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平緩着自己的呼吸,儘量不想着去批評弟弟妹妹思考問題的方式。
弟弟妹妹出生在這李唐的天家,思考問題與處世的方式多多少少有點與衆不同。
寧兒低頭時看殿下時而皺眉,又道:“殿下,許久沒有出去散心了。”
李承乾頷首道:“嗯,尋個方便的時候,我們出去走走。”
“嗯,也好。”
崇文殿安靜的時候也很安靜,不熱鬧的時候,這裡還透着一股涼意。
在這個天氣轉暖的時節,陽光不算毒辣,但嗮久了還是覺得酷熱。
坐在涼快的崇文殿,還有些睡意襲來。
“殿下,是否睡會兒?”
寧兒的話語在耳邊。
●ttκǎ n ●Сo
小福腳步匆匆而來,近來她又胖了許多,走路時臉上的肥肉還會跟着動,還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孩童的年紀。
她雙手遞上一份奏章,道:“殿下,這是杜荷送來的。”
李承乾接過奏章,道:“他人呢?”
“說是先回去了,等殿下的回覆。”
李承乾打開奏章,看着裡面的內容,涇陽縣的作坊順利開建了,但也並不是絕大多數的村民都願意來作坊勞作。
杜荷是個很實誠的人,他給那些願意進工坊勞作的人優厚待遇,可依舊有三五個刺頭刁難,鬧事。
還有些近日來的近況,許敬宗結交了杜荷之後,便招攬了一個叫上官儀的人。
神醫孫思邈住在杜府已有三天,還交代了這位老神仙一直唸叨着與東宮儲君坐而論道。
老神醫總歸是要留下來的,一個神醫如果能夠教出更多神醫就更好了。
擡眼看了一眼小福,李承乾囑咐道:“你去一趟孤的寢殿,將孤昨日編寫的微生物說的文章讓人送交給杜荷,再交給孫神醫。”
看小福還有些猶豫,想到這個丫頭也認字不全,又道:“你讓麗質幫忙找找那篇文章。”
“喏。”小福行禮之後,快步離開。
殿內又安靜了下來,眼前的開水也涼得差不多了,李承乾將奏章遞到一旁,“寧兒姐也看看。”
寧兒躬身道:“這是給殿下的信,奴婢看這不合適。”
“無妨,你是東宮的掌事女官,既然涉及東宮產業,你自然可以過問的。”
“喏。”
寧兒先是行禮,雙手接過奏章看着,問道:“殿下打算如何安排?”
李承乾揣着手道:“唐人都是艱苦的,也都是勇猛勤勞的。”
“可這世道不是人人都如殿下所想的這般。”
調走了一個強硬的縣丞,現在又遇到了地方地頭的刁難,李承乾嘖舌道:“按照杜荷所言,有些人好吃懶做,其實他們家中只要有一兩個壯勞力找事做,也不至於整日混跡成了地痞。”
如魏昶這樣的不良人,是積極向上的,也是樂觀的,可像他這樣的人並不多。
李承乾問道:“孤是不是,不該驅趕地方住着的這些鄉民?”
寧兒道:“河間郡王說過,從此以後涇陽就是一個東宮說了算的地方。”
言外之意是沒什麼是不可以的,只需要一個正義的理由罷了。
“做事要乾淨利落,不能拖泥帶水,能解決的事,就要徹底解決。”李承乾頷首喝下一口白開水,又道:“這是舅爺與皇叔,教會孤的道理。”
“給了他們一星半點的退讓,這幾個地痞就會更加得寸進尺,這種人是學不會忠良的,如地方惡霸,要對付他們只能從他們的依仗着手。”
言罷,李承乾想到了現在安排在涇陽的縣丞許敬宗,就寫了一封書信。
翌日,太子的書信到了杜荷手中,將這件事告知許敬宗之後,這位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的人物也就開始辦事。
他將幾名鬧事的地痞吊起來抽了一頓,而且是當衆吊起來抽。
那幾個地痞叫嚷着新來的縣丞與杜荷公子是一夥的。
當然是一夥的,人都住在杜家的府邸了。
許敬宗自然是沒有否認,而是將手中的鞭子揮得更兇了。
不僅讓涇陽本縣的鄉民觀之嘖舌不已,這件事也傳到了附近幾個縣。
由此,許敬宗算是給人留下了一個酷吏的印象。
杜荷又安排了一件事,讓魏昶帶着十來個不良人去了一趟平康坊,揍了幾個富家子弟一頓。
再讓程咬金大將軍的兒子,程處默出面在街上又揍了幾個人。
事情又過了兩日,許敬宗接下來什麼都不用做,那三個涇陽縣的地痞連夜就跑,甚至連自己的妻女都丟下不要了。
至此,造紙作坊順利開建,並且還給了願意進入作坊勞作的村民更多的好處。
地痞敢與新任縣丞叫囂,也是有他們自己的依仗。
可杜荷在長安也是有人脈的,當年在秦王府的舊人兄弟哥們也有這麼幾個,身份根本不是尋常權貴可比。
程處默出面之後,這件事很快就擺平,一切順利。
得知他們的依仗都被打怕了,那幾個地痞根本不敢久留在涇陽了,只是他們沒跑出多遠,又被渭南的官吏抓到,再一次落在許敬宗手中,之後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嚴刑拷打,捉拿入獄。
對付這種人需要酷吏出手,而且還要明正典刑,對杜荷來說與涇陽縣鄉民利益爲敵的人,就是與太子爲敵。
長安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各家權貴之間鄰里關係都還算是不錯的。
誰家孩子半夜捱了揍,第二日還沒開朝的時候,衆人都已一清二楚。
程咬金家的門風就很獨特,只要他一揍兒子,朱雀大街上附近十多戶人家都能聽到半夜嚎叫。
造紙作坊順利開建了,李承乾的心情很不錯。
“皇兄今日的心情看起來很好。”李恪也是一臉笑盈盈。
“是嗎?你怎麼看出來的?”
“皇兄,今日與弟弟多說了幾句話。”
李承乾道:“你近來都在做什麼?”
李恪作揖道:“在府邸練武。”
“嗯,挺好的。”
以往都是踩着開朝的時辰來太極殿,而後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站就是半天的聽政,今天竟然來早了。
不多時,早朝就要開始了,農忙時節剛剛過去,殿內的羣臣又開始爲大唐的國事爭論。
無非就是人口,賦稅,治理河道種種事。
現在大唐的人口是不多的,賦稅也收不全,治理地方又是一件捉襟見肘的事。
甚至有人提出進行一次人口大調查,將衆多隱戶都挖出來,來提高賦稅的徵收。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一旁聽着,普查?嗯……很前衛的想法。
掃視一眼朝堂,已很久沒有在早朝時見到舅爺,他老人家有很長一段時間沒來早朝了。
就這麼站着還是一言不發,睏意很快就來了。
殿內的話語聲越來越朦朧,睏倦的睡意襲來,聽到的聲音也逐漸開始忽高忽低,忽遠忽近。
直到聽身邊的李恪呼喚聲,睜開眼才見朝班上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知散朝。
一位老太監快步走來,行禮道:“陛下請太子殿下,吳王殿下去甘露殿用飯。”
李承乾與李恪相視一眼,氣餒一嘆只好跟着這位老太監走出太極殿。
晌午時分已是太陽高照,好在現在弟弟妹妹們也熟悉國子監,由李麗質與寧兒帶着她們去上課。
“皇兄,聽聞魏王已開始着手準備編寫括地誌了。”
李承乾揣着手一邊走着,點頭道:“挺好的。”
李恪又道:“近來父皇對李泰的褒獎也越來越多了。”
看皇兄的神色,他連忙又解釋道:“一直記着皇兄的告誡,可心裡總是氣不過。”
李承乾對他道:“伱好好在軍中學兵法,學治軍之策,將來也不一定比青雀差。”
“可是……”
正要再說,已走到了甘露殿前。
李承乾道:“行了,不用多說了,入殿吧。”
李恪垂着頭跟在皇兄身後。
甘露殿內,李泰已坐在這裡,一邊與父皇說着話。
李世民的神色頗有讚許之意,似乎對現在李泰說的這番話很滿意。
“陛下,太子殿下與吳王殿下到了。”
聞言,李世民這纔回首道:“坐吧。”
李承乾先行禮道:“謝父皇。”
三兄弟各自一張矮矮的桌案,飯菜端上了桌。
李世民又問起了李恪的近況,李恪則回答着他在軍中的種種事蹟。
殿內父子之間的氣氛很不錯,唯有太子李承乾蹙眉看着眼前的紅燒肉,沉默不語。
東宮有什麼新奇的菜色出現,在父皇這邊很快就會被複刻出來。
當然了,這也是因寧兒每天都會將東宮的起居記錄送到立政殿。
送了兩罐醬油給母后,宮裡能夠做出紅燒肉也不奇怪了。
只不過這紅燒肉的手藝並不好,表面有些許焦黑,再怎麼說也是紅燒,這種烹飪手藝並不是一學就會。
李泰又與父皇講話,說的還是他這些天看經卷典籍的心得。
李恪看向距離父皇最近的位置,皇兄正端坐着,目光看紅燒肉久久不語,從入殿行禮之後,就沒有說過話了。
“承乾,你這些天都在做什麼?”
聞言,李承乾這才擡頭回道:“孤這些天忙着帶弟弟妹妹。”
李世民的神色隨即一板,沉聲道:“朕知道你忙着照顧那羣孩子,東宮若還缺人手,朕讓你母后安排。”
“不用了,東宮人手夠了。”
又一句話駁回了父皇的好意。
李恪感覺天要塌了,皇兄怎麼能如此與父皇說話,現在的父皇就差滿臉寫着的都是四個字,不知好歹。
他撫着額頭遮住自己的神情,使勁向皇兄使眼色。
李泰則是氣定神閒坐着,如同入定一般,表情也波瀾不驚。
李世民再問道:“青雀與恪兒都有所建樹,你身爲儲君又是他們的皇兄,也不可怠慢。”
“父皇說的是。”李承乾直了直腰背,又回道:“兒臣打算去與那孫神醫論述醫學。”
李世民依舊板着一張臉,道:“怎麼?你還要行醫不成?”
“父皇,技多不壓身,兒臣很渴望知識。”
“知識?”一想到皇后的病情,李世民無奈道:“也罷,好好討教孫神醫之餘,你也不能耽誤自己。”
“兒臣不會耽誤的。”李承乾正色回道,這話是真心的,肯定是不能耽誤自己,將來還要做皇帝的。
李世民點頭示意,便有太監遞來的一份奏章。
“這是涼州發來的軍報,你們都看看吧。”
自今年大朝會之後,父皇,也就是這位皇帝定下了西征吐谷渾的計劃,五萬兵力,三路兵馬共擊吐谷渾。
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已帶着兵馬進入涼州。
李道宗,李大亮,侯君集先一步進入了吐谷渾地界,直取伏俟城,吐谷渾王伏允燒了城中的所有糧草,並且後撤到赤水源一帶。
唐軍與吐谷渾的第一次交戰還沒開始,吐谷渾王伏允就後撤了,這場戰役圍繞着青海展開,三路兵馬直搗伏俟城。
李世民沉聲道:“你們覺得此戰如何?”
李泰先回道:“父皇,兒臣以爲失去了伏俟城,只能逃亡西域,已是強弩之末。”
李恪道:“父皇,兒臣也以爲,此戰勝算在握。”
最後,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身側最近的兒子身上,看他還目不轉睛地看着軍報,蹙眉不語的樣子,道:“承乾,你覺得呢?”
不得不說,大唐的地圖繪製水平確實堪憂,地圖上的種種標記很潦草。
見這個兒子不理會,李世民再問道:“你是覺得有不妥之處?”
李承乾這纔回道:“父皇,我大唐與吐谷渾一戰並沒有真正的交鋒,伏允後撤或許是爲了尋求更好的地利。”
李世民頷首,示意繼續說下去。
“現在的吐谷渾王伏允困守赤水源,還掌握着絕大多數的兵馬,兒臣以爲他們只是一時後撤,遠遠算不上大捷,況且青海以西還有一大片的無人地帶,若大軍被拖入無人的高原地帶,便會被咬住。”
“如果能速戰速決是最好,一旦時間久了,付出的成本也更高了。”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喝下一口酒水,也沒聽說這孩子以前看過兵書。
分析得倒是不錯,而且這也正是李靖所擔心的。
儘管李承乾說得很對,李世民還是擺出一副不滿的神態,道:“看來朕這裡的飯食還是不合你的胃口。”
說起來太子殿下與陛下近來幾次用飯,從未動過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