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進身之資

(今日第三更了!各位兄弟姐妹們,請多多用收藏和鮮花支持!!)

那人一出現,頓時將唐軍這邊的目光完全吸引去了。

只見那人騎着一匹青驄馬,馬匹飾以白玉黃金,銀鈴鸞佩,一路踏馬前行,金玉相碰,錚錚做聲,鈴聲清脆,鸞佩奪目。

“嘖嘖,此馬乃是隋帝所乘青驄寶馬。大業年間,我在馬廄見過一次,其馬腿修長,腳蹄寬大,極擅奔跑,乃是一匹神駒啊!可惜可惜,如今爲這人所得,實在是明珠蒙塵啦!”李世民一眼便認出了這匹寶馬的來歷,言辭之間,對於不能擁有此馬頗爲遺憾。

要知道李世民原本有一匹寶馬名爲“颯露紫”,不過在進攻洛陽時,與王世充部大戰青城宮,那匹“颯露紫”也死於流矢之中。\至此之後,李世民便一直騎的是軍中駿馬。如今見到此等寶馬,心動不已。

張允文看着那在兩軍陣前來回跑動,炫耀寶馬的白癡,暗暗撇撇嘴。這傢伙是不是腦袋被驢給踢了,明知兩軍陣前有如此多的武將,還敢騎馬前來炫耀,真是活膩了。

果然,只聽尉遲恭道:“秦王殿下,末將請求出戰,將寶馬取回獻於殿下!”

李世民看看夏陣,只見人馬憧憧,數千騎兵列於陣前,當下道:“敬德不要去了,本王怎能因爲一匹馬而失去一名猛將?”

尉遲恭搖搖頭,道:“秦王不必擔心,敬德去去就來!”

接着又向自己陣中大呼道:“高甑生、樑建方隨我出陣!”目光一轉,看到旁邊的張允文,又道,“允文,你也隨我前去,在實戰中看看長槊的用法!”

“好嘞!”張允文興奮的翻身上馬,從一士卒手中奪過長槊,打馬飛奔,跟着尉遲恭三人衝出唐陣。\

馬蹄飛快,張允文似乎感到大地一陣陣顫抖,而自己的心跳也是極快!這種正面衝陣的刺激感覺,是在黑夜中偷偷幹掉對方所不具備的。

那騎寶馬的人見四騎從唐陣中衝出,來勢洶洶,直奔自己,頓時一慌,掉轉馬頭欲往本陣衝去。

然而尉遲恭四人胯下之馬,雖非寶馬,卻是軍中健馬,極擅衝鋒,去勢極快,片刻間便追上那人的青驄寶馬。

竇建德揮舞長槊大喝一聲:“殺!”

只見長槊勢如閃電,形如毒龍,直直往那人背上刺去。

那人肝膽欲裂,瘋狂抽擊馬臀,想要逃出長槊的攻擊範圍,儘快衝回本陣。\

然而尉遲恭的長槊豈是這般容易躲過,只見槊尖堪堪擦過那人背部鐵甲,竟在鐵甲上留下一道深痕。

受那槊尖傳來的力道的影響,那人身體頓時往前面一撲,緊夾馬腹的雙腿倏然鬆開,一下子墜落馬下。

寶馬見主人跌下馬來,也慢慢停下來,回身走到那人面前。

尉遲恭一揮馬槊,望着夏陣,目光冷峻。

夏陣之中,竟無一人出陣與戰。

此刻,張允文望着尉遲恭的身影充滿了無比的敬佩。一槊制敵,這是何等的威猛!一時間,張允文只覺得尉遲恭的黑臉膛好看無比。

尉遲恭獨對夏陣,另兩人一人彎腰一把便將地上的那人提上馬來,另一人則牽過青驄寶馬的繮繩,當先往本陣中走去。\

轉過馬頭,與張允文一道,奔馳回陣。

在他們身後,十萬夏軍看着尉遲恭飛奔而去的身影,竟然無一人追擊。

從容回到陣中,李世民拍馬上前迎道:“敬德真乃我虎賁士也!”

說完,李世民看那被擒之人,“呵呵”一笑道:“原是是王琬王公子!難怪有隋帝廄馬。”

原來這王琬乃是王世充侄子。王世充廢隋帝楊侗,自立爲王,那楊侗的一干物具悉數落於王氏之手。而這王琬,便是王世充派出來向竇建德求援的使者之一。

李世民撫摸着這匹青驄寶馬,眉眼之間,滿是喜悅。

夏軍見唐軍沒有動靜,也沒有采取相應動作,只是列陣排於汜水東岸。

雙方對峙,漸漸日頭偏正,降到正午。\

李世民在帥帳之中來回行走,不時問道身邊將領:“河北馬匹可曾運到?”

見諸將搖搖頭,李世民走出大帳,登高望向夏陣。

此時日當正午,頭頂有烈日炙烤,加之夏軍士卒尚未用餐,飢渴難耐,全都散亂的坐在地上休息,毫無半點陣可言。更有不少士兵出營,到河邊飲馬洗澡。看士卒的動作,想要回營又不敢回營。

李世民心頭暗道:竇建德治國寬厚固然不錯,但治軍過寬,紀律鬆弛,實在大錯特錯。

“宇文士及何在?”李世民喝道。

宇文士及排衆而出:“末將在!”

“令你帶本部三百兵馬,經建德陣西,馳而南上。”說完,又告誡道,“如果夏軍未有出動之象,你最好引兵而還;若是夏軍出動,則引兵東出!”

“喏!”宇文士及領將令而去。\

只見唐軍三百騎士奔馳出陣,踏過汜水,直往夏軍陣營而去。

ωwш¸ ttk an¸ ℃O

眼看離夏軍還有三十餘丈,唐軍倏然掉轉馬頭,直往南去。

那夏軍早已難耐,見唐軍騎兵出動,而且就在自家陣前晃了一遭,哪有能不追擊之理,於是千餘夏軍騎兵脫離本陣,往南追向那宇文士及的三百騎兵。

李世民眼看夏軍陣型動搖,正要下令全軍出動,卻聽見有人大聲道:“我們的戰馬來了!”

一看北方地平線上,千餘匹駿馬浩浩蕩蕩,勢若大江之水,疾馳而來。

“好!聽我將令,沒馬的將士前去乘馬,與我全軍出擊!”

說完,當先領着自己的玄甲隊,在程咬金、秦瓊、尉遲恭、翟長孫左右掩護下,當先縱馬踏過汜水,往夏軍陣營衝去。\

李世民領軍作戰,總是身先士卒。其帳下玄甲隊,乃是拔軍中精銳而成的精騎。每至大戰,他總是親自率領玄甲隊,在幾名悍將的掩護下,迎頭殺入敵陣,銳不可當,通常能一直殺到敵人的隊尾,貫通到底,再殺回來,反覆衝擊,直到敵人陣形大亂,喪失鬥志,大部隊同時掩殺過去。

此種戰法幾乎戰無不勝,謂之爲“鑿穿”。諸將之中,李道宗受此戰法影響最大。

自李世民領着玄甲隊出發,餘下士卒也在將領的帶領下分成八路,渡過汜水,殺入夏軍營陣。

其時,竇建德正召集帳下諸將,商議如何擊潰唐軍,攻取虎牢。\忽然聽到殺聲陣陣,一名傳令兵慌忙進來報告:“報大王,唐軍已攻入我軍營陣,正往大帳殺來!”

聞得此言,那些個朝臣文官竟然齊齊往竇建德的方向擠來,似乎竇建德可以給他們帶來護佑。

“讓騎兵頂上去,把唐軍拖住!”竇建德下令道。

“各位臣工,隨本王后撤!”說完,帶着羣臣往後撤退。

然而,這些撤退的羣臣堵住了涌上來的騎兵的道路,人流混雜,一時間難以行動。

無奈,竇建德又只好先讓羣臣回到大營,等騎兵過後,再行撤退。

一來一去間耗費了不少時間。

進退之間,唐軍已至。

頓時一通好殺。

這三千鐵騎踏入夏營,就好像幾隻野牛闖進菜園子一般,也不管是冬瓜南瓜蘿蔔白菜,統統踩得稀爛。\所謂兵敗如山倒,二十餘里的大營,第一道防線被突破以後,後面的人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見前軍潮水一般的逃命,殺聲震天,想是敗了,也跟着轉身開跑。有些跟竇建德征戰多年的老兵,經驗豐富,還想着列陣堅守。然而此刻,卻聽見一人大聲喊道:“兄弟們,隨我反了大夏!”接着,只見數萬的徐元朗舊部竟然掉轉刀口,往夏軍這邊殺來。

而同時降降的孟海公,卻帶着自己的一萬多士卒倉皇向後逃去,一邊跑還一邊大叫:“他媽的徐元朗,你想害死老子不成!”

這萬餘人一退,整個夏軍大營便如黃河決堤,一潰千里,夏軍兵馬自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

竇建德見狀,引殘餘騎兵步卒至東坡,陣型未曾列好,李世民便已殺至,又將這些士卒騎兵從陣頭殺到陣尾,所向披靡。\就連竇建德也在亂軍之中中了一槊。

淮陽王李道玄挺身殺敵,身陷陣中,亂矢之下,胯下坐騎受傷。李世民見狀,又領騎兵衝回敵陣,殺到李道玄身邊,將一匹從馬讓給他,帶着李道玄破陣而出。

殺出之後,連同史大柰、程知節、秦叔寶、宇文歆等人攜帶唐軍旗幟來到夏軍陣後,豎起大橐。那些原本還在抵抗的的夏軍,見後方旗幟更易,頓時失了抵抗之心,逃的逃,降的降,竟被唐軍追殺三十餘里。

只見無數的夏軍逃兵四面八方的亂跑,想要避過唐軍鐵騎的追殺,反而漸漸被唐軍連同徐元朗部分割開來,出現了幾人圍殺幾十人的情景。

張允文騎在馬上,帶着偵察營的一衆士卒跟在李世民的玄甲隊之後,一路上也是殺人如切菜砍瓜。他雖不會馬上作戰方法,卻知道依靠手中長槊刺擊,也到殺了不少的夏軍士卒。

眼看衝過夏軍大營,張允文豁然看見一名身着金甲的人正爬上一匹駿馬,往北馳去。

“走,這邊!”想也不想,招呼了幾名士卒便跟在那金甲人馬後。

一路疾奔,只見那人忽東忽西,極力想要擺脫身後的張允文等人。

然而張允文豈是那般好擺脫的,他和士卒始終盯着他,一直追到汜水與黃河的交匯之處——牛口渚。

只見眼前茫茫大水,那人想要掉轉馬頭往東奔去,去見張允文等人已然追到,擺開陣勢,合圍自己。忽然想起以前軍中流傳的歌謠“豆入牛口,勢不得久”,心理登時絕望。

正猶豫間,張允文等人已然到來,眼看一名士卒就要提槊刺下,那金甲人慌忙喊道:“莫殺我,我是夏王。如若相救,富貴與共。”

張允文聞言,頓時“哈哈”狂笑,他不管竇建德的言語,而是指着竇建德,問道身旁士卒:“你可知這是何人?”

那士卒恭敬回禮道:“稟將軍,此人乃是夏王!恭喜將軍了!”

張允文止住笑意,看着竇建德:“不,他不是竇建德,他是你我的進身之資!”

第146章 正月第50章 再回長安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44章 酒樓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195章 出征第1章 徐二狗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88章 威逼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39章 火炮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07章 遊戲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212章 遭遇戰第54章 挑釁第288章 密談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09章 李治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165章 構陷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64章 突厥入寇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37章 燕王佑第202章 炮擊第229章 遷移第139章 火炮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98章 羅藝造反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140章 試炮第319章 賜婚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192章 功成第488章 楚綜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82章 房杜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500章 滑雪板第300章 偷牛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59章 豳州事發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146章 正月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25章 就藩第183章 朝堂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244章 麴文泰第64章 突厥入寇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20章 說客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37章 異動第179章 角力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2章 牧馬之計第318章 聚散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46章 出發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294章 分裂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77章 于志寧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288章 密談第80章 勢力第486章 身世第481章 親人第206章 說客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感想第126章 狼王第366章 武氏媚娘
第146章 正月第50章 再回長安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44章 酒樓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195章 出征第1章 徐二狗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88章 威逼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39章 火炮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07章 遊戲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212章 遭遇戰第54章 挑釁第288章 密談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09章 李治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165章 構陷第156章 先鋒鐵騎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64章 突厥入寇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37章 燕王佑第202章 炮擊第229章 遷移第139章 火炮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98章 羅藝造反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169章 再次成親第140章 試炮第319章 賜婚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192章 功成第488章 楚綜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82章 房杜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500章 滑雪板第300章 偷牛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59章 豳州事發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146章 正月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25章 就藩第183章 朝堂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244章 麴文泰第64章 突厥入寇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20章 說客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37章 異動第179章 角力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2章 牧馬之計第318章 聚散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46章 出發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294章 分裂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377章 于志寧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288章 密談第80章 勢力第486章 身世第481章 親人第206章 說客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感想第126章 狼王第366章 武氏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