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

一面繡有斗大“鄭”字的大旗輕輕飄蕩在洛陽城頭。落日的餘暉灑在城牆上,讓這座千年古都更顯壯麗。

而城外,沿着樹林河道次第排開的,是一座座營寨。營寨上飄揚的大橐上,清晰的寫着一個大大的“唐”字。從城頭上可以清楚的看見營寨口豎起的拒馬角鹿。營寨內幾座高聳的瞭望塔也在瞭望洛陽城內的情況。

而今是大唐武德四年,大鄭開明二年。

武德二年,洛陽王世充廢皇帝楊侗,稱帝即位,建元開明,國號爲鄭。武德三年,大唐秦王李世民受命攻鄭,於青城宮大敗王世充。後者龜縮洛陽,一面憑藉洛陽高大厚實的城牆據守,一面向河北竇建德求援。

洛陽城內,大鄭一處軍營內,兩人坐在一張牀榻邊上,一邊看着牀榻上躺着的少年,一邊相互攀談。

“老二啦,大夫當初說老三在七天後會轉醒,這可是第七天了,你說老三咋還不醒過來呢?”

“你都不知道我咋知道!呃,別瞪我呀,瞪我也沒用!”

“不和你這夯貨說了!”

“你自己不也是夯貨麼?”

“什麼,你說什麼?”

“只許你說我,就不許我說你,這是何道理!”

“老子是你大哥!”

“親爹也不成!”

就在這兩個夯貨鬧將起來時,一個微弱的聲音從牀榻上傳來。

“嗯,啊——”

兩個夯貨對視一眼,互相“哼”了一聲,同時往牀榻上看去。

只見牀榻上那名少年臉色蒼白,半睜雙眼,目光空洞的望着面前的兩人。

“嘿嘿,老三你醒啦!嘖嘖,那大夫還真神了,說你七天後醒過來,果真就醒過來了,真他孃的神啦!你說是不是啊,老二!”

“真神啦!他孃的,下回見到那大夫,定要送他個豬大腿好生感謝他一下!”

少年的眼睛慢慢有了一絲色彩,他看着面前的兩人,慢慢回憶起來。他們是自己的街坊鄰居,是一個劉姓屠夫的倆兒子。

可是,可是我爲什麼會認識他們?我不是在諒山麼?這裡又是哪兒?

剛一想到這裡,腦海中竟有泛起了答案。

閉上雙眼,少年細細回憶,竟然將自己在洛陽長大的點點滴滴都回憶個遍,就彷彿是站在一幅幅圖片前,看着“自己”用功讀書、孝順父母、結交朋友、被迫參軍,最後被**的流矢所傷,一頭撞在牆垛上,暈了過去。

再慢慢回憶,也看見一個少年在軍人家族中成長、留學蘇聯、參加越戰,最後因兩分鐘的誤差被死在炮彈之下。

到底我是誰?少年驀地睜開眼睛。我是越南戰死的張文濟還是武德四年守城的張允文?

環視這處軍營,只見營中三張牀榻,三柄長刀立在角落的兵器架上,三個頭盔和皮甲隨意扔在地上。門簾外面,陣陣喧譁聲不時傳來。

轉過頭,迎上兩雙關切的眼睛。

“老三,你咋的啦?難道不認得哥哥了?”

張允文一看,是劉家老大劉勇。旁邊的人則是劉家老二劉武。這兩人的名字還是自己父親取的。不識字的劉屠聽了父親隨口取的名字,竟千恩萬謝,送上豬頭一隻,使得父親很是尷尬。當然,這些軼事是在張允文十二三歲時,劉屠向張允文說的。

“劉,劉勇大哥!”張允文有些吃力的喊出來。其實在他的心中,還是有些排斥現在的這重身份的,這是一個生於紅旗下,長於紅旗下的共產主義青年,在這個萬惡的封建社會中產生的不適應。

“咦,老三,你平時老大老二的喊來喊去,現在怎的客氣起來!”說話的是劉武。

“嗯,以前是以前,大家還小,老大老二的叫來不讓人生分。現在不同了,要叫大哥二哥才顯得尊重嘛!”張允文一轉眼珠子,馬上想到理由。

這些理由雖然牽強,不過對於這倆渾人兄弟而言已經足夠。

“哎,老三你咋說咋喊都行!反正阿爹說過,老三你是讀書人,我們兩兄弟都要聽你的!”

此言一出,張允文不由一愣,這句話相當於這兩人把命交到了自己手中。自己的責任可真大啊!

張允文的心情不由有些沉重了,看看兩人,慢慢坐起身來:“我好渴啊!大哥二哥,你們誰幫我打點水來?”

劉武一溜煙的往外跑去:“我去!”

劉勇這才反應過來,看看牀上坐着的張允文,問道:“嗯,老三,你餓了這麼幾日,要不要吃些東西?”

聽得此言,張允文頓覺肚中飢餓,當下道:“好吧!不過要來點稀飯之類的食物!”

“好嘞!”劉勇也一溜煙出門去了。

待兩人出去,張允文頓時沉下臉來。剛纔自己好好整理腦中記憶時,發現一個大問題。

現在他們三人所在的,是王世充的鄭軍。經前些日子的一敗,龜縮洛陽城,而在外面吧洛陽圍得似個鐵桶的,正是李唐秦王李世民的軍隊。

按照歷史記載,不久之後,竇建德引十萬兵馬來救洛陽,被李世民於虎牢關殺得打敗,自己也被生擒了。接着,王世充投降,洛陽城破。

當初張文濟崇拜毛主席,一曲“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讓他激動不已,閒暇時便將《史記》、《唐書》、《資治通鑑》之類記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事蹟的史書翻了一遍又一遍,幾乎爛熟於胸。

如今,接着當初讀史留下的清晰記憶,張允文對未來的天下大勢有着深刻的瞭解。

現在怎麼辦?是出城投降李唐,還是等待王世充投降之後被**遣散或者收編?

正在這時,門簾掀起,劉氏兄弟同時回來。

“來來,老三,我可是給你找來吃的了!”劉家老大端着兩個大海碗,一碗是稀飯,一碗是包子。

“老三,水提來了!”劉家老二毫不費力的提起一桶水對着張允文道。

“來,先吃稀飯!”

“來,先喝水!”

一個海碗和一個瓢同時遞在張允文面前。

劉氏兄弟相互瞪眼,並不相讓。

張允文不由暗自拍拍腦袋,這兩兄弟也太渾了吧!

一手接過海碗,喝起稀飯,一手接過水瓢,喝起涼水。這下子兩人總不會鬧了吧。

喝了半碗稀飯後,張允文放下碗,從榻上起來,走動兩步,活動了一下身子。又慢慢吃起稀飯來。

最後,當張允文吃完了三個大包子,用水洗了臉之後,他也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55章 春雪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6章 手雷第508章 山崩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73章 第一步第84章 埋伏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95章 遷居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317章 憲兵第121章 噪聲第66章 五隴阪第97章 貞觀第125章 狼羣第228章 廷論第481章 親人第29章 開府天策第180章 歸程第221章 會面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501章 清剿第434章 捕獵第148章 軍備第205章 姑嫂第35章 袁天罡第292章 會面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45章 太學生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43章 一年第495章 前程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130章 歸附第245章 送禮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508章 山崩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191章 偶遇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141章 赴宴第481章 親人第180章 歸程第186章 世家第202章 炮擊第207章 投誠第27章 林然第234章 彈劾第482章 妖僧第219章 蘇烈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67章 初戰第272章 張網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87章 復仇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313章 定局第166章 風波第199章 漠北第8章 死亡角逐第22章 牧馬之計第290章 盜竊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455章 春雪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501章 清剿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59章 豳州事發第167章 判決第502章 半日閒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6章 單挑第257章 生了第13章 送信第228章 廷論第326章 胡姬酒肆
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55章 春雪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6章 手雷第508章 山崩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73章 第一步第84章 埋伏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95章 遷居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317章 憲兵第121章 噪聲第66章 五隴阪第97章 貞觀第125章 狼羣第228章 廷論第481章 親人第29章 開府天策第180章 歸程第221章 會面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501章 清剿第434章 捕獵第148章 軍備第205章 姑嫂第35章 袁天罡第292章 會面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145章 太學生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43章 一年第495章 前程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130章 歸附第245章 送禮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462章 接風洗塵第508章 山崩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191章 偶遇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141章 赴宴第481章 親人第180章 歸程第186章 世家第202章 炮擊第207章 投誠第27章 林然第234章 彈劾第482章 妖僧第219章 蘇烈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67章 初戰第272章 張網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87章 復仇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313章 定局第166章 風波第199章 漠北第8章 死亡角逐第22章 牧馬之計第290章 盜竊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455章 春雪第108章 長安城的公子們第501章 清剿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59章 豳州事發第167章 判決第502章 半日閒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6章 單挑第257章 生了第13章 送信第228章 廷論第326章 胡姬酒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