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東征西討(二)

李彥進入御書房的時候,李治已然回來,坐在李世民身邊,一個乖乖兒的樣子。李彥看了他一眼,把李治嚇一跳,他不知道李彥爲什麼用那樣的眼神看他。別說就他那性格,以李彥如今的聲望地位和處事手段,恐怕這樣的眼神看什麼人都得讓人心驚肉跳。

嚇得李治低下頭,不知道自己什麼地方得罪了李彥。晉陽最近很好,雖然還是不能劇烈運動,但每天堅持太極拳,也能自己走動,不過姐姐長樂回來就很少在宮裡。聽說李彥正幫她打造最先進的輪椅和特殊馬車,那樣以後就可以到處走了,高興得連父皇都看不到她,總是埋怨李彥把他的女兒都拐跑了。

李治這些姐妹中他最怕的是大姐長樂,最不敢惹的是高陽,最愛的就是晉陽。對晉陽是百依百順,就連他的老師都說李治不聽話就讓晉陽來,李治就得老老實實的聽那些太傅講課。

可晉陽最喜歡父皇,最聽李彥的,弄得李治跟受氣包一樣。堂堂太子,一但回到後宮誰也惹不起。看李彥的眼神,在想是不是求晉陽去問問自己好像沒得罪他。自己是太子,見李彥這個姐夫比見父皇都恭敬,爲什麼那樣看自己?

但李彥只是看一眼,什麼也沒說,而是給李世民施禮。他坐在輪椅上,也不過是抱拳低下頭而已。

李世民還是習慣的說聲免禮,在坐的沒有其他的人,李世民算是瞭解李彥了,弄太多的人坐在一起也研究不明白什麼事,很多人和李彥的想法不一樣,最後還是被他說服,也知道就那麼幾個人和李彥能對上脾氣。

所以其他人打發掉,在坐的只有李靖、房玄齡、李績和長孫無忌,兩文、兩武,算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李靖一直深居簡出,很少參與政務,但最近卻經常進宮,這一點李彥明白,大唐周邊已打得差不多了,唯一剩下一個高句麗,李靖有生之年想打這最後一仗。他已七十來歲,如果失去這次機會,再也沒有領兵作戰的機會,所以很想出兵打一仗。但李世民讓兒子和李彥刺激的,一心想御駕親征。另一方面認爲李靖年事以高,東北方面寒冷,天氣變化大,不想讓李靖有什麼閃失,所以不讓他領兵跟隨。除了感激之外,李靖更想報答李世民的君恩,也就堅決要求出戰,因此上才這麼積極。

在唐軍將領中,算得上帥才的其實不多,李靖之下也就算是李績了。文臣中,首推房玄齡,但忠於李世民又貼心的是長孫無忌。皇后去世已好幾年了,長孫無忌已成爲左僕射,終於是相位,說話當然份量不一樣。看到這四個人,李彥也就明白了武則才的政治頭腦確實不一般。假以時日確實會成就非凡,也難怪在一個男權社會,能以女人身份成爲皇帝,還有所作爲,豈是一般人能比的?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武媚娘不在,也沒人記錄,看來所研究的問題不是太複雜。李彥退後一步笑笑:“皇上,臣到是比房大人他們合適,不用賜座,還自帶着椅子,是不是佔便宜了?”

李世民和幾個大臣都笑起來,誰都能發現這次李彥從吐蕃回來,變化太大了,身上不再是那麼盛氣凌人,變得溫和了很多,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爲人圓滑不少,讓這些人不能不感嘆,時間歲月經歷和成長,讓李彥已然成熟,爲人處事變得圓通,身上的氣勢和那些沉穩讓人佩服。

李世民心裡是慶幸,多虧了皇后啊,不是她一心攏着李彥,恐怕這個可怕的人已成爲大唐的敵人,那纔是最危險的,。

李世民也是笑着說道:“不過朕到是省坐椅了,以後房相和李將軍他們也可以自帶一個,那朕不就省事了?”

李世民的話就是說這幾個人可以坐着見李世民,都感激的連說不敢。哪個也不敢,李彥特殊,以前腿好的時候,見李世民也不請自坐,何況現在是特殊情況。

李彥問道:“皇上,召臣有什麼吩咐?”

李世民說道:“朕接到報告,高句麗王高亮派使者到達薛延陀,雙方可能合兵對抗大唐的征伐,李將軍說俊青戰略上不低於他,所以讓你來研究一下。”

如果沒有聽到武媚孃的話,李彥可能還真的會相信這種說法,但心中已有了數,也就說道:“其實李將軍擡高我而已,李彥那只是小聰明,小伎倆,哪敢說什麼戰略?皇上有什麼差遣,臣自當效命。”

李彥這個樣子,李世民反到有些不習慣,一時不好說出嘴,場面有些尷尬。但房玄齡這個人一貫的打圓場,會調和氣氛,說道:“永王太謙虛了,你那可不是小計謀,如果永王這麼說,豈不是打羣臣的臉?我和長孫大人哪還能在這坐着。”

這話說的讓李彥如果再謙虛下去,就有讓別人難堪的意思。李彥笑着看看房玄齡:“房相是越來越老辣了,佩服,佩服。”

房玄齡也是笑着說道:“彼此彼此,永王不用過謙,我們也想聽聽你的高見。”

李績說道:“永王也算是武將軍人,和房相弄這麼酸掉牙的話什麼意思?你在吐蕃、西域的作法可是絕筆,讓人佩服,不知道我們該如何解決薛廷陀呢?”

李彥說道:“李尚書是大唐有名的儒將,說自己是武人,你讓李將軍情何以堪,如果程將軍在,豈不是當時就得和你急?”

這種圓滑不溫不火的笑談,把這些暗含機鋒的話化解於無形,李彥確實變得比以前厲害太多。這樣一說,給了李世民機會:“好了,就不要互相以捧了,朕還是一個武夫呢,俊青就說說該怎麼辦?”

幾句看着是閒話,但李彥心裡明白,李世民這是統一了思想,才找自己的。其實並不難解釋,李彥在維護大唐,在爲大唐擴大版圖。

雖然錦兒成立了漢國,但在李彥心中,那和大唐是沒區別的,也是一個漢人爲主體的國家,和後世地區分裂是一樣的。能說臺灣不是中國領土嗎?只是政權不一樣而已。

不過這個時代的國家概念和後世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所有人看來,新漢就是別的國家。

既然已然這樣,李彥也就直接說道:“其實薛延陀沒什麼可商量的,直接滅了,把他歸入大唐也就行了,並不麻煩。”

李彥說這麼簡單,反而讓這些人發愣。他一笑說道:“皇上,諸位大人,其實你們有一點沒有弄明白,也不清楚,所以纔會有這點顧忌。如果明白這當中的關鍵所在,可能什麼顧慮都沒有了。”

李世民奇怪的說道:“什麼問題沒有弄明白?”

李彥說道:“國家概念,在國家這一點上,並不是以姓氏和種族劃分的。他是以政權和文化地理區分的,所以纔有國家這個概念。先有國後有家,並非是指構成體系,是由思想概念決定的。說明國是由家組成的,比如說,大唐姓李,但大隋姓楊,其實都是這個國家,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中國。薛廷陀的薛姓,吐谷渾的慕容,吐蕃的鬆贊,包括突厥的阿史那,他們都是家,但卻被冠上國的概念。其實一個國是可以併入很多家的,共同構成一個國家,我這麼說不知你們明不明白?”

作爲都是相當有頭腦的人,文化水平都不低,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已天下爲主人的思想,第一個說道:“俊青說的意思朕可以把他們都看成一個大唐的家?”

李彥不認爲他們能一下明白過來,但還是說道:“這麼說也對,但並不是我們這麼看,人家就會同意,這種概念需要時間來接受,。比如現在的吐谷渾已然不存在,但在慕容氏的眼裡,他還是認爲他的國家被滅了,並不承認是大唐的人。但幾十年,幾百年以後,他們也就承認自己是大唐的人了,不會再認爲西海是他們的國家。突厥人、吐蕃人都是這樣,現在沒誰再提春秋時候的什麼齊國,楚國,秦國了吧?”

李世民點頭承認李彥說的有理,如果不讓他們獨立,時間一久也就歸入一箇中心上。李彥說道:“歷代王朝,對少數民族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區別對待,讓他們始終有和漢人不是一個國家的心理。其實征服哪一個地方都不應該讓他特殊化,而朝廷總是把他們區別開來,給優惠的政策,看着是照顧他們,但恰恰這點讓他們認爲和漢人不一樣,是獨立的。只要有點能力就想自己說了算,想獨立王國。如果皇上能改變這點,我相信用不多長時間,都會歸心。比如一個任用官員問題,以吐谷渾爲例,這一次派進去的全是漢人官員,他們不也一樣接受了嗎?如果吐谷渾的人確實有能力,也可以上中原各州府任職,那樣他們會認爲中原任職的地方是他們的國家嗎?漸漸的就會承認他們都是大唐的人。”

房玄齡說道:“高明,平等纔是對他們最好的政策。”

李世民點頭:“俊青真是大才啊?”

李彥笑着說道:“算了吧,十幾年前我就說過,不過你們都沒聽而已。當初對東突厥我就說過,但皇上好像聽溫大人他們的,什麼全其部落,留其民族。留其民族可以,爲什麼要全其部落?現在看看突利他們怎麼認爲的?”

李世民有些臉袖。李彥也笑着說道:“其實也怨我,當時沒有好好說,像吵架一樣。但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希望皇上三思。”

李世民點點頭沒說話,長孫無忌說道:“既然俊青提出解決辦法,那薛廷陀的漠北之事由你解決怎麼樣?”

這纔是大家說這麼多的關鍵所在,李彥也不隱瞞觀點:“皇上,長孫大人,你們在顧慮錦兒新漢國吧?”

李彥這樣一說,這些人反而不好意思。這種事是不能公開說的,但李彥卻擺到桌面上,讓這些人一時間說什麼都不是。李彥輕輕一笑:“我爲什麼說了那麼多國家概念問題,也就在於這裡,並不是我向着自己妹妹,其實薛廷陀歸新漢歸大唐都沒什麼區別,都是讓他們接受漢家文化和中原思想,難道你們看不出來,新漢爲什麼國號爲漢,他們有多少漢人?恐怕十分之一也沒有,可爲什麼不起別的名稱?錦兒讓他們慢慢變成漢人啊?”

這一下所有人都吃驚的張大嘴,這一點他們誰也沒想過。好半天房玄齡說道:“俊青可以確定錦兒是這麼想的?”

李彥點點頭:“不錯,因爲這是我安排的,雖然定國號漢不是我出的主意,但她確實在推進這一點。看看西海,看看西域,再看看現在的新漢,錦兒哪一樣和大唐有區別?漢字,漢語,漢人官制,漢服,到禮儀,哪一個不是在推進這些。同時所學的也是儒家文化,尊崇的也是道教,我想皇上應該明白這是爲什麼?新漢國經過幾十年或者百年,他們還會認爲自己是什麼突厥人?什麼鐵勒人嗎?他們都會有一個名字漢人,那時候如果新漢國皇帝荒淫無道,中原王朝弔民代罪,還會像以前那樣嗎?他們和關內道、隴右道和河南道又有什麼區別?”

不等他們說話,李彥接着說道:“其實承乾、李泰、李書同都一樣,他們在推行李錦兒的戰略方式,我相信幾十年之後,這些地方都是大唐的領土,都是漢家天下。李錦兒是我妹妹,但她也姓李,李承乾、李泰可是皇上你的兒子,李書同是你的侄子,皇上難道還不明白嗎?”

震驚,絕對的震驚,李彥已讓這幾個人大腦當機。李世民好長時間才反應過來:“俊青好大的手筆,真是謀略天下,朕自愧不如啊!可你爲什麼不早說呢?”

李彥瞪他一眼:“這不是廢話嗎?我早說你會信嗎?還不得說我圖謀不軌,想謀奪江山啊?就是現在你還不是一樣擔心錦兒的新漢國?”

李世民有些尷尬,但嘴硬的說道:“你太小瞧朕了,。”

李彥說道:“我一點都沒有小瞧你,也尊重你,今天不妨把話說明白,如果皇上不是一代明君賢主,那我怎麼幹可說不上了。”

李世民心頭一驚,暗道好險,如果自己行爲真有一些差錯,一意孤行,李彥可能真的滅了自已,有些心虛的說道:”那現在呢?“

李彥一笑:“你大可以高枕無憂,其實高句麗在我眼裡小丑一個,根本不值得大動肝火,我可以隨時滅了他。既然皇上想威震天下,創大唐千秋功業,臣也就支持你,把薛廷陀交給我來處理如何?”

“好,朕答應,你說需要多少兵力?朕給你。”李世民痛快的說道。

李彥搖搖頭:“不用多,把原來的驍衛軍給我,把原騎士團的人調給我就可以了。”本章節由[鄉]-[村]-[小]-[說]-[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閱讀";";【去掉“-”】如果你喜歡請告知身邊的朋友,謝謝!

連李靖都吃驚:“俊青,你的戰略確實高明,但戰場上還是講實力的,薛廷陀爲鐵勒後裔,是突厥一脈中戰力最強的,兵力達二十多萬,左右驍衛纔不足一萬人,是不是輕敵了?”

他一說,其他人也這麼認爲。李彥說道:“李將軍年事已高,皇上心疼你,不讓你隨軍征伐高句麗,李將軍有沒有興趣隨我征戰漠北啊?”

李靖當時高興的說道:“好,皇上,臣請求出戰。”

李世民擔心的說道:“藥師身體能行嗎?”

李靖很自信的說:“永王已不便之軀尚且如此,老臣難道不如他嗎?”

李彥說道:“沒事,怎麼也比我強。再說,也不用將軍提槍上馬,有李將軍隨軍指揮,可抵十萬精兵,我認爲,一個驍衛軍足夠了。”

“好。”李世民說道:“朕同意,那就……”他剛想說任命李彥爲總管,但一下看到李彥使眼色,改嘴說道:“任命李靖爲漠北道行軍大總管,李彥爲行軍參謀,指揮驍衛軍和漠北諸州兵馬,討伐薛廷陀部。”

李靖愣了:“皇上怎麼是臣爲大總管?我願相助永王爲副。”

李彥一笑:“李將軍,皇上可是給你機會,我還年輕,以後有很多機會,不着急。”

李靖明白過來,給李世民躬身施禮:“多謝皇上成全,臣定不負重託,讓漠北成爲大唐領土。”

這一來,房玄齡可是高興壞了,李彥越來越會處事。只有李績心裡不是滋味,他卻沒這樣的機會。沒辦法,誰讓自己和李彥一直不鹹不淡呢。李彥也清楚,說道:“李尚書,聽說你隨皇上征伐高句麗,有沒有興趣比一下啊?”

李績一笑:“那好,看看誰先結束戰事。”

李世民大手一揮:“好,各自準備,朕看看會不會和俊青一起班師回朝。”

這些人告辭離開皇城。李彥說道:“李將軍,整頓軍隊,集結糧草,什麼時候出兵就麻煩你了,我還有些事情要處理,有什麼命令,吩咐就行。”

李靖笑着說道:“永王客氣了,這些我來安排。”

李彥笑着離開了,他還有好多事情要處理呢,起碼要解決了李治的問題。

第108章 榮譽獎勵第140章 風雲長安(八)第43章 我要長大第141章 風雲長安(九)第212章 懷疑對象第234章 情殤(四)第269章 貶爲庶民第262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三)第123章 暗中較勁第188章 進入秦王府(二)第307章 再起波瀾(二)第388章 慾望第5章 原來是窮光蛋第69章 李大導演第284章 千里追蹤(二)第235章 到底誰的錯(一)第222章 兄妹情(二)第246章 重拾親情(二)第295章 再次被抓第190章 歷史真相(一)第444章 左傾產品(一)第7章 融入時代第247章 囂張公主(一)第414章 吐蕃亂(二)第220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六)第367章 女王的愛情(一)第216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二)第446章 左傾產品(三)第298章 爭鋒(三)第228章 初露鋒芒(一)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第271章 賢妻慈母第90章 狡詐戰術(一)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385章 和親(四)第184章 長安亂(二)第3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一)第11章 嘴快的壞處第452章 家天下(二)第385章 和親(四)第128章 暗流涌動(二)第43章 我要長大第350章 難解危局(二)第217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121章 稀屎大錘第282章 打黑不掃黃(六)第250章 麻煩不斷(一)第50章 定居長安(一)第30章 楊氏教子第357章 再入朝堂(一)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3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一)第259章 借題發揮(二)第370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409章 吐蕃驚變(二)第388章 慾望第443章 血火遼東(三)第395章 天下戰略(三)第63章 懲罰(一)第409章 吐蕃驚變(二)第280章 打黑不掃黃(四)第30章 楊氏教子第213章 撲朔迷離第14章 出手相救第58章 李二來了第268章 牢獄之災(二)第299章 爭鋒(四)第110章 再次出征第28章 逃亡(一)第149章 站隊(二)第18章 邀請第277章 打黑不掃黃(一)第99章 誰的戰果第219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五)第372章 帝王心第209章 初露端倪(一)第446章 左傾產品(三)第24章 驅虎吞狼(一)第44章 李淵的虛僞第365章 戰略制衡第243章 被召回京第56章 家事(二)第376章 震聾發聵第130章 不明就裡第23章 搬空洛南(二)第346章 避世海外第269章 貶爲庶民第147章 肺腑之言第320章 西域風雲(八)第232章 情殤(二)第328章 直言犯柬(一)第211章 超然地位第228章 初露鋒芒(一)第321章 張冠李戴的誤會267章 牢獄之災一第329章 直言犯諫(二)第245章 重拾親情(一)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第32章 都是故事惹的禍第59章 蹭酒來了
第108章 榮譽獎勵第140章 風雲長安(八)第43章 我要長大第141章 風雲長安(九)第212章 懷疑對象第234章 情殤(四)第269章 貶爲庶民第262章 初夏長安熱似火(三)第123章 暗中較勁第188章 進入秦王府(二)第307章 再起波瀾(二)第388章 慾望第5章 原來是窮光蛋第69章 李大導演第284章 千里追蹤(二)第235章 到底誰的錯(一)第222章 兄妹情(二)第246章 重拾親情(二)第295章 再次被抓第190章 歷史真相(一)第444章 左傾產品(一)第7章 融入時代第247章 囂張公主(一)第414章 吐蕃亂(二)第220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六)第367章 女王的愛情(一)第216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二)第446章 左傾產品(三)第298章 爭鋒(三)第228章 初露鋒芒(一)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第271章 賢妻慈母第90章 狡詐戰術(一)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385章 和親(四)第184章 長安亂(二)第3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一)第11章 嘴快的壞處第452章 家天下(二)第385章 和親(四)第128章 暗流涌動(二)第43章 我要長大第350章 難解危局(二)第217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121章 稀屎大錘第282章 打黑不掃黃(六)第250章 麻煩不斷(一)第50章 定居長安(一)第30章 楊氏教子第357章 再入朝堂(一)第174章 計高一籌(三)第369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一)第259章 借題發揮(二)第370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第409章 吐蕃驚變(二)第388章 慾望第443章 血火遼東(三)第395章 天下戰略(三)第63章 懲罰(一)第409章 吐蕃驚變(二)第280章 打黑不掃黃(四)第30章 楊氏教子第213章 撲朔迷離第14章 出手相救第58章 李二來了第268章 牢獄之災(二)第299章 爭鋒(四)第110章 再次出征第28章 逃亡(一)第149章 站隊(二)第18章 邀請第277章 打黑不掃黃(一)第99章 誰的戰果第219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五)第372章 帝王心第209章 初露端倪(一)第446章 左傾產品(三)第24章 驅虎吞狼(一)第44章 李淵的虛僞第365章 戰略制衡第243章 被召回京第56章 家事(二)第376章 震聾發聵第130章 不明就裡第23章 搬空洛南(二)第346章 避世海外第269章 貶爲庶民第147章 肺腑之言第320章 西域風雲(八)第232章 情殤(二)第328章 直言犯柬(一)第211章 超然地位第228章 初露鋒芒(一)第321章 張冠李戴的誤會267章 牢獄之災一第329章 直言犯諫(二)第245章 重拾親情(一)第305章 在經濟上打擊(二)第32章 都是故事惹的禍第59章 蹭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