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搶親?!

婚姻大事,急也沒用,大虎也不知道是不是去某個寺廟裡聽了啥和尚的話,居然說可能是緣分不到之類的話,聽得衛螭只覺晴天霹靂,感情他們家的人也有被別人忽悠的時候!

不過,大虎不急,衛螭也不好太自作主張,也就隨着他去,倒是二虎,也不知哪裡找了個媒婆來,拿了一堆畫像來給大虎看,讓大虎瞅瞅可有挑上眼的,衛螭好奇也跟着去看了看,看完再次鄙視自己的空間想象力,說實在的,在衛螭看來,所有畫像都是同一個人,實在看不出區別,沒文化真是太可怕了。由着大虎兄弟去搗鼓,衛螭敗退而走。

在家休息了兩天,李治帶着小兕子天天跑來玩,一點都不像是要出京的人,衛螭的假期也沒幾天了,乾脆跟着幾個小鬼頭一塊兒悠哉的度過最後幾天的假期,玩耍中,時光過得飛快,感覺還沒玩夠,假期就已經結束了,衛螭只得收拾收拾心思,準備去上班。雖說是休假在家,但有些事情,偶爾殷安道還是會拿過來請示他,某些東西,又不能拖,且只有衛螭才能下決定,醫學院如今還真是離不開他。

殷安道這臭小子,最近小日子過得春風得意、幸福無比,衛螭那天帶回消息後,秦老爺子就讓他不用管了,由老爺子接手,之後老爺子進宮了幾次,雖未得到正式答覆,但苗頭卻已經看出來了,殷安道算是吃了個定心丸,每天歡歡喜喜的上班,等待着宮裡的聖旨正式下來,然後再去做娶媳婦兒進門的準備。

如今殷安道這樣也算是春風得意了吧?看那小子樂呵呵的忙公事的樣子,衛螭笑呵呵的想着,心裡就回蕩着倆兒字——青春啊青春!

有時偶爾照鏡子的時候,鏡中依稀可見的年輕臉孔,讓人欣慰,也讓人無奈,已經失去的東西,就算外表復原了,心態卻已經回不到從前了。年輕的臉,蒼老的心,這就是衛螭如今需要面對的尷尬,一種無法言說的尷尬。而相同處境的,應該同樣尷尬的某女士謝玖童鞋,人家就沒這個煩惱,每天照鏡子的時候都樂呵呵的,搞得衛螭毛骨悚然,女人對於青春的執着,與男人是不同的。求同存異,這是衛府的大方針政策。

“大人,明天陛下宴請吐蕃國的使節,您需要出席。”

臨下班回家的時候,身爲助理兼秘書的殷安道提醒衛螭,衛螭擺擺手表示知道了。兩人分手各自回家。

到的御宴那天,穿上官服,再次齊齊整整的去參加宴席,宴請外國使節,這是禮節,能參與的人都是光榮的。衛螭坐在自己位子上,舉目朝吐蕃使節的位子看去,坐首位的是個大漢,濃濃的眉毛,挺直的鼻樑,連髯的鬍鬚,臉頰紅紅的兩團青藏高原人特有的高原紅,眼神堅毅深邃,雖然看不出年歲,但眉宇間自有一股沉穩之色,配上他的眼神,讓人覺得這人是一個具有堅毅品質和非凡智慧的人物。那人就那麼坐着,動作神態、表情眼神都帶着一股謙恭之色,含笑聽着周圍之人的談話,偶爾回那麼一兩句,剛好恰到好處,賓主盡歡。待人到齊後,有人做了介紹,那人就是此次吐蕃國的使節團首領築祿東贊,也就是後世廣爲傳誦的那位智慧非凡的吐蕃大臣祿東贊。

聽到居然是一位少數民族的歷史名人,衛螭不由多看了兩眼,這一位可不是普通的歷史名人,歷史上關於他的傳說,不管真假,可都是對於他智慧、謀略的稱頌。所謂空穴不來風,再看看他的氣質風度,還真不像好相與的人。

氣質,很多人說是虛無飄渺的東西,其實說白了,就是看到一個人時候的感覺,那就是屬於其個人的氣質,有些人的氣質讓人舒服,而有些人讓人厭惡。氣質這種東西是可以後天培養的,自古就有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祿東讚的氣質和智慧,在他的舉手投足中,在他的一言一行中,就慢慢的顯露出來,不張揚,不讓人討厭,反而透着一股沉穩、可信,還有着點兒少數民族特有的豪爽,很有人格魅力的一個人。衛螭盯着人家打量了半天,得出以上的結論。或許是衛螭打量的目光太不會掩飾,看的人祿東讚的眼神往這邊溜了好幾下,衛螭那廝沒有半點不好意思的意思,居然還朝人家樂呵呵的笑,笑容那個燦爛啊,非常的刺眼,倒是祿東贊被他看得有些錯愕。

收回目光,專心於吃喝,吃得五分飽的時候,祿東贊請求李二陛下給介紹來參加宴席的大臣們,李二陛下應允,叫禮官一一介紹。衛螭那廝也是高官行列裡的,介紹時候比較靠前,笑呵呵的朝人家抱拳爲禮。

祿東贊那丫,介紹到誰都要恭維幾句,且恭維的非常有水平,透着一股真誠,輪到衛螭的時候也不例外,向衛螭回禮後,滿眼驚奇的讚歎道:“衛大人如此年紀,就已位居高位,真真叫人欽佩,定是有着過人的才華。”

衛螭滿面的笑容頓了頓,嘴角扯了扯,以他目前的尷尬心態,最恨人家誇他年輕,在他看來,那就是生生在他臉上扇巴掌,還是被打了只能陪笑臉的,憋屈啊!努力的平穩心態,衛螭狀似謙和的道:“祿東贊大人過獎了,這就是我們大唐與你們吐蕃不同的地方,我們陛下認爲,這世間什麼最重要?人才!有了人才,國家才能發展!年長者是成熟的人才,而像在下這樣的年輕人,則是還需要鍛鍊的半熟人才。爲了人才的發展和延續,長者們以無上的風範和氣節,讓位於年輕人,故而,在下才能坐上如此高位!其實像在下這樣的人,在我大唐,不說上千萬,上百萬卻是有的。少年強則國家強,未來是年輕人的!”

衛螭又開始忽悠了!

祿東贊聽得擊掌讚歎道:“果真是好策略,大唐皇帝陛下真是英明,祿東贊真心佩服之,陛下,請接受祿東贊真心的讚歎,您的智慧,就像太陽,您的英明,就像神明一般。”

好嘛,衛螭說的話,最後感謝的卻是李二陛下,衛螭偷偷瞄了李二陛下一眼,貌似很開心的樣子,罷了,人家是領導,但凡是領導,有功勞的時候都是要出來的,這才叫領導風範。

衛螭被忽視得心安理得,低眉順眼的坐那兒,笑眯眯的,當然,那是刻意忽視了李二陛下偶爾掃過來的眼光的結果。

介紹完畢,一羣人坐下繼續吃吃喝喝,不過,卻是說話多過吃東西,祿東贊不時一副謙恭狀的和人搭話,展現他的社交能力。就連衛螭,也被他搭着說了不少話,說到最後,更是求得李二陛下答應讓他去國子監和醫學院參觀,祿東贊還笑哈哈的請衛螭到時候要給他好好引薦一下醫學院的青年才俊們,衛螭當然是滿口答應,心中卻是惡向膽邊生,如果那天不忽悠暈丫他就不是衛螭。

酒過三巡,話也說得差不多了,祿東贊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向李二陛下恭敬的道:“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祿東贊此來奉有我吐蕃贊普的囑託,向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誠懇的請求,贊普聽說大唐高陽公主賢良淑德,貌美如花,我贊普心傾慕之,特囑託祿東贊向大唐陛下求親,以示大唐皇帝陛下的天恩,以結我吐蕃與大唐永世之好。”

說着,恭敬的呈上一個禮單,卻是他此次帶來的禮物,厚厚一本禮單,看來下了不少本錢。衛螭氣得幾乎跳腳,近乎咬牙切齒的看着祿東贊,恨不得用眼神就殺死了丫。靠那個吐蕃的鄉下幹部,三四十的老頭兒了,居然敢肖想粉嫩嫩美少女,指!髮指!太讓人髮指了!最最不能接受的是,丫居然和他搶侄兒媳婦兒,還是他老爹保媒的侄兒媳婦兒,這不是往火上澆油麼?想起老爺子做媒時候那樂呵呵的神情,衛螭忍不住拿祿東讚的練習起眼神獨孤九劍,破劍式……蕩劍式……猴子偷桃劍……斷子絕孫劍……教主文成武德,永垂不朽!

李二陛下也沒看禮單,而是表情平淡的拿在手中,表情不動聲色,看不出他心中所想,淡然道:“想不到朕的高陽,名聲都傳到吐蕃去了。”

祿東贊表情動作更加的恭敬,誠懇的道:“我贊普誠心誠意求親,請陛下慈恩,賜婚於我贊普,我吐蕃永世尊大唐爲主,永不背叛,大唐皇帝陛下就是我吐蕃的皇帝陛下,求陛下隆恩垂憐!”

衛螭看了看祿東贊,然後眼巴巴瞅着李二陛下,努力的用眼神提醒着李二陛下可別忘了殷安道,也別忘了高陽那潑辣的性子,衛螭敢用腦袋擔保,李二陛下要是把高陽嫁給那個鄉下幹部,不用等明天,今晚那小丫頭就能把皇宮鬧個天翻地覆。

衛螭看李二陛下不忙着說話,再看看其他大臣,似乎也沒有什麼意見的樣子,不由一陣着急,連忙出列行禮道:“陛下,臣有話說。”

李二陛下看了衛螭一眼,道:“準。”

衛螭連忙道:“陛下,諸位大人,還有那位祿東贊大人,我大唐立國至今,從未有陛下親女和親的。更甚者,前次吐谷渾王派人來求親,請求陛下以宗室之女下嫁之,陛下也回拒了,陛下曾說過,我大唐的公主不外嫁,大唐的天威,大唐的天恩,不用公主表示。”

想起上次爲了公主和親的事情,衛螭大鬧的那一通,把人家好好一個文臣差點兒給氣死的“豐功偉績”,李二陛下居然似笑非笑的看衛螭一眼,看得那廝心頭打鼓,卻還是咬着牙,說啥也不退縮。不能退啊,再退侄兒媳婦兒就沒有了。

李二陛下目光溫和,神情威嚴的望向祿東讚道:“吐蕃使者可聽到衛螭所言?”

祿東贊恭敬道:“回陛下,下臣已聽到。”

李二陛下道:“縱觀史書,公主和番,不外乎是歷朝歷代苟且偷安,自欺欺人之舉,我大唐兵多將廣,國富民強,保家衛國,自有朕的軍隊,有朕的將軍們去做,朕的大唐,不需要依靠公主去求取短暫的和平,虛假的安全,公主和親,此事之後不用再提,朕的大唐,決不允許!”

這番話說來擲地有聲,霸氣十足,特別是大唐剛打了吐蕃個大勝戰,說來更是底氣十足,氣勢懾人。衛螭二話不說就行禮:“陛下英明!”

李二陛下都不稀得搭理他,擺手示意他免禮,繼續道:“當然,朕也不會虧待臣服我大唐的屬國,大唐百姓的日子過得好,朕也希望屬國的日子能過好,故而,朕可以從別處提供支援,具體的措施,看各國的情況,交由三省六部會參再做決議。”

“遵旨!”

大臣們一一答應下來,衛螭心總算放下來了,雖說搞不懂祿東贊從哪裡打聽來高陽公主未出嫁的消息,但聽到李二陛下這麼明白的拒絕,心裡就是舒坦啊。不得不說李二陛下很厲害,這招打一個巴掌再給一個甜棗的把式,耍的十分成熟,不得不讓人佩服啊。

祿東贊求親失敗,還是被李二陛下這麼直白的拒絕,雖然力持鎮定平靜,但緊皺的眉頭還是揭示了他的失望和憂愁。不過,這些都不是衛螭關心的,衛螭更關心的問題,在宴會結束後出現了。

在宴會結束後,外交部長秦威陪着吐蕃使節團回下榻的地方,大臣們卻被李二陛下留了下來,包括衛螭,也被李二陛下派小黃公公給截住,小黃公公甚至帶來一句李二陛下的口諭——搗鼓了個爛攤子之後就想跑?連窗戶都沒有,更不用說門!

衛螭滿臉苦哈哈的笑容,就知道李二陛下不是好相與的人物,就知道李二陛下不會放過他,好吧,好好想想,怎麼把祿東贊那丫給忽悠一番。聰明人總是喜歡多想,既然如此,那就讓丫多想一些吧。峨眉豆腐。

第6章 付錢的意義第50章 民以食爲天第50章 觀念差異第8章 家第19章 一本經書引發的慘案第8章 謝玖是位好青年第6章 封建社會的地位呀第3章 結婚禮物第1章 最迷人的氣味第48章 回家了第47章 用事實說話(下)第48章 你是壞人第43章 懷念不如……第22章 病危第11章 終於開張了第11章 終於盼來解放第36章 “遇人不淑”第21章 王子公主來串門兒(下)第11章 有沒有偷偷打我第38章 大人物、小兒女第55章 搶親?!第7章 留待後來人第26章 人小鬼大第5章 快樂的“蝗蟲過境”第1章 職務調動第8章 家第47章 諸般雜事第49章 飛來橫石第10章 君子坦蕩蕩第6章 代表月亮懲罰丫第6章 代表月亮懲罰丫第4章 出 發第34章 好一齣劇(上)第24章 滑稽的過程第37章 可怕的精英教育第7章 賺了賠了第33章 箇中變化第40章 誰言寸草心第1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51章 妙 比第2章 真的穿越鳥!第64章 大頭蒜還是大蒜瓣兒第66章 賢妻良母(下)第18章 咒死術第35章 好一齣戲(下)第13章 升斗小民第26章 奸臣未來式第43章 謝謝你第34章 好一齣劇(上)第32章 自食“苦果”第20章 問診長孫(上)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26章 人小鬼大第14章 你要哪一個第44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33章 新與舊第14章 你要哪一個第31章 大軍開拔第12章 女人要堅強!第66章 賢妻良母(上)第18章 老將出馬第32章 青玉米上市了(中)第38章 大人物、小兒女第38章 瑞雪兆豐年第44章 打人不需要理由第8章 天天是晴天第二十章第3章 早朝的那些事兒(下)第28章 陽謀(下)第17章 不 疼第45章 每個人都不容易第19章 重中之重第29章 果 脯第44章 一表那個三千里第32章 初唐第五家?!第40章 徐徐圖之第20章 王子公主來串門兒(上)第4章 取士四才第30章 東 宮(下)第30章 好爲人師第37章 可怕的精英教育第4章 出 發第63章 家和萬事興第25章 皇恩浩蕩第20章 風波襲來第12章 厚臉皮的那個誰第11章 有沒有偷偷打我第29章 眼淚第46章 新的變化第63章 家和萬事興第59章 又來一個小蘿莉第7章 盡在掌中第4章 取士四才第57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上)第37章 英 僕(下)第6章 從專業角度出發第24章 冬天裡的那一場病(上)第45章 桑葚熟了第46章 用事實說話(上)第39章 君臣之誼
第6章 付錢的意義第50章 民以食爲天第50章 觀念差異第8章 家第19章 一本經書引發的慘案第8章 謝玖是位好青年第6章 封建社會的地位呀第3章 結婚禮物第1章 最迷人的氣味第48章 回家了第47章 用事實說話(下)第48章 你是壞人第43章 懷念不如……第22章 病危第11章 終於開張了第11章 終於盼來解放第36章 “遇人不淑”第21章 王子公主來串門兒(下)第11章 有沒有偷偷打我第38章 大人物、小兒女第55章 搶親?!第7章 留待後來人第26章 人小鬼大第5章 快樂的“蝗蟲過境”第1章 職務調動第8章 家第47章 諸般雜事第49章 飛來橫石第10章 君子坦蕩蕩第6章 代表月亮懲罰丫第6章 代表月亮懲罰丫第4章 出 發第34章 好一齣劇(上)第24章 滑稽的過程第37章 可怕的精英教育第7章 賺了賠了第33章 箇中變化第40章 誰言寸草心第1章 原來你也在這裡第51章 妙 比第2章 真的穿越鳥!第64章 大頭蒜還是大蒜瓣兒第66章 賢妻良母(下)第18章 咒死術第35章 好一齣戲(下)第13章 升斗小民第26章 奸臣未來式第43章 謝謝你第34章 好一齣劇(上)第32章 自食“苦果”第20章 問診長孫(上)第53章 記住你曾疼愛過的人第26章 人小鬼大第14章 你要哪一個第44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33章 新與舊第14章 你要哪一個第31章 大軍開拔第12章 女人要堅強!第66章 賢妻良母(上)第18章 老將出馬第32章 青玉米上市了(中)第38章 大人物、小兒女第38章 瑞雪兆豐年第44章 打人不需要理由第8章 天天是晴天第二十章第3章 早朝的那些事兒(下)第28章 陽謀(下)第17章 不 疼第45章 每個人都不容易第19章 重中之重第29章 果 脯第44章 一表那個三千里第32章 初唐第五家?!第40章 徐徐圖之第20章 王子公主來串門兒(上)第4章 取士四才第30章 東 宮(下)第30章 好爲人師第37章 可怕的精英教育第4章 出 發第63章 家和萬事興第25章 皇恩浩蕩第20章 風波襲來第12章 厚臉皮的那個誰第11章 有沒有偷偷打我第29章 眼淚第46章 新的變化第63章 家和萬事興第59章 又來一個小蘿莉第7章 盡在掌中第4章 取士四才第57章 卻道天涼好個秋(上)第37章 英 僕(下)第6章 從專業角度出發第24章 冬天裡的那一場病(上)第45章 桑葚熟了第46章 用事實說話(上)第39章 君臣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