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開府天策

(昨日查了一下午關於玄武門之變前後的史實,所以只更了兩章,各位兄弟姐妹見諒啊!順便在吼上兩句:“各位看官們,收藏啊!鮮花啊!)

長安太極宮。李淵端坐在金碧輝煌的龍椅之上。文武分列兩排,李世民及一干文臣武將跪在大殿之上。

一名太監站在殿前,用尖利的聲音朗讀着一卷聖旨。

“……今大唐秦王,功勳卓著……特封天策上將,加領司徒,兼領尚書令,允其於洛陽開府……遊擊將軍張允文,擒獲竇建德有功,升其爲正五品定遠將軍……”

張允文品級不夠,還沒拿品級上大殿領旨,所以聖旨上雖然提了他的名字,可他還是在太極殿外等候着。

然而李世民一聽這聖旨,頓時欣喜若狂,幾乎忍不住要站起來抱着那位朗讀聖旨的太監一通狂親。可以自己開府,可以架設自己的文武班底,這意味着現在自己手裡的將領人才可以名正言順的作爲自己府中的一員留在身邊,而不怕太子以大唐的名義將這些人挖走。同時,還可以名正言順的廣納四方人才,這,幾乎是在默許李世民擴張自己的勢力。

再看看這天策上將和天策府。天策上將職位在親王、三公之上,僅次於名義上的文官之首太師、太傅、太保。而天策府則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衛府之上。天策上將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爲天策府中官員,即所謂的“許自置官屬”。

因爲當時百官之首的三師空缺,其次的天策上將爲李世民;天策上將下面是親王,秦王李世民又居首位;親王下面是三公,太尉空缺,司徒李世民又居首位;三公下面、實際上的文官之首宰相中的首位尚書令也由李世民擔任,使得任天策上將兼秦王兼司徒兼尚書令的李世民不管是爵位上還是在職官上、也不管在文臣還是武將中地位都是最高,僅次於皇帝李淵和皇太子李建成。所以,現在的李世民,差不多是李淵李建成下的第一人。

李世民身後的嫡系聽了聖旨,也不由面帶喜色。而站在邊上的一干老臣卻是面容之中,隱有憂色。

領完聖旨,一衆李世民的人馬也各自離開皇宮。李世民按下激動的心情回到秦王府。

一盞孤燈之下,李世民看着面前寫滿名字的紙張。“程咬金、尉遲恭、秦瓊、張公瑾、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一直到最後寫着張允文。

李世民一隻手指慢慢敲着桌面,另一支手支着腦袋,目光炯炯,若有所思。忽然間,門外傳來“篤篤篤”的敲門之聲。

“進來!”

只見一名年輕少婦端着一盤茶水盈盈進門。

“觀音婢,你怎麼來了!”來人正是李世民的妻子,後世所言的長孫皇后。

長孫氏放下茶盤,對李世民道:“夜已深了,夫君怎的還不睡覺?”

李世民端起茶水,細細抿了一口道:“這不是還有些事沒完嘛!來來,觀音婢,你來看看,這些人如何!”說着,便將長孫氏拉到身邊,拿起那張紙給她看。

長孫氏只是看了一眼,便推辭道:“臣妾一個婦道人家,哪能管這些事啊!”

“讓你看,你就看!”李世民知道妻子的秉性,對於政事從來不多問一句,只有在他死死要求下才會出上兩個主意。

“那臣妾便僭越了!”說着,一雙蔥白的手拿起那頁薄薄的紙,“咦,夫君,他們都是夫君的親信,呃,這兒還有一個張允文臣妾沒有見過。夫君難道想讓他們就任天策府諸職?”

“嗯,你看這天策府長史,你說誰比較好?”李世民親暱的問道。

“不要啊,夫君!”長孫氏嚶嚀了一聲,然後道,“臣妾看唐儉不錯!”

“哈哈,跟爲夫想得差不多!那天策府司馬呢?”

“房玄齡不錯!”

“可他是文官啊。其實你長兄不錯!”

“他也是文官啊!”

“那沒關係!”

……

於是,天策府人員的任職,在小兩口等下相偎中決定了。

“咦,夫君,這張允文是何許人,爲何你要授他天策府參軍事一職?”

“呃,這是爲夫早答應過的,說是隻要他能在虎牢之役中取得重大功勞,爲夫就授予他這個職位,結果他生擒了竇建德!十五歲,那小子才十五誒,現在已經是正五品的定遠將軍了。想當初,我十六歲從軍,也不過一個小尉而已!”

“唔,夫君,這人真的這般厲害?比起程知節和尉遲恭兩人如何?要不你給我講講他的事!”

“好!那一夜爲夫正在酣睡,忽然……”

第二日,李世民盯着通紅的眼睛在秦王府會見自己那些親信。

“嗯,殿下正值年少,雖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萬事需要節制啊!”一名中年儒生看着李世民的雙目,聽了他沙啞的聲音之後,小聲勸誡道。

“對對對,雖所謂‘食色,性也’,但殿下畢竟是親王之首、天策上將,還有諸事操勞,切莫縱樂傷身啦!”另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儒生也勸道。

“對個球!打個幾個月的戰,不就是回來見到媳婦一時高興忘了時辰,你們這羣儒酸怎唧唧歪歪的說個不停!”程咬金看不慣這些儒生,張口便道。

“你……程知節,你有辱斯文!”

程咬金眼睛一翻:“我本不是什麼斯文之人!”

眼看還要繼續,李世民終於忍不住,一拍桌子:“別吵了!其實你們想岔了,昨夜本王爲了訂立天策府的人員忙了一夜,哪裡有什麼時間去縱樂!唔,現在說說天策府的人事任命!唔,唐國公,你來念!”

衆人頓時豎起耳朵。唯獨程咬金在邊上小聲的“嘿嘿”笑道:“你是秦王,你說是啥就是啥!”

隨着唐儉的聲音在大廳中迴盪,衆人的目光也漸漸凝重起來。

宣讀完畢,長孫無忌道:“殿下,依照聖上的旨意,天策府應開府洛陽,可如今殿下在長安便宣佈了人員職位,那洛陽那邊誰要去?”

李世民頓時眼睛一轉,對那名頭髮花白的老儒生道:“這個恐怕就要辛苦孔穎達孔老先生了!”

那孔穎達站起身來,一股雖千萬人獨往矣的氣勢散發出來:“老臣義不容辭!”

張允文看着李世民,眼中多出一份敬意。這李世民果然說到做到,雖然沒有給自己一個秦王府的參軍事,卻給了一個天策府的參軍事。當然這個職位更和他心意。

第509章 亂局第132章 較量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94章 渭水之盟第276章 馳援第290章 盜竊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500章 滑雪板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257章 生了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59章 豳州事發第72章 中毒第75章 留在長安第500章 滑雪板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98章 羅藝造反第47章 潛入定州第220章 會兵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292章 會面第51章 封爵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244章 麴文泰第126章 狼王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47章 潛入定州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26章 洛陽宅邸第313章 定局第456章 大勢第35章 袁天罡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86章 伏擊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152章 成親第277章 赤水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191章 偶遇第72章 中毒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256章 請客第125章 狼羣第276章 馳援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33章 安置第272章 張網第46章 出發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237章 燕王佑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455章 春雪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7章 異動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220章 會兵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143章 趙德言第80章 勢力第247章 心意第88章 威逼第258章 賜名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310章 軍改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82章 房杜第186章 世家第286章 來信第206章 說客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93章 許諾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05章 軍訓第143章 趙德言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78章 開門揖刺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62章 點將第319章 賜婚第254章 裴行儉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11章 兵鋒第509章 亂局
第509章 亂局第132章 較量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94章 渭水之盟第276章 馳援第290章 盜竊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500章 滑雪板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257章 生了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59章 豳州事發第72章 中毒第75章 留在長安第500章 滑雪板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98章 羅藝造反第47章 潛入定州第220章 會兵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292章 會面第51章 封爵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244章 麴文泰第126章 狼王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47章 潛入定州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26章 洛陽宅邸第313章 定局第456章 大勢第35章 袁天罡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86章 伏擊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152章 成親第277章 赤水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191章 偶遇第72章 中毒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256章 請客第125章 狼羣第276章 馳援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33章 安置第272章 張網第46章 出發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237章 燕王佑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455章 春雪第59章 豳州事發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37章 異動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220章 會兵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143章 趙德言第80章 勢力第247章 心意第88章 威逼第258章 賜名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310章 軍改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82章 房杜第186章 世家第286章 來信第206章 說客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293章 許諾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305章 軍訓第143章 趙德言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78章 開門揖刺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62章 點將第319章 賜婚第254章 裴行儉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11章 兵鋒第509章 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