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

楊本滿是誰?

朝中的衆人都是知道的。

雖然以前他老盯着楚王殿下咬,讓人對他的彈劾的公信力有所懷疑。

但是,今天這個情景,確實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啊。

他這是開始轉移目標了嗎?

”大唐能夠製作鐵料和精鋼的作坊不是隻有長孫家,這需求上來了,貨不夠,這纔是價格上漲的原因。至於囤積居奇?哼!荒謬,荒謬之極!”

長孫無忌自然不會接這個鍋,要不然,這名聲可就壞了。

雖然這是世家勳貴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但是偷偷的做可以,擺在檯面上就不行了。

“那你說長孫家庫房裡的那些鐵料和精鋼,爲何不拿出來賣?不是囤積居奇,是什麼?”

楊本滿顯然是多少做了點功夫,不管是真的掌握了確實證據,還是推測出來的結果,反正長孫無忌是不敢直接否認自家庫房裡有大量鐵料和精鋼了。

“楊御史,你既然知道長孫家的庫房裡有一些鐵料和精鋼,就應該知道這些鐵料和精鋼是要準備用來交付給人家的。之所以一直還在庫房裡,那是因爲貨不夠,正在籌集呢。”

還好年前觀獅山書院的貨沒有交付,要不然這次還真有點麻煩。

長孫無忌暗暗慶幸。

當然,真要是出了問題,他也可以完全把事情推脫給下人,自己是被矇蔽的。

這個套路,他又不是不懂。

不過,能夠不走這條路,最好就不走。

畢竟,如果那樣說了,就坐實了長孫家囤積居奇的事情,在陛下那裡……

“準備交付給人家?交付給誰?莫不成是左手交給右手?”

楊本滿覺得長孫無忌已經黔驢技窮了,連這樣的藉口都找得出來。

“哼,交付給誰,本來我是沒有義務跟你說的。不過,省得你再以爲我心虛,告訴你也無妨。”長孫無忌冷哼一聲,“這些貨,都是給觀獅山書院準備的,本來年前他們就要的,但是……你知道的,一時半刻,哪來的那麼多精鋼?”

長孫無忌這麼一說,很多人基本上就相信了。

雖然長孫家和楚王府似乎不大對付,但是觀獅山書院要採辦大量的精鋼,不找長孫家的作坊也不行。

再說了,世家勳貴之間,彼此有些齷蹉,有些爭吵,在很多人看來,也都是正常的。

這並不妨礙大家在需要的時候進行合作。

畢竟,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不過,對李寬比較瞭解的房玄齡和程咬金倒是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觀獅山書院年前就找長孫家採辦精鋼,但是到現在也沒有拿到貨。

以李寬的德性,會就這麼一聲不吭?

明擺着長孫家這是在掐他的脖子啊。

至於觀獅山書院是不是真的找人家買了精鋼,這個他們倒是不懷疑。

就如同很多人想的一樣,放眼長安城,要買大量精鋼,不找長孫家,找誰?

而據說觀獅山書院第一高樓格物大廈的建設過程中,就曾經大量的使用了鋼條,所以如今繼續採辦,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給觀獅山書院準備的?”

要說楊本滿對長安城中哪個勳貴了解的比較深,李寬絕對是能夠排上前幾名。

所以,長孫家跟楚王府不對付的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

哪怕長孫無忌說的是真的,那麼連他都可以看出來長孫家是在故意給觀獅山書院的建設使絆子,楚王殿下會看不出來?

這麼一想,楊本滿就對長孫無忌的解釋多了幾分懷疑。

“沒錯,怎麼,你不信?”

到了這個地步,長孫無忌的氣勢反倒是回來了。

“哼!信不信不重要,既然趙國公你說是爲觀獅山書院準備的,那我就套用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的一句座右銘:事實勝於雄辯。”

到了這個地步,楊本滿雖然不甘心,但是一時半刻,還真是不知道怎麼繼續懟下去了。

即使要繼續彈劾,也得等自己再掌握進一步的消息,要不然,肯定不會有什麼結果。

見到楊本滿偃旗息鼓了,長孫無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看來,這段時間囤積的精鋼,都不能隨便放到市面上售賣了,要不然,楊本滿這個傢伙肯定會再來咬自己一口。

不過,如今的大唐,鐵料和精鋼,簡直就像是硬通貨,短時間不出售,倒也沒什麼。

長孫家家大業大,不會因爲這些貨而導致銀錢緊缺。

說不準,過段時間精鋼價格更高了,自己還能多掙一筆錢呢。

“陛下,這楊御史彈劾的事情,趙國公已經解釋清楚了。但是這鐵料和精鋼價格大幅上漲之事,卻是客觀存在,並且也確實已經給大唐帶來了一些影響。藉着這個機會,不如商討一下如何降低它們的價格。”

房玄齡作爲尚書左僕射,對於兵部、工部、戶部之間的齷蹉自然很清楚。

這件事,很難說是誰對誰錯。

甚至可以說,沒有誰是有錯的。

但是,之間作爲尚書省的老大,下面幾個部門在鬧騰,怎麼把這事給解決了,就是眼下必須考慮的問題了。

再說了,鐵料和精鋼的價格太過高昂,也着實不是個好事。

畢竟,農戶們的農具,很多都是需要用到鐵料的。

“房相說的是,陛下,當務之急,確實要議一議如何降低鐵料和精鋼價格了。“

溫彥博也站出來支持房玄齡的觀點。

整個早朝,只說了一句話的李世民,看到局面終於恢復正常了,也是鬆了一口氣。

看來,長孫家還是識大體的。

“其實,只要禁止使用精鋼用來製作房屋,觀獅山書院訂購的那些精鋼,就可以放到市面上來平抑價格,並且,今後可預測的需求少了,精鋼價格自然就不會繼續上漲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禮部尚書盧寬,也站出來提了這個建議。

不過,他心裡面打的是什麼主意,好多人都懂。

“瞎扯,那以後糧食價格上漲了,你是不是說不允許大家一天吃三頓,這樣需求就少啦?鹽價上漲了,是不是就不允許大家煮菜多放鹽啦?”

程咬金一直忍着沒說話,如今看到盧寬跳出來出餿主意,目標很明顯是衝着自己女婿去的,立馬就不樂意了。

論護短,程咬金敢說第二,就沒有幾個人敢說第一。

有理沒理,先跟你互噴一頓,一言不合,說不準就開幹了!

程咬金在朝堂上的一貫表現,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盧寬原本還想坑一把李寬,不過看到居然把程咬金給吸引出來了,立馬就一副我什麼都沒說的模樣。

我不跟你們這些粗魯武夫計較!

“一禁了之,不是辦法,這將士們使用的刀劍,也都是精鋼打造,難不成讓大家都不用刀劍?”

尉遲家跟程家和楚王府的關係都不一般,自然也要站出來聲援一下。

就連一直不怎麼在朝堂上出聲的李靖和秦瓊,也都表示不同意盧寬的意見。

“陛下,這鐵料價格的下跌,歸根結底,還是要加大生產。只要市面上出售的多了,價格自然就回落了,當務之急,應該是考慮怎麼增加鐵料的生產。”

戴胄作爲戶部尚書,對於貨物價格的變化,還是有一番自己的看法的。

“這個道理,大家自然是懂的。但是把鐵礦冶煉成鐵料,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呢?而把鐵料打造出精鋼,就更是費時費力的事情。短時間內,想要大幅度的提高產量,那是不現實的。”

長孫無忌看了一眼戴胄,一副不是我長孫家的作坊不支持增產,實在是無能爲力的模樣。

房玄齡:“戴尚書,我記得長安城城南有一座鐵礦山是屬於戶部的吧?”

“沒錯,着實如此。趙國公府上的管家和楚王府的人,好幾次都提出要收購這座礦山,但是我一直沒有同意。”

戴胄其實是有點要讓朝廷自己開採鐵礦,鍊鐵鍊鋼的想法,但是此事關係太大,背後涉及的利益太複雜,不敢貿然提出。

“楚王府也提出要購買這座鐵礦山?”

閻立德心中一動,覺得讓鐵料價格降下來的事情,說不準還真有成功的可能。

而御座之中的李世民,也是眉頭皺了皺,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沒錯,很多年前他們兩家就提出來了,而在上個月,楚王府的戶曹參軍許敬宗更是親自拜訪了老夫,爲的就是購買這鐵礦。”

戴胄覺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倒也不怕說出許敬宗曾經拜訪過自己的事情。

而長孫無忌聽到這裡,心中卻是不由得冷笑一聲。

呵呵!

這許敬宗,年前找自家買鋼條沒有得逞,莫非還想自己興建鍊鐵作坊?

莫非那個李寬還真以爲挖鐵礦就跟挖煤礦一樣,那麼好加工的嗎?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有本事,觀獅山書院就別從自己購買一斤鋼條!

“戴尚書,要是楚王能夠讓鐵料和精鋼價格降下來,這戶部的鐵礦是不是就可以出售給他?”

程咬金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自信,聽說楚王府三番五次想要購買戶部的鐵礦山,心中就覺得自家女婿可能是有更好的鍊鐵方法。

這些年,楚王府出產的新奇物件實在是太多了,不斷的顛覆長安城勳貴的認知。

“程將軍,誰能讓長安城的鐵料和精鋼價格在三個月內迴歸到去年年初的水平,戶部這座鐵礦山,送給他又有何妨?”

長安城周圍雖然有鐵礦,但是並沒有那種特別巨大的礦藏。

戶部的也好,長孫家的也好,亦或是楚王府這幾年收購的礦藏,都是小礦山。

當然,這個年代對鋼鐵的需求,遠遠沒有後世那麼誇張,所以小礦山,倒也勉強夠用了。

而礦山不大,價值自然就不會特別高,雖然戶部這座礦山相對來說比較大,但也就那樣。

這纔是戴胄敢直接說出把鐵礦山送出去的話的原因。

真要是一座金山銀山,借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這樣說啊。

真當李世民這個皇帝是好糊弄的呀?

“三個月?迴歸到去年年初水平?戴尚書,不是我說句喪氣的話,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長孫無忌雖然也看上了那座鐵礦山,但是卻覺得戴胄提出的條件,根本就沒有任何誠意。

在他看來,整個長安城,有能力讓鐵料和精鋼價格下跌的,只有長孫家。

而這戴胄明顯是想要給自己挖坑啊。

看着好像很捨得一樣的送出一座礦山,實際上卻是根本不可能拿到手。

到時候,長孫家要真是千辛萬苦的提高產量,把價格壓下去一些,但是達不到去年年初水平,那就白忙活一場了。

不僅礦山沒有拿到手,價格壓下去了,自己掙的錢財也變少了。

“去年年初的價格水平,跟幾年前相比,本來就上漲了不少。趙國公,我不覺得這個要求有多麼過分。”

戴胄看到長孫無忌那副鄙視的表情,臉色一黑的說道。

比家世,戴胄是比不過長孫無忌的。

但是,比資歷,自己絕對力壓長孫無忌。

雖然沒有明顯證據,但是要說最近一年的鐵料價格上漲,沒有長孫家在裡面推波助瀾,他是怎麼也不相信的。

如今居然還敢給自己鄙視的眼神……

“戴尚書居然認爲這個要求不過分,我也是無話可說的。”

長孫無忌一副提前甩鍋,到時候鐵料價格跌不下來不要再怪長孫家的意思。

“哼!長孫家的作坊做不到,並不代表其他人做不到。長安城裡,不管是哪家作坊,只要是能夠做到,戶部這座鐵礦山,就送給他了。”

戴胄的話說完,並沒有得到其他大臣的迴應。

“陛下,茲事體大,一時半刻不一定就有結論,微臣建議今天先跳過不提,明日再議。”

雖然討論如何降價是房玄齡提出來的,但是,如今的局面,顯然是沒有必要繼續討論下去了。

緩一緩,退朝後各自再想一想,明日再說,顯然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建議。

“那衆位卿家就回去再好好想一想,如何應對這副局面,明天早朝再議吧。”

李世民也不指望什麼事情都是一提出來就立馬有答案,這是不可能的。

跟後世一樣,大會上討論的東西,全部都是事情溝通過的,開會更多的是走一個流程。

大唐也不例外,但凡是有什麼重要的決議,特別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事情,往往都是李世民和朝中重臣事前商討過了的。

有了李世民這話,今天早朝的第一個議題就算是跳過去了。

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第960章 沒底線的帶路黨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915章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祝大家新年快樂)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1501章 給你們安排的妥妥的(求月票)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32章 報復第1038章 調教晴兒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1042章 樂極生悲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1421章 立馬動手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487章 走了大運的楊七娃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84章 佈滿了汗水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485章 但是萬一不是呢?第1517章 抽菸第1190章 李耿講故事第301章 俘虜的用處第1053章 捕奴船第177章 贈品第902章 小康之家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76章 開府建牙第36章 最大贏家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557章 小零件意義不小第1465章 勸說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793章 建樓也能促進科技發展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276章 炒茶第141章 小日子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391章 房玄齡的顧慮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1295章 什麼都能扯上草原戰略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第1436章 兩手準備第1414章 朝會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539章 放權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1359章 太子港的變化第276章 炒茶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556章 勝利來得比想象的還要簡單第1277章 都是烏合之衆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458章 是誰再次躺着中槍了?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686章 借鑑第1296章 煤油燈第302章 投名狀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10章 誰是傻瓜第1555章 京華風雲
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第960章 沒底線的帶路黨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915章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祝大家新年快樂)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1501章 給你們安排的妥妥的(求月票)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32章 報復第1038章 調教晴兒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1042章 樂極生悲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1421章 立馬動手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487章 走了大運的楊七娃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84章 佈滿了汗水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485章 但是萬一不是呢?第1517章 抽菸第1190章 李耿講故事第301章 俘虜的用處第1053章 捕奴船第177章 贈品第902章 小康之家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76章 開府建牙第36章 最大贏家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557章 小零件意義不小第1465章 勸說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793章 建樓也能促進科技發展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276章 炒茶第141章 小日子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391章 房玄齡的顧慮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1295章 什麼都能扯上草原戰略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第1436章 兩手準備第1414章 朝會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539章 放權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1359章 太子港的變化第276章 炒茶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556章 勝利來得比想象的還要簡單第1277章 都是烏合之衆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458章 是誰再次躺着中槍了?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686章 借鑑第1296章 煤油燈第302章 投名狀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10章 誰是傻瓜第1555章 京華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