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

“殿下,崔尚書、王尚書、崔長史求見!”

“請!”

李元興的書房之中,三位重臣推讓了一翻之後,才由王及善坐在上首的位置。

“殿下,高句麗人有書信到!”崔敦禮將書信的內容簡單的講了。屋內的四人都知道,這是高句麗人尋找突破口的戰術。

“他想看三國演義!”李元興親自爲三人倒上了茶:“那就讓他看!”

“只是一本書罷了,那怕是送他一套也罷!”崔君肅自然是不在乎一套書的,就算是純金打造的,也不過是一個錢幣的數字而已。

崔君肅要的是戰略。

“你們讀過三國嗎?”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三人全笑了,李元興問的這話有些笑話的意思,別說是三國演義,三國志,以及其他的史料類三國書籍這三人讀過的數量說出來,絕對會讓李元興震驚的。

李元興卻又問了一句:“蔣幹這個人,還是很有用的!”

“對淵蓋蘇文實施反奸,問題是他有什麼值得利用的地方。我們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崔敦禮開口問道。

“記得本王說過冷戰,拉高句麗進入冷戰狀態,就是本王要的。本王有幾個棋子,正好幾位幫着參詳一下。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你們負責,本王就不管了。”李元興又把麻煩的事情推出去了。

“第一個棋子,耀州有一些個工匠。他們是高句麗的死忠,這些人是以後註定就是敵人。就算是高句麗永遠消亡了,他們也是一個麻煩。所以,本王準備讓其中一部分人回到高句麗,而這些人,掌握着初級蒸汽機的製造方法。”

“蒸汽機!”崔君肅等三人相互看了看。

這樣的神器給高句麗人,李元興是瘋了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正如李元興要把玉米給百濟一樣,這絕對不是瘋狂,而是一個巨大的陷井。

問題就在於。這個陷井的真像是什麼?

“半島就是一個礦島。不說金銀之類,還有許多非常好的礦石可以有大用。半島那裡的煤、鐵也是極多了,但前期開發很辛苦,畢竟這些東西全是在地下的。光是挖地面上的石頭就需要大量的勞力。”

三位重臣都沒有說話。聽李元興繼續講着。

“蒸汽機用處有多大。不用我詳細再解釋。耀州是因爲有本王在,所以纔可以在幾個月時間製造出來。但就是這個幾個月時間,之前耀州作了多少輔助工作。所以高句麗最快也需要一年才能造出樣機來。”

聽李元興說到這裡。崔敦禮接口說道:“火車用的那臺,當時消耗了精鋼三十噸。有些零件製作的不夠精美,自然是需要重作的,還有一些下角料。回收之後,最終的消耗大約在八噸左右。”

噸這個詞,王及善與崔君肅完全不懂,大唐還沒有這個概念。

“這是耀州新的計算方式。一錢的重量標準化,十錢一兩,十六兩半一斤。一噸就是一千斤。這樣更方便計算一些,糧食用擔,這鋼鐵用擔就不合適了。所以有了噸這個字。”崔敦禮解釋着。

大唐的一噸,不同於現代的一噸。

差不多就是七百四十五公斤左右,既然在大唐,李元興還是使用了大唐的計量方式。

只是講一些非常不合理的作了調整。

四十噸,在崔君肅的理解上就是,四萬斤精鋼。

“他高句麗不是買走了三萬斤二等與三等精鋼嗎?那樣的材質製作蒸汽機,只會有一種結果,就是炸爐,一等精鋼才行。”

“然後,他們會去挖煤,但是他們卻不懂得怎麼挖,這個過程他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個時候,本王的第二顆棋子就會起作用。”

第二顆棋子,三人都來了興趣。

“第二顆就是趙言德,這胖子臉白心黑,比那煤還黑。只是他取得了淵蓋蘇文的信任,第一步就是將挖煤之法獻上。第二步就是鼓動淵蓋蘇文作高句麗的曹操。第三步,就是拉動高句麗與大唐的軍備競賽!”

“他可靠嗎?”崔君肅知道,趙言德就是那個被李元興比作趙高的小人。

李元興笑了:“他非常可靠,因爲他知道,誰纔是他的主子。再說萬一,他就算投靠高句麗也無所謂,高句麗爲了與大唐一爭,軍備競賽是一定會被拉起的。”

“殿下的棋子不止是這兩顆吧!”

“第三顆,金蔓青。”李元興說到金蔓青的時候,有一些得意。

“金蔓青?”這下,三人都無法理解了,這個已經鐵了心投靠大唐的原高句麗王室醫女,她除了對藥材有一些才能之外,她還能幹什麼。

李元興大笑:“四個字,衣錦還鄉!”

懂了,三人都是高智商的人物,李元興的作法他們完全是懂了。

“殿下英明,果真是一環套一套的計謀,從三國演義這評話出現開始,殿下就在佈局。後有東市之事,讓天下人看到大唐子民的強勢。再有樂民園三國演義的影畫,再就是報紙上曹操此人之論,一年前送到高句麗的趙言德,更是殿下的佈局!某服了!”崔君肅這話是真心的。

李元興對高句麗還真是狠,一環又一環的套着。

李元興很自豪:“其實,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這次讓耀州安排幾十個女奴工遊長安,讓長安的百姓,還有各邦的使節習慣了耀州奴工在長安的事實,到時候安排那幾個高句麗死忠遊長安之時,就看李常怎麼安排高句麗人和他們接觸了。”

“果真是高明之舉!”

“再說第四顆棋子,崔氏。不知兩位以爲如何?”

“此事,清河一族更合適。漢末崔氏遠行,我們博陵南下,清河北上。拉個親戚,讓他們感受我華夏之威。一但淵蓋蘇文真的作了高句麗的曹操,那麼半島崔氏必然會被打壓,到時候就看他們如何選擇了。”崔敦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崔君肅倒是也認可。

“不用看他們如何選擇,我清河崔氏不在乎多這一個分支。高句麗滅亡之後,他們忠於大唐,忠於家族,也給他們一個地位又如何。半島也是需要有人去管理的。以蠻夷治蠻夷,卻是上策。只是他們禮不精,學不深,倒是應該再有些長進!”

崔君肅知道自己佔了一個大便宜。

一但收服半島崔氏,那麼在半島的利益崔家就有了保障。

更何況,半島崔氏還分爲南崔與北崔。南有新羅崔氏,北有高句麗崔氏。新羅崔氏已經投靠,正暗中派人前來秦王府。

“敢不敢在報紙上宣傳一下,前隋無道,我大唐代天行道。簡單點說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李元興這話嚇的三個人都準備裝暈,可李元興卻不放過他們:“再想辦法讓高句麗百姓知道,高句麗王室無道?”

“此事,需上報聖上。再天英閣議!”王及善想了想,似乎有可能,只要控制尺度,不要太過火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是這議論造反不合適,只說替天行道倒也可行,不過最終的決定權卻在李二。

內容的審覈與細節,放在天英閣討論一下。

說到這裡,已經算是將所有的問題都說清了,三人也不留,起身告辭了。

出了天策上將府的門,原本已經是到了宵禁的時間,可卻還有馬車擡着燈籠正往樂民園那裡去,許多貴族更喜歡夜裡去樂民園,僅是那通宵都如白晝的光亮,就已經讓許多詩人寫了無數詩篇了。

“這旬日,似乎還要八天才到!”王及善感慨了一句。

旬日,是長安的官員們休假的日子,王及善也有些期待在旬日前夜去樂民園了。

天策上將府內,李元興搖了搖鈴。

“殿下有何吩咐!”蘭秋從門外進來,站在門前下首的位置。

“去把元景、元昌給本王叫來。”李元興吩咐了一句後,目光又移到了地圖上,他還真的想在長安與成都之間開一條路出來,就算有難度,也是不得不開的。

李元興要找人,要傳誰過來問話,天策上將府自然會有人去辦。

而且不存在找不到人,叫不過來這種問題。

那怕現在是三更半夜,李元興要見,天策上將府也能把人帶到李元興面前來。當然,有些人用的是請,有人則是傳。

事有輕重緩急,李元興如果半夜要找李靖來,不用人催李靖也會第一時間趕過來,能在半夜找自己,必須是天大的事情。別說是李靖,朝中大臣都不會有怨言,他們至少還能分清什麼是國事,什麼是急事。

可元景、元昌卻有些特殊。

李氏皇族,李淵的兒子,其中一位還是什麼貴妃的兒子,後世的記載是精通書畫。按排名來算,把李元興除外,他們就是老六、老七。原先的排老五的得病早死了,而李元興這個五郎排法也沒將其他的兄弟算在內。

秦王府的近衛要找人,自然不可能找不到。

正在踏雪樓穿着便服的李氏幾個兄弟正在與不知道是那一家富商的紈絝子弟爭座位之時,一個軍士出現在他身旁:“六郎、七郎。我家五郎有請!”(未完待續。。

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277節 換防令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266節 催妝詩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562節 怕死了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654節 奇蹟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緊急通知第357節 鬥!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263節 大婚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792節 甘蔗園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655節 高端黑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430節 武(二)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83節 全瘋了!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178節 宣戰!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797節 租界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104節 火計(二)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876節 不列巔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385節 軍損!第788節 老秦人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752節 神藥雛形
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277節 換防令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266節 催妝詩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562節 怕死了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654節 奇蹟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緊急通知第357節 鬥!第437節 千餃宴上的發財大計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263節 大婚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792節 甘蔗園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655節 高端黑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430節 武(二)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83節 全瘋了!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178節 宣戰!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797節 租界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104節 火計(二)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876節 不列巔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385節 軍損!第788節 老秦人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752節 神藥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