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

麟德殿外,太子李亨快步而來,卻給高力士迎個正着。

“侄兒見過高叔。”太子李亨是高力士看着長大的,在私下裡對高力士執子侄之禮。

高力士隨侍李隆基數十年,是碩果僅存的東宮舊人,在李隆基心目中具有莫大的份量,就是太子李亨也不敢怠慢。

“老奴見過太子。”高力士執禮極恭:“太子可是要見陛下?”

“正是。還請高叔通稟。”太子李亨忙道。

“陛下有言,若太子是爲李昌國封賞一事,還是回去的好,此事不可更改。”高力士轉述李隆基的話。

“啊!”太子李亨很是震驚。

他此番前來正是爲李昌國封賞一事。原因無他,而是他認爲李隆基賞不及功,而李昌國對他極爲重要,曾經出手救援個他,再者,他欣沉李昌國的才華,因此,他決心要爲李昌國討回公道,要李隆基賞及於功。

“煩請高叔通稟。”太子李亨素知李隆基精明過人,能猜到他人心思,收攝心神。

“太子,你這是讓老奴爲難。”高力士略一猶豫,道:“陛下有嚴旨,不得回覆。”

“高力士,你莫以爲本太子敬你,你就可以爲所欲爲。”對於太子李亨來說,李昌國極爲重要,他一定要幫助李昌國:“你若不爲本太子通稟,本太子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太子李亨素來敬重高力士,很少有如此疾顏厲色之時,高力士一呆,打量李亨,道:“既然如此,太子請進。”

“你不去回稟?”太子李亨有些驚訝。

“太子有所不知,陛下有旨。若是太子堅執要進,就請太子進去。”高力士笑着回答。

太子李亨嘴巴張了張,再也沒有說出話來。看來,他的一舉一動都落入李隆基的算計中了。遇上這麼一個算無遺策的老子,還能說什麼呢?

一甩袖袍,太子李亨大步而入。一進麟德殿,只見李隆基靠在寶座上。眼睛半睜半閉,正在養神。

“兒臣見過父皇。”太子李亨上前一步見禮。

“免了。”李隆基睜開眼。在太子李亨身上一瞄,道:“等你多時了。來,過來坐。”右手朝身邊的錦墩一拍,很是親切的衝太子李亨笑笑。

“這個……會不會是遇鬼了?”太子李亨暗自奇怪,很是詫異。

以太子李亨的親身經歷,李隆基是一個嚴父,對他的兒子們要求極高。他雖有二十多個兒子,卻沒有一個能讓他看得上眼,即使是太子李亨也是矮個裡面挑高個,李隆基本人多有不滿。是以,從來沒有給太子李亨好臉色,更沒有如此這般親切,要他坐的經歷。

“父皇,兒臣不敢。”太子李亨猶豫一陣。

“來,過來,我們父子好好說說話。”李隆基右手朝太子李亨伸出。

太子李亨只得把手伸出。讓李隆基握在手裡。李隆基緊握着太子李亨的手,在手背上輕拍幾下,一臉的愛憐之色,扶着太子李亨坐在身邊,打量着太子李亨,一臉的欣慰之色:“好好好!”

一連幾個好字誇讚,這在太子李亨記憶中還是頭一遭,太子李亨有撞鬼的感覺。

“太子。這麼多年來,父皇一直壓着你,你受苦了。”李隆基笑眯眯的。眼裡盡是慈愛之色,道:“你心中有怨言。朕知道。”

“父皇,兒臣不敢。”太子李亨這些年被壓制得很慘,不僅李隆基在壓制他,就是李大林甫也在壓他。更讓太子李亨氣憤的是,每當李林甫壓制他時,李隆基的態度很曖昧,不置可否,即使眼睜睜的看着太子李亨被李林甫壓得死死的,也不會幫太子李亨說一句話。

久而久之,太子李亨就怨上了李隆基。李隆基挑明,這讓太子李亨大驚,差點摔倒。

“你莫要緊張,這是好事。你怨父皇,說明你還認父皇是你的父親,父皇歡喜。”李隆基右手搭在太子李亨肩上,示意他坐着不要動,道:“太子,你可知這些年來,你做的哪件事讓爲父最爲欣賞?”

這麼多年來,太子李亨就沒有一件事讓李隆基滿意的,這話還真把太子李亨給問住了。

“你最讓朕滿意的是朕這幾日裡發癡,不能醒來,你不僅沒有因此而心生不臣想法,反而四處奔走,想方設法要救父皇,這讓父皇最是歡喜。”李隆基打量着太子李亨,不住斷點,大爲欣賞。

自從李隆基發癡後,太子李亨就面臨着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可以取代李隆基而登上帝位。若他再施展些手腳的話,很可能成功,而他不僅沒有如此做,更是想方設法要救李隆基。

要知道,當上皇帝,是個巨大的誘,就是父子之情也可以不顧。李亨沒有這麼做,而是在做一個兒子該做的事情,這讓李隆基特別欣慰。

李隆基是九五至尊,是皇帝,也是人,他有七情六慾,有親情,有兒若此,此生何憾?

“父皇,這是兒臣該做的。”太子李亨心裡嚇得不輕。他當時有過這樣的想法,卻最終選擇了盡孝道。

“想想沒事,緊要處在做。”李隆基彷彿他肚裡的蛔蟲似的,把太子李亨的心思看透了。

這話差點把李亨嚇軟倒在地上。

“父皇知道,你是爲李昌國之事而來的。在說李昌國之事前,父皇先說點兒別的事情。”李隆基話鋒一轉,盯着太子李亨,問道:“太子,你可知這些年來,朕爲何眼睜睜的看着李林甫壓制你?”

“啊!”太子李亨這一驚非同小可,一蹦老高,直接跳起來,一臉的震驚之色。

以前,他還以爲李隆基老糊塗了,是非不分,辨事不明,被李林甫給糊弄了,這才眼睜睜的看着李林甫壓制他而不予理睬。哪裡想得到,李隆基心裡明白着呢,太子李亨這一驚非同小可,差點魂兒出竅。

“李林甫一直有廢你之心,兩次出手要把你往死裡整。你爲了自保,兩度休掉太子妃。”李隆基接下來的話,讓太子李亨更加震驚:“那時節,朕不理不睬,不幫任何一方,任由你們鬥來鬥去。你心裡對父皇失望透頂,一定會想,這還是父皇的兒子麼?哪有不幫兒子,任由外人來欺壓你的?”

李林甫一直想廢掉太子李亨,爲此而不惜栽贓陷害。曾經兩度逼得李亨休掉太子妃,方能自保。這讓太子李亨一直懷恨在心,直到他當上皇帝,決心要復仇,要把當年參與整他的那些人全部處死。幸得李泌勸諫,讓他打消了這一念頭。要不然的話,必然會上演一場血雨腥風。

也正因爲此事,李亨落得一個小肚雞腸的評價。

“你的怨氣,父皇難包容。”李隆基接着道:“你若僅僅是父皇的兒子的話,父皇無論如何也要幫你。可你是太子,要當皇帝的人,若是連李林甫都對付不了,你也不配成爲大唐的皇帝。連臣子都對付不了的人,不配成爲大唐的皇帝。”

太子李亨的嘴巴張了半天,愣是沒有說出一個字。

這些年來,他一直的懷疑,他是不是李隆基的親生兒子。若說是親生兒子的話,爲何李隆基不幫他,任由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對付他,即使把他朝死裡整,李隆基也不幫他,哪怕是說一個字的好話都沒有。若說不是親生兒子,又把他立爲太子。

聽了李隆基的話,他恍然大悟,李隆基是要磨鍊他,把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這些人當作磨刀石來打磨他。

李隆基說得沒錯,一個連臣子都對付不了的人不配當皇帝!

“嗚嗚!”太子李亨激動得哭了,眼淚涌出來,撲在李隆基懷裡,道:“兒臣錯怪父皇了。是兒臣錯怪父皇了。”

李隆基臉上盡是慈愛的笑容,拍着太子李亨的背,笑道:“你沒錯,朕也沒錯,這是皇帝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眼裡涌出淚水,道:“你大哥死得冤,都怪爲父辨事不明,爲奸人所乘。自此以後,爲父一直在心裡告誡自己,一定不能再讓朕的兒子死一個。父皇雖然沒有幫你,也不會讓你有生死之虞。”

“三庶之禍”是李隆基心中的痛,三個兒子被武惠妃陷害,被逼死。這教訓太過深刻了,李隆基一直埋在心裡,從未與人說過。今天,竟然從他嘴裡說出來,他的心緒也很激動。

太子李亨恍然,怪不得他兩次面臨絕境,只需要李林甫再進一步,就可以把他逼死,李隆基卻是下旨終止查案,把他解救出來,原因在這裡。

太子被李林甫所逼,兩度休掉太子妃,以求自保。然而,李林甫窮追不捨,一定要把太子李亨拉下馬,只需要再進一步,就可以得逞。就在這關鍵時刻,李隆基下旨終結案件,讓太子李亨死裡逃生。

“父皇,你爲何要告訴兒臣?”太子李亨很是驚奇。

這事若是李隆基不說,沒人知道,他完全可以爛在肚子裡。

“父皇知道你一定會爲了李昌國賞不及功之事而來。”李隆基一扶太子李亨,要他坐好,臉一肅,道:“朕爲你準備了兩道題目,你要好好做做。”

考較?太子李亨有些驚訝。

“以李昌國之功,就是封個一品爵位也沒問題,爲何父皇封他從三品爵位?這事,你要好好想想,這是其一。”李隆基開始出題目了,道:“吐蕃已經平定,大唐西進已是必然,誰統兵爲宜,這是其二。”(未完待續。。)

,!

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29章 龍爭虎鬥第8章 哥哥我要!第3章 不服就打服第10章 他真有辦法第23章 就打你!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25章 中亞泣血第24章 號令大漠第36章 一舉破城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下)第43章 破壺口第27章 郭子儀第8章 進入西域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3章 贊普的怒火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13章 你是我的第3章 我是監軍!第56章 挖挖挖……挖牆角!第19章 特勒滿川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1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4章 率先登城第43章 東方總督第23章 欽命將軍第5章 威震三軍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3章 哥舒翰第41章 一語解圍第15章 曲江池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41章 不戰而降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70章 全面圍城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2章 范陽精銳第34章 衝擊楊氏第17章 無上榮耀第53章 洗心革面第65章 搶!(下)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五)第39章 機會來了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60章 大擄掠第32章 決戰西域(八)第75章 攻佔石國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16章 盛大慶典第13章 縱橫千軍(上)第21章 各逞機鋒第16章 王維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16章 開路先鋒第90章 血流成河第32章 決戰西域(八)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75章 攻佔石國第55章 唐軍來了第37章 一言而決第55章 監軍第34章 李白的進步第38章 太子李亨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30章 妙計解困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56章 滅國危機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2章 范陽精銳第6章 唐軍來了!第11章 波斯復國第39章 機會來了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4章 參贊軍機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4章 戰果豐厚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3章 你是我的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下)第21章 搬弄是非第19章 一言而決第10章 援軍到來第36章 血染山崗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93章 末日到了第28章 李昌國Vs郭子儀第16章 開路先鋒
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29章 龍爭虎鬥第8章 哥哥我要!第3章 不服就打服第10章 他真有辦法第23章 就打你!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25章 中亞泣血第24章 號令大漠第36章 一舉破城第51章 越過積石山第1章 長安瘋狂了!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下)第43章 破壺口第27章 郭子儀第8章 進入西域第10章 阿布?穆斯林覆滅第3章 贊普的怒火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13章 你是我的第3章 我是監軍!第56章 挖挖挖……挖牆角!第19章 特勒滿川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5章 吐蕃都護府第1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4章 率先登城第43章 東方總督第23章 欽命將軍第5章 威震三軍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3章 哥舒翰第41章 一語解圍第15章 曲江池第57章 李隆基的考題第69章 血戰邏些(上)第41章 不戰而降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70章 全面圍城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2章 范陽精銳第34章 衝擊楊氏第17章 無上榮耀第53章 洗心革面第65章 搶!(下)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13章 安祿山殉國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五)第39章 機會來了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60章 大擄掠第32章 決戰西域(八)第75章 攻佔石國第24章 血戰石堡城(上)第16章 盛大慶典第13章 縱橫千軍(上)第21章 各逞機鋒第16章 王維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16章 開路先鋒第90章 血流成河第32章 決戰西域(八)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75章 攻佔石國第55章 唐軍來了第37章 一言而決第55章 監軍第34章 李白的進步第38章 太子李亨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30章 妙計解困第27章 高仙芝的對策第56章 滅國危機第43章 安祿山諂媚第2章 范陽精銳第6章 唐軍來了!第11章 波斯復國第39章 機會來了第10章 算計楊國忠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4章 參贊軍機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4章 戰果豐厚第23章 欽命將軍第13章 你是我的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下)第21章 搬弄是非第19章 一言而決第10章 援軍到來第36章 血染山崗第20章 高仙芝的決心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5章 詩仙李白(下)第93章 末日到了第28章 李昌國Vs郭子儀第16章 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