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門外,百官聚集在此處。
等候着宮門開啓。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站在一旁,房玄齡與魏徵招了招手。
魏徵神色有些疲倦,似乎昨夜一晚上沒有休息。
“房相。”魏徵與房玄齡拱拱手。
他倆年歲差不多,不過這官職上,魏徵遠遠比不上房玄齡。
“玄成兄這是怎麼了,一夜沒睡?”房玄齡問道。
“哪裡睡的着,想到太子殿下昨日的幹下的事情,這腦子都是亂的。”魏徵搖頭。
他昨天一晚上都在想,今日朝會上,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幫到李承乾。
可思來想去,魏徵都想不到自己能有什麼辦法幫到李承乾。
待會的朝會上,會有多少人會出言攻擊李承乾?
魏徵連想都不敢想。
每人一句話,李承乾都要給那些人的口水淹沒了。
況且,李承乾殺人,乃是證據確鑿的事情。
李承乾怎麼爭辯都沒用。
“還在想太子的事情?”房玄齡看着魏徵,問道。
“老夫是太子的先生,太子殺人,老夫這個先生難辭其咎。”
“房相,今日超會暗流涌動,可儲君之位,不可輕言廢黜。”
“今日的朝會上,還望房相多多幫襯。”魏徵與房玄齡拱手拜道。
房玄齡嘆了口氣。
他也想幫李承乾一把,可如今這世家大族把持着朝堂,他雖然貴爲尚書左僕射,可也沒不能跟百官爲敵不是。
別說是他,到時候連皇帝……
“玄成兄辛苦了,太子雖然在此事上衝動了,可這錯也不全在他身上。”
“況且,陛下也不會看着太子出事的。”
“你儘管放心便是。”房玄齡與魏徵勸慰着。
其實他自己說這話的時候,也沒有半點把握。
“宮門開了,該上朝了。”長孫無忌站在後面,與兩人提醒一句。
兩人往身後看去,便見承天門宮門打開,百官已經魚貫而入。
……
太極殿上。
今日的太極殿氣氛明顯就與往日不太一樣。
百官們進到太極殿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說話。
衆人進來之後,便是紛紛低頭看着自己的腳尖。
氣氛有些壓抑。
唯有李承乾走進太極殿的時候,百官們這才紛紛看向李承乾。
不少人眼中都帶着一絲憐憫之色。
李承乾昨日是出了一口氣,可哪有如何?
今日之後,李承乾還能不能做這個太子,還不一定呢!
世家大族,怎麼會容忍大唐皇室出現這麼一個異類。
一個與他們世家大族做對的叛逆者?
“殿下。”李承乾從殿外走進來,只有少數的幾個官員與李承乾行禮。
其他人皆是一臉漠然。
“殿下今日可有打算?”魏徵走到李承乾身邊,與李承乾問了一句。
這些日子裡,李承乾給了魏徵不少驚喜。
此刻魏徵也希望着,李承乾可以在今日的朝會上全身而退。
雖然這個希望實在渺茫。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李承乾微笑道。
魏徵有些愣神。
他以爲李承乾這般年紀,在面臨如此困境的時候,哪怕心思再沉穩,也不至於如此淡然纔是。
相比之下,反倒是他魏徵顯得惶惶不安。
“太子殿下心性沉穩,來日必定非同凡響。”魏徵與李承乾拱手道。
並不是什麼恭維李承乾的話。
而是魏徵發自內心的讚歎。
今日的情況,在場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李承乾作爲首當其衝者,還有人會比李承乾更清楚自己的處境的嗎?
可即便是如此,李承乾依然滿面春風,一臉輕鬆的站在此處。
便是這份心態,魏徵也是覺着稀奇。
至少,他這麼多年,見過那麼多人,也沒有任何一人,有李承乾這般心性。
李承乾笑笑,沒有回答魏徵的話,目光掃過身後的一衆官員。
在他們眼中,李承乾看到了戲謔、憐憫、不自量力以及其他種種神色。
以博陵崔氏崔巖爲首的世家官員,更是滿臉憤怒的望着自己。
李承乾只笑了笑,便將目光收回。
“崔侍郎,李承乾竟然還笑的出來。”滎陽鄭氏的鄭意見李承乾此刻竟然還面露笑容。
心裡立刻便是涌起一股惱意。
這都什麼時候了,李承乾今日還能不能帶着他的太子頭銜出這太極殿都不一定。
他竟然還能笑出來。
簡直豈有此理。
崔巖此刻也是面露冷色。
李承乾都死到臨頭了,還敢如此不在乎他們世家?
這要是不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廢黜了,將來李承乾豈不是要死死針對他們世家。
“今日,無論如何,也不能李承乾安然無恙的從這走出去。”崔巖與身後的鄭意說道。
“陛下到。”鄭意還沒說話,便聽到太監高聲喊道。
擡眼望去,太上皇李淵、皇帝,還有長孫皇后,今日竟一同出現在太極殿上。
長孫皇后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來過太極殿,可今日……
“臣等拜見陛下、拜見太上皇、拜見皇后娘娘。”百官齊齊拱手呼道。
皇帝在龍榻前站着,皇后站在一旁。
太上皇李淵端坐在龍榻上。
三人皆是把目光看向李承乾,誰也沒有說上一句話。
“陛下。”太監在一旁與皇帝小聲提醒。
“平身。”皇帝回過神來,與百官說道。
“謝陛下。”衆人站定,皆是望着前方的李承乾。
今日,只有一件事。
那便是太子與世家,今日誰可以笑着離開太極殿。
……
“朕昨日聽說一件奇事。”已經準備開口的崔巖,被太上皇李淵的話突然堵住了嘴。
衆人皆是看向李淵,不明白他想說些什麼。
“當今太子李承乾,在戶部當着十多名戶部官員的面,將戶部左侍郎殺死。”
“劉政會,此事可是真的?”李淵望向劉政會,淡淡說道。
劉政會神色微沉。
他不知道李淵爲何要把自己牽連上。
可這件事情大家都已經清楚,所以……
“太上皇明鑑,臣去到衙署的時候,崔侍郎已經身隕,至於是何人所爲,臣並未親眼見到。”劉政會與李淵說着。
卻也是不曾說謊。
他確實沒有親眼見到李承乾殺死戶部侍郎。
“陛下,臣戶部右侍郎,親眼見到太子殿下用一方硯臺,將崔侍郎砸死在硯臺之下。”
劉政會話音剛落,便有戶部右侍郎出來指證李承乾。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李世民眼裡閃過一絲怒意。
堂堂戶部右侍郎,竟也是世家走狗。
他還真想知道,到底有多少朝中官員,是世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