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節 涼州定

????李孝恭回來了,連長安城都沒有進,直接來見李元興。.

他不同於李道宗,李道宗還年輕,還分不出輕重深淺來。而且李道宗也沒有和李元興打過交道。李孝恭卻不同,他可以感覺到這個看似隨意的秦王殿下,有着多麼大的雄心壯志。

李道宗血洗涼州,可以說把長樂王李幼良的勢力連根拔起,殺了何止百人,關了何止千人。可這麼大的事情,整個長安城卻沒有濺起一點水花。

反倒是李幼良被關進了刑部大牢,與他交好的李氏皇族也抓了七八個。

李孝恭想不明白這是爲什麼,所以他必須要先來見李元興,否則他回家也不會安穩的。

“孝恭堂兄遠來辛苦!”李元興看到李孝恭起身,趕緊伸手扶住。

“卑將參見秦王殿下!”李孝恭還是堅持要施禮,卻被李元興拉着坐下:“我們不客套,有一些話簡單直接挑明瞭說完,再客套不晚!”

李孝恭這纔不再堅持非要施禮:“殿下請講!”

李元興衝着白二娃打了一個眼色,白二娃立即出外守着,這周圍自然不會閒人來往。

“先說戰事,突厥一戰勝了,但是打的不如意。你們五隻騎兵全放空了,沒有達到真正的戰略目的。本王原先是想,打掉突厥至少一半的戰力,現在看來真正只有頡利可汗一部被清理了,太上皇很高興,可本王連見頡利的興趣都沒有。”

李元興說完,李孝恭立即就明白了。

“回紇正藉機崛起!”

“讓回紇崛起吧,他們至少需要五年時間。五年之後,我們大唐憑實力清除草原吧。所以眼下,我們需要幾個盟友。室韋、靺鞨、契丹,雖然不成氣候,但正因爲他們不成氣候,所以更加容易收服!”

李元興的話讓李孝恭深深的點了點頭!

李元興親自爲李孝恭倒上一杯茶:“孝恭兄,隴西李氏與我李氏皇族之間,是否有仇恨。”

李孝恭搖了搖頭。

“隴西李氏認爲我們李氏皇族,當年是非要湊到他們族中去。其實他們認爲,我們李氏皇族的祖上只是破落戶罷了!”

李元興說完這話,李孝恭一下就站了起來。

“我的話很可怕嗎?”李元興臉上的笑容很冷,李孝恭心裡更冷。

“現在,我們李氏是皇族。是不是高貴,祖上有什麼不是世人有資格評說的。再說我們李氏皇族與隴西李氏本就不是同根,他們輕視我們,但不代表他們卻會忽視我們是皇族的事實,只是強撐臉面罷了!”

這些話,怕是也只有李元興敢說了。

李孝恭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後,用力的點了點頭。“七世家,隴西李氏最弱!”

“利益,用利益綁住他們!”李元興語氣非常的堅定。

李孝恭再次用力的點了點頭:“隋末之亂,許多士族有的只是一個光鮮的外表罷了。殿下大婚,七世家所拿出來的嫁妝,也讓他們下了狠心了!”

“我也是才明白過來,這是世家的誠意。”

嫁妝的問題,李孝恭沒有再提,而是問道:“有消息說,太原王氏不敢獨家作那煤的生意。如果殿下還能再拿出一樣來,隴西李氏必須服軟。就算族中長老再強硬,也頂不住無數族人!”

啪!

李元興一拍桌子:“好,隴西李氏由本王處理。接下來,就是另一個麻煩了!”

“殿下請說!”李孝恭突然發現,似乎所有的一切李元興都算計好了,別說是七世家,可能整個大唐的士族都在李元興的掌握之中。甚至,還有其他的力量。

“伊州、沙州!何處可駐兵?”

提到戰略層面,眼下的李孝恭在李元興面前從來不敢隨便開口。

突厥一役,講戰略層面就連李靖都要退讓三分,羊吃人戰略,可以說將國家戰略的高度提到了極致。

但講到具體的兵法,戰術,李孝恭還是有着強烈的信心的。

“殿下想要什麼?某就可以作出選擇!”

“穩定西行之路,保證大唐的商人可以西州交易。到西州之前,一路無阻!”李元興說着,李孝恭沒有插嘴。如果僅僅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要求,李孝恭相信大唐秦王殿下根本沒有必要如此鄭重的找自己談話。

李元興心中在思考着自己早就擬定好的戰略,也在腦海之中想像着地圖。

“控制、壓制、剋制、弱化西突厥!”李元興又說出了第二個戰略目標,停頓片刻之後說道:“最重要是,爲曰後收服高昌、伊吾作好準備。雖然是兩個小幫,但卻佔據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李孝恭點了點頭,絲綢之路的要道,高昌!

“最後一點,絕對不能讓高昌與西突厥結盟。他們一但結盟,我們的商隊至少要減少二成的收入。”李元興轉過頭看着李孝恭:“二成,就是幾十甚至上百萬貫,至少!”

“某現下回答不了。”李孝恭感覺到了一些壓力。

這不僅僅是在那裡駐兵的問題,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兵力的多少。離長安遠了,補給就是一個大問題。而且兵力也會受到限制,就算軍田,那種地方能長出多少糧食來。

這需要一個非常詳細的計劃,李孝恭至少需要十天,甚至更長的時間纔有把握。

李元興並沒有說自己打算用什麼拉攏隴西李氏,也沒有說如何對付西突厥。而且李元興手中還有讓李孝恭更容易駐兵方案。知所以沒有提及,就是想讓李孝恭在最困難的情況下,那出最大的努力來。

然後再加上自己的方案,自然就會萬無一失。

“李幼良一案,孝恭兄是主審,殺之立威吧。涼州依然還是李氏宗族所控制着!”

這些話說完,李元興親自送李孝恭出門。

秦王莊外,幾個面目慈祥的老僧正在打坐,李元興將李孝恭送出門外,卻是看也沒有看那幾位老僧一眼,轉身回府了。

老僧們坐着沒有動,幾個年輕僧人卻是站了起來。

李元興回府,年輕的僧人被擋在秦王莊莊門外五十步,這裡是禁區。不是誰都有資格能真正面見大唐秦王殿下的。

崔壹葉會如何應付這些僧人李元興不關心。

佛門!

李元興一隻手按着太陽穴,佛門還真是個小麻煩。李元興認爲自己錯了,之前說佛門一無事處。現在想來這話有些偏激了,至少在中華歷史上,佛家有兩個貢獻。

第一個大的貢獻是,茶,確實是佛門推動了茶文化,而且玩出了精華。

而第二個巨大的貢獻,就是幫助辮子朝奴化了漢民。

咔,咔!

李元興突然將拳頭關節握着直響,心中一種莫名的不痛快自心底涌了上來。李元興是心裡真的不痛快,莫名的恨意。卻在這時,李元興身後白二娃快上幾步:“誰讓殿下不痛快,二娃就砍了他!”

“哈哈哈!”李元興大笑着。

這當真是一個矛盾,儒家也是對百姓的一種思想上的禁錮,但卻不是奴役。皇家爲利用統治百姓的一種方式,有時候百姓太聰明瞭絕對一個麻煩的事情。

但李元興絕對反對,把百姓當成羊,奴役着。

想到這裡,李元興一轉身就進了大會客廳,廳中似乎爭論已經靠一段落,袁天罡正在以道家心德,用自己的理念去展示道家對茶藝的理解,倒底都是有些有身份的人,那怕有着其他的理解,但此時卻更多的是讚賞。

袁天罡用的是最普通的瓷碗,泡的銀針,他展示的卻是萬法自然。

此時李淵已經離開了主茶座,茶這東西喝多了也是麻煩,會頭暈的。

李淵此行注重的形,而不是喝茶。

李元興坐到了李淵身旁,壓低聲音:“父皇,兒臣有一事不解,想聽一聽父皇的想法!”

“說來!”李淵身形不動,眼睛注視着袁天罡手中的茶碗。

“父皇,愚民可訓,天下自在皇家。但兒臣不解,皇家強時民亦強,但皇室弱小呢?”李元興越來越低:“強漢而是盛極而亡呀!”

如果說李元興這個問題放在前些曰子問,李淵無論是否回答都會開口先問。

此時的李淵心如止水,這個問題正好問到了他的心中。。

好一個皇權平衡論,這個問題歷代皇帝研究了多少年了,可卻沒有一個真正高明的。無論是漢、晉、南北朝、隋。除了漢代之外,每一個代亡國就兩個原因,國力弱,或者皇帝弱。

雖然強漢也是有最後皇帝太弱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就是門閥以及土地兼併!

李淵微微的點了點頭:“五郎以爲如何?”

“民要強,國才強。一羣羊如何對抗羣狼!保皇權,自然是保民強,促民心聚散!”

李淵的心中象是被一隻鐵手猛的揪住了,心跳都幾乎停止了,如果此時在他的宮中,他一定會大叫幾聲出來。無他,李元興這幾句說的真正太好了。

李元興幾句話卻將歷代皇帝想研究的皇權之道,直指核心。李淵在李元興的手上重重的拍了兩下:“這些話,朕回宮說與你皇兄!”(未完待續。)()

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385節 軍損!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861節 祿東贊第742節 長安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743節 獻禮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637節 起飛第689節 對馬島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789節 唐人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92節 甘蔗園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605節 瓢把子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488節 軍魂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763節 邊戍(上)第763節 邊戍(上)第591節 回長安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690節 海匪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449節 加糧稅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786節 海熱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789節 唐人第344節 炫富門!第849節 戍軍(下)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50節 女財神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630節 遣唐使第4節 又穿越了?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36節 宣戰吧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815節 酷吏第707節 遺囑(下)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547節 百姓情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
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385節 軍損!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861節 祿東贊第742節 長安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743節 獻禮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637節 起飛第689節 對馬島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789節 唐人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792節 甘蔗園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605節 瓢把子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488節 軍魂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763節 邊戍(上)第763節 邊戍(上)第591節 回長安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690節 海匪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449節 加糧稅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786節 海熱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789節 唐人第344節 炫富門!第849節 戍軍(下)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50節 女財神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630節 遣唐使第4節 又穿越了?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36節 宣戰吧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815節 酷吏第707節 遺囑(下)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547節 百姓情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