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不可能?
朕聽說王浪軍曾說什麼道人,於狄家橋利用竹竿製造粉末迷霧,興風作浪,奪取了國舅爺的前往狄家提親的彩禮。
當時難以分辨真僞。
此時細心推敲,不難猜出那是王浪軍的託詞,一切都是王浪軍制造出的事端。
如今又在渭水上重演。
你能說兩者之間沒有聯繫嗎?
行了,你先別急着解釋什麼,先想想一下,這兩件事都是王浪軍所爲,他圖什麼?”
李世民一邊擺手制止魏徵插言,一邊據理提出癥結。
這一問題對於他來說至關重要。
眼下,他雖然沒有班師回朝,但是沒有攔阻他迴歸長安,派遣密探傳遞長安城內的宮鬥戰況沒難度。
相反,他掌握着宮鬥戰況的進程。
只是無法決定班師回朝的結果,加上宮鬥主謀沒有浮出水面,不急於迴歸。
這源於他真的害怕了。
第一,他怕這一切都是王浪軍的謀劃,迴歸長安只是自取其辱,身敗名裂的下場。
只因鬥不過先天。
雖然先天高手沒有斬殺千軍,萬軍之力,但是先天高手施以斬首行動,沒人擋得住。
因此,他在顧忌屢次針對王浪軍一家人,結下死仇的情況下,真心忌憚王浪軍的報復。
第二,他知道李淵率領暗影軍參與宮鬥,回去之後很尷尬。
畢竟要面對父皇,上演父子仇殺戲碼,於情於理,於天下輿論都是一大笑話。
世人會怎麼看待這場宮鬥?
估計下意識的會想到,這是他逼父弒兄的報應。
不但引發父皇懷恨,藉機重登大寶,而且導致太子皇子篡位,何其可笑?
這讓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第三,暗中謀朝篡位之人沒有露面,不是迴歸逆轉朝局,剷除異己的最佳時機。
第四,他想把皇位還給父皇,一心偏安一隅參悟天書,問鼎長生之道。
畢竟他召喚忠於他的將士畫地爲王,沒人可以威脅到他的生命。
除非王浪軍出手,安逸一方不是問題。
而這是最好的結果。
只是他不確定王浪軍的動機,以及能不能參悟天書,懷疑天書被王浪軍掉包了。
正因如此,他不相信王浪軍,認爲王浪軍既然製造出狄家橋截取彩禮,謀害國舅爺一事,又屢次出現在謀朝篡位事件當中,結合昨夜的遇襲與狄家橋事件相仿,不得不懷疑王浪軍心懷叵測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王浪軍在朝中沒有人脈,或是勢力幫襯他成事,亦或是王浪軍隱藏了勢力人脈,就像是長安城內出現神秘軍隊一樣,或許就是王浪軍的暗棋,所以他懷疑王浪軍在逐步篡位。
通過逐步削弱他這位皇帝的尊威。
連帶剪出他的心腹,像蠶食桑葉一樣,逐步削弱他的實力與威信。
這從屢次謀朝篡位事件,以及無量山一行損傷慘重之中證明一切。
相反,在這一前提下,王浪軍達到了目的,再以先天之資強勢崛起,指點江山,讓所有人畏懼他,擁護他登頂。
這是何等謀略,想想都不寒而慄。
好可怕。
正因如此,他在忌憚王浪軍的同時,反身抵達隴伊村示好王家人,在王家人強勢反擊的前提下,他越發覺着王浪軍圖謀他的江山。
是以,他稱病與查探水道拖延時間,坐等時機的同時,亦在防範王浪軍的保安隊的行蹤。
擔心保安隊尾隨殺來,收拾宮鬥殘局,做漁翁。
總之,他顧慮重重,拿不定主意,故而追問魏徵求證一下。
魏徵傻眼了,心說,這下麻煩了。
饒是他聰明絕頂,也摸不準王浪軍的動機。
畢竟王浪軍被皇上壁上死仇對立面,換誰來都會展開報復行動。
除非沒有報復的智慧與實力,隱忍不發。
而王浪軍強勢崛起,結合皇上分析王浪軍的動機不純,讓他對王浪軍產生質疑。
人心是自私的。
那個男兒不想稱王稱霸?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是個男人都想的事,王浪軍也能免俗嗎?
假設王浪軍圖謀不軌,一直以來都在逐步削弱皇上,謀朝篡位,那麼問題來了。
第一,這種心機智謀逆天了,堪稱恐怖。
第二,事態惡化到這一步,若是王浪軍的謀劃,就會以先天之資指點江山,誘拐皇上班師回朝,再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揭發皇上手中的天書是假的,以真天書,天之子的身份登頂,誰敢不服?
這樣做不但可以報仇雪恨,打皇上的臉,宣揚皇上多行不義的醜事,昭告天下收買人心,而且反襯出王浪軍的高貴身份,正義,實力,碾壓不服,天命所歸。
在這種形勢下,估計沒有人反抗。
試問誰會忤逆天道,得罪先天高手?
若是事態演變到這一步,滿朝文武絕對會順應潮流,擁護王浪軍上位,貪圖天書傳承,長生之道。
因爲王浪軍已達先天境界,打破了古往今來的修道限制,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無論是勢力碾壓,還是私利作祟,沒有人擋得住長生誘惑,以及對上先天高手存心作死。
平心而論,魏徵一念至此,不禁在心中吶喊:厲害了我的哥,俏郎君啊!
你這是要逆天啊?
硬是把皇上逼到這一步,古往今來沒誰了。
這是挖坑,連環坑,逐步地讓皇上入坑,促成你的絕世風姿與帝位,老牛逼了。
嚇不死個人咋地?
就連本相也……魏徵越想越怕,但面對皇上的審視表面如常的說道:“皇上聖明,思慮萬全。
只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王浪軍心懷叵測。
以及勾結宮中奸細謀朝篡位之人未能浮出水面,迫使皇上懷疑王浪軍的動機,實屬正常。
但王浪軍如實不改初心,對李唐江山沒有異心,又當如何?
還望皇上聖裁?”
“哦,魏愛卿也是這般見解,看來與朕想到一處,那就再等等看吧。”
李世民見他不改死諫的秉性,不露聲色的回了一句,遂轉向長安方向,心說,這個時候朕還能相信誰?
在朝在位執掌天下,表面上高高在上,暗地裡還不是被朝臣陽奉陰違嗎?
孤家寡人不外於是。
而如今,朕被王浪軍逼到絕境,距離身敗名裂的時間不遠了,一敗塗地事小,變成遺臭萬年,朝臣的替死鬼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真的如此嗎?
朕好悔,悔不當初沒有斬殺王浪軍這個庶子,禍患……
“報,南岸傳來消息,宮鬥戰況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