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石郎中答應了,在圓凳上坐下,診脈望舌,發現舌質微紅,苔白滑膩,脈浮虛,不禁愕然道:“這老人家似乎是太陽風溼相搏症啊。”
“沒錯!”薛郎中捋着鬍鬚道,“《傷寒論》雲:‘傷寒八九日,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桂枝附子湯主之。病患這證,不就是這種情況嗎?本有風寒溼痹,關節痛楚,加上腰扭傷,你先前只治了她腰扭傷,沒有治太陽風溼,自然不能止痛。這證並不難治,你爲何治不好,累得人家深更半夜揹着老母來求醫,原因何在?”
石郎中一臉愧色:“徒兒沒能仔細診斷,僅憑主觀臆斷,就妄作結論……”
“不僅如此!”薛郎中猛然提高了聲音,厲聲道:“你缺的,是一顆把病人當親人的仁愛之心!沒有這種仁愛,你就不會用心去診病,就會誤診!耽誤你聲譽事小,耽誤病情害人性命,那才事大!”
石郎中額頭冷汗淋漓,垂首低頭,諾諾連聲。
“行了,你按桂枝附子湯開方抓藥,親自給老人家用上!”
“是!”
石郎中轉身要走。又被薛郎中叫住了:“等等!桂枝的量加大一點,在原方上再加一兩,發散風寒,通陽化氣。”
⊕TTKΛN ⊕¢O
“明白了。”
“嗯,附子也增加用量,嗯……”薛郎中轉了兩個圈,一咬牙,道:“就用原方的三枚好了!”
“三枚?”石郎中有些吃驚,猶豫片刻,道:“師父,原方是三枚,可一般人都用兩枚的,這三枚,會不會量太大?”
薛郎中捋着鬍鬚沉吟道:“本證風寒溼邪,痹阻於肌表,必須重用附子和桂枝!附子溫經逐寒止痛,助腎陽,立衛陽之基,若不是擔心炮製不得力,爲師還打算用四枚呢!病患這病,三枚我都擔心難以克敵制勝啊。”
“可是……”
薛郎中擺擺手:“不要可是了,病人痛得厲害,趕緊用藥才行。你等一會拿藥的時候,注意揀那些炮製略過的附子用,同時,要注意觀察是否有中毒徵象。”
附子有大毒,必須經過炮製去毒才能使用,而能否去毒的同時保證藥效,炮製方法是關鍵。在現代科研技術支持下,對附子的炮製方法已經十分科學,所以附子的用量也遠遠大於古代,比如中醫火神派醫者,一般用炮附子都是在百克左右,也就是六枚左右。像吳佩衡這樣的大家,用方附子經常用到二三百克的,也就是十多枚。
而在古代,用量就比這小得多。張仲景《傷寒論》中用炮附子,以枚爲單位時最大量是三枚(生用則只是大附子一枚),根據專門研究《傷寒論》的著名教授郝萬山的研究結果,一般的附子每枚重約十五克(大附子重二十至三十克),三枚普通的附子大約重四十五克。
但是,縱觀整個《傷寒論》可知,裡面的劑量都比現代使用的劑量大的多,因爲漢代方劑寫法、服藥方法都與現代不同。如果照搬這個劑量使用,絕對會出醫療事故。所以看古方不能看他的絕對用量,而應該看它在方劑配伍中的比例,這纔是有實踐指導意義的。
根據《傷寒論》第一方“桂枝湯”的配伍比例可知,桂枝用量在《傷寒論》裡是三兩,根據郝萬山教授的研究結果,東漢一兩約等於現代的十五克,三兩就是四十五克,而現代方劑書“桂枝湯”中桂枝的用量只有九克,是《傷寒論》的五分之一,按照這個比例折算,張仲景使用附子最大劑量四十五克,應該折算爲九克。這纔是一個正常劑量。
這是以附子一般個頭重量估算的,具體用量張仲景《傷寒論》中以兩爲單位,使用附子以“烏梅丸”用量最重,用炮附子六兩,約爲現代的九十克,但按照以上所述的原因,應當進行五分之一縮小折算,也就是十八克。也算正常用量了。
這是從方劑學角度對張仲景用附子量與現代習慣的折算理解,說明張仲景用附子量是正常的,並不大。但實際上,在古代用量中,附子的絕對用量還是很大的,但是,縱觀古代醫案用方便知,這種用量古代醫者很少能達到的,實際用量遠小於這個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不掌握煎藥的時間,不知道附子必須先煎一個半小時左右,以達到去毒的目的,另一個,是因爲炮製方法比較落後。
唐初之前使用的是火炮法,也就是在火邊煨或者在火上烤。這種方法不好把握炮製的度,很容易把藥材炮製烘烤不足或者過度,炮製過度,會損害藥物的藥性,損害藥用價值。如炮製不足,又容易去毒不足而引起中毒反應。張仲景《傷寒論》裡說的三枚炮附子那是達到了去毒要求的標準用量,而實際上,由於古代附子炮製方法比較落後,附子去毒達不到要求,劑量大了經常出事故,所以古代醫者對附子的使用都十分謹慎,儘管傷寒論要求三枚,平時也就用兩枚,大個的也就一枚。一些膽小的郎中用量更小,
象薛郎中這樣敢於直接用原方三枚的,還是比較罕見的,也算是藝高人膽大了。
石郎中忙答應了,趕緊去抓藥煎藥。唐初的人還不知道附子要先煎去毒,所以很快便煎熬了藥送來。親自給老婦服下。
www⊙тTk ān⊙¢ ○
不一會,董氏便口角流涎,並開始嘔吐,伸手在空中亂抓亂舞,手腳冰涼,接着出氣多進氣少大小便失禁了!
一見老婦果然中毒,薛郎中和石郎中頓時慌了神,趕緊急煎甘草綠豆湯給老婦送服。可效果不佳,病患已經昏迷,又急忙調整用藥,原方又加生大黃、防風、黑小豆和蜂蜜,手忙腳亂一直救到天亮,老婦這才轉危爲安,悠悠醒轉。
先前聽薛郎中說得頭頭是道的,董氏的兒子和兒媳婦還信心滿滿的,沒想到藥用之後,竟然出現了中毒,氣得她兒子怒目圓瞪,他是大戶人家做事的,也學得說話拿架子。衝着薛郎中和石郎中呵道:“搞什麼,你們行不行?不行我換地方治!”
對於醫館藥鋪來說,治不好病患,逼得病患轉到他處求醫,是很沒面子的事情,石郎中跟他們連連作揖道:“抱歉抱歉,不是我師父醫術不行,而是這藥……,這附子琢磨不定,有的藥效強得很,有的又沒效果,讓人左右不是,剛纔我們已經選了燒得最焦的藥了。沒成想還是中毒了。”
“你們不會少用點?”
“少用效果不好啊。”
“現在效果好了,我娘差點死!這帳怎麼算啊?”
石郎中很是尷尬,扭頭望向師父薛郎中。
出了中毒醫療事故,又是用藥過量導致的,這責任跑不掉,薛郎中也有些慚愧,拱手道:“實在抱歉,令慈這次在鄙處診病所有費用,一律全免了,以表謝罪之意。”
“這還差不多!”男人撇着嘴道,“那你們趕緊治啊,我娘都痛得快死了。”
“好的好的。”薛郎中揹着手在屋裡來回踱步,想着該如何醫治。想來想去,這病還得用桂枝附子湯,沒別的更好的選擇。可是拉開藥抽,看看裡面的附子,花花綠綠的也不知道哪一個炮製效果好,用得上,不中毒。
連師父薛郎中都沒辦法,石郎中更沒主意,只能站在一旁乾瞪眼。
薛郎中正無計時,旁邊小藥童道:“老爺,昨兒個恆昌藥行的來推銷他們的新炮製的藥,說他們那幾種新炮製的藥,不容易中毒,不會嘔吐啥的, 其中好象就有附子。他們還留了一些藥材在這裡,要不要試試?”
薛郎中心中一動,昨日恆昌藥行的的確來推銷新炮製的藥材,說每樣都免費奉送一包,用的好再去買。當時藥鋪裡很忙,顧不上這件事,就讓他們把藥留下了。也沒注意有哪些藥。聽小藥童提起,這纔想起來,眼下正沒主意,用用這藥也好,反正恆昌藥行是老字號了,他們炮製的藥一向很不錯的。
薛郎中的仁壽藥鋪使用的藥材,大部分都是從他們藥行進的藥。雖然說了不會中毒啥的,但薛郎中自然知道這只是個宣傳手段,他行醫這麼多年,附子中毒的情況見得多了,吃了有效同時又不會中毒的情況很少。不過現在無計可施,從心裡倒希望他們說的是真的。
見薛郎中點頭了,小藥童忙把恆昌藥行留下的藥拿了出來,裡面果然有一包是附子。包裡另有一張小紙片,紙片上寫着:“注意:本附子入藥,必須先煎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入口微微麻舌方可。否則有可能引起中毒。”
先煎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薛郎中看着那紙條琢磨,這可從來沒聽說過,拿起一塊附子飲片,見這附片色澤黃褐色,略微鼓起,聞一聞,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跟平時所見完全不同。
這就是什麼新法炮製的附片?薛郎中翻來覆去瞧。
————————————
PS:小郎中從新書月票排行榜第四名,一路滾爬後跌,今天終於被擠出了前十,一直在十一名前後晃盪,時而殺入前十,時而又被踢了出去,真是憂心。
哪位書友行行好,給點力,讓小郎中再進光榮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