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窮則愈窮,富則愈富

魏徵回來了,帶着滿身的風塵,不顧大唐天寒地凍的天氣,帶着他一個多月來在各個州縣的見聞。

魏徵是個急性子,他回來後沒顧得上回家,和南山書院的一行學子告別之後,便徑直來見皇上。

李二在承慶殿接見了他,李二發現,魏徵和一個月前相比消瘦了許多,矮小的身軀更顯得單薄,斑白的鬍鬚像是藏滿了塵土,灰暗紊亂。李二的心中浮起一陣愛憐之情,忙賜他個座位,並命宮娥獻茶。

不等李二發問,魏徵便將他在各州的見聞詳細稟報了一遍。他憂心忡忡地說:“豪族大姓,這些年經商建廠,家產雄厚,人多勢衆,現如今皆是巧立名目,搶奪民田,已成國家大害,如不嚴加禁止,前朝那種“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情景將再次出現。如此放任這些富人繼續吞併下去,終將成爲國之大患,屆時,百姓無地,國將不國了!“

“農戶實際授田多少?”李二對魏徵這麼大的反應有些不明所以。

“臣走訪長安周邊四縣,每縣平均每丁只授田三十畝,不足法定百畝的三成之一,武德七年的均田法根本沒有兌現,就是現有的田授來看也難以保障。富豪們不斷巧立名目,正在把百姓的土地侵蝕殆盡。”

“這麼說來,土地無人授足了?”

“有的,豈止授足,而是大大過限。”

“何人?”

“臨邑崔幹及崔氏家族。據查,崔氏家族在雲洲,佔地近萬頃,僅臨邑崔幹就擁有土地三千多頃,幾乎囊括了臨邑的肥腴之田。其中,一部分爲世襲而來,一部分爲巧取豪奪。崔氏家族現在是長安燒磚廠的大股東,年賺數十萬貫銀錢,自然是財大氣粗。肆意搶奪百姓土地,使其成爲佃戶,爲其打工,有些百姓不願意在他們手下工作,崔家就極盡排擠,最後那些百姓只能奔走他鄉,另謀生路。”魏徵說的義憤填膺。語氣中充滿了怨氣。

“如此嚴重?”李二有些訕訕地問道,“朕看這兩年我大唐種植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之後,糧食產量不是極高嗎?爲何這些百姓還是要奔波勞苦?”

魏徵有些痛心地說道:“陛下,我大唐日益繁榮富強,確實如此,百姓生活較開國伊始。確實是突飛猛進,可是陛下,您沒有看到那些世家大族,他們纔是帝國繁榮最大的得益者,臣觀臨邑崔家,城內有宅,城外有莊。宅爲每日燕居之地。莊爲暇日消遣之所。宅皆高堂明舍,鱗次櫛比,莊則廣闢田地,花木萬株。去年大災,民房倒塌,而富豪之家並無大損,今年又大事修建,頗費民力。富豪大肆收納無地農戶。留居莊上,耕種土地,成爲佃客,儼然成爲國中之國。”

魏徵慷慨激昂,言談語吐中表露着他對世家大族的怨怒之氣,李二聽到了他的這一番話,也是陷入了思考。

沉吟一番後。李二擡起頭,詢問道:“魏愛卿覺得此事究竟該當如何解決呢?”

魏徵義正辭、語氣懇切道:“陛下,現如今的天下,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這番光景,是自斷江山社稷之根基,臣懇請重修《氏族志》,且對世家大族的大規模壟斷經商收取高額稅收,重新劃分田地,讓百姓能住的起房,種的起地,這樣,我大唐的子民才能真真正正活在盛世之中。”

李二撫了撫鬍鬚,一字一句地說道:“口分田,永業田嚴禁買賣,授田不足之農戶免徵一年賦稅,富豪大姓還田於民,朕已經決定了,要好好整治一下我大唐日趨嚴重的貧富差距過大之問題,商稅法還要新增一條,凡是收入年過十萬貫的個人,都要向國庫繳納一筆鉅額稅收,朕不允許有人以買賣滾雪球,賺取天大的利潤再去剝削那些貧民!”

聽到李二決定,魏徵跪在大殿下已經激動異常:“陛下,您說的這些雖然是治國之良策,可恐怕會牽扯到多方利益,出來反對的官員恐怕也會多得數不勝數。”

李二神色堅定,“爲我大唐百姓,無論是誰,朕也絕不姑息!”

。。。。。。。

貞觀十年春節之際,李二正式下達了一紙詔令:重修《氏族志》,不以門閥爲據,而以功績大小,尊本朝冠冕,李二責令尚書左丞魏徵主持,與均田同時施行,同時在《商稅法》中新增一條,凡是收入年過十萬貫的個人,都要向國庫繳納一筆鉅額稅收,同時在長安組件御史紛紛下鄉調查各地的田地治理情況,要將均田制徹徹底底的施行下去。

這件事,如風行水上,捲起層層波瀾,衆多的大臣接二連三地進宮勸諫。

其中有關隴集團、山東集團、還有秦王府當年的一些老臣,皆反對李二的這項政令。

讓李二料想不到的是,支書御史權萬紀也是一個反對者。

權萬紀自爲內官以來,很少發表什麼見解,對周圍的人也比較隨和。這次,他向李二勸諫當然也很是委婉,不像一些集團的那些大臣那麼露骨,而是把崔幹其人和整個士卒分別而論。他的諫詞中,破壞均田,不過崔幹一人之事,不應牽扯太廣。天下士族大多安分守己,並非全如崔幹,如果只因崔幹便重修《氏族志》,未必得當。

在權萬紀閃爍其詞時,李二猛地想到,權萬紀的夫人鄭氏也是名門侄女,御史進宮該不是奉命而來吧?

李二其實也猜着了。權萬紀的夫人正是萊陽大族鄭家之女,她一聽要重修氏族志,馬上派人去靖康坊把她二弟鄭保安找到家中,商議對策。姐弟二人又是說又是勸,非得讓權萬紀向皇上進言不可,當年,權萬紀以重金聘娶了萊陽鄭氏之女,一直引以爲榮,而今,聽了夫人小舅子的話,也感到此事直接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欣然從命。

李二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視着權萬紀,略帶幾分挖苦地說:“權卿,你說士族都安分守己,我看未必。那鄭保安大概就不太安分吧,去年他私自販賣新羅人口一事,權卿當然不會忘記。”

像是揭開了一個傷疤,權萬紀羞得連脖子根都紅了,他喏喏着:“臣理應對親戚多加管教。。。可是臣未能盡責。”

。。。

在衆多的諫阻者中,房玄齡是唯一的以筆代口者,他鄭重其事地上了一道奏章,勸李二不可莽撞行事,還是謹慎一些爲好。因國家正在發展之中,當息事寧人,不宜激化矛盾。

作爲本朝的宰相中書令,房玄齡對大唐的忠誠毋庸置疑,但是,有件事卻無論如何不能從李二的記憶中抹掉,房玄齡雖然非崔、盧、鄭、王等高門,也稱的上第二流有數的門閥。起族源出清河清河房氏是很強大的家族,好幾代都是冠冕蟬聯。

李二看着房玄齡的奏章心裡也是感嘆,房玄齡也是有自己的打算啊!

。。。。。。

諫阻者不斷前來,有的談吐直露,有的曲折隱晦,有的於恭維之中帶着規勸,有的在應諾之內藏不平,勸阻者有戰功卓越的武將,也有滿腹經綸的文臣,有天策將軍府的官員,也有先太子的舊部。他們面目各異,腔調不同,但是意見都是一個:《氏族志》重修不得,高額稅收不合理,均田法還需時日。。。

。。。。。。。

“夫君,現在滿朝上下都在討論陛下新推出的政令,您有什麼看法?也不見您去朝廷上高談闊論了。”

劉夢璃坐在梳妝檯前隨意地翻着一本南山書院最新印刷的《西遊記》,一邊慵懶的問道。

“坐看朝堂上風雲變化,是我鬼谷子自古以來的傳統,所謂當局者迷,夫君跳出局外,看東西才清楚嘛。”徐陽放下手中的手機,“夫君不出手則以,一出手那定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

第20章 ?航海途中的寵物第41章 黃金大掠奪第11章 研發青黴素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2章 長安書院建築羣第19章 炒茶方法與售價第60章 安市城大捷第3章 李二的秘聞第54章 空氣的組成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31章 ?淵蓋蘇文第37章 統治奴隸的制度第55章 大軍開撥第1章 長安,長安!(上)第42章 何樂而不爲第56章 吾皇召見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44章 侯爺的幸福生活第65章 帝王相迎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62章 攻守博弈第2章 長安書院建築羣第61章 ?玄奘歸國(下)第28章 城管大隊招人揭榜第31章 二坊合一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45章 友情贊助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37章 微服私訪(上)第16章 帝王出場第3章 國庫司監第39章 喋血弓弩第56章 大唐,黃雀在後!第17章 上街shopping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8章 ?繁華長安(上)第44章 勝敗天平第65章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報告第55章 大軍開撥第4章 大唐國家錢莊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42章 碾壓式海戰第50章 祭天儀式第56章 大唐,黃雀在後!第26章 有親自遠方來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62章 攻守博弈第12章 考試風波第24章 劼利之殤第20章 皇子們的物理課第14章 跳樑小醜第46章 西域與南美第29章 封禪的危機第12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下)第6章 貞觀二年冬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11章 李二的鸚鵡第23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7章 殺手鐗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49章 貞觀蝗災第55章 長安拍賣行第4章 大唐頂級廚師第2章 鯨魚入城第29章 憤怒的奧馬爾第34章 資本對立皇權第65章 帝王相迎第22章 城管公務員面試第11章 自行車投產第49章 稚奴李治第3章 李二的秘聞第14章 大唐茶葉聯盟公司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7章 按計劃行事第44章 鬼谷秘聞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28章 長安有震第40章 名動長安(三)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1章 大航海時代第34章 歷史節點的轉變第24章 攻城戰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52章 全面進攻第64章 天下之主第55章 史詩級的戰鬥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65章 戲劇化的結束第30章 泰山封禪第64章 天下之主第41章 戰場之局第15章 不義之師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48章 玄奘西天取經
第20章 ?航海途中的寵物第41章 黃金大掠奪第11章 研發青黴素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2章 長安書院建築羣第19章 炒茶方法與售價第60章 安市城大捷第3章 李二的秘聞第54章 空氣的組成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31章 ?淵蓋蘇文第37章 統治奴隸的制度第55章 大軍開撥第1章 長安,長安!(上)第42章 何樂而不爲第56章 吾皇召見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44章 侯爺的幸福生活第65章 帝王相迎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62章 攻守博弈第2章 長安書院建築羣第61章 ?玄奘歸國(下)第28章 城管大隊招人揭榜第31章 二坊合一第2章 長安公共交通公司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45章 友情贊助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37章 微服私訪(上)第16章 帝王出場第3章 國庫司監第39章 喋血弓弩第56章 大唐,黃雀在後!第17章 上街shopping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8章 ?繁華長安(上)第44章 勝敗天平第65章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報告第55章 大軍開撥第4章 大唐國家錢莊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42章 碾壓式海戰第50章 祭天儀式第56章 大唐,黃雀在後!第26章 有親自遠方來第8章 稱心和故人第62章 攻守博弈第12章 考試風波第24章 劼利之殤第20章 皇子們的物理課第14章 跳樑小醜第46章 西域與南美第29章 封禪的危機第12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下)第6章 貞觀二年冬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54章 南山書院畢業生第11章 李二的鸚鵡第23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7章 殺手鐗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49章 貞觀蝗災第55章 長安拍賣行第4章 大唐頂級廚師第2章 鯨魚入城第29章 憤怒的奧馬爾第34章 資本對立皇權第65章 帝王相迎第22章 城管公務員面試第11章 自行車投產第49章 稚奴李治第3章 李二的秘聞第14章 大唐茶葉聯盟公司第36章 澳洲動植物第7章 按計劃行事第44章 鬼谷秘聞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28章 長安有震第40章 名動長安(三)第36章 被李二惦記上了第50章 影帝的審判第1章 大航海時代第34章 歷史節點的轉變第24章 攻城戰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52章 全面進攻第64章 天下之主第55章 史詩級的戰鬥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65章 戲劇化的結束第30章 泰山封禪第64章 天下之主第41章 戰場之局第15章 不義之師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48章 玄奘西天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