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作死的李承乾(1)

可是,李承乾此時已經被妒火徹底燃燒,根本沒有李世民話裡的意思,只是繼續道:“兒臣覺得這些箴言還是能信的。第一,自古以來上天就有借童謠示警的例子,不論是秦朝的‘亡秦者,胡也’,又或者西漢時期的‘病已當立’,都說明了箴言的準確性,此次想來也定然準確無疑——就算八弟現在沒有起兵反叛,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人都是會變的,八弟此去堪稱志得意滿,不但擔負越州都督之職,在刺史不在的情況下可以主持越州大小事務,更身兼嶺南巡路使和嶺南安撫使之職,在特殊時期可以掌控嶺南一切軍政大事,可謂是位高權重。八弟畢竟年幼,一時半會兒被權勢迷醉了心竅,又或者被小人挑撥,這也是有可能的。”

“大哥慎言。”李泰連忙叫住李承乾,泥煤的你真是什麼都敢說啊:“箴言一說向來虛無縹緲,或許真的有箴言是上天示警,但更多的卻是人爲的。至於人心思變,八弟不是那樣的人,他之前也擔任過突厥大都護府大都護,執掌一整個大都護府的軍政大權,不也做的好好的嗎?”

“青雀閉嘴。”李世民這會兒已經氣樂了,聞言打斷李泰的話:“太子,你繼續說下去。”

“是。”可惜,李承乾的眼睛已經徹底被嫉妒和憤怒迷暈了頭,又哪裡聽得出李世民語氣包含的怒意?只以爲李世民是真的繼續讓自己說下去,他根本就沒有看到周圍羣臣們那怪異的表情,更沒有注意到長孫無忌眼中的絕望。

“兒臣還有更能證明八弟懷有異心的證據,就是私下培養心腹。父皇可曾知道?八弟竟然在私底下開設了一個所謂的問田書苑,這個書院專門蒐羅天下孤兒和貧苦人家的孩子作爲學生,一個世家子弟都沒有,這究竟是處於什麼目的?還用兒臣說嗎?

八弟將這些學生聚集起來之後,將天書的內容傳授給他們,足足七年時間,八弟培養了上萬名優秀的學子,每一個都可以擔當大任......父皇你說,八弟要是沒有異心,他爲什麼要培養這麼多人才?”

“大兄。”李恪也急了——這個坑爹的李承乾,你這是要把你爹的謀算徹底抖露乾淨的意思啊。

“你閉嘴。”李承乾厲斥道:“我說話,哪裡有你插嘴的地兒?”

“......”李恪立馬閉嘴,反正我已經提示過你了,你非要繼續作死,那我也沒有辦法。

“沒事,恪兒別插嘴,讓太子繼續說下去,你還知道些什麼?”經過了初時的憤怒,李世民的語氣平靜了許多。但只要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時候的李世民越是平靜,等他爆發的時候就越是恐怖。意識到這一點的衆臣不由將可憐的目光投向李承乾,作死一時爽,轉眼火葬場,你做了這麼大的死,不知道你的太子之位還能不能保得住?

同時太子黨們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心中不由大罵李承乾作死。不過在痛罵的同時,心思也紛紛活絡起來,李承乾作這麼大的死,太子之位就算是不李恪丟掉,只怕也保不了多長時間了,自己作爲太子近臣,是不是現在就重新物色一個靠山呢?畢竟真等太子被廢,自己只怕也會跟着灰飛煙滅。

李承乾你也別怪我們背叛你,誰想到你會這麼坑爹呢?更重要的是你不但坑爹,連我們都一塊坑了,你要是沒有了太子之位,我們這些太子近臣還算個屁啊?要是不快點找一個新的靠山,還不得被敵人搞死?

只是究竟選擇哪一位呢?

越王肯定是最佳的選擇,只是自己這些人作爲太子心腹,平時可沒少和越王府作對,這仇早就結下了,就這麼投靠過去,只怕會被冷落啊。何況越王遠在嶺南,就算自己想要表忠心也沒地方表去,首先pass。

既然越王不行,那就只能從魏王吳王以及晉王中挑了,魏王作爲嫡次子,在所有皇子中應該是機會最大的一個,可是和越王一樣,東宮和魏王府雙方可沒少互懟,仇比越王的還要深,投過去被老對手笑話倒也罷了,關鍵還是會被冷落啊。

吳王英明神武,也是一個不錯的對象,不過他畢竟有前隋血脈,榮登大寶的只怕機會不大啊,pass。

晉王雖然也是嫡子,但年紀比越王還要小一歲,勢力更是天差地別,連魏王都不一定乾的過,他真的能幹的過越王嗎?

......

一時間,太子黨們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李承乾可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自詡爲心腹的近臣們pass掉了,還在那裡抑揚頓挫的宣讀兩李貞的罪狀:“如果說私自培養人才還能說是八弟在爲國選材,尤可原諒的話,那接下來就足以說明八弟的用心了——他竟然私自訓練士兵。

父皇,諸位大人有所不知,八弟麾下有一支名爲少年軍的秘密軍隊,人數足有三萬之巨,乃是他花費鉅額錢財私自訓練而成,據說勇不可當,論戰鬥力甚至還在玄甲軍之上。私自訓練軍隊,數量巨大,這還不能說明八弟包藏禍心嗎?”

“什麼?”這件事知道的人還真不多,頓時所有人都是大驚,李貞在暗地裡竟然有這麼大的力量?不但私自培養人才,還暗地裡訓練軍隊?這......難道他真的有別樣心思嗎?這下可要好好考慮一番了。

“夠了。”李世民真是氣瘋了,他真是沒想到,李承乾竟然將少年軍的事情說了出來,少年軍他自然是知道的,這是李貞獨自出錢,親自挑選合格的幼童,耗費五年十年訓練而成,戰鬥力突破天際。

原本他的確對李貞此舉懷有疑心,覺得李貞是在圖謀什麼,不過一切的懷疑都隨着那一日,李貞和他秘密交談過後,而煙消雲散。

雖然李貞在秘密交談中並沒有和他說訓練軍隊究竟是爲了什麼,但他又如何不明白?想要實現李貞心目中的那個夢想,有一支完全由他自己掌控的精銳軍隊是必要的先決條件。

只是這是他們父子兩個的秘密,別人或許知道有這麼一支軍隊,具體的情報卻都不甚瞭解,甚至連少年軍的具體數量恐怕都不會清楚,真正知道這支軍隊詳細情報的,除了李貞和自己之外,也只有那個無處不在的歃血盟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朋友’第兩百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第六十二章 換封地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第六十七章 反擊+秘密武器(四千字)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六十五章 敵人上來了+反擊開始+噴火炮再發威(五千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懷鬼胎(1)第二百六十四章 扔出去一大塊肥肉(2)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洋地圖(2)第兩百七十二章 最終目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厥漢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密道第十五章 水泥(1)第六十二章 換封地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結局(上)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任?第九十八章 諸皇子獻禮(2)第兩百三十七章 受罰第一百零五章 作死的李承乾(1)第四十八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七十四章 雜事一大堆(1)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輕鬆生擒第一百四十二章 九流十家之第十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上架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慘烈的橫行號第三百四十四章 父子交心(六千字)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一百一十章 投降(2)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一章太亂,不好起名字第一百零九章 君臣秘議第十八章 飛蛾——金牙(三千字)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六章 大買賣(二合一大章)第八十一章 蕭銳的憤怒第兩百三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九十一章 勸說和加入(四千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葛朗臺·羅第一百五十八章 門開了……第七十五章 宴會驚變第五章 溫馨時光(四千字)第二十八章 視察產業之瓷窯第十七章 罪惡之城第九十二章 獻俘大典(13)之大閱兵結束,陰謀咂起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後第八十二章 撤都護府,劃分州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惡行第四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三十一章 全員落網第四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一十章 李道安的運氣第六十章 未來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武媚娘到來(四千字)第五十三章 咱家的事,你也該知道了第兩百三十三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七十九章 這一章求訂閱,求收藏,求月票第八章 神功第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一百零八章 獻俘太廟,洋相百出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章 石見銀礦(2)第四十七章 開炮!第一百二十章 神機營之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二十二章 燕妃的告誡第四十五章 慫恿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一章太亂,不好起名字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比武開始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父子交心(六千字)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第二十九章 準備動手+跑路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九十章 原因第二百七十章 留情(第三更)第三百零三章 不得不賞賜卻又賞無可賞第五章 天竺戰事第一百七十章 敬畏之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竺戰事第二十七章 奔三好藍瘦、好想哭第一百一十九章 衝突將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問題(四千字)第一百一十章李世民的想法第八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一百三十章 標題名字很重要嗎?第三十章 小野姊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三章 老爺爺第兩百三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二章 投降?挑釁?第九十九章 罄竹難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苦與良知
第一百六十二章‘朋友’第兩百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第六十二章 換封地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第六十七章 反擊+秘密武器(四千字)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六十五章 敵人上來了+反擊開始+噴火炮再發威(五千字)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懷鬼胎(1)第二百六十四章 扔出去一大塊肥肉(2)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洋地圖(2)第兩百七十二章 最終目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厥漢化第一百六十五章 密道第十五章 水泥(1)第六十二章 換封地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結局(上)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任?第九十八章 諸皇子獻禮(2)第兩百三十七章 受罰第一百零五章 作死的李承乾(1)第四十八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七十四章 雜事一大堆(1)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輕鬆生擒第一百四十二章 九流十家之第十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上架了第兩百九十一章 慘烈的橫行號第三百四十四章 父子交心(六千字)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一百一十章 投降(2)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一章太亂,不好起名字第一百零九章 君臣秘議第十八章 飛蛾——金牙(三千字)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六章 大買賣(二合一大章)第八十一章 蕭銳的憤怒第兩百三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九十一章 勸說和加入(四千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葛朗臺·羅第一百五十八章 門開了……第七十五章 宴會驚變第五章 溫馨時光(四千字)第二十八章 視察產業之瓷窯第十七章 罪惡之城第九十二章 獻俘大典(13)之大閱兵結束,陰謀咂起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後第八十二章 撤都護府,劃分州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惡行第四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三十一章 全員落網第四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一十章 李道安的運氣第六十章 未來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一章 武媚娘到來(四千字)第五十三章 咱家的事,你也該知道了第兩百三十三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七十九章 這一章求訂閱,求收藏,求月票第八章 神功第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一百零八章 獻俘太廟,洋相百出第八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章 石見銀礦(2)第四十七章 開炮!第一百二十章 神機營之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二十二章 燕妃的告誡第四十五章 慫恿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一章太亂,不好起名字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二十八章 比武開始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父子交心(六千字)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第二十九章 準備動手+跑路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九十章 原因第二百七十章 留情(第三更)第三百零三章 不得不賞賜卻又賞無可賞第五章 天竺戰事第一百七十章 敬畏之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竺戰事第二十七章 奔三好藍瘦、好想哭第一百一十九章 衝突將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問題(四千字)第一百一十章李世民的想法第八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一百三十章 標題名字很重要嗎?第三十章 小野姊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三章 老爺爺第兩百三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二章 投降?挑釁?第九十九章 罄竹難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苦與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