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運動會的準備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唐朝大詩人王維筆下的大明宮,是何等的雄偉威嚴:那層層疊疊的宮殿大門如九重天門,迤邐打開,深邃偉麗;萬國的使節拜倒丹墀,朝見天子,威武莊嚴,這本是描述數十年之後武則天時代的壯闊場面,此時貞觀初年的大唐,卻也有了絲毫不遜色的儀式,那就是徐陽發起的萬邦朝賀。

封建統治者總是好大喜功的,這與階級無關,與品德無關,只與人性有關,每一個身在高位的人,都想擁有一個千古流芳的美名,儘管有時候他們並不能做到,但是這種單純的渴望和嚮往,是不會因爲人爲意志而轉移。

臨邑朝貢了兩隻會鳴叫萬歲的鸚鵡就讓李二甘之若飴,那麼徐陽發起萬國朝賀這條建議,就讓李二熱血上涌,難以自控。

說到底,李二的武力值現在太高了,整個大唐就如同開掛一半,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抵擋在這個帝國面前的敵人,最終都化爲一抔黃土,沒人瞭解倒在大唐腳下的對手,更沒有人記得他們,只能留下一片唏噓。

高產的作物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大唐積貧積弱的現狀,五年的發展,讓大唐這個原本底氣大傷的病人逐漸走向好轉,甚至已經開始了騰飛,和那些仍在攀爬的蠻夷相比,雙方顯然已經不在同一個數量級。

大唐花了五年的時間,完全消化了高麗的土地,鴨綠江以北,現在那裡的人說唐語,穿漢服,已然成爲了徹徹底底的唐人。唯有鴨綠江以南,還剩下一塊小小的平壤,那裡就是後世的韓國。

五年的時間裡。唐人在不停的進行着海外探索和黑奴貿易,大唐在不斷的被輸送着新鮮的血液。而一根根抽血的管子則是插在了南美、北美。

“資本的每一個毛孔都留着骯髒的血液。”這是後世廣爲人知的一句話,可是沒人能夠理解它的真正含義,只有徐陽,用自己的雙眼,才真正的發現着寫骯髒的血液究竟是什麼,這些全都是南美洲那些被運送回大唐和澳洲開礦的黑奴,他們過着暗無天日的日子,他們用他們留在黑暗骯髒下礦井中的血液。堆砌起了一個盛世。

“天可汗”李二這個盛世名號已經戴着好久了,所以他也打算看看自己這個天可汗究竟有着怎樣的號召力,下令各地的使節紛紛宣佈,”天可汗陛下”有請天下首領齊聚長安,同時允許帶上各自部族中最精銳的勇士,屆時將會在長安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

李二的面子很大,至少全天下沒有多少人敢忤逆,’天子行璽’的威懾力不像晚唐,這個時候,對於唐國的八百多個羈素州。天可汗的話就是聖旨,不得違背。

高麗國、吐谷渾、吐蕃、西突厥,這些被大唐城管戍隊征服過的。或者有心巴結大唐的國家,在得知李二召集的第一時間,就派遣了國中重臣,戴着使節和精銳趕往長安,只有見識過唐人軍隊的力量,才能從內心恐懼這樣強大的帝國。

第二批派遣出使臣的,是疏勒,焉耆,于田。龜茲這些國家,這些小國對唐國的畏懼一般。不過因爲綜合國力相差太多的緣故,他們並不想惹惱大唐這個大塊頭。所以自然也是按照大唐所吩咐的,帶上勇士和使節,一起去長安朝聖。

至於第三批派遣出使臣的,就是對唐國有些敵意的國家,一個是高昌,另外一個就是薛延陀,讓人有些驚訝的是,第三批的朝貢的使團中,還有一個日本。

高昌國,本來佔着絲綢之路,可是唐人自從開始繞過沙漠之後,絲綢之路上的生意越來越差,高昌國人本來就以劫掠收費絲綢之路爲生,可是現在,生意被人給斷了,這讓一直收過路費的高昌很是不爽,後來高昌人經過調查之後發現,原來是一些唐國商人,聯合着伊吾和焉耆國,在這兩個國家打開方便之門,只收很少的過路費。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高昌上下,就把這三個投機取巧的國家給恨上了,尤其恨焉耆和伊吾國,因爲這兩個國家比較弱小。

至於薛延陀,本來就是個崇尚武力的遊牧民族,東突厥強大的時候,厚顏無恥的來到大唐請求幫助,在拉攏到大唐這個強大盟友之後,就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了大唐身上,最終唐國贏得了這場戰爭之後,薛延陀的首領大度設卻對全部劃入大唐版圖的東突厥領土念念不忘,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奪回這些土地,後來李二在白道川設立東突厥的部衆,這引起他的懷恨在心,時刻都想着佔領那些土地,自然對大唐再無好感。。

至於日本,連徐陽都沒想到這個國家的自尊能低到如此地步,徐陽曾經說要斷絕和日本的一切往來,李二出於對徐陽的信任,也是同意了這個建議,下令將所有在大唐的倭國人全部遣送回國,並且拒絕接受倭國的進貢。

可是這樣的一個國家,每年都派遣着商人還有朝貢的使者來到大唐,表達着自己國家的歉意,並且言辭卑謙的懇求李二能夠原諒倭國當初的所作所爲。

李二對倭國本來就沒什麼仇恨,當初聽到徐陽的建議也覺得不是什麼大事,遂就同意了,可是此時看到跪在大殿下的倭國使節,李二的動了惻隱之心,宣佈了聖旨,感念倭國政權知錯而改,特此接納其爲大唐的附屬國,當然,這個消息李二沒有告訴徐陽。。。

。。。。。。

“對對對,就是這樣,跳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着這條線。”徐陽興奮的指着一條橫線對韓彥軒道,”不愧是學過武功的人,跳遠居然能跳出這樣的成績,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徐陽不停的嘖嘴道,和韓彥軒一比,徐陽頓時感覺後世的運動員都弱爆了。。。()

第15章 關門打狗第24章 名揚天下第44章 勝敗天平第73章 土豆大豐收第8章 傳國縣侯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19章 炒茶方法與售價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18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上)第5章 長安街除夕驅儺第4章 睜眼看世界第2章 長安,長安!(下)第36章 謝唐昌的朝拜(下)第68章 西突厥的全面倒戈第62章 攻守博弈第42章 年終守望第40章 飛天之夢(下)第55章 長安拍賣行第6章 冰糖葫蘆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7章 採訪申請第8章 長孫來莊第35章 天可汗第12章 運動會的準備第27章 監工吃刨冰第42章 《大唐西域記》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10章 醫學實驗室第41章 戰場之局第43章 高麗倭國的動作第18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上)第52章 《大唐新聞報》的創辦第58章 宵禁廢除論第31章 吐蕃根據地第24章 長安KTV第6章 貞觀二年冬第50章 慶功宴第55章 倭國,螳螂捕蟬?第35章 一觸即發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17章 ?再臨幽州第35章 泰山封禪第19章 登韓抗戰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13章 書院中的皇子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61章 捷報頻傳第1章 長安,長安!(上)第40章 長安多事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14章 ?出征!星辰大海(下)第46章 風雲再起第3章 五年之期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20章 雲集青藏第61章 廣廈將傾第8章 傳國縣侯第50章 育子之樂第5章 少女芳心第10章 VIP金銀鑽卡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55章 龍巡天下(上)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35章 一觸即發第1章 布達拉宮第46章 五皇子經商(上)第8章 長孫來莊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30章 封地初改建第12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下)第35章 一觸即發第3章 國庫司監第27章 秦王2.0版第9章 藥王孫思邈第64章 大火燒城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64章 道家的反擊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28章 城管大隊招人揭榜第37章 統治奴隸的制度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7章 長安夜市第44章 震驚大唐的財富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1章 天文奇觀,九星連珠第35章 天可汗第23章 唐字金龍旗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14章 夜襲定襄第40章 飛天之夢(下)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4章 有女初長成第3章 國庫司監第53章 內部發行紙幣第45章 墨家四大機關第38章 書院與國子監第3章 真是唐朝,駛向幽州
第15章 關門打狗第24章 名揚天下第44章 勝敗天平第73章 土豆大豐收第8章 傳國縣侯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19章 炒茶方法與售價第18章 幽州足球場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18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上)第5章 長安街除夕驅儺第4章 睜眼看世界第2章 長安,長安!(下)第36章 謝唐昌的朝拜(下)第68章 西突厥的全面倒戈第62章 攻守博弈第42章 年終守望第40章 飛天之夢(下)第55章 長安拍賣行第6章 冰糖葫蘆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7章 採訪申請第8章 長孫來莊第35章 天可汗第12章 運動會的準備第27章 監工吃刨冰第42章 《大唐西域記》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10章 醫學實驗室第41章 戰場之局第43章 高麗倭國的動作第18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上)第52章 《大唐新聞報》的創辦第58章 宵禁廢除論第31章 吐蕃根據地第24章 長安KTV第6章 貞觀二年冬第50章 慶功宴第55章 倭國,螳螂捕蟬?第35章 一觸即發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17章 ?再臨幽州第35章 泰山封禪第19章 登韓抗戰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13章 書院中的皇子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61章 捷報頻傳第1章 長安,長安!(上)第40章 長安多事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14章 ?出征!星辰大海(下)第46章 風雲再起第3章 五年之期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16章 第一次徵高麗第20章 雲集青藏第61章 廣廈將傾第8章 傳國縣侯第50章 育子之樂第5章 少女芳心第10章 VIP金銀鑽卡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55章 龍巡天下(上)第6章 遊逛太極宮第35章 一觸即發第1章 布達拉宮第46章 五皇子經商(上)第8章 長孫來莊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30章 封地初改建第12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下)第35章 一觸即發第3章 國庫司監第27章 秦王2.0版第9章 藥王孫思邈第64章 大火燒城第56章 龍巡天下(下)第64章 道家的反擊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28章 城管大隊招人揭榜第37章 統治奴隸的制度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7章 長安夜市第44章 震驚大唐的財富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1章 天文奇觀,九星連珠第35章 天可汗第23章 唐字金龍旗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14章 夜襲定襄第40章 飛天之夢(下)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4章 有女初長成第3章 國庫司監第53章 內部發行紙幣第45章 墨家四大機關第38章 書院與國子監第3章 真是唐朝,駛向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