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上街shopping

自從水泥路修好,幽州百姓現在是感恩戴得,以前下雨,門口污泥一灘,根本無法行走。

現在好了,不禁水火的路被修好了,不但能跑馬,而且能走車,堅若磐石,不懼雨雪,聽聞叫水泥路,還分左右行道,‘行人靠右行’,現在每家每戶的小孩經常到這水泥路上玩,跳房子什麼之類的,似乎這兒童遊戲也是從劉家傳出來的。

現在水泥路修好,最爲受益的便是那些整日跑來跑去的商販了,不但馬匹跑的快,推車也比以前快了一倍不止,而且更加輕鬆,整個幽州都在歌頌着徐大善人的善舉。

貞觀元年,七月二十二日。

這天清晨,徐陽起了個大早,因爲最近總是忙着賺錢,忙着建設,他想起來還沒有好好領略一下大唐城市的風采,所以今天打算上街玩玩,好好逛逛幽州城,當然,還要帶上夢璃那個丫頭了。

洗漱穿戴完畢,徐陽穿着那一身蠶絲做的雪白T恤,絲綢織的夏天七分褲,褲感覺清涼無比,比後世的那些化纖T恤和牛仔褲不知道舒服多少倍,他照了照鏡子,感覺還不錯,便走出了院子。

剛剛出院子,就遇到遠處一蹦一跳來的劉夢璃。

“徐陽哥哥~”劉夢璃笑的很開心,因爲今天徐陽答應帶她出去燒瓶~也就是徐陽解釋的波斯語購物的意思。

“丫頭~”徐陽看到劉夢璃過來,也是慈愛的摸了摸她的頭。

“徐陽哥哥~咱們今天去哪裡玩呀~”劉夢璃一臉興奮的拉着徐陽的襯衫問道。

“咱們今天去幽州城的集市玩,現在先去後院找大廣。”徐陽嘴角輕笑道。

..........................

“軍體拳第四套,搏殺訓練,準備!”

“大廣!”遠處傳來一聲徐陽的聲音。

一名彪形光頭大漢,虎目精光,正是彪大廣,他朝大院的門口看去,只見徐陽和一粉衣少女在門口喊他。

“全體立正!”說罷,他便朝門口一路小跑,跑到徐陽面前,敬了個標準的軍禮道:“城管飛虎隊隊長,彪大廣,首長好!”

徐陽輕輕擺手笑道:“大廣,夢璃不算是外人,以後她在的時候不用行禮。”

只見大漢挺胸擡頭,道:“是!首長。”

徐陽搖頭苦笑說:“大廣,今天我和夢璃要出去逛逛幽州城,你給我派上次四名保鏢,還有你也一起來。”

光頭大漢似乎有些微微興奮,道:“屬下遵命!”隨即他又想起來什麼,問道:“那今天飛虎隊的訓練要停下嗎?”

徐陽摸了摸下巴,思考着火藥的事情也該提上日程了,用這種穿越大殺器,裝備自己的武裝部隊纔是王道,他緩緩道:“今天由各班班長先一起體能訓練,明天開始,你們就不需要主練軍體拳了,但是特種訓練繼續,我還有個新的訓練計劃交給你。”

光頭大漢的眼神裡充滿了興奮,軍體拳較爲枯燥,特種訓練太過疲乏,終於能開始新的訓練科目了。

............................

幽州,是一座傳承了千年了城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幽州之名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大約在戰國時期,據《呂氏春秋·有史覽》載:“北方有幽州屬燕國之地”。

幽州的範圍大致包括今北京、河北北部和遼寧一帶。

唐武德元年佔據涿郡的羅藝奉表歸唐,此戰略要地爲唐所得後,復改涿郡爲幽州,更薊城爲幽州城,併爲幽州治所。唐時幽州城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每當國勢強大時,必以幽州城爲經略基地,用以開拓疆土;國勢衰微之時,則成爲軍事防守的要地;國勢穩定之時,成爲北方的一個貿易中心,促進漢族與北部遊牧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

現如今大唐初建,人民生活日益安定,北方的遊牧名族發動了幾次戰爭後也在養精蓄銳,消化掠奪來的財富,所以幽州這座要塞也處於安定祥和之中。

唐幽州城是一座南北略長、東西略窄,平面呈長方形的城池。城垣周圍約合今12千米。

幽州有外城和子城之分,子城位於城之西南隅,依傍幽州城西、城南垣而建。《郡國志》稱唐幽州城開十門。根據歷史資料,可知幽州城的十門中有八座爲外城的城門,即每面城垣各開兩座城門;另二座城門爲唐幽州的商業活動集中在“市”上進行。城北有幽州市,是唐代北方的重要物資集散地。

這幽州市,又稱幽州集市,也就是幽州的中央商務區了。

今天徐陽一衆人主要遊覽的地方就是這中央商務區。

今天天氣不熱,稍微有些陰天,這也使原本燥熱的七月稍稍有些涼爽,徐陽便決定不坐馬車出行,改爲騎自行車。

劉夢璃這丫頭自從第一輛自行車問世後就吵着鬧着要一輛,徐陽只好單獨給她定做了一輛自行車,這讓劉夢璃歡喜很久,拿到屬於自己的自行車,劉夢璃別提多興奮了,雖然摔了不少跤,但是僅僅三天,這丫頭就學會了騎車,別說,騎的還真是有模有樣。

至於飛虎隊的保鏢們,騎自行車也是訓練科目之一,徐陽告訴他們以後還會騎摩托車,開小轎車,坐坦克車,這也是讓他們激動不已。

衆人騎着自行車,在修好的水泥馬路上飛馳,引得路人頻頻駐足觀看,徐陽幾個大男人還好,就是劉夢璃今天沒有畫男裝打扮,她一頭烏黑的長髮隨風飄動,徐陽專門給她定製的比較保守的現代的粉色小長裙在風中獵獵作響,回頭率簡直是百分百。

劉夢璃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大唐男女等級看的很嚴格,女子不能輕易上街,但是徐陽絲毫不在意這一點,甚至劉夢璃感覺得出徐陽有些討厭這森嚴的等級制度,他經常唆使鼓勵自己上街遊玩,劉夢璃雖然上街去了,但也是隻敢男裝打扮出門。

昨天徐陽特意說明,今天不用男裝打扮,就穿自己喜歡的衣服上街就可以了。

劉夢璃一直十分信任徐陽,今天果然徐陽哥哥見到自己穿粉衣裙時,眼睛裡的目光都有些熾熱,這讓劉夢璃心裡又是欣喜又是嬌羞。

水泥路十分平穩,騎起來絲毫不費勁,城裡的百姓都對徐陽修路的舉動感恩戴德,因爲以前很多路段都是年久失修,坑坑窪窪,下雨天幾乎不能走路,如今水泥路一修,不論颳風下雨,門前的路始終通暢無比。

徐陽此時在欣賞沿路的風景,這大唐的建築雖然不及後世的整齊豪華,但是看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古聲古色的牆磚,墨灰的磚瓦,有些大戶人家的紅漆大門,門口的兩隻石獅,都讓徐陽覺得新奇不已,他心頭想用水泥建設房屋的心漸漸消失,這樣的建築,比後世那些高樓大廈更具美感一些,也更安靜恬然一些,何況自己還要修體育場的話,水泥產能一定不夠,最近整個幽州的石灰石已經快被自己給收購完了,可是估摸着只夠建造三分之一的體育場。

“首長,俺們現在去哪。”光頭大漢彪大廣一身深藍色的城管裝,看起來孔武有力。

“大廣,在外面不用喊我首長了,就叫我公子得了,跟我的保鏢一樣就行。”徐陽感覺在外面聽到首長這個詞還是有些彆扭。

“好的,公子。”大漢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傻傻一笑。

徐陽微微一笑,道:“咱們現在去集市shopping。”

衆人皆是不明所以,徐陽笑道:“夢璃,給他們解釋解釋~”

只見劉夢璃悠閒的蹬着自行車,嬉笑道:“shopping,燒瓶~,波斯語購買商品的意思。”

“哦~”衆人恍然大悟。

..............................

《新唐書·五行志》:“大順二年(891)六月乙酉,幽州市樓災,延及數百步。”可見其商業規模。由於商業繁榮,一些封閉的坊內也有店鋪。《房山石經題記彙編》“大般若波羅密多經”題記載:唐大中年間(847~860)“幽州薊縣界薊北坊檀州街西店”,說明幽州城薊北坊(今三廟街一帶)內已設店鋪。又載唐“幽州薊縣界市東門外西店”,表明當時二店鋪已擴展到幽州市門外。顯然幽州城內外都設“市”。“市”設各類店鋪。

徐陽一衆人到了集市,這裡已經是人滿爲患,路上全是熙熙攘攘的行人,徐陽等人下車,讓一名保鏢找一處空地看着自行車,其餘的幾人去逛集市。

集市上,各種店鋪攤位不計其數,北方契丹、靺鞨、新羅、突厥、高麗人,與漢族雜居共處,共同經商,衣服也是五花八門,徐陽的T恤雖然另類,但是摻雜在這集市中就顯得平平常常了。

徐陽和劉夢璃一路向前走,身後跟着四名城管服裝的大漢,讓附近的路人讓開了一定的距離。

徐陽看到這集市,商品繁多,琳琅滿目,不輸於後世的購物街。

其實幽州的集市確實是非常的壯觀,畢竟是北方的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商品豐富,行業分工很細,有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椒筍行、炭行、生鐵行、磨行、布行、絹行、小絹行、彩帛行、綿行、襆頭行、新貨行、雜貨行、靴行等。經營的絲織品除幽州自產外,還有來自外地的產品。市場上還有鋤、鏟、犁、錘、刀、鉤等各種金屬工具及生活器皿。有些製品相當精緻,如“碧金仙”銅鏡,不僅造型美觀,而且鏡後已有商標,顯示出當時商業經濟發展水平之高。茶葉的銷售亦十分可觀。幽州不產茶葉,市場上出售的茶葉都由商人從南方販運而來。

徐陽和劉夢璃興奮的在大街上看着,不時買這買那,一會一個白玉翡翠,一會一個石雕手鍊,一會買花瓶,一會買字畫,很快,他倆身後的四名保鏢手中就提着慢慢幾大包東西了。

徐陽走到一家兜售茶葉的鋪子前,外面擺了不少茶葉。

“客官需要點什麼?~我們店什麼茶葉都有,什麼南方顧諸紫筍,神泉,東白,香雨茶~應有盡有~”只見一俊秀少年,看起來只有十幾歲,一身補丁的樸素衣裳,看起來十分清貧,向徐陽介紹起茶葉來。

徐陽有些微微錯愕,唐朝居然有這麼多茶葉,自己居然都不知道。

“你們這有沒有鐵觀音?”徐陽問道,這少年面露難色,支支吾吾道:“這個....這個還真未聽說過此種茶葉。”

“那黃山毛峰呢?”“這個....沒有,有黃岡茶,產自黃州黃岡,這個一樣嗎?”

“這個不是我要的,那你們有沒有西湖龍井?”“這......真沒有....”

徐陽放心的點了點頭,心說自己後世的那些茶葉還全都沒有,看樣子現在的這些茶對自己毫無威脅性。

徐陽心中安定,便仔細打量起這個給自己介紹茶葉的少年,只見他劍眉星目,臉龐剛毅確實是個美男子。

便問他道“你這茶葉好賣嗎?”少年嘆了口氣道:“客官看我這一身行頭就知道了,現在集市的茶葉行情都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像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只能從中買賣一點,勉強餬口,這家店本是我爺爺開的,但是他老人家前陣子感染風寒,只能在家中靜養,但是沒錢請大夫,恐怕爺爺.....唉......”少年的語氣中透着深深的無奈與自責。

徐陽想了想,自己的大唐茶葉聯盟公司馬上就要開始出售茶葉了,正好缺人管理,眼前的這個少年是個不錯的選擇,便轉頭對彪大廣說道:“大廣,給他十貫錢,讓他給爺爺看病。”

“是。”光頭大漢甕聲甕氣道,隨即把十貫錢交到少年手中。

“這這.....我不能要這錢,無功不受祿.....”少年有些惶惶不安的說道。

徐陽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從今以後,你就跟着我做事,每月十兩銀子,做好了還有加薪和獎金,這十兩就先當預付你的一個月工資了。”

少年頓時激動的渾身顫抖,他撲騰一下跪下,哽咽道:“謝謝大人救命之恩,小人周段沒齒難忘,定將報答大人。”

徐陽扶起了這名叫周段的少年,道:“你先在這收拾收拾,回家請個郎中給爺爺看病,明天午時到幽州劉府報道就行了。”

那名叫周段的少年仍是不住誠謝,徐陽一衆人便離開了。

衆人一直在集市逛了一天,晚飯在集市旁邊的一家東市酒樓裡吃的,自從大唐酒店開業後,幽州的所有酒店都受到了衝擊,原本生意很好的東市酒樓,現如今生意十分慘淡。

當然,徐陽沒有絲毫的愧疚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嘛~

傍晚騎車回到家,徐陽已經累得不行不行,鞋子都沒脫,就直接朝牀上一躺,便沉沉睡去。

第10章 莊中軼事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40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5章 合金VS隕鐵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47章 再臨大朝會(三)第23章 武鬼谷之戰第11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上)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第29章 五子帝王導師第63章 倭人與狗不得入內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64章 大火燒城第29章 夜襲高麗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24章 大唐製衣公司第49章 稚奴李治第54章 影衛的書信第42章 《大唐西域記》第53章 三百里加急第11章 羊吃人第42章 代替馬匹的工具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32章 沒有悟空的日子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59章 五萬貫!第19章 唐滅突厥(下)第4章 科舉張榜第4章 長安自行車大賽第52章 出兵樑師都第3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26章 城管出動(上)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35章 商賈戰友第59章 中亞局勢第54章 新羅女王的救贖第13章 誰傳的紙條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59章 中亞局勢第30章 其人之道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3章 化學實驗室第37章 長安休閒商務會館第40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1章 戰場之局第14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上)第65章 長安書院建造第15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下)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62章 **一刻第18章 去長安留學第22章 將入泉州第19章 舉家搬遷第44章 侯爺的幸福生活第22章 敗者爲寇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7章 長安夜市第17章 南美根據地第12章 考試風波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25章 房玄齡訪問第10章 交心話第53章 鬼谷式推進第41章 戰場之局第51章 兵臨吐谷渾第23章 偷襲計劃第26章 火車!火車!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45章 魏徵下鄉(下)第55章 史詩級的戰鬥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30章 其人之道第56章 歐洲人與倭國人第29章 城管誓師大會第28章 尼瑪窮達的信仰第62章 **一刻第25章 永世之敵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5章 大雁塔的遺蹟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26章 有親自遠方來第11章 羊吃人第12章 運動會的準備第57章 商人們的時代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12章 必有一戰第60章 天下時局第13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1章 論功行賞第46章 西域與南美第77章 泉州奴隸市場
第10章 莊中軼事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40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5章 合金VS隕鐵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47章 再臨大朝會(三)第23章 武鬼谷之戰第11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上)第61章 說不清糊塗事第29章 五子帝王導師第63章 倭人與狗不得入內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64章 大火燒城第29章 夜襲高麗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24章 大唐製衣公司第49章 稚奴李治第54章 影衛的書信第42章 《大唐西域記》第53章 三百里加急第11章 羊吃人第42章 代替馬匹的工具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32章 沒有悟空的日子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59章 五萬貫!第19章 唐滅突厥(下)第4章 科舉張榜第4章 長安自行車大賽第52章 出兵樑師都第3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26章 城管出動(上)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35章 商賈戰友第59章 中亞局勢第54章 新羅女王的救贖第13章 誰傳的紙條第53章 高麗百濟謀反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59章 中亞局勢第30章 其人之道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3章 化學實驗室第37章 長安休閒商務會館第40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1章 戰場之局第14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上)第65章 長安書院建造第15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下)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62章 **一刻第18章 去長安留學第22章 將入泉州第19章 舉家搬遷第44章 侯爺的幸福生活第22章 敗者爲寇第66章 鬼谷要謀反?第7章 長安夜市第17章 南美根據地第12章 考試風波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25章 房玄齡訪問第10章 交心話第53章 鬼谷式推進第41章 戰場之局第51章 兵臨吐谷渾第23章 偷襲計劃第26章 火車!火車!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45章 魏徵下鄉(下)第55章 史詩級的戰鬥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30章 其人之道第56章 歐洲人與倭國人第29章 城管誓師大會第28章 尼瑪窮達的信仰第62章 **一刻第25章 永世之敵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5章 大雁塔的遺蹟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26章 有親自遠方來第11章 羊吃人第12章 運動會的準備第57章 商人們的時代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12章 必有一戰第60章 天下時局第13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1章 論功行賞第46章 西域與南美第77章 泉州奴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