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098章:羣起聲討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724章:禁‘武’令第365章:王者歸來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275章:李淵施壓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705章:招攬失敗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882章:隔牆有耳第461章:誘餌?第484章:緊急行動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
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949章:夜襲隋營第317章:一部恩怨史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905章:重大突破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343章:形勢驟變第560章:戰前勞軍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384章:登基大典第231章:人心不齊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779章:退往襄陽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156章:拿下平陽(求收藏推薦)第384章:登基大典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063章:皇姑來了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595章:來年攻略,各部窘境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232章:賣蕭銑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265章:火龍蔓延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754章:神仙上山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203章:楊侗贖將(求月票)第414章:落幕、新生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822章:英雄白首第472章:南陽之變第865章:除夕夜話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617章:朝議定殺心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803章:七家分高原第814章:恩威並施第191章:杜先生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051章:羅藝謀反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901章:蕭後傳道,破僵局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129章:中原有變第279章:戰機乍現第761章:皇后大氣第240章:百家(求月票訂閱)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396章:騎戰帶來的總結第379章:問策裴矩第075章:突厥來犯第942章:患難夫婦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758章:女兒,讓我掐指算算攻擊方位。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328章:老程搗亂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114章:性格決定命運第775章:牛進達的第一次第042章:拜主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137章:送刀子(求收藏推薦)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098章:羣起聲討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724章:禁‘武’令第365章:王者歸來第318章:玄齡獻策建嘉峪第275章:李淵施壓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976章:間諜內奸大集結第218章:鄭魏和解將軍怒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411章:給出家人設標準第705章:招攬失敗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882章:隔牆有耳第461章:誘餌?第484章:緊急行動第992章:李秀寧‘召集舊部滅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