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西域諸事

藏了五年的葡萄酒並不是僅僅窖藏了五年,是指自李世民賞賜下來藏於窖中,已經五年了。至於李世民當初賞賜下來的時候藏了幾年,張允文就不得而知了。

當晶瑩通紅而又黏稠的酒液拉成細線落於酒盞之中的時候,一股醇香的酒味瀰漫在花廳之中。

張允文端起酒盞,入眼便見黏稠得如同蜂蜜一樣化不開的紅色液體。靜靜的躺在酒盞裡面,就像一塊紅色的玉。湊到鼻尖處一聞,只覺一股濃郁的酒香氣撲鼻而來,從鼻中直衝腦海,讓人不由精神一震。輕輕的抿了一小口,頓時,一股滑膩的甘冽的酒液在舌尖滑過,滾入喉中,悠長醇厚的味道迴盪在整個喉舌之間。

在李靖這裡喝了酒,張允文便和蘇定方出了李府,一路往蘇定方居住的地方走去。\

“怎樣,蘇大哥,李公的兵法是不是博大精深、神鬼莫測?”張允文坐在馬上,向神情依舊有些恍惚的蘇定方說道。

蘇定方聞言,轉頭一笑:“爲兄自以爲自幼熟讀兵法,深通韜略,且戰場廝殺,無不爭先。而如今,聽了師父的一席話語,見識了他的排兵佈陣,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竟是如此的膚淺!唉,不說了,不說了爲兄定會將師父的一身本事學到手的!”說着在馬上對着張允文一抱拳,“多謝允文爲我引薦,今日之恩,定方實不敢忘!”

張允文連忙說道:“蘇大哥哪兒的話,你我兄弟,還客氣什麼!”

自從蘇定方拜了李靖爲師之後,便三天兩頭往李靖所在的左驍衛衙門跑,每次張允文來羽林衛軍營的時候,幾乎都撲了個空,到後來乾脆直接找李道玄喝酒,將蘇定方排除在外。\

李道玄則是一直不停的抱怨說什麼蘇定方是他們羽林衛的人,而非左驍衛。

日子這樣一天天平靜的慢慢流走,如同掬起一把細沙,然後看着細沙慢慢從指尖滑落。轉眼之間便已經是貞觀六年三月。

“什麼,長樂要出嫁了?”張允文聽到李宇說起這個消息時,不由微微有些驚訝,腦海中頓時浮現出那個嬌麗可愛的小女孩的模樣來。

“嗯,夫家是長孫家的長孫衝,現在父皇母后正在準備嫁妝呢!相公你且說說,我們準備什麼賀禮呢?”李宇笑着問道。\

張允文有些心不在焉的回答道:“這些事你自己安排就行了!反正禮物別太薄就是!”

李宇“嗯”了一聲,開始歪着腦袋思考着送什麼禮物來。

雖然對長樂要出嫁的事情有些微微惋惜,但是日漸增多的事務卻讓張允文很快把這件事遺忘在腦後。

先是,李世民以風疾爲名帶着一家子跑到九成宮,說是避暑。雖然三月份已經開始熱了起來,但是離避暑還是差了一點。這分明是李世民想偷懶!張允文心中暗自說道。

李世民在九成宮,離長安不遠,每日朝中大事,便由快馬疾馳,傳遞至九成宮。\

接着,調查院收到情報,說是吐谷渾入侵蘭州,雖未州府駐軍擊退,但損失也是不少,尤其是許多漢民被吐谷渾擄去。

當張允文將這道情報上報給李世民時,李世民在九成宮內大發雷霆,說是非要滅了這羣吐谷渾人不可!

到四月的時候,李世民又火急火燎的的從九成宮趕回了長安,原因無他,襄州都督鄒襄公張公謹病重。據太醫道,張公謹活不過這個月。所以李世民趕回來看張公謹最後一面。

去年冬月的時候,纏綿病榻已久的杜如晦還是沒能熬過那個並不算非常嚴寒的冬季,撒手人寰。

而如今,相距不到五個月,張公謹又要離開人世,這讓李世民不由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看着張公謹憔悴的面孔,彷彿看到了當初玄武門的時候,張公謹獨身撐門,一人便將大門牢牢的堵住。那時候的張公謹是如何的雄壯威武,而如今,在病榻上的這位乾瘦的黃臉漢子,哪裡還有半點當初的雄壯威武?

當張公謹辭世的時候,李世民痛聲哀哭。有司奏道,說是辰日哭之不詳,李世民卻是道:“君之於臣,猶父子也,情發於衷,安避辰日!”

整個四月都籠罩一片愁雲之中。到了六月的時候,李世民的兒子江王李囂也夭折了,這種連番的打擊,着實讓李世民傷心了好一陣。

看到這種情況,張允文便讓李宇提着親手製作的糕點,到皇宮之中安慰李世民,李世民這纔在衆子女的安慰中好過一些。\

幸好接下來的一件事讓李世民開始振奮起來。

七月的時候,焉耆王突騎支遣使入貢。焉耆尚在高昌西北,離長安萬里,原先的朝貢之路須經過茫茫大漠,千里磧地。但至隋末以來,焉耆國朝貢道路便已封閉,往來與焉耆與長安的使團,須經過高昌。

這一次使者入貢,向李世民提出希望復開磧路,不經高昌。

賣了弩機給高昌的李世民沉思一下,便答應了焉耆使者的請求,決定重開磧路。

焉耆國使者頓時歡喜而退。\

然而事情還沒完,沒過多久,調查院那邊就傳來消息,說是高昌不忿焉耆與大唐重開磧路,竟然派兵攻打焉耆,大掠而去。

聽到這個消息,李世民當即怒道:“麴文泰此人反覆無常,當着我大唐的面,便是恭順無比,而揹着大唐便做出這種事來!”

同時還對張允文道:“允文,你看看,那麴文泰得了朕的弩機,便肆意妄爲,攻伐不止,如今又掠奪大唐屬國,實在狂妄至極!”

張允文笑道:“陛下何必生氣,這麴文泰不過是跳樑小醜,如今他四面樹敵,攪亂了整個西域,這不是我們正想看到的麼?”

李世民思考片刻,點了點頭。\

關於西域那邊的情報時不時的傳來,每當張允文拿到這些情報的時候,便會第一時間跑到李世民那裡,奉上情報。

先是,肆葉護可汗果然如同張允文所說是一般,爲了鞏固自己的汗位,大舉出兵征伐。而征討的目標正是薛延陀。

西突厥大軍從王庭出發,有肆葉護可汗親自帶領,一路上吸收各部兵馬,到達高昌北邊時,竟然已經聚集了近十萬兵馬。想起當初自己借道高昌時,高昌王麴文泰如此對待自己,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肆葉護當即決定分出部分兵力攻打高昌,就算是不能滅了高昌,也要將高昌打怕,打得麴文泰親自前來磕頭謝罪。

於是分出兩萬兵馬,由一名驍將帶領,往高昌城殺去。\

然而肆葉護根本就不知道麴文泰已經從大唐購得弩機三千具,所以,西突厥軍隊仍舊用以前的眼光看高昌軍隊,仍舊用以前的戰術對付高昌,結果遭到了高昌弩兵依託高昌城城牆進行打擊,弩箭如同暴雨一樣直撲向那些正環城騎行,伺機射擊的突厥兵,將他們射落下馬。

領軍將領連忙命令士兵退後,重新組織兵馬進攻。

知曉高昌弩箭厲害的西突厥士卒,這次呈散線隊形衝入高昌城池之下,無數的羽箭飛入高昌城中。

高昌城內的弩箭、弓箭也紛紛還擊,無數的箭矢在高昌城上下來回交換,碰撞在一起,響起“叮叮噹噹”的聲音,發出陣陣炫目的火花。\

從下午一直打到晚上,待到雙方都疲憊不堪,突厥人這才悻悻收兵。清點人數,發現今日一戰,便損失鐵騎三千。領軍的突厥將領頓時又恨又氣又害怕。恨的是高昌爲何會有大量弩機,氣的是肆葉護可汗節外生枝,攻擊高昌,害怕的是自己損失這般多的人馬,在肆葉護面前會受到什麼處罰,因而心頭惴惴。

第二日繼續進攻。從早殺到中午,又損失了將近四千人。這位突厥將領終於認識到自己正在執行一項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無奈下令退兵。

而在另一邊,肆葉護親領的八萬大軍遭遇到了夷男帶領的十萬薛延陀大軍,雙方當即在草原之上展開了慘烈的廝殺。這場戰役足足打了兩天,當真是是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最後的結果是,肆葉護的八萬大軍陣亡一萬,被俘三萬,肆葉護帶着剩餘的四萬大軍向西逃竄。而夷男的損失也不少,十萬薛延陀精銳戰死八千,受傷兩萬。

然而事情並未結束,肆葉護帶着殘兵返回王庭之後,又因乙利可汗功勞最高,以非其族類爲由,誅滅之。因此,各個部族對肆葉護漸漸離心。後來,肆葉護又忌莫賀設之子泥孰,私下裡想要殺他。得到消息的泥孰奔焉耆而去,才躲過一劫。

終於,肆葉護的政略引起了部族 反抗,設卑達官與弩失畢二部出兵攻打肆葉護,肆葉護輕騎奔康居,不久便在康居辭世。而突厥人在焉耆迎回了泥孰,共立其爲汗,爲咄陸可汗。

泥孰即位,面臨的卻是西突厥兵員不足的情況,且高昌、薛延陀盡皆不時派出小規模軍隊,攻擊西突厥的某些部落。於是泥孰決定派出使者前往大唐,請求內附。

貞觀六年十月,李世民遣鴻臚少卿劉善因立咄陸爲奚利邲咄陸可汗。

西域又暫時回覆了寧靜。

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21章 情報網絡第68章 離間第510章 十年第499章 遼東寒第317章 憲兵第123章 朝議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79章 收買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41章 赴宴第112章 新兵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501章 清剿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463章 洛口倉第206章 說客第288章 密談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92章 登基第214章 求和第319章 賜婚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282章 城降第97章 貞觀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67章 初戰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186章 世家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8章 死亡角逐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13章 定局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205章 姑嫂第479章 長安月第300章 偷牛第33章 賞賜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79章 收買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273章 釣魚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286章 來信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29章 遷移第238章 驛站內第64章 突厥入寇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507章 大限第3章 張文濟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507章 大限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260章 吐谷渾第463章 洛口倉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52章 宴會第45章 開業第501章 清剿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305章 軍訓第239章 槊戰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106章 夜談第140章 試炮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219章 蘇烈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52章 上門說親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4章 酒樓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07章 投誠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73章 藥方第462章 接風洗塵
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21章 情報網絡第68章 離間第510章 十年第499章 遼東寒第317章 憲兵第123章 朝議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79章 收買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41章 赴宴第112章 新兵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501章 清剿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463章 洛口倉第206章 說客第288章 密談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92章 登基第214章 求和第319章 賜婚第483章 丹藥比試第282章 城降第97章 貞觀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67章 初戰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153章 再次出塞第186章 世家第174章 突厥牙帳第8章 死亡角逐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13章 定局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205章 姑嫂第479章 長安月第300章 偷牛第33章 賞賜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79章 收買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68章 大軍壓境第273章 釣魚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286章 來信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29章 遷移第238章 驛站內第64章 突厥入寇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507章 大限第3章 張文濟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507章 大限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260章 吐谷渾第463章 洛口倉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52章 宴會第45章 開業第501章 清剿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305章 軍訓第239章 槊戰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106章 夜談第140章 試炮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219章 蘇烈第365章 李佑生事第52章 上門說親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4章 酒樓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207章 投誠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73章 藥方第462章 接風洗塵