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節 和和氣氣

夜深了!

秦王府七妃都由她們的侍女扶着回去休息了。

李元興託着額頭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着空空的正廳,心裡有些發麻。是麻木的麻!

那火柴廠還是給趙郡李家的了。

衆女出門的時候,至少表面上還是和和氣氣,有說有笑的。

可事實呢?

秋香連着進來了兩次,可看到李元興坐在那裡不動,也不敢打擾。秋香不傻,她知道七位王妃之間必然會有一爭,爭的是什麼不是她這個作婢女有資格去想的,無論她們是爲自己爭,還是爲她們的兒子爭,同樣也不是一個婢女敢去想的。

唯一需要秋香去想的事情,就是怎麼樣讓秦王殿下開心。

在秋香第三次進屋的時候,李元興輕聲說道:“秋香,去精心挑選兩個侍女,要機敏,要識字。最重要是背景要好,前隋官員家的最佳。秦王府挑不出來就去宮裡挑,就說是本王要,皇嫂那邊也會幫你。

“是,殿下!”秋香輕聲的回答着。

“明天再告訴陸毛鋒,讓他留心着,本王需要近衛四人,優秀的隨從兩人。先把人挑好了,過了年再說。”

“是,殿下!”秋香依然機械的回答着,秦王殿下挑人有什麼用,她不會多問,按吩咐辦事就是她的職責。

李元興輕輕的揮了揮手:“下去休息吧,本王今晚在書房過夜。派人在皇宮看着。聖上出宮就來叫醒本王!”

次日清晨,官報《大唐報》與民報三大報,這個排頭版卻是讓總編好生爲難。是那個小莊票重要,還是這股票交易所重要,或者是期貨交易所。到底那個排在頭版呢?

無論如何,這都是長安城的大消息。

在穩穩當當掙錢的鋼廠買了一千份子,就是普通百姓都心動了。更不要說是商人了。

李元興的書桌旁就放着當天的報紙,不過李元興連動都沒有動一下。

而是坐在桌旁,寫了一份表章。

內容是:江南謝氏、袁氏、蕭氏,雖榮於前朝。卻忠心於唐。杭州建港之事功不可沒。應嘉獎。但身爲世家,應造福鄉里,農時有地可種以爲安穩之家,閒時有工可作以爲富足之家。浙杭之茶。連續兩年得大唐天子稱讚。務必保持。浙杭絲綢連年大比均爲三甲。亦要發奮之。糧田、藥田、桑田、果田均是田,山中,海邊。湖中,海中亦有田。

世家之富,富在鄉里;百姓之富,富在大唐。

家有餘糧僅是果腹,人人有衣僅是不寒。

華亭一縣,雖然爲縣。十年之後卻可比長安!

寫完之後,李元興打上印章,叫來元春:“送給崔長史,告訴他遞交聖上,後抄送禮部、工部、吏部、戶部。再給商業部一份,最後呈報天英閣。”

裝進公文的盒中,元春拿着出去了。

崔敦禮翻看一遍之後,笑了,趕緊叫書吏抄好,並李元興親筆之份送進宮裡。其餘的送到各部去。

“長史,這是賞,還是責問?”

一位書吏抄完,安排送出之後這才問崔敦禮。

崔敦禮搖了搖頭:“你還年輕,慢慢學着吧。給你解釋了你也不明白,這份文用意深着呢,就是某都不敢說能窺之全貌。只能告訴你一句,一個時辰,最多兩個時辰,秦王殿下這份上書,數得上的世家必然是人手一份。”

書吏吐了吐舌頭,趕緊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了。

是賞,還是責問?

崔敦禮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李元興對江南世家的作法匪夷所思。

李二坐在皇宮之中,把長安城的關於股票與期貨的消息聽了一個上午,快到中午的時候這才下令:“派人去五郎那裡,就說朕與他皇嫂今天中午在五郎那裡用餐,讓他這次大方點,至少有八菜一湯吧!”

高公公趕緊去了。

李二又拿出李元興寫給江南三世家的那份文書,想了想折起來放在袖中。

在李二動身之前,七位秦王妃的信已經送到各自的家中。

山東七世家。崔、王、李、盧、鄭,五姓七家!

不只是這七世家,可以說大唐數得上號的世家,那些排名三等以上的世家,除了老到糊塗,實在不能動的之外,各世家的族老幾乎全在長安城了。就算城中沒有宅子,也要在城南找一處地方建個宅子。

昆明湖周邊,卻是各世家建宅的優先選擇。

就是這麼遠,可消息卻絲毫也不慢,出了長安城全是快馬送來了。

長安城、皇宮、秦王府有一點風吹草動,只要不是下過封口令的,基本上半個時辰,最多一個時辰就能把消失傳過來。

清河崔家,昆明池旁,名爲清心雅苑的宅子裡。清河崔氏主房、偏房、支房、附房。大大小小各支,光是宿老就在這裡住了七十多位。這還不包括家中年齡不小,學業有成,卻還沒有出仕的子弟。

啪,啪,啪!崔君肅的父親,崔瑩瑩的親爺爺,清河崔氏的老族長,上一代家主。用柺杖在身旁的茶几上用力的敲了三下:“都閉嘴了。”

廳上全部都安靜了下來,剛纔他們正在討論秦王殿下對江南三世家的文書。

“念!”崔老族長對着身旁一位崔氏才俊沉聲吩咐着。

“秦王府瑩王妃書信,秦王殿下回府,瑩有身孕,殿下封賞。賜……

很長的信,崔瑩瑩將那晚的情況詳細的說明,甚至連最後的時候李元興的表情,反應,以及看似開玩笑,卻是在暗示幾位王妃不要爲家中爭這些事情。

“封賞重嗎?”崔氏老族長沉聲問道。

重不重,歷朝皇后有子都未必有這麼重的封賞,甚至是十不足一,誰敢說不重。

一位穿着儒衫,鬍子頭髮全白,坐着右側第一排第六張椅子的崔家宿老開口說道:“漢末之時,漢是極盛而亡。秦王殿下曾經有過言論,認爲那個時候,皇權旁落還在其次,主要是天下財富不在民間,也不在皇家,卻是在世家!就算把我這把老骨頭拆了,我也不相信,秦王殿下會走自己曾經點評爲錯誤的錯路!”

話說的太直白了。

漢朝自己滅亡了,就是世家太龐大,龐大到財富,權力,地位,已經超過了皇家。

“想不明,想不明呀!”

這位崔氏宿老站起來連續高呼幾聲,又重重的坐回椅子上,喘個不停。

當下就有年輕的子弟送水,又撫胸順氣!

崔氏老族長低着頭,手裡捧着一隻水杯,不斷的將杯蓋在杯碗上滑着。

有句話他不敢說,那就是秦王活着,可以掌控天下。就算你是始皇再世,你也不敢在當今秦王面前有任何的非份之想。

可秦王你能長生不老嗎?那秦王身後會如何?

你秦王殿下扶持世家已經到了一種讓世家都感覺害怕的程度,怕是換個皇帝,都會因爲不安而無法入睡。

你們兄弟兩人,難道還真的可以長生不老嗎?以後大唐天下,根本不可能再出現一位新的秦王,也沒有一個皇帝敢和這位打下大唐江山的皇帝相比了,到時候,世家的龐大難道皇族不害怕嗎?

“婉拒?”另一位宿老提出了一個建議。

崔老族長輕輕的搖了搖頭:“你拒絕一次,能拒絕兩次嗎?當你拒絕三次的時候,你再看其他世家的時候,就如同洛陽房氏看鄭氏時的感覺了。問族長,是否願意甘當三流世家,甚至四等、五等呢?”

“某……愚蠢!”說話的老者臉憋的通紅,半天才吐出這幾個字來。

“不,你提出想法沒錯,但你面對的是大唐的秦王殿下。”崔氏老族長開口安慰之後,繼續說道:“遼東開戰之前,六部算了三個月,遼東之戰可能會有多少支出,多少收益。開戰之後,六部合力,日夜不休,連續花了一個月時間計算。”

衆的都可以說豎起了耳朵,想聽到這個結果。

“其實結果在貞觀二年新年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花了這四個月時間,只是證實了這個數據的準確性。答案是誤差一百分之七又四分之三。”

衆人不懂了,爲什麼之前會知道,爲什麼又花了這麼大的人力去驗證。

“秦王殿下有一套名爲預算類數學模型,其實就是許多規則、定率、公式、修正參數、等許多因素組成的一個算學上的,非常高深的技術。現在宏文館至少有二十位算學大師在研究着,戶部現對長安周邊每季的預計支出,收入等,就是用這套模型的入門知識製作的一個小模型。”

崔氏老族長站了起來。

“老夫要說的是,六部精英加起來,都比不過秦王殿下一人之腦力。所以,有些要爭,有些不能爭。秦王殿下賞賜,各世家之間分配不公,自然要爭。秦王殿下安排之事,只有盡力去作,不能爭,也沒得爭!”

許多族老都認同的點了點頭。崔氏老族長繼續說道:“比心智,比腦力,比眼光。無論是比什麼,敗於大唐秦王殿下不丟人,秦王殿下天縱奇才,更何況還有明月公主相助,豈是我等凡夫俗子可能相比的。”(未完待續……)

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238節 涼州定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429節 武(一)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347節 李治!!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695節 杭州城!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23節 歷史變了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0節 女財神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861節 祿東贊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690節 海匪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99節 秦王犯險第323節 約會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654節 奇蹟第277節 換防令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50節 女財神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329節 工具!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375節 瓷第83節 全瘋了!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277節 換防令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
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238節 涼州定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429節 武(一)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347節 李治!!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695節 杭州城!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23節 歷史變了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0節 女財神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861節 祿東贊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690節 海匪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99節 秦王犯險第323節 約會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425節 嘗試着讓心交融第324節 唐之輝煌不僅僅盛世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654節 奇蹟第277節 換防令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50節 女財神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329節 工具!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375節 瓷第83節 全瘋了!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277節 換防令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